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悄然的变化

青瓦房。

江南西路与开封城隔的太远,这时还没有收到贺轶的死讯,倒是收到了十多道弹劾贺轶等人的奏本。

裴寅站在章惇,蔡卞身前,翻着一道道奏本,道:“二位相公,都是弹劾我们派去的人,还有些掌握了切切实实的证据。”

裴寅语气平平淡淡,说的意简言该。

但是对面的章惇,蔡卞神情都不好。

章惇一贯的面露严厉,但双眉紧拧在一起,目光冷峻。

蔡卞则面沉如水,各路巡抚中,就以江南西路最不像话,各种手段齐出,完全不将巡抚,巡抚衙门,甚至整个朝廷放在眼里!

青瓦房里,沉默了好一阵子。

蔡卞难掩怒气,道:“贺轶也是无能,一点局面都打不开,这么久了一点进展没有不说,居然还能被人设计成这样!”

裴寅见着,顿了下,接话道:“蔡相公,这件事有些麻烦,江南西路现在群情激奋,如果贺轶不能做到,那……只能将他撤回来。”

撤回来,已是最好的结果。

按照眼前的局面,贺轶不仅自身难保,很可能还会波及举荐他的李清臣,以及朝廷里的二位相公!

这可能会是一个可怕的开始!

章惇慢慢拿起茶杯,喝了口茶,道:“黄履来了吗?”

“来了!”

裴寅刚要说话,黄履就大步而来。

章惇没说话,只是静静的喝了口茶。

黄履不等章惇,蔡卞询问,道:“御史台已经拿到证据,现在就能动手!”

蔡卞眉头一皱,道:“动什么手?”

章惇放下茶杯,道:“河东路巡抚,张季。”

蔡卞明白了,沉吟着道:“你要出手反击?”

章惇剑眉立起,冷哼一声,道:“他们还不够资格。”

蔡卞顿时醒悟,道:“你是不满现在‘新法’停滞不前,要借机敲打各路?”

裴寅神情发紧,道:“这些奏本都来自于江南西路,时间一久,只怕来的会更多,尤其是那些人。”

蔡卞看了眼裴寅,这个人倒是聪明,一点就透。

贺轶的事,本身就不是简单的所谓‘贪腐’,本质还是‘旧党’对‘新法’的反击,只要江南西路那边有一点‘胜利迹象’,那天下必然为之风起云涌。

“工部有什么动静?”章惇看向裴寅。

裴寅自然也清楚‘那些人’指的都是什么人,仔细斟酌了下才道:“工部的尚书、侍郎等近来都很忙,工部下了大力气反贪腐,给刑部、御史台送了不少人,并且还组织了十六支巡察队,正在各个河工,官道上巡视,但没有抓什么人,好像是去按下什么的。”

蔡卞听着,点点头,道:“不管是抓人还是按下去,终归是做了点事,没有旁观纵容。”

裴寅欲言又止。

蔡卞一见,道:“还有什么事情?”

裴寅看了眼章惇,道:“工部正在四处举债修河筑路,尚书,侍郎等亲自督工,与民亲善,,王尚书近来的风评很盛。”

蔡卞神情动了动,看向章惇,道:“拜参知政事的人选,你决意是林希?”

章惇少有的摇了摇头,道:“官家御驾亲征之前与我说,这件事,青瓦房不得擅自决断,不能胡乱放风。”

蔡卞神色讶异,没有避讳的道:“官家另有想法?是梁焘?或者是李清臣?”

六部在朝廷的架构分工日渐明确,各衙门的重要性不断彰显。

论清贵当属礼部,论权力当属吏部,论特殊性当属兵部,论重要性又属户部。工部,刑部则次之很多。

蔡卞之所以第一个说梁焘,是因为梁焘与赵煦交织太多,比他们还算近臣。

章惇心里隐约有想法,看了眼蔡卞,道:“官家可能在二十六到京,你将近来的事情整理好,发过去。将张季叫到京里来。”

蔡卞神色沉思,道:“你要在官家到京之前处理?”

裴寅连忙道:“相公,万万不可。这件事,务必要得到官家允准,切不可乱来!”

章惇、蔡卞同时转头看向他。

裴寅嘴角微动,抬起手,肃色道:“二位相公,今日非昨时,官家大胜而归,二位……朝廷……不能乱。”

蔡卞慢慢坐直身体。

裴寅虽然说得含糊其辞,但他听懂了。

官家御驾亲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这会对朝局、‘新法’以及国政产生诸多不可揣度的影响,总而言之,他们与官家的相处方式,必须要有所变化!

章惇罕见的面露沉色,沉默一阵,道:“元度,你写好了,给裴寅,让他去迎官家。”

蔡卞点头,道:“我们加紧一点时间,将明年的‘新政’框架整理出来,让官家审阅,早作定夺。”

章惇没有异议,但不知为什么,他心头有些不安,忍不住的看向门外的南方。

夏暑还在,残留着燥热,但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落叶,预示着秋天就要来了。

而班师回朝的赵煦此刻已经到了永兴军路,离东京不算很远了。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但赵煦以‘炎夏酷暑,体恤将士’为由,归京的速度非常的慢,经常一休息就是一两天。

行辕。

每天都有快马送来各种奏本、书信、公文,赵煦除了偶尔的散步,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这些事情。

‘大胜归来’将会对朝局有重大改变,尤其是明年,章惇、蔡卞等人忙着布局,赵煦的动作自然比他们快。

赵煦喝了口凉茶,继续批阅奏本。

刚看了会儿,忽然一怔,又翻到第一页,自语道:“王存的?”

王存的奏本是一道‘密奏’,不经政事堂。

赵煦神色认真的看着里面的内容。

王存这道奏本,类似于‘请罪奏本’,道出了工部近半年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整改措施,同时也对钱粮,人事以及朝廷的支持表达了隐晦的不满。

同时对朝野诸多事情进行了汇报,重点提及了因为贺轶引起的朝野风波外加朝廷可能会采取的手段。

总之,这是一道忧心忡忡的奏本。

赵煦坐直身体,静静的看着这道奏本。

他已经不是吴下阿蒙,看似平淡无奇的奏本,越是漫不经心的一句话越是可能藏着大问题!

“贺轶?”

赵煦自语,他记得,这个人他见过,是一个有胆魄,有能力的人。

只是,章惇、蔡卞等人还会用一贯手段的吗?

第五百七十二章 亲信第两百四十六章 对皇后出手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牌面第五百三十三章 插曲第六百八十二章 蛔虫第五百二十五章 养不起的读书人第五百六十七章 惊呼第三十章 反应第一百六十五章 西夏来袭第五百二十一章 压力第六百五十二章 京城之外第四百九十二章 能忍敢狠第三百四十八章 根源被遏阻第两百九十七章 和和气气过日子第六十九章 见缝插针第五十八章 决战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无是处第七百一十七章 基础第四百三十七章 紫宸殿第一百四十章 最大的党争诗案第五百九十五章 旧人新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全面宣战(求订阅)第三百三十一章 散财童子第五十五章 剧本错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共识第六百二十六章 合流第六百一十三章 两可第四百八十五章 民间力量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国角力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官家的脸第三百零六章 谶语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手段第三百九十五章 辽人的斡旋第一百三十二章 斩立决第一百六十五章 西夏来袭第两百六十八章 兵戎相见第七百三十六章 可能第两百五十八章 万贯家财成空第六百六十二章 借债第六百六十九章 讨伐不臣第六百章 离心第六百九十四章 先斩后奏第六百六十二章 借债第九十五章 权力的疯狂第两百七十七章 政事堂内两两对决(为暖百万白银盟加更~~)第六百一十章 未有第四百九十八章 舆论第四百五十二章 人浮于事第两百四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三更)第五百五十八章 南北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敌当前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七百零九章 同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马光埋下的祸根第一百零九章 得力臣子(求收藏~)第两百五十五章 抄家第五百三十三章 插曲第两百三十五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条命你们满足了吗第两百三十五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第三十八章 无所动第九十章 查封尚书省(加更,求收藏,推荐票)第六百三十章 监审第四百零五章 阻力如山第两百二十一章 贬为庶人第六百六十八章 父子约定第三百九十八章 诏书:顺诚王第五百三十二章 争议第一百二十六章 对六部的布置(第三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乌云下的希望(为‘西仙山陡寂’加更)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变第四百七十一章 一网打尽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期而遇的挚友第两百二十五章 擎天卫第四百三十五章 耶律洪基第七十九章 弃车保帅第一百五十章 酷似隋朝末年第四百四十一章 属意第六百九十二章 好狠第七十四章 可怎么办第三百九十八章 诏书:顺诚王第六百八十三章 比例第一百一十八章 你爹不怀疑娘能怎么办第七十四章 可怎么办第十一章 打弟弟第十六章 出宫第两百八十三章 反对如潮(求订阅)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心第七百六十六章 荣宠第三百六十五章 虎狼之地第一百七十九章 ‘旧党’的困境(求订阅~)第三十八章 无所动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访第四十三章 谁敢无视第六百九十四章 先斩后奏第五百六十七章 惊呼第两百三十二章 苏轼,主考官?第五百一十六章 缇骑第三百五十五章 唯一生路第八十一章 好戏(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