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云中大同

大同古云中地,川原平衍,多大举之寇,虏南犯应朔诸城必窥之地也。这便是历史中对云中大同最明确的描述,隋开皇年间为防御突厥进攻,在大同川建大同城。唐末沙陀人内徙,大同遂侨置于此,意为“天下大同”,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

赵祯翻开关于大同府的图册记载,这是大宋文人整理出来的史册,对大同府的记载颇为详实,一旁的包拯已经开始为他解释辽朝大同府的演变:“辽承唐制,即道--州--县三级。重熙十三年,辽人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为辽之陪都,大同城名始称于此,统二州七县:弘州、德州,大同县、云中具、天成县、长青县、奉义县、怀仁县、怀安县。

西京大同广袤二十里,建有西京同文殿,设留守衙。北门东为大同府衙,西为大同驿。重熙十七年分云中置大同县,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

果然是龙图阁的大学士,包拯的一番详解让赵祯对大同府的了解更为透彻,大同府的重要便在于他对析津府的守望相助。

看似是燕云的一部分实为析津府之屏障、全晋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上大同曾为三代京华、两朝重镇,历朝历代无不派名将镇守,既防外来侵略又保中原之安危,被誉为北方锁钥。

如若辽人死守大同,赵祯定然不会善罢甘休,蚕食之计他早已准备好了,从太原府,真定府,以及被大宋拿下的蔚州,奉圣州三个方向向大同府施压,形成合围之后断绝粮草,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断其水源。

现在辽人居然送来如此大礼,赵祯自然乐于接受,斜斜的靠在锦榻上对包拯道:“辽人献上大同府只为借道中京,如此包学士以为如何?”

包拯稍稍一想便皱眉道:“辽人上京必有异动,甚至关乎国鼎,否则辽人必不会下次重注,以大同府为礼,以燕云全境为媒。”

赵祯惊讶的望着包拯,没想到这个古板的包希仁居然还有着如此通透的心思,以点及面的想到了上京城的政治,看来包拯这几年在析津府学了不少的东西,抬头看了他一眼,年纪仅仅比自己大上一岁的包拯,在样貌上却比自己老陈不少,看来在析津府他可没少吃幸苦。

“没错,张俭前来借道乃是辽朝皇太弟耶律重元欲图谋反,故以大同府为谋,领辽朝十万精锐回朝勤王,匡扶皇长子耶律洪基,朕以应允。”

包拯躬身道:“陛下英明,助辽皇正统继位,乃是有德之君为之,与理与法皆为上善之举。”

赵祯就知道包拯会这么说,包希仁把礼法看的比什么都重要,规矩在他面前重如泰山,定然会支持辽人正统皇嗣,这不关乎辽朝是否与大宋敌对,乃是出于公义。

云中大同对于析津府的重要不言而喻,但包拯也能从中看出端疑,如若官家把析津府升为陪都北京,那大同对析津府的重要更是显著,乃是析津府的西北锁钥之地。

燕云全境已然是大宋的囊中之物,这是幸事,但也是大宋的危机,包拯从赵祯对析津府以及大同的安排和规划上清晰的感觉到迁都才是官家的最终目的。

包拯担忧的并不是迁都本质的问题,而是迁都对大宋的冲击,迁都固然是对草原门户的镇守,但如若迁都的代价太过高昂,那在他的眼中便有些得不偿失。

赵祯从锦榻上站了起来,走在后苑的小道上,析津府皇宫的建筑风格虽与汉唐之风颇为相似,但其中加入了许多东京城的布局颇为相似。

对于析津府的城池和皇宫赵祯尤为重视,中原王朝对本就是以防御为主,虽说这几年赵祯努力的扩展,但都是向南发展,南海诸国的资源不断向大宋汇集,也都是为了对北方用兵。

归根结底还是运输限制了大宋的发展,相对于迁都这才是应该放在首位的东西,火车的研发已经加速进行,而这也是为什么赵祯把迁都的时间定在三五年左右的重要原因。

一旦出现四通八达的铁路,在辅助以公路交通,赵祯相信没人能阻止得了人们迁徙的脚步,人都是这样,会用自己的双脚去选择更好的生活,即便大宋的百姓极为踏实也会向往更好的生活。

漫步在后苑之中,这里的假山已经有了,池塘也在修建,而花草树木的移植已经开始,宫中的内侍和宫女也差不多满编,包拯在一旁相随,他在思索如何用妥当的言辞来上谏官家打消迁都的念头。

析津府皇宫的修建已经耗费了不少的公帑,这在他看来是极大的浪费,这些钱财如若用在别的地方将更加的有价值,这也是他反对迁都的原因,费用太大。

但这些在赵祯的眼中却不是如此,修建皇宫城池,铺设公路,这些都是基础设施,也会为析津府乃至大同府的百姓提供更多的活计,是带动两地发展的重要基石。

这里的百姓需要安置,并且要转型成和大宋相同的模样,否则拿下大同府和析津府如何发展?提高两地百姓的生活,增加他们的收入才能使得两地的商业跟着发展起来,大宋说到底还是以商业最为发展与扩展的动力。

大宋是什么样的生活析津府的百姓都知道,他们也向往那样繁荣的生活,这意味着大宋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析津府和大同府两地需要的官员很多,这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大宋冗官的问题。

开发岭南之地已经让大宋甩掉了冗兵的厢军,官员也得到了适当的安排,现在只需顺利拿下大同府便可让国内闲置的官员北上安置,也可大开科举兴办教育,空缺官员的位置多,自然参与科举的人数也多,调动了百姓文人的积极性,这些对大宋的发展极为有利。

赵祯所看到的东西,官员们却很少能看到,即便是夏竦,包拯都明白赵祯的用意,对大宋的未来规划赵祯已经存在肚子里,就犹如这正在建造的析津府皇宫一样。

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后来居上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经济战争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阗献土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两千二百六十五章东城豪门的“活路”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欲望”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贾禁绝第两千四百零七章人为什么而活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九十二章父子协议第两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将第一百六十六章两老者辩天第五百五十五章人总是有私心的第九百二十章大驾卤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报复第两千一百五十七章华夏的“成长史”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两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两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经济战争第两千零九十六章肃清内外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开放性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谁的棋子?第两千零九十三章更为隐秘的辖骑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断手足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处置女真第两千六百一十章赵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狈为奸第六百三十五章爆发边缘的皇后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该走的还是走了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别想跑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两千四百六十六章变为族内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辽人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军抵达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围点打援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价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价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将军狄青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逻辑第两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为进第两千零六十二章辖骑满街才是祸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后之人第两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尔柱的使者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汉家之固有领土”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来的决战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两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门口的“闹剧”第两千零四十七章角厮罗的小九九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谜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九十三章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九章赵恒的心思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举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赐乐业人的命运(二)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干,军粮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战争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灾民第九百零八章出乎辽人意料的战争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两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换第六百九十五章燕云光复带来的经济利益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报传第八百九十五章老农贺礼价千金第六十章权利的欲望第两千六百章守城之战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三百一十八章万千吉兆,盛世佳节(下)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阴谋”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后事第两千一百二十四章“荧惑守心”第两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锐的人第两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厮罗的计划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回归第四章内侍陈琳第两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国博弈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与相国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苏轼的奇谋第八百六十八章没藏氏的应对之策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见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关之乱第一千五百章赵祯与王安石与“三不足”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两千一百一十七章弥勒教的前世第两千零四十一章圣山下的奇迹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敌人更了解敌人第两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梁换柱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击第两千两百一十三章圣旨执行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