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亲临

一国之君对官员最大的尊重莫过于参加他的葬礼,在大宋享受过这种荣誉的只有太子太傅王旦,但今日卫真县黎德润却也得到这种荣誉,一大早百姓们就聚集在县城的长亭外等候。

官家居然为黎德润这样的从六品知县事亲自参加葬礼!

这让原先许多对朝廷不满的人闭上了嘴,当地从路一级道府一级的官员全数赶来,就连周琦和那帮陷害黎德润的官员也不敢例外。

百姓们望着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快意,这些害死黎青天的罪魁祸首就要遭到官家的惩罚,朝廷派来的人在传达过官家前来为黎德润送葬的消息同时也说出了陛下会严查黎德润一案,这让百姓们看到了希望。

在任何一个时代百姓都见不得好人蒙难坏人逍遥的事情。

赵祯坐在马车中,朝廷的大部分官员依然留守东京城,他只带了一些刑名老手前来,为的就是把案件查的水落石出给百姓一个交代,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三才在平稳的马车中端起茶壶给赵祯的茶杯中续上茶水,皇帝的马车宽大平稳,茶水并没有多少洒出,赵祯接过润了下嗓子道:“让包拯前来见驾。”

包拯现在是有名的青天,当年监军明如明镜,之后权知开封府更是井井有条,断案入神,这也使得许多外地的百姓前来告状,包拯是来者不拒……惹得外地州官大为不满几次上疏参奏与他。

但赵祯的御批很简单:“汝能断案公道,辨明是非,百姓又何必千里迢迢赶往东京城寻包希仁主持公道?”

那些上疏参奏的官员一时间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上奏,但在不久之后便请求朝廷派遣包拯手下能干的刑席前去帮忙,赵祯大笔一挥的便同意了,知道自己的短处并说出来并不是什么坏事。

自开封府一府分三衙之后,一大批的刑名出现,甚至还被授予了品级,这是难得一见的事情。

赵祯这是在鼓励他们努力钻研,从古至今刑名都是一件相当重要的科目,只不过这种所谓的“小事”被历代帝王所忽视,赵祯岂能懈怠?

马车还在前进,但速度变得又快又稳,不是车夫的技术有多高超,而是进入卫真县境内后,原本的土路被平稳的水泥路所替代,这条路便是黎德润带领百姓修建的。

卫真县虽属毫州治下,但距离应天府只有短短的百里之遥,有了这条水泥路速度还能更快,赵祯坐在车上暗叹一个好官的枉死。

地方官员不需朝廷下公文便能自主的向当地大户筹借钱款带领百姓来修路,这在大宋并不少见,但黎德润是没有参杂一旦私利在其中的,不为政绩,不为名声,只是单单的想让百姓过的更好。

赵祯一路上早就翻看过黎德润的官志,对他的一举一动了若指掌,当初他向自己检举州官的时候,赵祯便打算提拔他,可他拒绝了。

一句“以同僚不法而自上其位,何以做官,做事,做人?”赵祯至今记忆犹新。

赵祯相信他是一个不输与海笔架的好官,海瑞甚至都比不上他,黎德润并没有像海瑞一样自己节俭也让家人受苦。

相反他把家人照顾的很好,黎德润家中兄弟姐妹甚多足有六七人,这样的家族也不小,他在时常常接济亲友,善待妻子,奉养父母,没有让任何人受苦,这是最为难得的。

赵祯看人是多方面的,因为他信奉辩证之法,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但在黎德润身上他几乎找不到缺点,如果硬要说缺点便是他刚过易折的脾气和对自己太过苛刻。

但这何尝不是他的优点呢?

百姓们见之喜,士人们见之敬,不法之徒见之惧,赵祯从不远处前来迎接皇驾的百姓身上便看得出来,他们的身上几乎都是披麻戴孝,脸上的表情也多是痛苦之色。

包拯站在皇驾之下,赵祯让他上车,与君同乘是一件相当尊荣的事情,包拯想了想还是上车了,赵祯指着车厢中的固定在地上的凳子道:“马上便要到卫真县了,朕传你来是想问问,你打算如何办案?”

包拯躬身到:“起奏陛下,黎德润的官志臣已经看过,只需走访卫真县全境便能得出他是否为百姓和朝廷做事,不过臣觉得有些多余,长亭的百姓应该就能说明黎德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赵祯点了点头道:“是啊,百姓如此爱戴黎德润也远远出乎朕的意料,无论老幼,无论富贵,无论亲疏,解释披麻戴孝,可见黎德润的人品,官品。朕要你查的是周琦等人,你可有把握?”

包拯信心满满的说道:“臣有把握,他们绝无脱罪的可能!”

国法是赵祯制定的,那他也要遵守游戏的规则,必须要以证据定罪,否则不能以皇帝的金口玉言弄死周琦等人,虽然赵祯在心中已经把这些人砍了不知多少回……

法度这种东西一旦要建立起来,便能难推翻,赵祯就是要利用黎德**事,向天下人表明大宋对贪官污吏的严惩,同时也告诉天下人,大宋的法度即便是皇帝也不能轻易更改。

这是在为以后的帝王打下基础,给皇权套上一个小小的枷锁,形成祖宗之法,后世子孙不可过于利用皇权泛滥行事。

包拯岂能看不出赵祯的用心?

“陛下以身作则,后世之君定当谨遵!”

赵祯笑了笑并不说话,封建王朝的延续都是有始有终的,赵祯不相信大宋能永远长存,但只要延续华夏文明的火种这就够了,他所能做的只有在他活着的时候把大宋经营的更好,尽量延续大宋的国祚。

马儿迈着轻快的脚步到达了长亭,仿佛不用车夫的指挥,马儿就自己缓缓减速停下,人山人海的景象它们已经习惯,谁让它们的主人便是大宋的统治者。

包拯在马车停下之前便急急的跳下马车,他可不想被别人看见和官家一起乘车,这不是现在的他能享受的待遇,让人误解可就不好了,赵祯在马车上微微摇头,士大夫心中的坚持与骄傲还真是让人难以琢磨。

皇帝亲自抵达卫真县,百姓们当然是兴奋的,可皇帝又是来参加黎青天的葬礼,百姓们更多的是感激。

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两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万斩阎罗第两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关城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两千二百六十章妥协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与智者第两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长的一天第两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维打击”第三十章赵祯的试验田第八百三十四章饿殍第两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谁动了皇权?第两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宫请罪第五百二十二章辽皇的叛逆期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导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两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运动的开始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爱簪花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传?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战争是最赚钱的买卖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乱的皇位第两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国系统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气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两千三百九十六章赵祯的抉择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赵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第五章初入东宫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归第四百六十二章爱惜羽毛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剑气冲牛斗,横扫西北狼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尽其才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辽朝的矛盾第两千三百一十一章断裂的“圆环”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扑火的飞蛾第二百零一章灾民如潮第两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问题第两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库第两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务头子的首次会面第两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标准”第八百七十六章骑兵的序曲第两千五百四十三章开局不太好的赵仁第两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误的“化学家”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亚历克斯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韩亿第两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复利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铁鞭第两千一百七十六章“龙生九子”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获的蒸汽机第两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杀气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毙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鹤的“毒计”第两千六百二十六章赵祯的兴京第二百零八章赵祯的布局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贸易与战争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与统治第四百二十九章人与法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赵祯的注意力第二百二十八章御书房中三两事第两千六百零六章后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卖第两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归故里第七十九章马前卒,军前士!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为公的公路第两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础第九百一十九章无解的天子,不甘的凤凰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两千三百六十五章没有诱饵,也没有主力第两千一百六十六章谖草的“秘密”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贝尔骑军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杀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还是不回第四十五章离别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萧挞里的死战之心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国的力量,马木留克骑兵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赵祯的百分之九十第两千四百零九章逻些城之围(上)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贾汇集于宋第一百零八章采薇与卓然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鹏珈罗之变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条街的差距第两千四百六十五章离宫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两千一百九十九章孙良的筹码第七百三十一章倾家荡产的死者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