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天子垂堂

在赵煦在紫宸殿坐下后,慈宁殿悄悄亮起了灯,却安静一片,没有半点声音。

政事堂也点燃了,但只在吕大防的值房,唯有那么一盏。昨夜未出宫的吕大防,影子照映在纱窗上,不动如山岳。

而宫里其他各处安静如常,宫外也几乎如是。

赵煦的旨意不算什么,哪怕他亲身到了紫宸殿也未有半点波澜。

不大的紫宸殿内,只有赵煦翻书的声音。

陈皮与楚攸一直陪着,眼看着天色从漆黑到微亮,到大亮。

估算了一下时间,陈皮躬身道:“官家,辰时了。”

正沉浸在书中的赵煦一怔,抬头看了看外面,而后又低头继续。

宋朝开朝的时间一般是辰时到巳时,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八点到十一点。

陈皮见赵煦不说话,再次立好。

宫里宫外的生气逐渐增多,一些声音也多了起来。

毕竟,赵煦在紫宸殿上朝的消息,瞒不住所有人。

苏辙,韩忠彦也相继入宫,来到政事堂。两人也都不曾说什么,照常的做着事情。

慈宁殿更是安静,没有一丝丝的动作。

偌大的皇宫,仿佛没有人注意到紫宸殿,也忘记了宫里还有赵煦这个官家。

不停的有黄门,禁卫在紫宸殿侧门来来去去,禀报着各种消息。

赵煦没有理会,继续安安静静的看书。

巳时一刻的时候,一个黄门在陈皮耳边低语了几句。

陈皮挥走他,转向赵煦道:“官家,张商英进宫了,去了政事堂。”

赵煦这次抬起头,略微思索,道:“我记得,他现在应该是淮南刑狱提点吧?”

陈皮道:“应该是回京述职。”

张商英是‘新党’,得到王安石赞赏。当初司马光,吕公著等人推倒新法,他站出来大骂,被发配出京,已经六七年了。

陈皮说完,忽然又道:“范纯仁也回京了。”

赵煦哦了一声,面露兴趣之色。

他想到了一些事情,当初英宗‘濮议’夺权亲政,是韩琦,欧阳修相助,被赶出京的有吕大防,还有这个范纯仁。

有趣的是,现在的枢密使韩忠彦是韩琦的长子,而这个范纯仁是与韩琦有‘韩范’之称,一时瑜亮的范仲淹的次子。

韩忠彦已经是枢密使,范纯仁同知枢密院事,这两人,在历史上与他们父亲一样,将是拜相!

‘父子两代,皆为相公’,这大宋官宦世家,还真是令人咋舌啊。

在赵煦感叹的时候,张商英已经到了政事堂,直面三相,吕大防,韩忠彦,苏辙三人。

张商英怒发冲冠,满脸铁青,几乎是大吼的道:“三年无改父道谓之孝,先帝陵土未干,已然变更!而今天子垂堂,百官无视之!三位相公坐镇政事堂,带着天下人看陛下的笑话,当真忠孝两全,万世之楷模!”

韩忠彦,苏辙被人指着鼻子骂,都是神色难看,冷眼看着张商英。

吕大防则无动于衷依旧如同睡着一样,低着头,垂着眼帘。

韩忠彦见张商英还要骂,冷哼一声,道:“你说的孝,当初是谁改祖宗之法?义正言辞,这就是你说的孝?太皇太后病重无法视朝,官家却硬要开朝,不顾祖母之病,这是你说的孝?”

张商英气息一顿,继而怒笑,道:“好好好!韩相公讲的好道理!这些道理,你有脸在上坟的时候,给你家大人讲一讲吗?韩老大人当年稳英宗之位,固神宗之嗣,功勋千古!现在,韩相公你是怎么做的,孝之一字,你讲的可真好!”

韩忠彦一拍桌子,怒喝道:“张商英,你要是胡搅蛮缠,休怪本相不留情面!”

张商英毫不为救,嗤笑一声,道:“岭南风光好的很,总比整日见你们这些蝇营狗苟之辈强,我这就回家收拾行李,等着你韩相公的贬谪命令!”

说完,张商英一甩手大步离去。

韩忠彦怒目圆睁,看着张商英的背影,手指颤抖,气的说不出话来。

苏辙皱起眉头,想到了更多,看向吕大防道:“宰辅,外面的怎么办?这张商英怕不会是第一个。”

韩忠彦沉着脸,一腔怒气,直接道:“他们要去上朝,就让他们去,谁拦着他们了吗?”

苏辙瞥了他一眼,目光还是看向吕大防。

韩忠彦也深吸一口去,按压下怒气。他可以生气,可以呵斥陈皮,也能将张商英贬斥,却也不能再多做什么。纵然在紫宸殿的官家不能把他怎么样,一些分寸还是得有。

唯一能做些什么的,也只有眼前这位宰执了。

吕大防抬眼看向两人,淡淡道:“等吧。”

苏辙默默点头,坐着不动。

韩忠彦也是压着怒气,心里想着将张商英再贬谪去哪里合适。

张商英出了政事堂,或许是不解气,又冲着政事堂的大门怒喝了一句:“天子垂堂,不见忠良!”这才离开。

这句话,迅速在宫里传开,而后传到宫外。

不知道多少人在窃窃私语,在官宦之家,各个朝廷衙门传播不休。

孟府,孟唐听到后,惶惶的收拾行李,准备南下游学了。

即便张商英的话语在开封城,也就是宋朝的国都东京传开,却没有多少反应,紫宸殿内依旧空空荡荡。

陈皮抬头看了眼外面,侧过身,与赵煦低声道:“官家,巳时快过了。”

巳时一过,正常来说,就该退朝了。

赵煦头也不抬,道:“去,将枢密使传来见朕。楚攸,你派一队禁卫一起去。”

楚攸几乎下意识的道:“是。”

陈皮则想到了昨天赵煦跟他说,为他出气的话,心里豪气顿生,道:“是,小人这就去。”

陈皮带着人去政事堂,赵煦则好整以暇的继续看书,偶尔还啧啧称叹,拿起笔批注几句。

陈皮带着禁卫,大摇大摆的穿过垂拱殿,来到南面的一排有些简陋的房子,这里就是政事堂。

看到陈皮再来,在这个时间,还带着禁卫,秦炳第一时间报给了在吕大防值房里的三位相公。

韩忠彦微怔,道:“官家,传召我?还带着禁卫?”

吕大防,苏辙也看向秦炳。

秦炳神情十分恭谨,轻声道:“是。”

苏辙看了眼韩忠彦,又转向吕大防,道:“宰辅,官家这是什么意思?打算问罪韩相公?三司会审吗?”

苏辙那一次被赵煦关入偏殿,要下狱问罪,三司会审,事后被高太后轻轻挡掉了。

吕大防面无表情,看着韩忠彦道:“你怎么想的?”

韩忠彦思虑一阵,道:“官家传召,我不能不去,还请宰辅与太皇太后说一声。”

韩忠彦说着,瞥了眼苏辙。

这一眼不言而喻,他可不想跟苏辙一样,被赵煦关入偏房,等着三司会审。

吕大防明白他的意思,声音沙哑又有些明亮的淡淡道:“官家不会的。”

赵煦当时之所以关苏辙,其实就是为了震慑政事堂的几位相公,令他们不得乱动,搅了局势。最重要的是,当时高太后病重昏迷,赵煦这才有的机会。

现在,在吕大防看来,赵煦没有这个机会,也没有三司会审这个能力。

韩忠彦听明白了,起身道:“好。我去见官家,认认真真的劝谏一番。”

吕大防,苏辙都没有说话,看着他离去。

紫宸殿里的官家从言谈举止透露出的变法意向,令他们很不安,几乎宫内宫外都在想着对策。

第四百三十三章 上京之人第七百三十一章 回马枪第四百零六章 斗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有些人被逼急了第一百零三章 厄需变法第六百二十五章 推进第三百四十七章 弹压不住第六百七十九章 万象第七百五十四章 子孙莫学我第一百章 横行无忌第三百九十一章 内外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大宋必胜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约而同第两百六十二章 紧张又期待的一刻第四百二十章 一家人第六百七十四章 一甲第三百八十章 谁敢置喙?第两百零七章 二十万大军第三百五十七章 章惇的人头第四百五十章 考量第五百九十九章 目光第四十三章 谁敢无视第一百二十二章 风声骤紧第六百八十四章 除恶务尽第两百六十六章 最重要的第一百五十九章 第一军:虎畏第六百九十四章 先斩后奏第三十六章 换个玩法第两百三十一章 吃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裁军合路第两百六十二章 紧张又期待的一刻第两百一十章 弟弟还小第六百零三章 咨政院第四百五十三章 共识第三百一十章 新阶层(求订阅~)第六百六十章 环绕第六百八十一章 拓边第两百五十一章 做大事的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嚎啕大哭第三十二章 文化交流活动第三十章 反应第一百二十九章 沉沦与奋起的抉择第五百二十二章 举步维艰第两百一十六章 人心难破第三百一十七章 乌云下的希望(为‘西仙山陡寂’加更)第六百零三章 咨政院第七十三章 千层浪第三百七十三章 如是我闻第六百六十三章 读书人的事第五百四十五章 正月二十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期而遇的挚友第一百四十五章 去他娘的祖法第一百零六章 君臣皆杀人(求收藏~)第六百四十三章 狠招第两百一十六章 人心难破第一百零四章 当街杀人第两百一十八章 太妃生世第五百五十五章 破除第七十七章 久等的一刻第五百零九章 来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章惇的人头第五百四十七章 开禁第五百六十三章 哑然第五百四十九章 严肃第六百一十二章 统合第六百七十章 制衡第一百一十八章 你爹不怀疑娘能怎么办第七百零九章 同路第四百零五章 阻力如山第三百零八章 邀天下民心第三百七十八章 夏人疯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大宋必胜第三百零七章 难如登天的事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根胡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谣言误我第六十八章 权势扩张第六百三十八章 扩大第七百二十八章 胡说八道第三百二十六章 想不透的曾布(求订阅)第一百六十八章 嚣张的夏使第六十九章 见缝插针第三百七十八章 夏人疯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断显现的裂痕第四百八十二章 行事如风第七百二十五章 余地第四百七十八章 很生气第七百一十八章 混乱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清洗第七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凝结如冰第一百三十四章 朕的天子亲军(求订阅)第九十九章 分果果第六百零四章 难耐第一百八十九章 古来第一大奸佞第六百六十二章 借债第两百八十八章 打脸第六百四十二章 进不去第一百三十一章 来自边帅的奏本第五百八十五章 用刑第四百四十章 西湖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