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和成

李至忠瞥了眼在场的三人,尤其是嵬名阿山,见他不说话,向着李乾顺道:“陛下,眼下我大夏当务之急,是陛下顺利亲政,掌握实权,而今兴庆府还不知太后娘娘病逝,而宋虎视眈眈,成为阻碍!是以,陛下,要务,退宋!”

李乾顺神情不动,目光环顾再三,最终落在嵬名阿山身上。

嵬名阿山是梁太后的人,但李乾顺很欣赏他,并且嵬名阿山在梁太后死后,迅速导向他,听话,尤其是之前就知道嵬名阿山的能力,因此即便有所忌惮,还是有所倚重。

嵬名阿山这会儿倒是从容自如,故作思索一阵,道:“陛下,眼下,我大夏无力抗宋,辽人不肯出兵,唯一之图,就是与宋人议和了。”

李至忠顿时犹豫,道:“可是,宋人要我大夏改皇封王,还要限制兵力,重贡,更是所占之地一分不退,这还怎么谈?”

察哥跟着面沉如水,道:“这些条件怎能答应,宋人明摆着是要借机灭我大夏,根本不想什么和谈!”

嵬名阿山躬身,低头,谁也看不清他的表情,道:“宋人绕过西平府,后面必要大军跟上来,不论是西平府还是兴庆府,都危矣。”

李乾顺骤然脸角绷直,猛的站起来,近乎发狠的沉声道:“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李至忠再看向嵬名阿山几人,见他们不说话,暗暗咬牙,道:“陛下,限制兵力,朝贡,甚至是国土都可以商谈,唯独这个封王……”

限制兵力,有的是办法糊弄。至于朝贡的数额,可以商谈,达成协议以后,其他事情都可以再来。唯一的要点,就是要宋人撤兵,不能让宋人去兴庆府!

李乾顺脸色扭曲,双眼通红。他决然不会允许宋人封王,那等于要他去帝号,等同于亡国,他这个皇帝还亲什么政!

李至忠见着,吓了一跳,连忙道:“陛下,不可……”

要是李乾顺不顾一切的打,那大夏真的亡国了!

“那你们说,有什么办法!”李乾顺盯着三人,近乎怒吼。

嵬名阿山,察哥等低头,他们属于武将,哪怕这种关头,有这个脑子也不敢说话。

李至忠见他们不说话,内心极其焦躁,突然间,脑中灵光一闪,急声道:“陛下,可以外王内帝,宋人封就让他封,陛下,依旧是我大夏皇帝。”

李乾顺眉头顿时紧拧,盯着李至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嵬名阿山,察哥神情动了动,没有张嘴。

李至忠的办法,看似能破解眼前的僵局,但对一国之君来说,依旧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

李至忠也知道其中的问题,抬手道:“陛下,关键是要眼前的宋军撤兵,一旦陛下回到都城,最多三个月,就可重整旗鼓,与宋人的盟约,完全不用在意!”

李乾顺盯着李至忠,嘴角狠狠抽搐了一下,依旧一个字说不出来。

丧权辱国!

这四个字,已不足以形容他的心情了。

但他没有半点办法,宋人兵临城下,说不得下一刻就亡国!

李至忠见李乾顺不说话,心头反而笃定,稍稍顿了下,道:“陛下,这些,交给辽使去谈,等陛下回都,一切都可不作数!眼下,还是回都要紧。”

梁太后已经很久没露面了,不说西平府,就是兴庆府都有非议,再不回去容易出变故!

李乾顺狠狠咬牙,又深深吐了口气,道:“去吧。”

李至忠一听,当即深深躬身,道:“臣领旨。”

李至忠急匆匆的走了,他们大夏,现在急需时间,不能任由宋人排兵布阵!

李乾顺脸色很不好看,盯住察哥与嵬名阿山,道:“你们整兵,不能任由宋军乱来!”

“臣领旨!”察哥与嵬名阿山齐齐应声,快步离去。

李乾顺站在那,咬牙切齿,等两人走后,猛的抽出一旁的箭,狠狠的劈砍在桌上,怒声道:“宋人,给朕等着,三年之内,我必定要你们将今天从朕这里拿出去的所有全都吐出来!”

……

不多久,耶律巩就见到了李至忠,两人商谈良久,耶律巩离开西平府,直奔庆州府,同时书信更快。

耶律巩坐在马车里,脸上都是松口气的开心之色。

李夏能接受,那就再好不过,至于他们损失什么,他不在意。只要宋人撤兵,李夏背刺拔思母部就足够。

等他大辽缓过气,有的是手段收拾宋人!

待等萧天成收到信,几乎马不停蹄的与章楶谈判。

两人几乎对细节斟字酌句的谈判,一直到深夜,才算有了结果。

夜晚,赵煦的临时书房。

章楶喝了口凉茶,脸上还带着疲惫,神色却颇为兴奋,与正在翻看‘和约’的赵煦说道:“官家,夏人基本都认下了,这样一来,宋夏边境,至少有三年的和平,辽人那边,应当也会安静一段时间。”

赵煦慢慢翻看着,轻轻点头。

宋夏的‘和约’,最重要的就是三个方面‘册封’、‘朝贡’、‘划定疆界’,其他的,都算是弹性。

赵煦看了好一阵子,笑着点头道:“看来,李乾顺也是个聪明人,这都能忍得下来,朕还想他会想办法讨价还价呢……”

章楶也面露微笑,道:“种家兄弟绕过灵州,应该吓了他们一大跳。”

赵煦一拍桌子,赞许的道:“种建中,种师中兄弟确实很不错,回京之后,要重赏。对了,你们的联合奏本朕看过了,还要做一些修改,等回京之后再细说。明日,就派人,去灵州宣诏,等李乾顺接诏后,卿家安排好西北各路事宜,朕由宗泽,种建中护送回京。”

章楶也知道,赵煦不宜离京太久,眼见就是九月,明年,将是一个特别的年份。

太皇太后已过世,此番御驾亲征前所未有的大胜,改元,已经是所有人的共识了!

改元往往意味着某种巨大的改变,在当朝,无疑是‘新政’了。

章楶深知朝局,嘴上却道:“是。臣请,留宗泽驻扎于河东路,其余各军,各归其位,十一月,入京受赏。”

大战之下,还需非常多的善后。

赵煦知道其中的繁琐,嗯了一声,道:“宗泽可以留下,北方各路的军改,要在年底之前定下,明年各军,朕考虑,要他们南下剿匪。”

大宋现在的民乱确实有日渐增多,越来越大的趋势,但要用到北方各路去剿匪,那就不单纯了。

章楶知道其中用意,沉吟一会儿,道:“年底之前,应该无碍。”

赵煦胸口起伏,脸上笑容渐多,道:“这一战,朕打的舒心,这庆州城,朕还要再来!”

第三百三十五章 从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援军不宜来的太早第六百八十一章 拓边第四百四十九章 瑞兆第一百一十三章 抓!全抓了!第七章 又一条线索第两百五十三章 风声鹤唳第七十五章 邀功(求收藏~)第两百五十三章 风声鹤唳第五百八十章 时间第三十九章 上朝第两百五十一章 做大事的人第九十一章 还得再快第一百章 横行无忌第五百四十二章 备时第一百七十六章 诛心第两百六十六章 最重要的第四百四十八章 无形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杀气第六十五章 腐朽不堪第五十五章 剧本错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秋无义战第四百三十二章 举步维艰的辽国第四百九十八章 舆论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期而遇的挚友第两百九十七章 和和气气过日子第六百零八章 突然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期而遇的挚友第两百三十三章 分化第两百二十八章 针对第六百六十四章 难想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三百九十八章 诏书:顺诚王第六十七章 喝骂第三百三十七章 宣告着失败第三百八十一章 嚎啕大哭第两百七十九章 狗皇帝第五百六十一章 协力同行第两百零八章 于平淡中杀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冲突第三十六章 换个玩法第一百七十五章 环州被围第两百九十二章 利益不一致(求订阅)第一百四十一章 官家要做什么(为盟主‘码字工异客行’加更)第六百零一章 千丝万缕第两百四十三章 图穷匕首见第二十一章 惊变第三百零九章 宣德门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去他娘的祖法第四百零八章 狗急跳墙第六百二十一章 险阻第七百五十二章 行军第六百二十六章 合流第六百八十七章 道第三百三十五章 从心第六百零八章 突然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阶段的开始第三百八十章 谁敢置喙?第七百二十二章 文抄公第两百八十三章 反对如潮(求订阅)第五百九十三章 小人的作用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变第七十二章 不对劲第一百六十三章 全数罢黜第三百四十一章 斩辽使第一百九十八章 开堂第七十五章 邀功(求收藏~)第九十章 查封尚书省(加更,求收藏,推荐票)第三百零五章 走人(第三更,求订阅)第五百三十三章 插曲第两百四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三更)第四百九十二章 能忍敢狠第三百七十三章 如是我闻第七百二十二章 文抄公第三百四十七章 弹压不住第三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三百二十五章 冥顽不灵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根胡子第六百一十九章 等第五百二十五章 养不起的读书人第一百二十章 另起炉灶第一百零二章 一把剑第一百九十九章 口含天宪第六百七十三章 三点第七百零五章 离京前第三百一十三章 票号运作第三百二十六章 想不透的曾布(求订阅)第两百五十章 赶尽杀绝第三百一十二章 势所难免第四百四十九章 瑞兆第一百八十二章 畏威而不怀仁第六百九十六章 熬第五百三十四章 托献第六百九十三章 目的第五百三十六章 风雨第七百零三章 博弈第六百三十九章 过往第一百七十三章 连下诏书第四百三十四章 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