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阶段的开始

苏颂走了。

黄履心头疑惑,面上不动,来到曾布近前,道:“曾相公,一朝梦碎,滋味不好受吧?”

曾布小眼睛圆瞪,盯着黄履,冷笑道:“虽然我不清楚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你们独霸朝廷,是取死之道,决然没有好下场!你的得意,还是忍住为好。”

黄履确实很兴奋,苏颂一去,意味着‘旧党’覆灭,他们‘新党’再次盘踞朝廷,厉行‘新法’,他为什么不高兴?

黄履脸上露出微笑,道:“曾相公当年也是安石公的左右手,为什么现今对我们再次推行‘新法’抱有敌意?”

曾布现在愤怒难休,就拿黄履出气,道:“现在的‘新法’,是王公当年的‘新法’吗?那‘方田均税法’势必要搞的天下大乱,王公若在世,必然不会答应!”

黄履道:“我记得,曾相公当初就是因为反对‘新法’而被放出朝廷,现在拿安石公做挡箭牌,未免有些不知廉耻了?”

曾布表情幽冷几分,道:“你们尽管得意,自古权臣就没有好下场,只希望章惇以及你们,能有吕大防的下场,那已是善终!”

黄履听着他的恶毒诅咒,脸色阴沉,寒声道:“曾布!别不识好歹!你能善终,并非是章相公,蔡相公仁厚,是因为顾全大局,你要是求死,我就成全你!”

曾布冷哼一声,根本不信,却一挥手,道:“拿笔来!我今日成全你们!你们都放心,我一定会努力活着,活着看你们的下场!”

黄履真恨不得将曾布给杀了!

但他知道大局为重,强忍怒恨,转身就走。

很快,纸笔送了进来。

曾布没有犹豫,直接写了一封了‘请罪奏疏’。

他写完,手里握着笔,微微颤抖,脸角都是不甘的恨意。

可以说‘新党’比‘旧党’普遍有锐意,这一点也表现在权力上。

比如曾布,比如蔡确。

这道奏本,很快出了牢房,来到黄履案桌前。

他看完后,怒气稍减,将这道奏本,带着出了御史台,前往青瓦房。

青瓦房内。

蔡卞审视一遍,抬头看着黄履,面露惊疑,道:“你是说,苏相公去见了曾布,曾布就写了这道请罪奏本?”

黄履同样疑惑,道:“是。下官一直在场,没有什么特别的话。下官也不明白,其中是什么缘故。”

蔡卞又仔细的看了一遍曾布的请罪奏疏,而后沉吟着道:“奏本没什么问题。你继续盯着曾布,我进宫去见官家。”

黄履多少有些不安心,道:“相公,这件事透着古怪,要是他们有什么阴谋怎么办?还得谨慎一些。”

蔡卞眉头锁起,‘旧党’的那些阴诡手段,他熟悉的很,纵然苏颂光明一些,到底是‘旧党’最后一个魁首,又是在这种时候,他要做出什么,防不胜防!

蔡卞左思右想,道:“好,先不动,再看看。”

要拿曾布,苏颂要走,这些事,没有一个小事,蔡卞得慎之又慎。

黄履点点头,心里琢磨着,回去得再审一审曾布,以免他们真的挖了什么坑。

蔡卞心里想着,忽然又道:“那个妖道与那姓赵的书生怎么说的?”

黄履道:“这件事在皇城司,皇城司没有动,应该是宫里还没有说话。”

蔡卞摇了摇头,又哼了一声,道:“不知所谓!”

黄履心里对这件事也是诧异,惊怒非常,知道蔡卞说的‘不知所谓’就是指的那姓赵的书生与那妖道张怀素。既然宫里没说话,他们暂时也不能多做什么。

这时,机要房内。

朝臣们的一举一动都在赵煦眼里,包括曾布那到‘请罪奏疏’的内容,赵煦知道的是一清二楚。

赵煦与章楶正在对弈,两人轻松写意的落子,说着‘军改’的事。

章楶身姿笔直,落一子就看向赵煦,道:“官家,北方各路,正在有序推进,问题没有多大,年底就能稳定下来。南方,枢密院与兵部正在派遣经略与总管整顿,力度、手段暂以‘稳’为主,待北方稳定后,明年便可大动了……”

赵煦点头,‘军改’事关重大,大宋军队以及附带关系,七七八八数百万计,一点大意不能有。

捏着棋子,赵煦道:“嗯,要快也要稳。还有,汴京的三大营不能放松,朕会派遣内监,亲自督促。”

章楶犹豫了下,没有在‘内监’两个字上多攀扯,道:“是。夏人那边蠢蠢欲动,若是真的打起来,年后他们便可返京。宗泽,种建中,加上楚攸三大营,十万军队,足够捍卫京城……”

赵煦神情不动的落子,道:“卿家觉得,今年能打起来吗?”

章楶脸色肃然几分,手里要的落的棋子慢慢收回,沉思再三,道:“官家,夏人局势复杂,那梁太后嚣张跋扈,上次在环州大败,加上我朝屡斩夏使,态度强硬,开战的几率,在七成以上。”

赵煦轻微微头,没有继续落子,面露沉思。

对于夏人的防备,宋朝这边一直在积极备战,能打起来其实最好,如果一直拖着,反而不利于宋朝的‘军改’以及‘新法’推行。

这个包袱必须甩掉!

赵煦抬头看了眼章楶,道:“要让夏人打,我们要胜,朕需要北方至少两年的平静。”

赵煦需要两年的时间来对南方推行改革,两年时间,足够稳定南方各路,再与西夏打,甚至是辽国打,赵煦都不担心。

就是不能一直拖着,耗着。

章楶不是单纯的武夫,沉吟着道:“臣命环庆等各路,对夏人进行试探性进攻,迫使夏人开战。”

宋朝现在占据了诸多要塞,完全可以学着夏人,对西夏境内进行侵扰,劫掠,激怒夏人,不给他们更多时间准备。

赵煦嗯了一声,伸手落子,道:“要准备充分。这一战,只能胜,而且要大胜,打的夏人老实。”

章楶当即沉声道:“官家放心,上次准备不足,又无地利,而今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大宋,这一战,断然没有输的可能!”

赵煦抬头看向他,笑着点头。对于章楶的能力,赵煦毫不怀疑。

静静的盘算着夏辽,而后是朝局,‘新法’与‘军改’,赵煦暗自松口气,大宋的情况远好于夏辽。

西夏那边朝廷内帝后两党争斗剧烈,加上土地贫瘠,日子着实艰难,穷兵黩武之下,国力必然会大幅度衰退,这一次若败,西夏就再没抬头的机会了。

辽国情况比西夏更不堪,辽国占据北方,近年横征暴敛,激起了不知道多少异族的反抗,最近两年更为浩荡,辽国沦陷的土地以及战败被杀的将领品级越来越高,已经开始动摇辽国根基。

女真人正在蠢蠢欲动,在未来一两年就会抬头!

这么盘算着,赵煦心头忍不住的火热,自语的道:“时不我待啊……”

如果能尽快完成国内变法,富强国力,强大兵力,腾出手来,赵煦必然要在夏辽的身上狠狠的动刀子!

章楶听着‘时不我待’四个字,双眼里微微一闪,不动声色的道:“官家,无论是‘变法’还是‘军改’,无不旷日持久,想要稳定下来,至少要五年以上的时间,朝野还得沉下心,不能斗下去了。我们需要足够的耐心,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将适得其反,反噬自身,那些人想要的结果就会出现……”

章楶这是变着法子劝诫赵煦,要他耐心,不能过于心急。

赵煦神色如常,落子道:“卿家对曾布以及苏相公致仕怎么看?”

章楶躬身,仿佛是在盯着棋盘,道:“官家,臣主枢密院,不预政事。”

赵煦笑了笑,没有追问,顺手拿起茶杯,道:“陈皮,去告诉蔡相公,晚上去苏相公家里赴宴。明天晚上,请苏相公来宫里,朕请他吃饭。”

章楶神色不动,他知道,这是给苏颂送行了。

经历这么多事情,苏颂坚持不住,决心要走。

“是。”陈皮应着道。

章楶对政事闭口不言,继续说着‘军改’的事情。

赵煦与他一边下棋,一边对一些事情进行分析,做出决定。

……

当天晚上,蔡卞便真的去苏府赴宴。

两人的谈话有很多不同的版本:

有人说,两人在苏家凉亭里争执,吵的面红耳赤,苏大娘子都劝不动,将蔡家大娘子请过来,这才将蔡卞拉走。

有人说,两人相谈甚欢,只谈风月不谈政事,畅谈古今往来,蔡卞喝的醉醺醺的,被家人接走。

还有人说,两人对坐无声,话不投机半句多,几乎没有交流。

更有人说,两人携手在苏家漫步,月光下,说了很多事情,气氛十分融洽。

不管外面怎么传言,一切都在既定的计划中走着。

第二天一早,苏颂来到政事堂,主持政事堂早会,批准了御史台对曾布‘罢黜官职,递解回乡’的处置。

同时,对在政事堂争议不断,久拖不决的不少事情,进行了决断。

比如,对一部分官员的任免、调动。对转运司的改革,对‘军改’的一些‘新政’等等,忽然间畅通无阻。

在座的,既讶异于苏颂对曾布的处置,同时困惑于苏颂的突然‘想开’。

蔡卞一直不动如山,如往日章惇在的时候一样,专心记录,补充以及制定详细的规划。

半个时辰后,苏颂如照本宣科般的会议结束了。

苏颂抬头,环顾一圈众人,已见不到半个‘故人’,淡淡道:“散了吧,蔡相公留一下。”

众人收拾好札记,纷纷起身,行礼。

“下官等告退。”一众人声音平静,不大不小。

苏颂没有说话,等他们走了,转向蔡卞道:“你接下来,就是要清洗了?”

蔡卞神色如常,道:“不论是御史台,还是吏部的加强监察,亦或者是朝廷各部联合的‘京察’等,都是清肃吏治,扫除腐败,并非是苏相公所说的清洗。”

苏颂面露回忆,道:“当初司马君实等人搞出那么多诗案,我是不赞同的,事实也证明,这种行为,于朝廷,于国家,毫无益处……我希望你们吸取教训。”

章惇、蔡卞、李清臣等人之所以痛恨‘旧党’,除了‘旧党’顽固不化,废除‘新法’外,还有‘旧党’破坏朝廷争斗的默契,大肆弄出各种‘诗案’,将‘新党’尽数放逐京城!

‘旧党’那般的作为,古来未有,破坏了他们口口声声维护的‘祖制’。

是以,章惇等人归来,心中怨愤无比,不止对吕大防等人穷追猛打,手段狠厉,更是要追溯司马光等人,甚至于要动高太后!

这些,都是‘旧党’搞清晰而造成的恶果!

蔡卞摇了摇头,道:“我们从这里吸取的教训是,要想‘新法’推行下去,并且长久,就要学你们,足够狠,坚决,不妥协!”

苏颂默默无声,有些事情,交杂太多,难以说清,更难以说通。

苏颂沉默了良久,道:“章惇脾气太烈,在朝廷里有官家支持,在地方上不一样。若是激起大的民变或者士兵哗变,你们都承受不住。变法派就剩下你与章惇,章惇若走,你能压得住朝局吗?”

蔡卞平静的神色开始动了,继而就道:“苏相公,你考虑的太多了。”

苏颂情知不能说服蔡卞什么,拿过拐杖,道:“我今晚会去宫里陪官家用膳,你有什么话要我转达吗?”

相比于章惇,苏颂更欣赏蔡卞,在蔡卞身上,他能看到他曾经的影子。

蔡卞沉吟一会儿,道:“我会送苏相公。”

苏颂一怔,忽然笑了一声,起身慢慢的拄着拐,走向他的值房。

苏颂看着他的背影,眼神多少有些复杂。

苏颂等‘旧党’虽然固执,手段阴诡可恨,但某些地方也值得他钦佩。

这时,赵煦已经出宫,来到了御街上的皇家票号大门前不远处。

皇家票号,门可罗雀。

御街直对宣德门,是汴京城最热闹的一条街,其他各铺子门前来来往往,人流如织,偏偏皇家票号这里连个人影都没有,冷清的像皇城角。

陈皮一身便装站在赵煦边上,低声道:“官家,皇家票号的生意一直不太好,主要还是一些富户,他们就是专吃利息。另外,贷出去的钱并不多,听说有人贷了钱,直接跑了,都是恶意的……”

赵煦面带微笑,向前走,道:“前期是难免的,等各地铺开了,朕帮他们好好弄弄。”

朝廷这边基本上算是稳定了,赵煦可以腾出精力来,做些他一直要做的事情了。

陈皮知道,赵煦一直在谋划一些事情,是朝廷大政的辅助,连忙笑着陪着向前走。

“朱掌柜,我有十万钱,不知道你们这皇家票号,能否吃得下?”

赵煦刚走近,里面就传来一声十分轻佻的年轻男子声音。

第六百一十三章 两可第三百三十八章 宣仁第九十五章 权力的疯狂第五百七十四章 重心第三百二十章 内部交锋第四百一十七章 收编第四百零九章 贺轶死第十四章 要快第六百七十章 制衡第一百一十六章 蔡京的闷棍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变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响第两百七十章 皇后有喜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临战第四百七十一章 一网打尽第一百七十五章 环州被围第七百四十章 离第三百二十四章 谋逆大罪第两百一十八章 太妃生世第两百八十四章 推广奇技淫巧第六百九十三章 目的第五百一十二章 捆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动山摇的改制第一百一十六章 蔡京的闷棍第四百七十九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缇骑第四百九十章 容第六百二十六章 合流第九章 球,进了!第四十一章 杀人不过诛心第七百一十三章 联姻第一百零二章 一把剑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等半个月(第三更)第五百一十一章 岂有意乎第两百五十七章 处置四位相公第六百二十七章 豪情第五百七十九章 反了反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态度与真诚第两百一十八章 太妃生世第七百二十七章 似水流年第五百九十一章 相会第四百五十章 考量第四百四十二章 僵局第六百二十八章 时间第一百二十四章 宜出殡,入土(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一章 属意第一百六十八章 嚣张的夏使第四百六十九章 宦海人第五十五章 剧本错了第两百一十五章 都是钱惹的祸第三百四十六章 暴露第四百三十一章 好一个察哥第七百零七章 巧遇第六百三十五章 集结第六十六章 祖宗之法(求收藏~)第五百二十二章 举步维艰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头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大宋必胜第一百三十六章 泼皮第一百七十章 弹劾太皇太后第三百一十一章 舆论阵地第五百八十五章 用刑第五百五十章 没了没了第两百零三章 认输第一百六十章 天地间的一把刀第七百六十(一)章 捷报第五百九十章 来人第三百零三章 火烧翰林院(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京第七百五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瑞兆第六十七章 喝骂第五百零四章 严肃整顿第五百七十八章 上上下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恶俗的古老套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马光埋下的祸根第三百二十五章 冥顽不灵第三百四十章 章惇的战略第一百零二章 一把剑第七百零二章 难第六百一十二章 统合第一百六十三章 全数罢黜第五百九十五章 旧人新事第三百七十一章 重修旧好第四百二十九章 围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紫宸殿第五百一十八章 抢功第六百二十九章 多少真假第五百四十九章 严肃第五百七十四章 重心第两百七十六章 如火如荼的新政(二合一大章)第两百四十七章 巫蛊第四百一十七章 收编第七百四十七章 沸扬第两百四十三章 图穷匕首见第四百一十五章 暗涌如涛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敌当前第六百零四章 难耐第五百五十章 没了没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