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战争的经济效益

随着阿鲁答的死亡羊城的战事算得上是彻底结束了,乙室兄弟带着阿鲁答的口信和赵力的期望一路向南面的大同府赶去。

战争开始的时候赵祯便利用手中的军队把奉圣州围的水泄不通,在主要的关隘,城池派人把守,务必让战争的消息晚一步传到耶律宗真的耳朵里。

古代战争最困难的问题便是通信,而战报的传递又是最为重要的,华夏祖先在这方面的警世恒言可不少。

伟大的孙子曾经说过: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看似的简单的句子,却道破了战争的真谛,即便是到了几百年后的时代也都在采用他的战术,信息战,不对称打击,都是对孙子兵法的一遍又一遍诠释。

赵祯不觉得自己比古人和先贤要聪明在哪里,所以还是一板一眼的按照圣人的话去做的好,于是他用了最蠢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断绝奉圣州与大同府之间的通信,使整个奉圣州变成一块绝地。

当然,赵祯也不是完全不让辽人得到消息,只不过他们得到消息的时间要由自己控制,最简单的办法便是让辽人的信使为己所用罢了,奉圣州所有的地方都不会有信使出得去,唯独羊城例外。

赵力进攻的羊城在奉圣州的位置靠后,而且羊城也是奉圣州最后一个城池,一旦羊城拿下就意味着整个奉圣州的陷落,那也就是说再也没有必要对耶律宗真隐瞒什么的了。

赵祯的大军是在辽人派往大定府的信使身后前进的,拔里通并不知道自己成为大宋军队的哨探,他所经过的地方都会有大宋兵甲驻守,但他却毫无察觉继续向中京大定府而去。

乙室兄弟二人也完全不知道自己被利用,而黑手的人则一路上为他们放行,虽然不知为什么,但这是官家的交代。

直到看着乙室兄弟俩离开奉圣州进入大同府的怀安地界,黑手的人才悄然离开,他们算是完成了官家的旨意,可以回到归化州向宋小乙复命了……

赵祯站在沙盘前,身旁的宋小乙不断的在沙盘上插上代表大宋的红色旗帜,很快整个奉圣州的城池全部变成火红的颜色,一旁的狄青即便是严肃着脸也能看到他喜悦的眉角上扬。

奉圣州是连通辽朝的南北的重要州府,而且还是大宋急需的牧马之地!

拿下这里的大宋就相当于把辽朝拦腰切断,接下来的事情便是稳固下来,并不用着急进攻。

只要把析津府和奉圣州两地稳定住,赵祯的计划就算是彻底完成,剩下的便是慢慢蚕食围剿。

战争永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恰恰相反,战争往往会拖上许久,大宋从过年前便开始北伐,如今已然进入四月中旬,但即便是这样的速度,在狄青看来已经是相当快的了。

赵祯算了一下,自己离开东京城已经有小半年的时间,如今大局已定,剩下来的事情就不用自己操心,只剩下大同府还在耶律宗真的手中,慢慢来不用着急。

赵祯原本的计划便是用一年时间完成收复燕云,打击辽朝,现在看来一年的时间绰绰有余。

但他的好心情很快就被一旁的老倌所打断。

夏竦站在一边看着起伏的山川与江河忍不住老泪纵横,燕云故土!华夏故地啊!这片大宋丢失的金瓯终于会回到了中华正朔的汉人王朝手中!

为了这片土地大宋牺牲了多少精锐将士,太祖壮志未酬便身死,太宗两次北伐失利折损多少将士,真宗皇帝求稳求安没有乘胜追击,使得燕云流离在外多年。

看着夏竦的模样,赵祯掏出怀中的手绢给他道:“老大不小的人了,还哭鸡料号的,也不怕别人看了笑话……”

瞧见赵祯手中的明黄色手绢,夏竦连忙接过揣在怀里,伸手用袖口擦干眼泪道:“陛下立的可是不世之功,开我大宋之先河,安万世之边疆,实乃千古一帝之所为也!”

赵祯摆了摆手,夏竦的话实在肉麻了些,自己做的乃是一个君王的本分,又不是开疆拓土什么的,不过是收回本就属于大宋的领土而已。

…………

赵祯小看了这块土地在宋人心中的地位,燕云十六州,宋人心中永远的痛,当析津府被收回的消息传到东京城,整个城市都被点燃,人们奔走相告,御道上摩肩擦踵,城中万人空巷,山呼万岁之声如海如啸,据说有些人家不结实的房顶都被震塌了……

身为相公的庞籍恰恰利用百姓心中的激动发布了赵祯早早准备的征兵令,大宋对抗辽朝的优势便是在于人数上和地理上的优势,汉人天生就善于守城作战,依托防御的宋人能轻松对付两三个进攻的辽人。

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这是赢得战争的关键,赵祯要把析津府和奉圣州打造成水泼不进的铁桶一块,要把耶律宗真困死在大同府。

想要蚕食大同府,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否则善于奔袭的辽人必定会破防而出,如若不能把耶律宗真和他手中的十几万精锐留下,赵祯的计划将大打折扣。

如今大宋的形势一片大好,军人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赵祯的征兵令在庞籍和一帮崇文苑大学士的润色下慷慨激昂,甚至可以说是蛊惑人心……

单单是东京城便征召到了十万人……他们虽然是临时加入的,但身上的装备和花销一点也不弱于正规的禁军,于是一大批的军工订单出现,全部由国库拨款,这是朝廷在花钱带动工厂和经济的发展,丁谓可是乐开了花,虽然国库大出血了,但明年的时候他相信新出现的工厂所交的税一定会更多。

瞧见庞籍皱眉的样子,丁谓知道他在想什么,呵呵一笑道:“庞相公在心疼国帑?”

庞籍展眉一笑:“你丁谓之都能笑得出来,老夫又有何心疼可言?说说其中的门道吧?财货一道上你是朝中最为出众的!”

果然是一国之相,从自己的表情上便能猜到接过,丁谓佩服的说道:“庞相公好眼力,这些钱花的一点也不冤枉,官家的征兵需要军械,棉衣,铠甲,这些都是交由朝廷指派的工厂生产的,如若他们完成不了,就需要朝廷指派更多的工厂。

这样一来工厂的数量又增加了,工厂多则游民少,游民少则天下安,工厂在生产完军需之后,还可生产民用,如此明年的税收也就自然增加……”

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两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颜面天子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下)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几等?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踪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国的得意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辞凤阙第九百四十四章和亲破灭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笔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头的女人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价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赵家的族长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梦想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报传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阳城的早晨第四百八十六章龙生九子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两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遥远的地方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临之后……第一百三十一章闯宫!第两千五百三十九章无法拒绝的理由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赐乐业人的命运(二)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军心第两千二百六十二章断尾求生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巩第两千四百六十一章另类的封建时代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对决第两千四百一十章逻些城之围(中)第八百五十七章无题(上)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养的天竺人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无奈的平衡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择佳木而栖第两千五百九十五章搅动西方风云(上)第六百章对策第七百七十章东京羊毛贵如油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上)第两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将第两千三百八十三章赵祯的“霉运”第两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阳谋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条街的差距第二十三章父爱如山第两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两千三百四十三章西边的异动第两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会第两千五百四十六章观月的学问第两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东州第九百五十五章虚虚实实第四百六十五章辽朝风云第二十五章书法小渣渣,家装小能手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础第七百三十九章大庆殿中不见君!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将,西征第两千零四十三章骑兵与骑兵的较量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舆图第二百八十九章轰鸣的工厂第九百九十章师出有名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两千零一十五章烽火连天第九百三十五章贺兰雪第两千六百零五章东西方的“朋友”第两千四百五十九章历史的车轮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二百章真相第两千五百四十六章观月的学问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击第四百四十九章唇舌之战第两千六百三十七章罗马帝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计策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国,大宋的海东第五十五章地狱的开始第两千二百八十六章“主圣臣良”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礼物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才刚刚开始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张俭就是个笑话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难民的作用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见的较量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狱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两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两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运动的开始第七百五十六章宋与辽第两千零一十九章宋军初败第六百第二十章颠倒黑白第两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学问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论,强国论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对决第九百章兴庆府的动荡(下)第三十一章初遇杨家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谜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两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铁鹞子第三百六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