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七章 读书人所仰赖

愤怒的蔡京,令刑部衙役,围住了及第茶楼。

但他很快面临着困难,他写的名单删删改改,始终没有定稿。他内心很清楚,这及第茶楼背后都是些什么人。他封住了这茶楼还能解释是官家震怒,他要是大规模抓人,那就不是封楼这么简单了。

蔡京坐在值房里,面沉如水,眼神闪烁难休。心里全是刚刚送上的那道废除科举的奏本,心里犹豫挣扎。

他后悔他的莽撞,但又有着一丝期待。

宫里那位官家的心思,他已经能摸到一点点。

在蔡京焦虑不已的时候,政事堂内,苏颂章惇蔡卞三人正在安抚张可为等七人。

这些人都是章惇精挑细选出来的,不是六部侍郎就是三寺寺卿。全部都是改革派的中坚力量,不可能说走就走。

从熙宁变法开始到现在将近三十年时间,其中过程起起伏伏,艰难无数,太多的‘新党’之人叛离,尤其是赵煦登基的元祐之后,‘新党’遭到前所未有的清洗,新法被废除,面临巨大挫折。如蔡京的那般倒向‘旧党’的比比皆是。

能留下来的几乎都是久经考验的战士,而现在又在改革关头,急需用人之际,哪怕他们对章惇有所不满,章惇,蔡卞等人也不可能真的就任由他们辞官走人。

张可为等人在三位相公的分化瓦解之下,最终还是没有选择离开,他们内心里很清楚,已经扳不倒章惇。赵煦最后的那幅字,让他们的希望成为泡影,曾布等人不可能回来取代章惇,成为‘新党’新魁首。

三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稳住了张可为等人,暂时稳住了朝廷,同样也暂时安抚住了新党内部的裂痕。

但事情并没有完,蔡京的那道奏本一传出,顿时再次掀起惊涛骇浪。章惇还没有回到青瓦房就被御史中丞黄履,吏部尚书林希堵在了政事堂与青瓦房之间的路上。

两人表情都不大好,林希神色漠然,直接语气不善的问道:“蔡京的那道奏本是你授意的?为什么我不知道?”

林希是吏部尚书,是章惇举荐回朝,吏部现在权力逐渐的回归,吏部尚书的位置越发的凸显。林希已然成为章惇最重要的臂膀,也是最重要的政治盟友。

‘新党’与‘旧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不是因为利益才聚集在一起,他们绝大部分是因为共同的政治理念。因此,林希并不是章惇的党羽,没有任何的利益依附。这也是他敢光明正大,在这里拦住章惇质问的原因。

黄履倒是更为信任章惇,是章惇多年的老部下。但此刻,他沉着脸说道;“相公,此事事关重大,就去在此关头,切不可冒进!”

章惇剑眉动了动,脸色坚毅又严厉,淡淡的说道:“我也是刚知道。”

林希不信,盯着他的说道:“废除科举,此事在吏部的权职范围之内,不是刑部。”

章惇听出了他的意思,再次强调说道:“这件事我也是第一次听到,我待会儿去见官家询问个清楚。”

林希从章惇的表情看不出什么,神情漠然,态度却十分坚决,大:“我不管你是什么态度,我不同意。哪怕在吏部部议,我也会否决。”

朝廷的事情,不是谁一道奏本或者三言两语就能成的,自有他的程序。林希作为吏部尚书,他要是坚决反对,章惇这个事实宰相,‘新党’魁首也没辙。

黄履悄悄看了一眼林希,没有说话。废除科举非同小可,作为吏部尚书,林希的态度倒是可以理解。

他现在心里有些疑惑,如果这件事不是章惇暗中指使,蔡京那个墙头草有这样的胆魄吗?

突然,他神色微变,肃色的看向章惇。

章惇明白他的意思直接说道:“官家没有必要绕这个弯子。你们不要胡思乱想,这道奏本是在宫外出现,也不是官家的意思。”

林希面无表情,说道:“如果官家动了这个心思,我会据理力争。只要我一天还是吏部尚书,决然不会同意。”

科举历经千年,是历朝历代,不说唯一,却是最重要的取士之道,天下读书人所仰望,牵扯太重,不是能轻易触碰的。

林希这个吏部尚书这般清晰明了的表明态度,这本身就说了此事的敏感与重大。

章惇看着他,表情越发严厉,好一阵子才说道:“在我见过官家之前,你们要安抚各部门,不得生事。”

林希看着他,漠然的点了点头。

章惇转向黄履。

黄履立马会意说道:“御史台不会出乱子。”

实际上,面临这么大的事情,就像章惇压不住林希等人一样,林希与黄履等人也压不住他们下面的人。

章惇没有多说,转身回转青瓦房。

黄履迟疑着,看向林希道:“我感觉,不像是章相公的意思……”

林希语气果断,道:“不管是谁的想法,事关国稷根本,千年大计,这般贸然动作,实在愚蠢!”

黄履更加果断的点头,朝野本来就纷扰不断,这个时候出现这样的一道奏本,那是火上浇油,注定难以功成。

青瓦房内,蔡卞正指挥着青瓦房的各级官吏,对关于开封府‘试验区’的一系列‘新法’进行重新梳理。开封城场火烧的东西实在太多,想要赶在朝休结束之前重新拟定出来,还有一定的困难。

蔡卞看到章惇回来,收住话头,转过身说道:“我刚刚去枢密院见过童贯了,他三缄其口。”

童贯坐镇枢密院,是赵煦的眼睛。

章惇在他的椅子上坐下,脸色严厉,沉吟许久,忽然冷哼一声,说道:“你这个兄长还真是会抓时机!”

现在的大宋朝廷沸沸扬扬,诸多繁杂,蔡京在这个时候上了这样一道奏本,其心思实在是难以说清!

蔡卞与蔡京早已形同陌路,沉默一阵说道:“他并不重要,还要看官家怎么想。”

章惇抬头看了他一眼,淡淡的说道:“你觉得官家会怎么想?”

蔡卞直接摇头,说道:“官家可能会动心,但他向来顾大局,应该不会同意。”

张墩却直接说道:“我拿不准。”

蔡卞神色讶异,章惇与宫里那位官家极其默契,这次居然‘说不准’?

蔡卞看着他,沉吟片刻,说道:“与其在这里胡思乱想,不如去问个明白。”

章惇还在想着火烧开封府的事,一边起身一边说道:“蔡京与刑部不堪大用,开封府的事,还得皇城司来查。”

刑部尚书蔡京是蔡卞兄长,皇城司指挥是蔡卞大侄子。

蔡卞能说什么?

垂拱殿,赵煦已经回来了,喝了口茶,陈皮就在边上低声说道:“官家,小人已经让擎天卫去悄悄的查了。小人估摸着刑部那边可能查不出什么东西来。”

赵煦现在想的还是蔡京的那道奏本,所谓的及第茶楼他倒是没放在心上。

手里抱着茶杯,赵煦心里思索着,慢悠悠的说道:“你说,说废除科举,章相公等人能答应吗?”

陈皮眨了下眼,犹豫着,还是异常小心的说道:“官家,蔡京这对父子,一个都不能轻信。”

赵旭下意识的点了下头,就看到章惇与蔡卞联袂而来。

第两百六十六章 最重要的第三十四章 盛世年华第一百一十六章 蔡京的闷棍第四百二十三章 灵州第六百二十章 欲速则不达第七百一十七章 基础第两百三十章 怪象的源头在官家第三百九十三章 局势纷乱第七百四十六章 自信第两百零九章 屈服(求订阅~)第六百六十章 环绕第四十七章 恐慌第七百一十三章 联姻大封推感言第三百三十八章 宣仁第五百九十八章 进城第三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五十四章 乘胜追击第七百六十二章 江南西路第六十六章 祖宗之法(求收藏~)第四十五章 周到人第两百零六章 出城十里相迎第六百六十一章 糊弄第两百七十七章 政事堂内两两对决(为暖百万白银盟加更~~)第五百零八章 风声雨声第一百三十六章 泼皮第两百六十三章 朝会第八十七章 人心(求收藏~)第两百七十七章 政事堂内两两对决(为暖百万白银盟加更~~)第五十五章 剧本错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猖獗第两百三十二章 苏轼,主考官?第一百二十八章 突然爆发的大战第四百二十七章 极限压迫第一百零四章 当街杀人第六百九十四章 先斩后奏第五百九十九章 目光第六百零六章 来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变第十八章 酸儒第一百一十八章 你爹不怀疑娘能怎么办第三百五十章 挑战心里底线第六百二十三章 归京第四百七十九章第七百三十五章 囊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议立太子第七百六十八章 没有终点第六百七十三章 三点第两百六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两百五十九章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第六百八十六章 恶性事件第四百八十六章 党争泥沼第四百五十八章 议立太子第五百七十二章 亲信第六百七十九章 万象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锋第七百六十四章 宰相肚量第六百四十三章 狠招第五百五十章 没了没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宣告着失败第三百六十二章 日进斗金第四百六十四章 下马威第七百五十三章 羊苴咩城第九十六章 君无戏言第一百七十章 弹劾太皇太后第三百一十八章 居心叵测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情第四百零六章 斗法第两百八十二章 严打(补更)第九十五章 权力的疯狂第三百八十四章 夜色正酣第五百五十四章 孝道第六百二十八章 时间第一百八十八章 军中要有魂第六百三十章 监审第两百六十五章 眼里不揉沙第五百三十八章 初雪未晴第四百五十一章 开议第三百四十二章 弥天大祸第三百二十三章 甚嚣尘上(第三更)第六百二十七章 豪情第两百五十八章 万贯家财成空第五百零七章 私与公第五百六十九章 念念不忘第一百二十一章 厘清案情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两百七十章 皇后有喜了第六百一十章 未有第四百七十三章 第一步第六百五十八章 中京第两百九十四章 暴力(求订阅)第三百五十一章 见你一次打你一次第五百九十九章 目光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变第六百五十六章 士农工商第五十九章 朕可以杀人吗第四百五十一章 开议第七百一十章 诛心第两百零六章 出城十里相迎第一百七十八章 面红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