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

大宋大同府,这个被赵祯改造成天下商贾云集的奇迹之地不知创造了多少财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新的活力,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咽喉之地,同时也是年轻的后起之秀,在这里各国的文化与经济发生前所未有的碰撞与融合,从而诞生一种奇异且让人惊叹的和谐。

太阳这种为常人规定作息时间的天体在这里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因为在大同府,无论白天晚上,商贾之间的交易都络绎不绝,即便是在夜里,大同府的天下交易依然是人声鼎沸,甚至比白日更加让人惊叹。

站在城楼上,赵祯都被眼前的奇景所惊呆,如果说北平府是大气磅礴的帝王之都,那这里便是集人间之财富的商家之都。

“官家,城楼上风大,还是下去吧?”

三才小心的为赵祯披上一件大氅,外面是精美的蜀锦,里面则是上好的银狐皮,雪白的绒毛在里面而不是裸露在外,保暖效果极好,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秋,深夜里的寒风还是能煞人嘞!

赵祯摆了摆手,只有在城楼上才能瞧见这大同府的繁盛之旷,往来车马的灯火把这座城市照耀成了一座不夜城,车辚辚,马萧萧的景象让人惊叹,无数灯笼组成的火龙不断从大同府向外延伸出去,最后消失在城外的旷野上。

同时也有更多的车队向大同府前进,他们都是商贾的车驾,带着各种各样的货物前来交易,虽说大同府的榷场是辽朝,西夏,大宋的三国交易,但天下所有的商人百姓都可汇聚于此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谓之“天下交易”。

西夏交易的货物主要是羊毛,他的羊毛一度成为大宋追捧的东西,许多大宋商贾趋之若鹜,甚至愿意话大价钱采购然后囤积起来,只要有能力把羊毛变成毛线,这东西又不怕坏,大宋毛衣市场永远都是那么的蒸蒸日上,害怕卖不出一个好价钱?

辽朝的商品也有不少,比如最为出名的契丹鞍,但现在大宋收复了燕云之地,契丹鞍的制作工艺与流程已经被大宋所获知,并且大宋在其基础上加以创新和优化,许多人对大宋制造的契丹鞍更加青睐。

当然具有辽朝特色的商品在大宋也非常好卖,海东青这种神奇的鸟儿便成为大宋富豪之家渴求的东西,一只上好的海东青甚至能买到十万贯的天价,而珠圆玉润的东珠所做成的头钗则是顶尖的奢侈品。

不过辽朝的瓷器在大宋样式精美,花纹瑰丽,色彩素雅的宋瓷前便黯然失色,世人在选择瓷器的时候毫无疑问的会选择宋瓷,这东西据说能远销海外,连大食人和欧罗巴人都趋之若鹜,千金来换!

大宋售卖的商品自然是最多也是最好的,即便是辽人和西夏人都不得不购买,因为他们没有本事制造,宋瓷自不用说,蜀锦,丝绸,甚至连棉布都是他们必须购买的东西,也只有大宋能把棉布做的有舒适又保暖,冬天眼看就要到了,上好的成衣棉袄也是西夏与辽朝采购的东西,这些棉袄虽然没有毛衣穿着贴身暖和,但最少也比麻衣葛衣之类的暖和不是?

如若还有闲钱,便可再买些刀剑之类的兵器带回国内,大宋限制这些东西出口,但却不限制那些做工精良,上面镶嵌宝石金银的刀剑艺术品出口,虽然也是千锤百炼的宝刀宝剑,但价格上却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如若买一把十把还算面前,更多的话便是倾家荡产也买不起。

况且谁会那这些刀剑上战场,往往都是作为佩饰携带的。

赵祯走下城楼,正在伸懒腰的时候,一阵寒风扑面而来,差点灌进了赵祯的嘴中,一时间赵祯也觉得凉意四起,带着三才向自己的行在而去,大同府这样的繁荣之所,怎么可能没有皇帝的行宫?

虽然规格不及北京城和东京城,但防御上来说却是极为安全的,这里的地理位置特殊,西面便是西夏,北面乃是辽朝,在这两只虎豹之间,大宋自然不会忽视大同府的安全。

大同府这样的商业都市为大宋每年缴纳的税收何止巨万?朝中的官员可把这里看成是大宋的聚宝盆,它的安全至关重要,况且这大同府还是北平府的西北咽喉,要冲之地,谁人敢懈怠?

大同府的行宫非常好找,它就坐落在城中的最东面,位置相比北平府和开封府的皇宫要偏的多,但却更为有利,东面地势高,行宫高高在上便可发现来犯之敌。

与其说是行宫,在外人眼中更像是一所兵营……

高大的地基即便是远在城门楼子的赵祯都能瞧见,可以说大同府的皇宫简直是削了一座小山所建成的,地基便是山的底座,上面的的建筑也是冷冰冰的砖石水泥,坚固程度不是以往的木质建筑能比拟的,高耸的宫墙简直堪比城墙,上面的马面墙,阙墙,女墙,层交错叠,基本上没有给人留下攀爬的可能,特殊的建筑风格让每一个攀爬城墙的士兵都会遭受不同侧面的攻击。

想要进入行宫只能通过长长的甬道,从高高的底座下凿同的半开式隧道,三面都是坚硬的石头,只有三面开口,如若打破宫门,进入甬道便如进入了一出人造的一线天,结果可想而知……

这座宫殿更像是一座军事城堡,赵祯微微苦笑,当年自己下旨在大同府设计一座行宫,必须要有最为完善的城防,坚固,易守,没想到居然会促使这样一个堡垒似得的宫殿诞生。

城墙上的那些苫布下的狰狞不用说也知道是什么,三弓床子弩,火炮,等等守城利器,简直把这里营造成为城中之城。

在大同府中,宋人,契丹人,党项人,女真人,倭人,吐蕃人,甚至是大食人以及欧罗巴人齐聚一起,互通有无而来,算得上是天下大同了。

当然现在还不是回去的时候,赵祯在路过街市的时候被一种熟悉又陌生的香气所吸引:“慢着,这味道,香!香的很!”

突然出现的咖啡香气让赵祯一步也挪不动,皱眉对三才问道:“这里怎么有咖啡的味道?快快领朕去品尝一番,连朕的皇宫都甚少能喝到咖啡嘞!”

咖啡是什么三才自然比别人更加清楚,招了招手唤来大同府皇宫的管事道:“这里有卖咖啡饮子的店铺?”

管事连连点头:“有的,有的,还不止一家,最好的便是品香园,据说是一个云南商贾开设的!”

第两千五百六十章赵祯的“教化”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会无赖第两千零二十八章阶级改变第两千零一十九章宋军初败第两千一百六十三章围观大理寺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三百八十章党项求放过第两千零四十九章红宫中的鲜血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两千五百三十九章无法拒绝的理由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难民的作用第四百八十二章重开府兵制第二百八十四章谁是大忽悠?第九十三章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时代宁静的鸣笛(上)第两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两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沟”第两千零四十一章圣山下的奇迹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与统治第两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谁在乎?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赐乐业人的命运(二)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两千一百一十七章弥勒教的前世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两千二百九十九章汉家变了第三百一十五章抠门的官家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巩第两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张口第两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变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学问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学的作用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营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辽朝的变化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九百三十五章贺兰雪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戏成真第两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礼物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风骤雨的回程第两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执法”第一百八十三章鸣枪礼,文武七条第两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七百四十六章辽朝动向第两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两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进京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国,大宋的海东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零一章赵祯的妙计第两千一百六十三章围观大理寺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难第九百零七章战前第五百一十一章价值几何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缘无份第五百零五章张俭与萧惠第两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两千五百九十九章认同感,从军队开始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鞑靼部族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问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风起兮云飞扬第两千零三十七章谁人得胜?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吗?第两千五百九十五章搅动西方风云(上)第四百零七章油盐不进的宋朝君臣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巩第两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强盗第八百二十八章复仇之军第一百一十一章将门的手段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与智者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巩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机遇,遍地黄金第三百二十一章骇人听闻的贪腐第两千一百七十二章赵祯的“手腕”第三百二十三章辽朝的错误怪圈第九百四十一章辽朝的想法第一百一十四章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第二百一十五章设宴群臣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溃前夕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无辜的赵祯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观武军,愚蠢的代价第两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节幸亏契丹人在草原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难民浪潮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获的蒸汽机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垒第两千零九十二章千刀万剐难赎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