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 稀粥

清晨的冷雾尚未散开,宅院之外已有近千人聚集在了这儿。院子之内,二十口大锅被架起,锅下的柴火还在燃烧,锅上浓浓的热气升腾到空中,溶入了白白的晨雾之中。

远处寺庙的晨钟终于响起,院内一些差役将那二十口大锅尽数抬到了门口,然后一字排开。而另外的一些差役则维持着院外灾民的秩序,让他们排起二十列的队来,逐个到锅前领取今天早晨的粥饭。

灾民的秩序非常好,除了有人因得了风寒而发出咳嗽之声外,整个院外的近千人竟无半点喧哗之声。至于原因,其一是杨帆、唐恪、李纲等人编撰的赈灾章程十分详尽实用,只要基层的官吏照章办事,效果自会不错;其二却是这些灾民大多为老弱妇幼,管理起来要容易得多。

一排排的灾民开始上前领粥。他们无论老幼皆拿了一大大的碗,生怕能领取的粥饭盛放不开——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官府施粥所用的勺子皆是一般大小,所能盛的粥饭仅仅能够装满一个马蹄大小的瓷碗。这样的两碗粥,便是这些灾民一天的饭食。

这样份量的饭食自然无法让人吃饱,也就仅仅能够吊住这些人的性命而已,这还是在官府所施粥饭够稠够纯的情况下。

然而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出现一些意外。

领了粥饭的灾民,端着略显沉重的大碗,拖老挽幼、颤颤巍巍地走向附近的墙角,然后顾不得粥饭的滚烫,便“吸溜吸溜”地吃了起来。

也有老人只喝了几口粥,见身旁的孩子狼吞虎咽地将碗中之粥吃完,然后意犹未尽地舔着碗底的几个米粒,便怜惜地将碗中的粥饭分出一半,倒在孩子的碗中。

“唉!官府这粥是越来越稀了!”老人无奈地摇头叹息着。

“老石头你就不要埋怨了。”旁边的另一个老人打腔道,“官府的施粥就是这样,咱们又不是不曾经历过。说实话,今年的粥已经够好的了,至少没有掺上沙子。呵呵,看来今年冬天死的人会比以往少上许多啊。”

“但愿吧,可是这粥真的越来越稀了,谁敢保证过几天会不会又像上次那样?”

“唉!”所有的无奈最后只能化成一声叹息,这些事关人命的事情,真的不是他们能左右的。

正当众灾民或沉默或麻木地吃粥之时,街道对面的有一群人朝这边走来。施粥的差役见了为首的那人,皆迎向前去。隐隐的对话声透过已经变得稀薄的晨雾传了过来。

“大人……大人……您怎么过来了。”

“过来看看今天粥饭的质量……”

为首的那人显然是这些差役的上官,众差役还想向他说些什么,却见他径直走向了那排大锅,然后用勺子搅了搅了锅中已然不多的剩粥。

“怎么回事?今日的米粥怎么如此稀薄?”

“这……”

“第一次施粥之时本官不是已经制定出标准?你们为何不守规矩?”

“我们……”

“哼!你们是不是暗中私扣了这些粮食?”

“不……不!大人,我们冤枉啊!便是借我们一个胆子,我们也不敢去做这等丧心病狂之事啊!”

“快说是怎么回事?否则本官这就拿你们下狱问罪!”

众差役慌忙下跪磕头,领头的辩解道:“大人明鉴,小的们冤枉啊!请您随我们去粮仓看看!”

“去开门!”那官员一甩衣袖,跟着众差役朝院内走去。

坐在大街墙根之下喝粥的灾民,见到这种情形,听了他们的对话,隐约知道有人前来过问他们接下来的生计。不过看那人一身便装,跟着一帮差役进了院中,也不知能不能为他们讨回公道,有的灾民便茫然地站起身来,伸长脖子朝院中望去。而在这时,谁也不曾注意到,一个叫花打扮的年轻人,一口饮尽碗中的稀粥,然后起身一瘸一拐地朝人群之外走去。

院子的大门被关上。院内差役门已经领了那官员及其下属赶到存放赈灾之粮的西厢。

几个差役打开仓库之门,为首的则从墙角一边解开十几麻袋的粮食,然后哭丧着脸道:“大人您看!”

那官员沉着脸走上前去,瞧了眼麻袋之中的“粮食”,便将手用力地插入到麻袋之中,掏出一把“米粒”来。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是些碱土?粮食哪儿去了?”那官员愤怒地喊道。

为首的差役带着哭腔道:“大人明鉴啊,小的们也不知道……只是这两天在熬粥之时偶尔发现一袋这样的碱土,我们才一袋一袋地检查这些粮食,这不,共清理出十九袋……”

“岂有此理!接收粮食之时难道你们没有细细查验?出了如此大的事情又为什么不抓紧时间上报?”官员脸色铁青。

差役们迷茫地相互望着,不知该如何回答。

“来人!把他们拿下,带回县衙,本官要将这事追查个清楚!”

众差役见长官似是要动真格,皆又跪倒陈情。为首的痛哭道:“大人有所不知,非是小的们不用心,实在是官兵押送而来的粮食,我们那敢当面检查?若是哪个不长眼检查的话,会被他们当场打个半死。所以,即便是明知他们押运而来的粮食有问题,像我们这样的差役也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至于后来发现了问题,我们……我们……”

“大人!前几日发现这批粮食有问题,可我们不敢向你禀告。”一名年老的差役见自己的头儿说话吞吐,便干脆接话道。

“不敢向本官禀告?这又是为何?”

老差役叹道:“大人乃是第一次来这州县之中为官吧?”

“不错!”

“这就是了,大人有所不知,在以往的赈灾之中,这赈灾之粮最后不能足额运到灾区,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其中的原因,大家也明白,便是一级级的经手之人都要抽些辛苦费。所以,这些赈粮存有猫腻,我们也是见怪不怪了。而且,以往的知县大人,照例也是要抽取些辛苦费的,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哪里敢向您禀报啊!”

第七十二章 风云动第一六四章 相见欢,时事艰第二O八章 京东新貌第三六一章 靖康(下)第二二O章 初冬(上)第三十七章 江湖,我来也第三三四章 燕云会(十四)第三五O 章 驸马(四)第一八O章 再泼一盆污水第七章 师徒第三六三章 问计第一五九章 明教教主(下)第三八二章 空门的诱惑第一三〇章 铁骨柔情第二八二章 牺牲第二七五章 烽烟再起第二七八章 三十功名尘与土第二十七章 道争第一三八章 明教堂会第十四章 枢密院第二二三章 歪门的心思第二七五章 烽烟再起第九十八章 不可能的任务(上)第二六一章 疑惑第四十五章 鸳鸯谱(下)第二八六章 身手第二五一章 多大点事第三九二章 引狼入室(上)第二六八章 福瑞港第二二四章 未来的承诺第一百一十章 得之东隅,失之桑榆第三四二章 尾声(二)第三六六章 我不给,你们不能抢第一五〇章 保镖第三九四章 宿命第二三三章 猫鼠(六)第二二四章 未来的承诺第二十六章 高手第十三章 封赏第二四九章 银行第十七章 授曲第二一七章 秘密舰队第二十三章 花魁第三六四章 除患于未然第十三章 封赏第二五二章 明修栈道(上)第三五六章 经年(下)第二五一章 多大点事第二一O章 钓鱼执法第三一八章 燕云会(一)第一百〇四章 暗子第二十章 蔡太师第三三二章 燕云会(十二)第一九七章 破城第一四三章 败露第一三五章 又入虎穴第二四五章 风月(下)第三六八章 乱第六十六章 脉脉此情谁诉(中)第二三三章 猫鼠(六)第八十七章 越狱(下)第二九八章 秘道第一一九章 公道(下)第二七四章 神化与魔化第三一五章 真正的较量(四)第二九一章 涿州降第一八六章 兵临崇德第一五二章 夺命钓叟第三七二章 去死吧(上)第三八五章 夜袭第二O一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第七十六章 计中计二七一章 论自杀的方式第二O六章 忧远第六十三章 唐盼兮、潜规则第三OO章 高兴得太早第一二四章 美男计第一四二章 阴谋第一二三章 黑幕初现第三O六章 萧干之计(下)第一四五章 往事第三十四章 球攻入对方的门才算赢第二二五章 追查第一百〇八章 真相一四四章 坠崖第三三六章 燕云会(十六)第十四章 枢密院第三五五章 经年(上)第一五三章 恶意第二十四章 七夕第一七九章 聪明误第三七一章 风从北方来(下)第一九八章 尘埃渐落第八十八章 使者归来第三六七章 都是猪队友第三八六章 “三昧真火”第二二四章 未来的承诺第三一六章 真正的较量(五)第一九二章 决战来临第二十二章 李衙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