第两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

角厮罗和仁钦桑波都知道吐蕃需要时间,而远在大宋北方的赵祯也知道这一点,现在的角厮罗已经获得了吐蕃的控制权,他的王朝也应该开始建设了,在一个王朝根基不稳的初期其实是最好歼灭的,但也是最顽强的。

吐蕃和汉家王朝不同,他们经历了动荡,对眼下王朝初立的局面有着一种本能的团结和拥护,就像是失去母亲的孩子,突然一天发现自己又有母亲了,一定会死死的抱住绝不撒手。

后世的国家也是如此,刚刚建国那会,几乎所有的人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当权者都在死死的保护者那个初建的国家,用血肉,用生命去捍卫。

无数的人前赴后继,数以百万计的人为此付出了生命,最终用两场战争在世界上立下了脚跟。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心中强烈的信仰而造就的,这也是赵祯为何不愿逼迫角厮罗,不愿逼迫吐蕃太甚的原因。

对待吐蕃最好的政策是什么?对待吐蕃最好的办法是什么?赵祯一直都在摸索,农奴解放,团结大多数人这是赵祯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当然若是能拢络所有的贵族,也是一个好办法,可惜……吐蕃的贵族们太过狡猾和精明,不太容易掌控。

遇到精明的人很麻烦,就像仁钦桑波一样,虽然他向大宋求援,可最终的目的却是反抗大宋,这说来有些好笑,但他确实这么做了。

而且他的游说当初在大宋“畅销”,要不是赵祯极力的表达对仁钦桑波的排斥,他说不定很可能会成功。

因为他在玩一个“聪明人”的游戏,游戏从一开始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聪明人,于是对各种手段和阴谋都有着天生的亲近。

聪明人天生就应该使用手段和阴谋,这已经成为大宋上上下下的认知,仿佛不玩弄这些就对不起自己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题名。

赵祯很讨厌这种想法,更讨厌这种想法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无疑刘涣就是这样的人。

他让吐蕃人有了希望,他煎迫角厮罗早早的把他推向了吐蕃,现在的吐蕃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团结起来,愈发难以对付了。

种世衡终究是没有在种谔出发之前拦截住他,种谔率领三万大军袭击青塘,而他们所带的粮草辎重仅仅可供大军食用半个月而已。

更加让赵祯不安的是宁夏路没有任何关于种谔的消息传来,三万大军出征,种谔对后勤官员说的话传到了赵祯这里,看着那句“就食于敌”赵祯恨不得立刻砍了种谔的脑袋。

他一切的信心来源仅仅是在砂图上进行了数次推演而已,这便是纸上谈兵,根本就行不通。

吐蕃高原有一个最要命的气候问题他没有考虑进去,或者说是考虑的不充分。

种谔的想法赵祯能猜到,他打算率军攻入青塘,以青塘人的食物和补给为自己所用,这么简单的办法他能想到青塘人能想不到?

赵祯都能想象的出来,宋军一旦夺取青塘的城池,必会毫无所得,青塘人大可以坚壁清野,甚至是放弃世代居住的土地向后撤离,毕竟原本他们的敌人已经不再是敌人…………

宋军在这种情况下能支撑多长时间?

半月个都坚持不了,因为这些粮食还要算上他们撤军所需的路程和时间。

三万大军都是西军的精锐,一旦折损后果不堪设想,赵祯相信种谔还没有愚蠢到这个程度,一旦他发现战事不利于宋,肯定会在第一时间撤离。

只不过赵祯并非担心这个,而是担心青塘人会让他离开吗?

只能期望种世衡率领大军和辎重及时赶到,如此方能援助种谔,也能使得那三万西军精锐少折损一些。

消息之所以没有传到神都城,那是因为整个青塘已经被封锁了,角厮罗虽然不在青塘,可安子罗完全能独当一面,他是角厮罗手中的大将,作战经验丰富,而且了解宋军!

他在种谔刚刚进入青塘的时候便下令封锁了青塘与大宋之间要道,种谔率领大军侵略如火的攻陷了重要的关隘。

宁夏路和青塘之间隔着一个大雪山,这是祁连山脉的一部分,除了几处险要的关隘外根本没有别的路可走。

雨雪关虽然险要,但在宋军的炸药之下,很快关门死守,种谔留下八百士卒便继续进攻,他知道自己的短处,所以要用最快的速度,最多的兵力攻伐青塘。

一旦稳定下来,便可站稳脚跟,但他不知道的是,安子罗为了对付大宋,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驻守雨雪关的士兵很多,他知道作局就要逼真,否则骗不过种谔这般经验丰富的将军。

近两千青塘勇士被宋军击溃,死伤惨重……但这并不重要,埋伏在大雪山中的五千人在种谔走后便以最快的速度攻陷雨雪关,八百宋军殒命。

雨雪关在种谔不知不觉中再次落入青塘的手中。

种谔看着眼前的宗哥城浑身激动的颤抖,身后的西军将士更是如此,这是他们建功立业的时候。

宋军在与天竺塞尔柱的战事结束后,恐怕很多年不会再有战事了,眼下是不多的机会,可万万不敢错过。

若是能攻灭青塘,他们将会收获无上的荣誉和军功,这一点全军上下每各人都清楚的紧。

“种帅,眼下差不多了,宗哥城虽有青砖外裹但里面说到底还是夯土,昨夜斥候来报,城墙上之中连糯米浆都没掺,炸药可破之,城门却稍显麻烦,用的是吊门之法,门洞里有还有机关弩…………”

行军司马张绍文乃是军武院出来的人,虽说是文资转的军武院,但终究不是武将,作一个行军司马却是绰绰有余的。

种谔笑了笑:“看来青塘人也知晓我宋军擅长攻城,在城防上下足了功夫。无碍,便以火药破城,若是青塘的骑兵敢来,便让他们尝尝火枪的厉害,此次我可是从宁夏路安抚使张煜那里讨要来的,这次火枪配装宁夏路,他可是没打算全部给我带来。”

张绍文也跟着笑了笑便去准备,这些火器给了西军以信心,宗哥城即便是再坚固又如何,在强大的火器面前也逃不了覆灭的厄运。

第二十八章东京乞丐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一千六百章血战辽阳城外第九百八十九章羡慕与仰视第七百九十一章与智者同行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战前夕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枭雄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儿子不如老子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岁第两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报复“如期而至”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强硬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书六礼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连脸皮都舍去了!第两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两千零一十六章突围,突围第两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势力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见智第两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两千三百三十六章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第一千四百零五章军中生活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对决第两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虑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传来的震动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轮回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与檄文第七百四十八章年关(下)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无奈第两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库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钦桑波的折磨第两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一千二百零八章辽朝的火药弹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向导阿依库第四百八十四章赵祯的决心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赵氏孤儿第两千三百一十五章内忧与外患第两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种形式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荡荡的城门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战起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后作用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启示录第两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七百八十一章没占到便宜就是吃亏第两千一百六十六章谖草的“秘密”第一百一十四章给朕炸死他!第一百一十四章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第四百八十四章赵祯的决心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见的较量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鱼饵也消失了第六百九十二章墙倒众人推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敌第两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杂兵第两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圣城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无盟友第两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梁换柱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军心第两千五百二十四章钱庄的“秘密”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战前准备(上)第两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恶的人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战(下)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为墙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宫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绝望的苦战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么能取代十六卫?第七百四十八章年关(下)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二百三十四章扬帆,起航!第四百二十九章人与法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国博弈第九百六十四章阴差阳错第九百零三章辽朝忍不住了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广告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围猎第八百二十六章坚守待援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围第二百二十六章丑闻,臭不可闻第二百三十四章绝地反击第两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内第两千两百一十七章死士第六百六十七章国之四京第两千二百九十六章术与道第两千四百四十五章赵祯的阴谋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苏轼治军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两千三百四十一章战争的模式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号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与檄文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尔柱的外交手段第两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啸席卷第一千三百章困兽之斗第两千二百六十四章强大的错觉第七百三十九章大庆殿中不见君!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中)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诏书第两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后院第四百一十章密谋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废帝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围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