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一十五章内忧与外患

偷税漏税这是大宋商贾极少出现的情况,毕竟大宋的三司衙门对税款的监察力度很大,但面对东城豪门这般的庞大买卖,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唯一的办法就是彻查其账册和交易,但寻常时根本就没有办法彻查,这些商号只需要一些寻常的手段便能让三司查无实据。

但现在不同了,东城豪门的商号在易主之时,所有的账册在第一时间被查封,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是关张之后才能进行买卖,所以账册必须要保存起来。

而三司对关张的商号皆有查问之权,这是在最后放止商号偷税漏税的手段,这时候查账,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东城豪门的商号便是如此栽了跟头,他们忘记了三司一直在紧盯他们,对他们的不法之事已经心知肚明,只是缺少一个机会而已。

三司的官员大量进驻到已经属于官营买卖和蔡记的商号之中,他们不是在查现在的东家,而是在查之前的东家。

这一次是包拯率领下的三司“大手笔”,神都城和东京城中的三司官吏同时行动,不光有三司,两座城池的巡城司同样配合行动。

巨大的算盘被安置在板车上,百姓们把这巨大无比的算盘称作“龙舟算盘”,足有三丈三尺,二层小楼的高度!

这东西往往是每年三司年底核算国帑时用的东西,此次拿出来完全是为了对付浩如烟海的账册。

大宋的账册全部改为借贷账册,这要比之前的四柱清册要来的方便和明确。

只要有票据存在,就不怕找不出漏洞,三司查验的不光是今年的账册,往年的账册也要全部查清。

这是一次针对东城勋贵的全面清查,而东城勋贵此时才知道大祸临头。

在大宋的商贾之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时辰不到,有阎罗老包!”即便是没有去阴曹地府也会遇到活阎罗包拯。

原本包拯在开封府的时候便是铁面无私的存在,他的脊梁据说比铁还坚硬,到了三司之后更是容不下一粒沙子,只要查到有偷税漏税的情况,甭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勋贵之家,都要付出代价。

大宋的国帑他看的比自己家的金库都要严,偷税漏税他更是极力上谏要求重判,甚至是连蔡记的买卖都不曾放过。

在许多商贾严重,包拯是一个煮不烂,砸不坏的“铁豌豆”,除了奉公执法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事情。

包拯作为三司使,在议事堂中参加过相公们的议事之后便匆匆离开。

即便是其他相公们挽留也没用,范仲淹看着匆匆离开的包拯无奈的叹息一声对其他人道:“包公这便是去往东城监督官吏去了,诸位留他也留不住。”

边上的晏殊有些不满的开口道:“东城豪门已经彻底输了,三司这般的核查难免让人觉得是官家授意,虽说民怨在前,但多少让人觉得官家薄情了些,这些勋贵可都是开国功勋之后,一旦查实罚铜都是少的,难免要罢官夺爵,如此一来咱们大宋的开国之后岂不是殆尽?太祖当年杯酒释兵权,为的就是给他们富足之生活,如今背道而驰!”

晏殊的想法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既然已经把东城豪门打击的体无完肤,没有必要再过度严惩,这样一来官家脸上挂不住,连太祖的脸面也都挂不住。

范仲淹摇了摇头:“官家此举并不为过,有些东西你们并未瞧见,诸位这是皇城司以及黑手送到的密报,其中还有官家组建的隐秘辖骑送来的奏报,若是诸位看了之后还觉得三司此举不妥,大可上疏官家,老夫会为各位转奏。”

范仲淹说完便把怀中的文书放在桌子上,作为礼部尚书的欧阳修毫不犹豫的便拿起来宣读:“经查实,白云寺弥勒教之祸与大相国寺拖不得干系,大相国寺之佛门又常常受东城勋贵之托请,赠起金银无数;又青海路宣毅军之两部指挥叛宋,走私军械货物与吐蕃,亦与东城勋贵有关,此前种种边衅亦然!”

苏洵在边上已经目瞪口呆,吃惊的望向欧阳修怀疑他是不是看错了,带文书到了他的手中,只是匆匆一扫便大惊失色道:“骇人听闻,骇人听闻也!”

包拯点了点头,环顾众人道:“此事当真是骇人听闻,东城勋贵猖狂若斯,诸位莫要再心存怜悯,官家太祖的脸面重要,但国法更为重要,我等即为大宋相公,当稳固国法。今日还有要务和诸位商讨,包公已经知晓便由他而去。”

中枢院是大宋的文官最高机构,这里也是六部相公的官衙所在,议事堂启用较少,但每次启用都是在商议机要之事,就如同参谋兵事院一样。

此次由范仲淹这位宰执相公主持,商议的自然不是小事,在范仲淹说出一句“事关吐蕃高原”后所有人都知道官家要对吐蕃动手了。

大宋对吐蕃的攻伐忍了很久,其实早在去年就有人上疏力主攻伐吐蕃,使大宋西北永无战事。

许多人都知道,大宋西北唯一的祸患便是吐蕃,曾经分裂的吐蕃不可怕,大宋只需要采取拉拢分化之策便能让吐蕃永远无法对大宋造成威胁。

但现在的吐蕃却在角厮罗的带领下完整统一,这是大宋这是大宋最不愿看到的情况。

之前有人提议用兵吐蕃不是没有道理,大宋的有识之士早已发现吐蕃会对大宋产生威胁。

历史上中原王朝的威胁大多来自北方的游牧,直到唐时统一的吐蕃对汉家王朝造成了毁灭性的创伤,从那之后世人才知道,原来高原上的吐蕃也是难以对付的存在。

赵祯平定北方草原之后,唯一会对中原产生威胁的便是高原吐蕃,角厮罗并不是一个蠢货,相反他所作的一切都在加强吐蕃的力量。

以至于现在的吐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松赞干布统治下的吐蕃。

角厮罗的吐蕃是一个****的吐蕃,狂热的信仰让吐蕃成为僧人的天堂,即便是吐蕃的平民百姓也在兴奋佛教。

对于他们来说,佛是拯救一切的存在,而中原驱逐了佛门,成为堕落的象征。

而赵祯之所以拉拢康巴人,最主要的目的是,这些康巴人对佛门的信仰并不“感冒”,他们更加信奉的是原始力量,人的力量……

第一千五百章赵祯与王安石与“三不足”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爱簪花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七百章表里山河第七百七十章东京羊毛贵如油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现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赵祯的恐惧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学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八百二十四章结案与未来第两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张俭就是个笑话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亏一篑第二百四十七章琼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两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两千零九十七章国丈与包拯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胶着的战事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强大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战争开始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狝依旧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四十章太子奏对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纵火焚宫殿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养的天竺人第两千两百一十七章死士三百七十九章萧惠的恐惧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笼的恶魔第两千零六十二章辖骑满街才是祸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两千零二十三章“大盗”第两千一百六十三章围观大理寺第三百零三章火药的战场处女秀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读书人更狠第两千六百一十四章疯狂的信仰第两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来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竞天择的无奈第两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五百七十一章杀机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归宿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见盛世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战第三百一十五章抠门的官家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惊愕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六百二十七章战争的经济效益第两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况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迁第八百二十二章没藏家族的密谋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刘涣的心路(上)第两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练兵”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舆图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与子(下)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陨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转换第两千一百一十八章弥勒教的今生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药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游说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杀出个包希仁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萧满的逃亡第两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击”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国沙文主义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张俭之死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赖着不走的皇帝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弃第两千六百零五章东西方的“朋友”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会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钦定宪法第二百零八章赵祯的布局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六百零二章剑走偏锋的援军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溃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礼与威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两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两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疯子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彻底打碎的枷锁第两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铁鹞子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鹰与苍龙第两千五百零三章后宫的稳定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亏一篑第两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个西夏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乌拉!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断手足第两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战成名的“宋帝国”第两千四百四十一章赵祯心中的真正想法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群“狼”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两千五百一十一章衮冕之下的皇帝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九章赵恒的心思第一千九百零六章圣城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