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三章 风声鹤唳

“吵嚷不休?”

赵煦哼笑了一声,顺手拿起茶杯,看向许将与章楶道:“没完没了了。”

许将与章楶微微躬身,没有说话。

两人不是党人,但倾向于‘变法’,在熙宁年间还能做点事情,元丰之后就备受打压,在元祐,高太后垂帘听政这段时间,章楶是被四处流放,调来调去。许将则是干脆辞官,躲了起来。

他们都知道熙宁以及元丰年间的事情,神宗一朝,‘新旧’两党的斗争就从来没有停过,‘新旧’两党的大佬个个位高权重,威望盖天下,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压不住谁。

神宗朝,神宗皇帝支持王安石;元祐初,高太后支持司马光;现在,赵煦支持章惇。

不管谁支持谁,党争依旧在继续,漫无边际,无处不在。

赵煦喝了口茶,看着两人笑着说道:“以前有人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还有人说过,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你们说,朕该怎么办?”

陈皮虽然刻意压低了声音,但许将与章楶坐的与赵煦很近,两人听得清楚。

赵煦也好,他们也好,都听得出,这位‘提点公事’十有八九不是累死的。

许将思索着,道:“官家留下了苏相公,韩相公,就是有意平衡朝局,想要化解党争……现在看来,是不大可能了。”

赵煦抱着茶杯,没有评点。

他执意的留下苏颂与韩宗道,并不是为了平衡朝局,最大的用意其实是在争取一个缓冲时间,不能一下子将‘旧党’给逼急了。

待他将‘军改’完成,开封府试点结束,那个时候,与苏颂约定的两年时间,差不多就到期了。

章楶一向极力的避开朝争,犹自翻着手里关于‘军改’的公文。

赵煦又喝了口茶,心里斟酌着,淡淡道:“陈皮,你去给韩相公,曹府丞传话,‘开封府试点’不能因为任何事情任何人有所耽搁,对于人心浮动,不能用事的人,给他们换个能安心做事的地方,如果全大宋都没有,就请他们回家种地。对了,章相公在哪里?”

陈皮道:“章相公去了吏部。”

赵煦嗯了一声,面无表情的道:“朕的宽容是有限度的,你告诉章相公,亲自去,必要的话,勋贵也不是不能杀!”

许将脸色微变,旋即沉吟不语。

他是兵部尚书,哪怕现在注意力不在朝局中,可一些事情终究瞒不过他。

勋贵,尤其是顶级的那种,没有足够的理由,不能轻易动,朝廷现在日益站在士人的对立面,勋贵集团要是再离心离德,朝廷被进一步孤立,那后果着实不堪设想。

章楶继续翻阅公文,好像没有听到。

陈皮已经应着,快步离去。

赵煦说完这件事,道:“章卿家先走一趟,必要的时候,朕也去一次。”

许将神色一怔,道:“官家要去劳军吗?”

赵煦摇头,道:“朕是去鼓舞士气的,必要的时候,朕想看看他们的演练。”

从内心来说,赵煦想搞一次大阅兵,提升宋朝的士气,打散那种‘和为贵’的弱兵氛围。

但开封城实在太小了,根本没有阅兵的条件。

说到这里,赵煦忽然想起了幽云十六州,目光微微闪动。

倒不是说燕京城大,适合阅兵。而是幽云十六州的战略位置实在太重要了!

辽人或者金人南下,一般是两条路线,一个是云州南下太原,直接威逼开封;另一条就是幽州直接渡过黄河,打入开封城。

幽州,就是燕京,后世的北京!

由此可见,幽云十六州的战略位置的重要,谁掌握了幽云十六州,谁就拿到了战略主动权,另一方只能被动挨打!

现在,宋朝就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幽云十六州一直是大宋上下的心病,虽然到了现在已经形同放弃,但在不少人心里,还是想要收回来的。

赵煦心里浮想联翩,却也只能按耐住,他当前要务是改变大宋积弱的国病,不是北伐的时机。

在赵煦与章楶,许将商量着‘军改’的时候,章惇在吏部与林希商讨着‘捐纳’的后续事宜。

林希等章惇说完,一贯没有表情的脸上露出思忖之色,道:“相公的意思的是,凡是捐纳的,可以在子第入仕等问题上得到优待,而没有的,则直接剔除?”

章惇道:“朝廷正在计划从各方面平衡士族与寒门,倒不是直接剔除,是有所侧重。一些人不能直接动,但打压是必要的。”

林希会意,道:“下官懂了。”

林希确实是懂了,这里面其实不是‘平衡’那么简单。他们曾经在与官家一次吃饭的时候,官家说过‘支持’的问题。

‘新党’在熙宁年间为什么失败,根本原因,他们是少数。

元祐年间,为什么被清扫除朝廷,‘新法’被废,还是因为‘不得认同’。

所以,他们需要培养‘志同道合’的人,需要扶持新的力量。

此消彼长之下,才能在人数上占据优势,让‘新党’得以长久,‘新法’再难反复!

两人正说着,一个小吏快步来到林希值房外,敲了敲门,道:“尚书,开封府有话来禀报章相公。”

林希看了眼章惇,道:“进来。”

小吏推门进来,行过礼,道:“章相公,开封府传话说,开封府一个提点公事,昨夜在值房里值班,发现时已经死了,仵作勘验,说是劳累而死。开封府里,不少人要求暂缓。”

‘暂缓?’

章惇骤然双眸圆睁,右手骨指发白,死死的抓着椅子。

林希挥了挥手,等小吏退走关上门后,道:“是齐国公杀人灭口吗?”

章惇冷哼一声,目光如剑,道:“他没这个胆子!”

林希听着就明白了,齐国公齐成已经无需杀人灭口,做了反而是火上浇油。不是齐成,那就是与齐成‘利益一致’的人想要自保了。

林希见章惇满脸怒容,道:“没什么好生气的,熙宁年间你见得还少吗?他们这样的阴鬼手段,总比在朝堂上打擂台,地方上相互掣肘强的多。”

熙宁年间的‘新法’,哪怕有神宗皇帝的支持,从上到下的反对声势一点不比‘新党’低,连王安石都被诋毁的一无是处,可见其他人与事了。

章惇看了他一眼,道:“我不会像王相公那样仁厚!”

章惇说着就站起来,一拉开门就沉声道:“让皇城司,刑部,御史台的人到青瓦房来见我。”

吏部的人听着,顿时心神发冷。

章相公,又要抓人了吗?

章惇带来的人应着,匆匆去传话。

章惇心里涌动着怒意,出了吏部,径直回青瓦房。

林希送章惇出了门,回头就找来他值房的主事,道:“考铨法细则再做出一些调整,尤其是罪罚方面,加大惩治力度。监察方面要更进一步……”

主事连忙应着,道:“是,下官这就去通知二位侍郎。”

章惇刚刚回到青瓦房,就遇到了陈皮,听着陈皮的传话后,他坐在摇椅上,等着蔡攸,蔡京,黄履。

青瓦房内,忽然涌动着一股冷意,风声鹤唳,蔡卞不在,其他官吏连大气都不敢喘。

第八十七章 人心(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半城第七百六十二章 江南西路第三百八十五章 亡国之厄第四十六章 权力熏心者第六百零三章 咨政院第六百二十六章 合流第五百三十五章 团结第一百三十三章 惊天动地大事件(求订阅)第四百九十八章 舆论第三百七十二章 临战第七百二十九章 上岸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变第一百八十四章 筹钱三兄弟第三百五十一章 见你一次打你一次第一百三十二章 斩立决第两百八十二章 严打(补更)第四百七十五章 事多繁杂第四百三十八章 摆平第一百九十五章 拽(求订阅~)第三百四十五章 急了第六百六十章 环绕第七十八章 错了(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三章 进步的大相公第一百零九章 得力臣子(求收藏~)第三十九章 上朝第六百八十九章 线索第两百零四章 老虎要吃人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古来第一大奸佞第六百五十五章 直率第两百八十三章 反对如潮(求订阅)第一百八十一章 胜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抄家第两百八十三章 反对如潮(求订阅)第四百零五章 阻力如山第六百四十九章 晋升第七百一十七章 基础第七百零七章 巧遇第六十三章 龙蛇起舞第三百一十一章 舆论阵地第一百七十五章 环州被围第四百五十七章 隐秘第一百六十八章 嚣张的夏使第三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两百一十二章 故人故事第两百六十一章 最富有的阶层第四百四十三章 平衡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手段第七十九章 弃车保帅第三百九十五章 辽人的斡旋第九十四章 矛盾激化(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一章 厘清案情第三百四十二章 弥天大祸第七百二十三章 无止境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马光埋下的祸根第三百三十章 童子军第六十七章 喝骂第六百六十七章 发兵大理第三百七十九章 是时候了?第七章 又一条线索第两百九十三章 以兵止戈(求订阅)第六十八章 权势扩张第两百零六章 出城十里相迎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根胡子第两百二十章 官家三问第六百三十四章 抵达第三百二十八章 牌面第六百二十八章 时间第一百四十九章 干就完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求和信第六百四十八章 皇权不下乡第两百六十五章 眼里不揉沙第两百八十章 人心叵测啊第三百一十四章 灵光乍现第七十三章 千层浪第五百二十章 备案第六百零一章 千丝万缕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歧第四十六章 权力熏心者第八十六章 困顿第五百四十七章 开禁第两百八十三章 反对如潮(求订阅)第六百一十八章 猖獗第两百四十四章 申斥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京第七百五十九章 条件第一百六十五章 西夏来袭第两百四十章 诛国贼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城司第三百六十四章 御驾亲征第八十八章 惊天动地第三十一章 政治手腕第一百二十九章 沉沦与奋起的抉择第五百八十一章 对峙第五百二十三章 破解第一百八十三章 地狱司第两百五十九章 十三卫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变第十五章 受惊的兔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秋无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