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一把剑

章惇,梁焘,沈琦接到赵煦传召,很快就来到了垂拱殿的偏房。

这处偏房,与南面不远处的一排瓦房相对——那一排瓦房是政事堂。

沈琦,梁焘都有些不解,倒是章惇若有所思,在这处房间里左右来来回回的看着,当看到五张桌椅,心里想法就更多了。

三人没等多久,赵煦就笑着从外面进来,道:“三位卿家都来了。”

章惇三人连忙见礼,抬手道:“臣等参见陛下。”

赵煦摆了摆手,径直在不远处的餐桌坐下,道:“三位卿家坐,今天,朕请你们吃顿饭,听听你们对国政的看法。”

三人,包括章惇都有些迟疑,眼前这位陛下不同以往的大宋皇帝,可是在紫宸殿外杖毙刘世安,决然宣示变法的强势皇帝,哪怕眼前的温和如玉,三人也不敢大意。

赵煦见着,笑着再次道:“坐吧,边吃边说。”

章惇三人这才抬手,道:“谢陛下。”

三人依次在赵煦身前坐下,除了章惇,梁焘、沈琦都有些拘谨。

陈皮在一旁看着,吩咐人上菜。

赵煦看着菜肴上来,拿过酒壶,笑着道:“朕平时是不饮酒的,今天高兴,与三位卿家喝一点。”

三人都知道赵煦为什么高兴,齐齐倾身。

待宫女下去,赵煦拿起酒杯,与三人道:“朕在这里,谢过三位卿家。”

章惇三人拿着酒杯欲起身,不等说话,赵就压了压手,道:“没有外人,今天不论君臣之礼,都坐下。”

三人犹豫着,只好又坐下。

赵煦笑着与三人一一碰了下,然后一饮而尽。

章惇,梁焘三人对视一眼,小小抿了一口。

三人都在注视着赵煦,心里各有想法。

他们对赵煦的了解极其有限,并不知道赵煦到底是什么性格,怎样的人,但想着最近这些日子,没谁敢大意,失半点礼数。

赵煦也一直不动声色审视三人,心里暗自点头,酒杯落下,不管斟酒的陈皮,笑着与沈琦道:“沈卿家,政事堂那边梳理清楚了?”

沈琦本能般的要站起来,屁股翘起来又坐下,躬身道:“回官家,已经差不多了,吕大防党羽都已经被皇城司带走,臣正在重新调配,最多三天,政事堂必然焕然一新!”

赵煦微微点头,道:“沈卿家做事,朕是放心的。梁卿家呢?”

沈琦有些矜持的瞥了眼身旁的梁焘。

梁焘是户部尚书,暂代三司使,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筹集环庆路军饷。

梁焘倒也从容,道:“回官家,基本已经妥当。苏相公那边已经给话,十天之内起运,一个月内运送完毕。”

赵煦笑容更多,赞许了一句,转向章惇,这次却沉默了片刻,道:“章相公是从熙宁过来的,朕很想听听你对熙宁变法的真实看法。”

‘熙宁’是宋神宗的一个年号,期间发生了王安石变法,因此也被称为‘熙宁变法’,与后面的‘元丰改制’承上启下。

章惇如果不是穿了官服,从面容来看,真的很像一个严厉的教书匠。

脸角瘦长,双眉斜长如剑,神色严厉,一直高抬着下巴,仿佛随时都会开口训人。

章惇看着赵煦,也是默然了好一阵子。

‘熙宁变法’的挫败,对他来说是巨大的打击,这些年积累了满腔怨愤。

赵煦也不急,轻轻拿起酒杯。

梁焘,沈琦余光看着章惇,心里其实也有些惴惴的担忧。

这位是可是与司马光,富弼,吕公著等都敢当面直喷,更是要拉着吕大防一起砍头的人。

章惇很快就说话了,语气难掩愤怒,道:“回陛下,臣认为‘熙宁变法’之所以失败,有三个原因:第一,无能之辈如过江之卿,不折手段的戕害一腔为国的忠直之士。第二,王公与臣等识人不明,令小人作祟,坏之于内。第三,‘熙宁之法’多有瑕疵,未能尽全功。三者齐聚,导致熙宁变法之败。”

赵煦听着,眉头微皱忽又松开。

他神色不动的多看了章惇两眼,章惇的话貌似是对,但章惇话里的重点,似乎都在前面两项,后面的第三个,就像是捎带上的!

赵煦转念一想也对,‘旧党’做事太过狠决,章惇有所怨愤也没什么不对,又喝了口酒,笑着道:“那章卿家觉得,现在应该怎么做?”

章惇一直在等赵煦这句话,几乎是脱口而出,道:“回陛下,第一,陛下‘以子继父’,当下旨绍述熙宁,元丰之法,凡司马光等人所废,尽皆起复。第二,重塑吏治,肃清朝中无能,奸邪之辈。第三,任贤用能,消除弊政,强国富民!”

赵煦慢慢放下酒杯,心里想法更多了。

章惇的话,听着好像都没有问题,但仔细揣摩就会发现,并没有落到实处,全部是笼统之言。

‘也许是刚回来,还没来得及想明白。’

赵煦心里自语了句,微笑道:“章卿家所言有理。那,朕说说朕的想法。第一,自然是肃清吕大防等党羽,但肃清他们不是根本目的。朕要对我大宋整体的制度进行考量,要解决人浮于事的弊端,提高各级机构的效率与廉洁。这是‘变法’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第二,就是军事制度,朕要大改,以遏制军队的腐朽,提升作战能力,对夏,辽或者其他的所谓的和约,岁币等,朕一概不认!第三,就是税赋。财政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支撑之一,也需要认真,细致的改革……”

梁焘,沈琦听着是神情渐渐凝重,不敢说话。

他们从赵煦的话里听出来了,眼前年轻官家的雄心壮志,要远胜于他的父亲神宗皇帝!

章惇却是神情大震,双眸灼灼,剑眉一直不断的轻颤。

赵煦说的,就是他这些年一直想要做的事情!

他猛的站起来,抬手而拜,沉声道:“只要陛下支持,臣一定比王公做的更好,绝不让陛下失望!”

‘王公’,就是王安石。

梁焘与沈琦听着章惇的话,脸色骤变,对视一眼,两人眼神里都是紧张与不安。

他们分明从章惇的语气中,听出了如刀兵交击般的杀伐之声!

他这是要干什么?

赵煦微笑,他看过章惇的资料,知道这个人的能力、魄力以及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定意志,这正是他需要的人!

赵煦需要一把锋利无匹的长剑,破开宋朝百余年,凝固不化的沉珂旧弊!

章惇就是这把剑!

第四百三十章 疲敌第一百六十三章 全数罢黜第两百八十六章 刻薄皇帝第两百四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三更)第七百六十二章 江南西路第四百四十二章 僵局第四十章 天子垂堂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九十七章 奸臣有道(求收藏~)第四百零七章 一群猪队友第三百五十一章 见你一次打你一次第七百六十一章 边患第七百六十一章 边患第两百零九章 屈服(求订阅~)第四百零九章 贺轶死第五百四十九章 严肃第二百零五章 震动天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国角力第七百三十二章 闷气第九十三章 卖爹求荣(求收藏~)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访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等半个月(第三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诏书:顺诚王第三百二十二章 决然第三百八十八章 巡猎幽云第六百二十七章 豪情第七百六十二章 江南西路第七百零八章 诡异第七百五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背锅侠第五百九十二章 狼狈第三百二十九章 以交子发工资第三百八十六章 求和信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阶段的开始第五百六十九章 念念不忘第三百二十章 内部交锋第一百二十四章 宜出殡,入土(求收藏~)第四十四章 下场第四百零七章 一群猪队友第五百三十一章 两手第两百二十二章 无所不用其极第六百三十五章 集结第九十四章 矛盾激化(求收藏~)第两百七十一章 坐镇青瓦房第三百零八章 邀天下民心第五百九十三章 小人的作用第一百三十四章 朕的天子亲军(求订阅)第九十五章 权力的疯狂第六百六十六章 种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争议第五百八十三章 杀人了第三百七十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六十五章 吃席第三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五十三章 第一道圣旨第四百九十八章 舆论第两百一十四章 元祐八年第两百五十五章 抄家第三百一十三章 票号运作第两百三十章 怪象的源头在官家第两百七十七章 政事堂内两两对决(为暖百万白银盟加更~~)第七百三十七章 现身第五十二章 品出味道第两百六十三章 朝会第一百六十二章 狗胆包天第七百零三章 博弈第三十四章 盛世年华第三百九十三章 局势纷乱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情第三百一十四章 灵光乍现第四百九十六章 标签第九章 球,进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官家的脸第一百九十三章 多方角力第两百三十七章 读书人所仰赖第五百三十五章 团结第五百九十四章 陆陆续续第四百三十四章 皇太孙第三百七十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二十四章 苏州府第九十一章 还得再快第四百四十章 西湖歌舞第六百九十六章 熬第五百二十二章 举步维艰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清洗第五百一十一章 岂有意乎第一百一十八章 你爹不怀疑娘能怎么办第六百九十二章 好狠第三百四十七章 弹压不住第两百九十八章 以德导行第九十八章 亲政第七百六十四章 宰相肚量第一百三十一章 来自边帅的奏本第两百二十章 官家三问第五十八章 决战第两百三十二章 苏轼,主考官?第一百零三章 厄需变法第六百三十八章 扩大第两百六十五章 眼里不揉沙第四百一十七章 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