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云动

大宋的消息传播的很快,这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没有出现过的情况,虽然比不上后世的“信息时代”,但现在的速度依旧惊人。

深夜之中,神都城便已经受到了消息,信鸽是最为快捷的手段,东城豪门这般强大的资本当然有能力豢养自己的信鸽作为快速通信的手段。

而且这些信鸽不是直接飞往神都城,而是从东京城出发后,先一步抵达大名府,紧接着便会有专人把信鸽腿上的密信转交给下一只信鸽前往河间府,再从河间府抵达神都城。

这样的速度是最快的,既能把信鸽的速度发挥到极致,又不担心路途太长而发生意外。

作为大宋的皇帝,赵祯的消息传递自然要比东城豪门的速度更快,他不是用的信鸽,而是递役……

按道理来说递役的速度永远比不上信鸽,但递役更早的收到消息。

小甜水巷的官营买卖和蔡记商号早早就把降价的消息传递给了神都城,这也是赵祯最先受到消息的原因。

谁能想到一次降价居然会搅动整个大宋的市场,这是一次早有预谋的联合降价,是一场经济战争的决胜一击。

事前隐秘,事发干脆,“杀敌”利索,最重要的是,官营买卖和蔡记的商号并没有发生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惨事。

降价销售所带来的便是销量暴增以及更加迅速的占据市场规模。

这才是正真的“完美一击”,三司之中的包拯在看到东京城送来的消息时,脸上的表情只能用精彩来形容,三司之中的官员从未见过这位计相露出过如此震惊的表情。

一手拿着文卷,一手拿着金鱼袋便匆匆赶往皇宫,只留下一众三司官吏目瞪口呆。

包拯是真的被文卷上的内容给震撼到了,谁能想到官营买卖和蔡记商号居然再次降价,并且还有让利之举,这在包拯看来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官家在公器私用,在利用内库贴补官营买卖和蔡记的亏损!

这样做的代价实在太大,并且会让大宋的物价持续出现变动,影响整个大宋的国计民生!

作为三司使的包拯最担心的便是在自己的任上出现这样的问题,他一直尽心竭力的在维持大宋经济的稳定,在他眼中即便是皇帝也不能破坏!

匆匆进入皇城的待漏院,在这个时候面圣需要经过禁中的禁军勘验,同时也需要内侍上奏,最后官家准奏才能得以召见。

赵祯已经收拾好了一切准备暂时“逃离神都城”但还是晚了一步,刚刚天亮,早朝还没开始包拯便“杀到了”皇宫。

赵祯早已猜到他会请奏,打算利用赵旭早朝的时间拖住包拯,而自己可以悄悄离开神都城,如此便不会发生这场不必要的请奏了。

但谁知道包拯居然如此果断,刚刚得了消息便入宫请奏了,边上的三才也是吃惊,他没想到的是,三司的消息居然来的这么快,甚至和东城豪门的速度旗鼓相当。

三司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东京城中的三司衙门不是摆设,相反是监控东京城乃至大宋经济的重要保障。

包拯掌管三司,他是大宋的计相,手中的职权早已从审计大宋的财政扩展到了,监控并且稳定大宋市面繁荣的层面。

赵祯现在是无可奈何的要接见包拯,他是大宋的计相,身份特殊,若是一般的臣子学士之类的,赵祯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推脱掉。

况且包拯还有一个“顽固”的名头,他的固执一点也不比王安石少,两人算是旗鼓相当的人。

尤其是王安石被调任三司副使一职后,两人之间没少“掐架”,经常因为某件朝堂政策而互相不满对方。

当然,这两人最希望做的便是说服对方,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不相上下。

赵祯在大宋朝堂上“最怕”便是这隶属三司的一老一少,一旦他们要单独请奏的时候,自己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当然赵旭那小子就要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

但这一次,包拯的入宫却是和王安石站在了一起,他手中的文卷以及奏疏中亦有王安石的文书,赵祯在看到这对“顽固”联手之后便知道今日之事不得“善了”。

“官家,东京城的官营买卖和蔡记几乎同时降价,这已然让许多商贾面临关账的窘境,其中虽有不少是东城豪门的商号,但亦有寻常的民间商贾,何况那些进了货的寻常商贩亦在其中!”

赵祯点了点头:“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降价就要有人亏本,尤其是那些进货早的人,亏本已经是不可避免,但朕不知官营买卖和蔡记的寻常降价有何不妥?”

“寻常降价?!”

包拯的声音突然提高了些,边上的三才练练咳嗽,提醒他重视眼下的场合,禁中的紫宸殿可不比三司的衙门,四周还有宫人在侧,岂能对君高声言语?

包拯冷冷的扫了三才一眼,这货便立刻心惊胆战起来,没办法,大宋的宦官受朝堂文臣辖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要包拯今日不服气,明日就能以“内侍专权,逾矩,跋扈”的罪名参奏他。

“官家,若是寻常降价,为何低过了成本?三司亦有财计衙门,哪家商号的成本是多少,亦有估算,为何官营买卖和蔡记的价格降的比其他商号的成本还要低?!如此一来他们还挣钱吗?若是不挣钱,那是否是官家收益以内库钱财补贴之用,为的就是对东城商号加以驱逐打击!官家国器不可私用!便是内库财权不在三司,也应妥当处理,皇后手中的五枚之权亦因皇权干涉之!”

三才已经两眼一闭爱咋咋地,这那里是请奏,简直就是在质问官家,声音大的出奇,口水喷的到处都是,态度恶劣!更让人接受不了的是,包拯居然把问题扯到了官家私德以及后宫的身上,这就是“大不敬”以及“逾越”的大罪了!

赵祯却并不在意,他已经习惯了包拯这种“恶劣”作为朝臣他是一心把自己的责任维护到底,一旦失职,连自己都不肯放过。

赵祯叹息一声,摆了摆手道:“你上来便认定是朕公器私用,若朕没用内库,密库一文钱呢?你包希仁明日便要在朝堂之上当众宣读《认罪疏》。”

包拯一愣,边上的内侍悄悄的捂嘴偷笑,三才知道,官家也只能用这种办法惩治包拯的失礼了。

第二百三十章千丝万缕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萧挞里的计划第一百零六章轻纱罩,玉体横陈第两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爷”从不公平第两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六十六章八贤王?八大王!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杀人夜第二百三十四章扬帆,起航!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贾的吸血能力第两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来面目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戏成真第两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凶兽还要可怖的人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赵祯的“礼物”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两场婚礼第四十一章丁谓的邀请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义的定义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两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谁在乎?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么是天威?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赵祯的“卑鄙”第两千三百一十一章断裂的“圆环”第两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华夏第两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汇第二百二十六章丑闻,臭不可闻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归,难归……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气歌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阴谋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赖着不走的皇帝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虏营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运将至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贾汇集于宋第两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华夏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战前较量第两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坏的帝王第两千三百三十六章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贫富,分草场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鱼饵也消失了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头的女人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亲相公忙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罗王朝的震荡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归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义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两千二百二十九章长老齐聚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系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举刀的女人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辩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后荣耀第两千三百五十六章坚如磐石,动如潮海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较量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第两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两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两千六百零二章犹大的悲哀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现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访计不成第六十六章八贤王?八大王!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赵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第两千五百零六章赵祯的“野心”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对手没有威胁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狈为奸第七十九章马前卒,军前士!第一千零六十三章庆历五年的第一场火第九百一十七章克夫?旺夫!第两千一百一十八章弥勒教的今生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样百出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从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两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四百四十三章军演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贸易与战争第一千四百零五章军中生活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属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热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东京路拾遗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贪婪本无错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来自远方的消息第两千三百二十四章战争的序幕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驻军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于无声处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机,彩票,竞技场第两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战第四百五十一章没藏讹庞的忧虑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双脚的抉择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没有和谈第两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国资本的力量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运与迁徙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丽王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