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走向覆亡的金朝

东方有顾夕风与去权广武二十万大军陈兵边境,直接给整个白山黑水的辽东以无形的压力。

而如今北方有西辽十余万大军横穿草原,直接与蒙古部族展开对峙,其余草原五部只作壁上观,更有甚者已然与辽兵兵合一处将聚一起,打算一起在战争中分上一杯羹。

如此一来本身已经羸弱的金国,逐渐趋于被动瘫痪的局面,再加上大宋三路大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仅仅几个月的功夫就直接兵临河间府。

兵临河间府,就等同于打到了金国中都燕京(北京),面对如此岌岌可危的局势,完颜允中终于无奈地做出了让步,派出使臣前往宋军大营希望能与大宋朝廷和谈。

吴挺身为战略总指挥,对于军权调度他可以不受君命,但是这等军国大事他还是不能做主,故而亲自手书军情奏章火速送往汴京,以待叶宇亲自定夺此事!

吴挺的军情奏章很快就抵达了京城,叶宇在朝会之上就此事也征询了众人的意见。

“陛下,以微臣之见,既然金国有意求和,我天朝不如坐下来与之和谈,或可不动刀兵便能获得实惠,如此休兵罢战恢复民力才是国之根本……”

“刘大人所言极是,昔日与金国和谈不成,乃是蛮夷之邦存有一丝幻想,如今我天朝大军兵伐河间府,已然是有了足够的筹码!”

“万望陛下以天下苍生为年……”

听着这些主和臣子的谏言,叶宇却讥讽道:“以天下苍生为念,诸位卿家真是高风亮节,给朕事先带了这么一顶帽子,若是朕不同意,可就成了诸位口中误国之君了?”

“臣等不敢!”

“不敢?那就是心有微词了!”

叶宇瞥了一眼一言不发的蒋芾,然后道:“朕累年征战不假,损耗民力也不虚,然兴师动众,本非朕之愿,若无北夷兴暴兵荼毒华夏,何至于此?”

“如今,女真虽接连败退,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怎能说对我朝就没有威胁?祖先之基业未能光复,怎就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可是……国虽大,好战必亡,陛下,这是……”

久而不语的蒋芾终于道出了这么一句千古名言,但是话刚一出口就被叶宇当场堵住:“然,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这……”

“况且我大宋屡受外地侵扰,更何谈天下虽安?得一小惠而忘乎所以,这便是尔等的治国之道!?”

“……”

“亦将乘胜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金人接连败于我朝,正当趁此机会,举兵北上,荡平天下永绝后患!若与你休养,女真人岂不会休养?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以一时之牺牲,换永久之太平,难道有错吗!?”

“陛下英明,所言皆在其理,然女真人是屡战屡败,可我朝也折了兵马钱粮无数,付出代价可谓巨大矣……且女真者,边夷贱类,宜从阔略,若逼得急了,只恐兽穷则搏,得不偿失。而今,北夷于我,已无致命威胁,若再穷兵黜武,恐非正道也!”

“蒋卿,你乃饱学之士,岂不知,除恶不尽,后患无穷的道理?再者,这收兵罢战,与民休养,也只是你一厢情愿,你怎知女真人就肯?既然爱卿将其看作蛮夷,那么对于蛮夷的和谈,又有何诚信可信!?”

这句话立时就把蒋芾等人问住了,因为这本身就是自己挖坑埋了自己。

“朕登基之初,就曾昭告天下,不但要继承先祖遗志,驱逐北夷,还我河山,而且不会仅仅俯览先祖这一片巴掌大的疆域,但凡不臣服大宋者,有一族灭一族,有一国灭一国!”

“嘶……”

话说到这个份上,所有的进谏劝言已然是无济于事,因为叶宇今日这番言语,已然表露潜在地野心。

原本他们只是以为此次渡河之战,只是为了光复燕云十六州,如今看来这仅仅只是个开始而已……

将众人辩驳的哑口无言后,叶宇这才下旨前线:不接受和谈,继续北上灭金!

……

就在宋金之战一面倒的如火如荼之际,西辽在草原战场上也有了显著成绩,将本就不算强大的蒙古部族直接挡在了斡难河以北。

游牧民族还需要游牧民族去整治,否则若是宋军深入草原,恐怕百万大军也是无功而返。

当年蒙古族还不能称之为蒙古族的时候,曾有过叫嚣金国的事情,后来金国皇帝完颜亶为了以示惩戒,遂先后调遣两员名将率领十余万大军深入草原予以剿灭。

结果两次都是无功而返,反而还被打得灰头土脸,这其中的两员名将之一,就是金国四皇子完颜宗弼,也就是岳飞传里的金兀术!

试想一个在宋朝战场上缕缕战绩的名将,竟然率领十余万大军被打得灰头土脸,归根结底还是不熟悉草原地理环境的原因。

西辽大军在草原的胜利,直接在北面给了金国致命压力,这样就更是促进了金国军事战场的力不从心。

宋军的四路大军,均是配备了先进的火器,向北推进的速度让金国朝野惊恐不已。

因此金军的防区也进一步开始缩小,最后只是以中都大兴府为核心,包括周边的涿州、雄州、霸州、清州、顺州、通州、蓟州等七八个州郡的范围内。

兵马总数约八万左右,其他的地方以经全部彻底放弃。

同时也有相当一部份金国的官员、将领和军队,尤其是一些不愿退回上京(老根据地)的官员,纷纷都投奔到了宋军的阵营中。

女真人向来自诩是华夏正统,是炎黄子孙的后代,所以临阵倒戈的这些人纷纷愿意接受汉化。

其实他们本身就已经被汉化,金国的大部分官员都是汉人,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倒没有什么违和感。

宋军也是善开山门,来者不拒,管他士农工商,三教九流都尽数收纳。只要愿意接受汉化,愿意归顺的就是大宋的好子民。

金国的形势已是岌岌可危,又加上临战叛变不少人,致使整个中都已然生了乱象。

乱象的产生,就正是大宋的谍报人员活动的大好机会。

间谍,这一行业自古有之,甚至还分为文、武、明、暗之别。这一行业里,显然叶宇在当下是走在历史的最前沿。

中都仅剩不到十万大军,还有大量粮草物资的动向,对于潜入城内的间谍而言,也跟本就无法隐瞒。

在笫一批宋军登岸之后,这些消息就传到了吴挺的的耳中,再经过一番分析,得出结论十分明显:完颜允中开始准备放弃中都,向上京地区撤退了。

第88章 羯鼓三通第771章 双方撕咬纷争起第346章 母慈子孝谎言美第336章 新科状元上大学第54章 原来是你第130章 特来讨教第619章 宋军发动闪电战第761章 围三缺一空城计第243章 空降美人第34章 暗蕴清风第749章 何谓十六字箴言第673章 自古儿不嫌母丑第320章 宫中时局几变换第800章 谈判桌上话争锋第318章 刑部天牢双对弈第747章 臣妾真的做不到第728章 将道教立为国教第517章 花海之中缠情思第182章 草木凋零第604章 可是我却当真了第213章 注意形象第407章 有猪一样的队友第610章 忽闻噩耗心难平第499章 不知不觉天亮了第124章 丁家老宅第580章 辽军攻城进行时第20章 地痞无赖第544章 侯府灵棚事非生第177章 蛛丝马迹第640章 叶宇无奈地决定第251章 夜色朦胧第97章 酒楼受辱第239章 算无遗策第505章 樱花精美易相思第4章 一场好戏第689章 很多事情你不懂第174章 以命抵命第159章 滴 强势相拥第755章 册立太子暗流涌第645章 父子二人乘御辇第709章 颍州城下战火燃第490章 让他们将来养老第22章 大棒甜枣第346章 母慈子孝谎言美第18章 冰释前嫌第202章 酸甜苦辣第424章 一招不慎输江山第631章 西夏国出城纳降第14章 经商之道第767章 为了大宋千秋业第172章 劫后余生第606章 天上地下诡异生第184章 自己挖坑第28章 断袖之癖第111章 金蝉脱壳第92章 进退两难第116章 七窍玲珑第748章 古简译文终得获第783章 不单纯的柴叔夏第558章 两军厮杀战正酣第735章 醉仙楼中风波起第31章 才子佳人第459章 无奈留宿寒山寺第12章 男上女下第121章 反将一军第602章 格外心事暗谋生第771章 双方撕咬纷争起第579章 好人永远没好报第185章 弥勒佛笑第205章 鬼使神差第146章 太白酒楼第23章 红袖添香第288章 天生犯贱第318章 刑部天牢双对弈第493章 天下筵席终离散第606章 天上地下诡异生第604章 可是我却当真了第396章 此时无声胜有声第208章 引火烧身第423章 绘制江淮地域第497章 权衡利弊放归去第688章 亲临建康持大局第189章 一场误会第501章 二人坦承述前因第578章 我是不是没救了第488章 男人也有专情时第668章 黎大隐率军而来第493章 天下筵席终离散第476章 手化太极做体操第340章 强行纳妾三元楼第383章 玉佩之中有玄机第135章 羊肉飘香第598章 一条黑水阻行军第90章 师徒情深第39章 月坡亭下第763章 五国城再起波澜第564章 萧朵鲁布的决定第11章 古为今用第388章 南叶北柳初对决第443章 神火降世可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