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回归正朔

任何人此刻看到赵祯都不会觉得他在为析津府被大宋收入囊中而高兴,相反皇帝的脸上挂着一丝痛苦和忧伤,万余人的禁军伤亡让赵祯的心在滴血,这些都是大宋百姓家的子弟啊!

万余人代表着多少人家的顷刻之间失去了顶梁柱,断了香火?赵祯甚至有些不敢回京,他怕看到那些失去儿子的父母,他怕看到那些失去父亲的孩子,更怕看到那些失去丈夫的妻子……

紧紧的盯着眼前的烛光发呆,整个人就如木雕的一般一动不动,看的一旁的夏竦心中感慨,官家把军人的性命看的太重了些……

他自然是不能理解皇帝的心,在赵祯看来,无论死去的是士兵还是百姓,只要他的大宋的子民,那都算是他的损失,每减少一个都是大宋的损失!

赵祯向来认为大宋是由人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为大宋出力,都在为国家出力,这些力量集中在一起后才会让大宋这个帝国散发威仪和力量,所以每个人都是大宋重要组成部份。

蔡伯俙和包拯在进入析津府的行在后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辽朝的皇宫此刻正笼罩在一片悲伤的气氛之中,即便大宋占领之后也是如此,门口的亲卫一句话也不说,各个身穿白甲,面无表情的拿着招魂幡站在那里,十几面的白帆光看看便觉得阴森吓人……

夏竦快步来到蔡伯俙和包拯身前,瞧见两人的表情微微苦笑:“官家的心情不佳,尔等说话可要注意,蔡伯俙尤其是你,作为官家的伴读,又是帝婿多多开解陛下才是!”

蔡伯俙点了点头:“嗯,这是自然,不过官家自从拿下析津府便一直这样?”

夏竦看了看大殿,转头小声道:“一直如此,万余人的伤亡让陛下心中难受的紧,这些天一直为将士们守灵,内外军民无不称赞官家的宽仁嘞!”

蔡伯俙一听便知道夏竦的意思,眼睛一转的说道:“这种事情应该传遍整个燕云嘛……是不是包学士?”

见夏竦和蔡伯俙的眼神紧紧的盯着自己,包拯莫名其妙的说道:“这是自然,官家向来克己复礼,慈民爱物,为人君,止于仁,这话陛下诚无愧焉!自然要晓喻四海……”

“知道就行,走咱们觐见官家,彭七你快快去传报,免得让官家还沉浸在忧伤之中对龙体无益更对大宋无益……”

彭七早就等不及了,快步走进充满辽人特色的行在,这里曾经是辽人皇帝的居所,但和大宋的相比就显得简单许多,没一会他就回转出来道:“陛下宣驸马都尉蔡伯俙,龙图阁大学士包拯觐见!”

当蔡伯俙和包拯看到官家的时候微微一愣,眼前的官家并没有夏竦说的那么吓人,只不过是对着舆图皱眉思考而已,两根粗大的白蜡已经快要烧尽,烛台上厚厚的蜡汁盘结在一起。

赵祯听到脚步抬头道:“蔡伯俙你小子终于来了,朕要的东西都带来了吗?”

眼瞧着官家的模样不需要开解,蔡伯俙自然不会把话题引上去,躬身道:“臣已经把官家需要的东西带来了,不过火炮沉重还在路上,公路已经开始往析津府修建,最快半年后在析津府附近铺展开形成路网!”

赵祯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此地是辽人的南京道,但既然现在他是我大宋的了,便更名北京道以示区别,路网必须在北京道全数展开来,工程自然交由当地百姓和商贾完成,那些个从辽朝上京城捞回大笔钱财的商贾应该很愿意接受这个差遣。”

蔡伯俙眼睛发亮的点了点头:“陛下圣明,他们肯定想要接受这个巨大的工程,既不差钱,又能长久受益何乐而不为……”

包拯在一旁微微点头,蔡伯俙在云南也是用的这出,商贾们无不趋之若鹜,现在用在北京道也是极好的,不用朝廷掏钱,又能给百姓实惠,这些商贾的作用还真不小!

赵祯缓缓站起,这段时间老是惦记死去的将士,现在蔡伯俙带着物资和补给来了,他也是时候走出悲伤,身为皇帝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可不轻,这段时间夏竦的表情和不好看,谏言的次数越来越多了,看了看下面的包拯,赵祯可不打算让他喷的自己满脸口水……

赵祯感觉现在的自己不是在为自己攻伐燕云,而是在为那死去的万余将士,为了那些不灭的英魂。肩膀上背负的东西又增加了,哪有理由在这里悲伤……

安民告示已经在北京道各地发出,其中包括还未拿下的一小块地区平州,那里便是后世的唐山地区,紧靠渤海湾兵力所剩不多,而且有析津府在中间隔着,已经使得辽朝对他彻底丧失了控制权,完全是大宋的囊中之物,吞掉它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唯一和它相连的地方只有北边的北安州和泽州,可现在这两个地方是自顾不暇,完全没有能力援助平州,只能看着它被大宋围而不攻。

赵祯的安民告示中带有许多劝降的意味在其中,只要辽朝的契丹人投降,开放城门让大宋的军队进驻,大宋定然会善待他们,大宋皇帝赵祯承诺保障他们的安全使得他们获得和汉人百姓一样的待遇,最为重要的是这份安民告示上盖着大宋皇帝神宝,这意为简单的安民告示其实就是一份圣旨,谁也不能违背的圣旨!

这算是给了平州契丹人一份独特的保障,只要是皇帝的圣旨就意味着不可更改,除非皇帝本人下旨,任何人都不能为难平州投降的契丹人。

当然这份安民告示的结尾依然有威胁的成分在其中,如果大宋给你脸面你不要,那对不起石城的数万精兵必会亲自去取平州之地。

年关马上到了,赵祯带着大宋的将士们在燕云过年,这给了析津府百姓以巨大的信心和安慰,流落在辽朝手中的这片华夏故土终于回归大宋,他们这些汉人终于认祖归宗了。

随着析津府被彻底的平定,百姓们自发的走上街头表达自己的喜悦,无论男女老幼皆是高呼:“吾皇万岁!”

这是燕云百姓自发的呼喊,即便是被辽朝统治如此之久,但绝大多数的人心中依然留存着汉人最为本质的东西——回归华夏,回归正统!而大宋便是当今的正朔王朝!

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满弓刀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剑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马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逻些城旧事第两千零二十三章“大盗”第四百一十一章黄雀的利益第两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练兵”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药实验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县,华夏正朔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间的明争暗斗第六十七章上朝三两事第七十二章刘娥背后的女人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难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疯狂生长的阴谋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辽朝之危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辽的区别第九十三章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后来居上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颗棋子的重要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寻僧第八百八十一章欧阳修面圣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贾禁绝第四百章宣扬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两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厮罗的到来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国系统第两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两千五百四十八章广告效应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与毕世杰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话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见盛世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两千零四十六章蜜月与仇恨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论,强国论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两大帝国之间的利益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陨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九百五十五章虚虚实实第两千四百一十四章疯了的仁钦桑波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国力第两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现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杀鸡儆猴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于色第两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驰的理念第两千四百九十章赵祯的骗局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挥兵八刺沙衮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岂能易降服第两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岁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谈?没有可能!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门岛演变史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发生第两千六百二十九章论“人才”重要性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骑红尘帝王怒第八百八十五章铁鹞子的覆灭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二百三十八章绿车旄节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两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谁在乎?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贵神速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与可笑之处第两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两千五百八十八章罗马人民的国王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九百一十九章无解的天子,不甘的凤凰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简单的女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六百二十八章东京城的暗流第二百章真相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灭第两千五百五十二章贵女王柔第两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长城,城难修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为天和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战争的序幕拉开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烟再起第两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坏的帝王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鸡不成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运将至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头的女人第两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两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论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东京旧梦第两千四百四十章技术过人的嘉莫族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辽朝之危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线尽头的龙旗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与塞尔柱第五百八十二章城墙上的博弈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下)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论道?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八百零二章最后一根稻草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万世之法!第七百八十一章没占到便宜就是吃亏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军北上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场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战(上)第两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