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章 碰我试试?(补更)

第二天,赵煦一大早就出宫,出城,来到城西的马场。

兵部尚书许将,以及兵部郎中,统领虎畏军的宗泽陪同。

走在马场里,全部都是那种骚臭味,赵煦站在一处马槽前,摸着眼前红色大马,听着许将的话。

“官家,”

许将站在赵煦边上,道:“太仆寺、群牧司和驾部等的一部分权职,都已经并入户部,南北各处的十二马监正在废除中。‘保马法’、‘户马法’等确实多有弊端,臣已经力阻不列入新法……”

赵煦静静的听着,也在思索。

大宋的马政,可以说是一塌糊涂,从太宗时候,就逐渐的倾颓,到了真宗时候,因为耗资巨大,已经养不起了。

再到前朝神宗年间,一年马政就消耗近五百万贯!

朝廷本就入不敷出,这么一大笔,哪里支撑得了。

所以,王安石的‘保马法’,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即便是朝廷不养,推给百姓,随着下面执行的变味,也成了士绅剥削百姓的工具,短短时间就成了弊政。

这成了‘旧党’攻击‘新党’现成的靶子。

“目前,马政基本落在兵部身上,兵部计划建造两个马场,不再推给百姓,也不再设立诸多马监,徒耗朝廷财力……”许将继续说着。

赵煦摸了一阵子,也听了好久,面色平静,语气却十分坚定的说道:“朕支持你不再复起‘保马法’等。马政,现在还是有很多问题的。第一个,是机构组织与效率的问题。朕将这些机构并入兵部,是希望兵部能改变之前的人浮于事,要戮力同心的养马。以前养一匹马五百贯,这种事情朕不希望继续发生,钱要用在刀刃上。”

“第二,开封城一带,确实不太适合养马,但京东两路还是有不错的地方,兵部来选。马场就是来养马的,任何人不得插手,朝廷会提供诸多便利,削减限制。五年内,朕要至少五万匹良马。至于马种,兵部要是力有不逮,朕会让章相公来办,夏、辽那边是不难的。”

“第三,朝廷会尽快推出新的马政,要依照马政来行事,组建完善的架构,高效有效的管理,尤其是钱粮、马匹进出的监督与验收,要充分,精细,合理。”

“第四,……”

许将认真的听着,记着,而后开始说他的想法以及兵部的详细计划。

赵煦听着暗自点头,许将是能做事的人,方方面面考虑的还是比较周全。

赵煦抬头又看了看,马场里已经有不少马,有人正在训练,转过身,沿着路向前走,道:“我大宋与辽、夏,最为吃亏的就在骑兵,骑兵是战争中,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力量,甚至是决定性力量。朕的计划里,我大宋,起码要有三十万匹以上的战马,骑兵起码也要有二十万,依我大宋的国力,完全养得起!不说要收复西夏,燕云十六州,朕是一定要拿回来的!”

赵煦不止想要十六州,还想直捣黄龙!

自然,这些话,还不能说出口,否则可能吓到现在的文武百官。

许将知道赵煦素来有大志,一直应着。

宗泽越来越有模样了,脸角硬朗,气质坚毅,寡言少语。

赵煦漫步走着,看着这些马,心里多少有些欣慰。

这些马,以他的眼光来说还算不上好,至多是‘中等’,但大宋马政久废,短时间能有这样已经不错,他不能要求太过,给压力太大。

说了一阵,赵煦转向宗泽,道:“这次演练,除了检验军队的实战能力,还有就是对北方的支持,如果有战事,开封怎么支持,多久能到,支持到什么程度等等。我大宋军队久疲,能战的寥寥无几。你们是朕亲政以来,第一支训练的军队,不能丢朕的脸。”

宗泽抬起手,沉声道:“官家放心,虎畏军绝不会堕官家威风!”

赵煦见宗泽的声音中气十足,点头一笑,道:“不错。卿家能有这般信心,朕就放心一半了。”

许将微笑,道:“官家,臣仔细看过虎畏军军容,确实与以往迥异,军风硬朗,气势恢宏,臣认为,可堪一战!”

赵煦笑容更多,道:“那就好,朕这边实在走不开,不然真想去亲眼见见。”

宗泽不语,身姿挺拔,气度俨然。

赵煦心里有底,道:“其他的目的相信你们应该也看出来了。第一,威慑北方各路的匪盗、第二,威慑一些心怀不轨之徒、第三,是坚定变法的决心。这些,你们心里有数,怎么做,你们自行掂量。枢密院与兵部的计划,朕看过了,很好,要严格执行。既要检验军队,也不能扰民。我大宋的军队,是保国安民,是堂堂正正的天子之师,不是官盗!”

“臣明白。”宗泽沉声道。

许将暗自凛然,对军法的严厉执行,心中更加坚定。

……

赵煦在马场待了半天,又前往军器监视察,对一些武器提出了一些意见,傍晚,转道离开开封府,前往第一站,雍丘县。

一路上,赵煦走的很慢,在观察各处的田地,农作物以及灌溉,牲畜,交税,农民的生存情况等等。

到了夜里,赵煦在一处早就准备好的驿站住下。

坐在桌前,他拿起笔,神色认真的写着记录:

‘马场的配种,需要谨慎小心,我不是很懂,还得交给马场来研究,试验。马场的情况差强人意,还需要逐步推进,力争五年形成系统,可以量化战马的产出……’

‘武器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战刀,甲胄,箭矢等,我在《梦溪笔谈》看过一些,也有些想法,等太学的研究机构建立,我可以悄悄的展开科技树,对一些事情进行跨越式发展……’

‘农民所拥有的土地非常少,目前看来,十之二三,并且多是差田。农作物长势并不好,只有后世亩产的三分之一左右。灌溉,耕牛都很差,税收相对来说比较重。大部分农户是士绅阶层的佃户,日子居然比农民还好一些,这应该是农民愿意做佃户的原因吧……’

‘农民愿意做佃户,他们惧怕改革,因为没有保障,恐日后再次沦为佃户,那就生不如死了,这对朝廷,对我来说,是一个警告,得着手加强对不法士绅的打击,鼓舞百姓,为分地做准备……必须要得到的百姓的支持!’

‘政事堂以及六部的计划才刚刚展开,还没有影响或者大的影响。‘开封府试点’的冲突,不止是‘新旧’两党的冲突,根本还是利益决定的,士绅阶层不会放弃既得利益,朝廷要想进行再分配,需要更强的力道,态度必须坚定,持之以恒,做好十年的打算!’

这些都是赵煦所见以及心得,回去之后,还得整理,付诸行动。

第二天一大早,赵煦就启程,在中午的时候,来到了雍丘县。

赵煦没有进城,专门在田地附近走着。

赵煦下了马车,带着一群人,在干燥的河道走着,观察着农作物以及交错的垄田。

赵煦还没走多久,就看到不远处,忽然间,田地的两边聚集了一大群人,迅速对峙。

一边明显是官差,而另一边,则是穿着有些破烂的百姓模样。

“给我滚,我是童生,碰我试试,没你们的好!”

赵煦正好奇,就听到一声中气十足又有些苍老的大喝声传来。

第三百一十八章 居心叵测第四百三十五章 耶律洪基第七百一十九章 死第三百一十八章 居心叵测第二十九章 小娘不是娘第一百二十九章 沉沦与奋起的抉择第三百八十七章 风云变幻第五百一十一章 岂有意乎第三十二章 文化交流活动第两百八十八章 打脸第三百零四章 图穷匕见(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惊天动地大事件(求订阅)第四百八十九章 兼听第两百八十八章 打脸第四百二十三章 灵州第三百六十八章 虎狼之地第二十二章 布置第十二章 畜生(求收藏)第两百二十一章 贬为庶人第一百零二章 一把剑第四百六十八章 策略第一百八十二章 畏威而不怀仁第两百七十六章 如火如荼的新政(二合一大章)第六十七章 喝骂第两百三十四章 蔡京的惊人举动第一百四十章 最大的党争诗案第十五章 受惊的兔子第五百三十八章 初雪未晴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半城第五百四十一章 借钱第六百零五章 阉宦第四百零二章 请辞的巡抚第两百一十三章 着急了第四百零九章 贺轶死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来了就别回去了第五章 恩威并用第三百一十三章 票号运作第三百零二章 妖魔鬼怪第一百三十二章 斩立决第三章 愚蠢第两百九十三章 以兵止戈(求订阅)第五百六十二章 变化第三十九章 上朝第三百二十五章 冥顽不灵第四百七十二章 无处不在第一百七十章 弹劾太皇太后第两百六十七章 局势危急第八十八章 惊天动地第六百九十五章 乱政祸国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理寺第七百零九章 同路第两百五十六章 利益决定人心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手段第六百三十六章 惊觉第两百五十一章 做大事的人第两百六十章 户部发财了第四百四十章 西湖歌舞第六百二十七章 豪情第六百六十一章 糊弄第一百四十七章 有些人被逼急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为国第九十三章 卖爹求荣(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九章 第一军:虎畏第七百零四章 帝王心术第四百五十七章 隐秘第十三章 杀第五百六十三章 哑然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手段第两百三十一章 吃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简约的丧礼第五百三十五章 团结第五百二十三章 破解第三百章 官场百态(求订阅)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秋无义战第八十五章 送你回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来自边帅的奏本第五十七章 退无可退第六百五十一章 热烈第六百二十四章 旋涡第五百五十五章 破除第七十章 立靶子(求收藏~)第五百七十一章 结束了第七十七章 久等的一刻第一百七十一章 战火如荼第一百四十三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二章 借力第三百五十四章 杀气第七百四十七章 沸扬第两百一十九章 凶狠的赵佶第两百五十九章 十三卫第七百零一章 眼睛嘴巴第三章 愚蠢第三百二十五章 冥顽不灵第三百五十三章 进步的大相公第三百九十七章 和成第三百四十四章 错过不再有第五百一十一章 岂有意乎第七百零五章 离京前第四百七十二章 无处不在第十五章 受惊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