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亲

赵祯对于宗室来说既是无情又是亲切,无情在于他对宗室的打压,从赵元俨开始到赵允让,赵祯对宗室的铁腕政策在所有人眼中都是无情的,甚至包括一部分朝臣和百姓。

当初赵元俨谋逆,赵祯治罪情有可原,但赵允让的过错没有必要到被苛责如斯的程度,在宗室看来,无论如何都是亲戚,都算是自己人…………

但同样的,宗室也念及赵祯的好,宗室子弟中有不少获得武职的,他们都是当初赵祯培养出来放在军队中的,若是没有这件事,宗室根本就没有获得军功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宗室不光获得进入军中的机会,他们还得到了最希望得到的东西,财富…………

作为宗室,在政治上是没有出路的,这一点不光他们自己清楚,朝堂之中的朝臣和百姓都清楚。

大宋的国策在立国之初便定了下来,外戚,后宫,宦官根本就不能接触朝政,皇后有时会在特殊情况下干预政事,但所付出的代价高的惊人。

所有的朝臣都会高度警惕,而且不断上疏皇帝或是在朝会上公开弹劾,对皇后在民间的声誉有着极大的影响。

至于宗室不得干政,原本是没有的,至少在太祖时期是没有的,到了太宗事情,他自己就是得位不正而坐上皇位的,自然知道宗室对皇权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老赵家的皇帝最大的有点比那时善于采纳和总结前人的经验,并且把解决的办法直接定为国策世代执行下去。

这样一来问题便大了,宗室也从原本天家的近亲变成和外戚宦官一样的潜在威胁。

所以赵祯是知道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这些亲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依照太宗留下的法子对宗室进行限制。

当然,赵祯在限制宗室权利的同时,也给了他们最希望的东西,财富。

权利和财富是人类追求的永恒利益,既然不能在权利的道路上前进,那宗室就把所有的目光投向了财富。

而恰巧赵祯给了他们走向大宋财富中心的权利,东城豪门之中的宗室之多,人数之巨才是赵祯警惕的原因。

宗室手中原本掌握了大量的土地,但即便如此他们依旧不满足,依旧在不断的买卖土地,以期望获得更多的财富。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是土地兼并的罪魁祸首,赵祯当然不愿意他们把持太多的土地,宗室不光买卖京畿路的土地,甚至连真定府,太原府以及京兆府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土地兼并。

不少州府的县治之下,大量的土地被宗室或是勋贵进行买卖,这也是赵祯迫不得已之下祭出商业和工厂这两大经济利器的原因。

当初第一批走上商业道路的人当中就包涵了大宋的宗室和勋贵,以及那些没落的将门和官宦之家。

除了宗室之外,勋贵集团也包括了将门和官宦之家。

所以在赵祯眼中,宗室和勋贵完全不是一样的存在,他们是俩个完全不同的群体,互相之间虽然有利益捆绑,但却并非是一个整体。

于是赵祯便把主意放到了宗室的身上,先对付宗室,再对付勋贵,这是一条最为妥当的道路。

对于别人来说,宗室地位不凡,应该比勋贵更难对付,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越是和天家关系最近的宗室反而越容易对付。

再怎么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多少还能给赵祯这个“大家长”一点面子,而且宗室这几年安顿的多,对朝廷的政策或是赵祯的旨意执行的非常好。

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作为皇帝拥有了最高权利,越是接近这些权利的人越明白这权利的巨大,心中的恐惧和敬畏便越强烈。

于是赵祯便利用这次夏至祭地之礼好好和宗室聊聊…………

拉着赵允成的手,赵祯望着宗室不断的感叹道:“朕今年才知道宗室子弟如此之多,今日来的还只是朕的三服宗亲,可如此人数也是超出了朕的想象,单单是今年一年,朕便册封了二十多个郡公,三十个郡主,七八个国公,还有一堆侯爵…………照这么下去,马上不是朕没得赏赐,而是没法赏赐了……”

赵允成的手臂微微一僵,望向赵祯脸色讪讪的道:“官家恕罪,臣实在是…………”

瞧见他局促的模样,赵祯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人伦乃是常情,现在日子好过了,在家和妻妾敦伦,谁能说出个不是来?便是朕也打算再添几个子嗣,无论儿女都是极好的。”

赵允成连连点头道:“官家说的是,咱们大宋现在是鼎盛一时,国朝安定,如此宗室们也赚的盆满钵满,家中敦伦也是常有的事情,如此子嗣颇多。”

“只是这爵位封赏下去,很快便没了封国,如此朕如何封赏?难道直接叫肃国公,灵国公?”

赵祯说完便微微皱眉,赵允成瞬间又变了脸色,作为一个老实人,他实在是太难了,只能看着赵祯的脸色行事。

赵祯的意思他当然能够猜到,老实人是老实,但并不傻,在赵祯开口之后他便知道,官家这是要对宗室的封爵下手了。

即便是老实人也要顾及自己的利益,赵允成小心翼翼的开口道:“官家的意思是三服之外的人便不算是宗室?”

赵祯脸色变了变道:“怎能不算宗亲?!五服之类便是宗亲,这是太祖太宗定下的事情,难道太祖一脉便不算是我赵氏宗亲了?这如何能说得出口!”

“是是是!官家所言极是,宗亲血浓于水不可分离也!只不过如此我宗室人数与日俱增,实在是难以调和,官家政事稠溏未曾顾及我等宗室,而臣下实在是无能,未曾与陛下分忧!”

赵祯当然不会说他无能,也不会让三服之内的赵家血脉丢失爵位。

“朕的意思是,既然没有赏赐那就换成别的东西,这世界上总有能用其他东西取代爵位的不是吗?”

赵祯的话让赵允成整个人都愣在原地,默然许久之后抬了下眼皮道:“官家是大宋的君父,意识我等的家主,官家的赏赐岂能推辞?!”

第八百二十六章坚守待援第两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三百零九章得胜,凯旋!第九十三章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两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图百战归第一百三十六章独夫与天道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马脚第四十章太子奏对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第两千六百二十章万民宫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八百三十七章华夏先哲的伟大第两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六章拜见父皇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九百八十章谁都不干净!第一百八十三章鸣枪礼,文武七条第两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三百零六章深宫琐事多第两千二百七十四章货殖律第七百一十三章论功与行赏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开都护府第两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远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阗献土第四百三十四章游街示众第两千四百一十七章节宋帝与赞普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将,西征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项人的强盗逻辑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铁骑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尽其才第两千三百四十八章时代的规则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问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惊愕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两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四百八十二章重开府兵制第五百四十四章辽朝来使第两千二百九十章出宫的赵官家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铸“脊梁”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来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国天下的大事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讯骤至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八百三十章祸根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阁商议第两千零九十章被吓哭的吐蕃人第两千一百一十三章“钓鱼”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与高丽第二百五十一章国家贸易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礼物第两千二百五十六章开张大吉第两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两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汇第两千一百二十二章贾昌朝的作用第两千五百八十六章来自东方的算计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赵祯的“自私”第五百二十章不可尽信第一千八百零八章圣君回朝,九拜之礼第两千两百零九章奇蠢无比第七百章表里山河第一百七十四章硕大无比的贞节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五百六十章少一个子都不行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八百二十六章坚守待援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猎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贼船的夏竦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乱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卫?第两千四百三十五章内有乾坤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测风云第两千四百零七章人为什么而活第六百九十二章墙倒众人推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四百九十五章客来欧罗巴第两千二百五十六章开张大吉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来第五十三章干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机者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战争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赞普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内朝会第两千五百章赵武灵王旧事第两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赐乐业人的“银行业”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卫军的作用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击第两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罗马第六百第十九章当众打脸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谈?没有可能!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苏轼的交子战争第两千六百零七章摊子算是铺开了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财气吕洞宾第两千三百四十三章西边的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