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摆平

与蔡卞有同样心思的不在少数,他们的目光也在章惇身上悄悄流转。

章惇是‘新党’魁首,是最坚定,最激进的变法派,也是他一直在力主‘全面复起新法’,为此,他他做出了许多‘出格’的准备,在清算‘旧党’上,格外用力。

同样的,他也为‘全面复起新法’做了诸多铺垫,不止是大政方略,各项‘新法’,尤其是在人事上,他强硬的任命了诸多有‘争议’的大小官吏,对曾布,蔡确等‘反复’之人,他坚决排斥在朝廷之外。

李全尺寸神情凝肃,他的眼神在章惇身上停留片刻,转向赵煦,心里斟酌措辞,准备伺机进言。

王存以及一些反对‘全面复起新法’的人,多多少少松了口气。

‘新法’在神宗年间就争议颇大,以至于高太后一垂帘听政就迫不及待的将‘新法’全数废除。

实际上,除了少数‘新党’,绝大部分人都不同意‘全面复起新法’,太过急切,并且‘新法’之中有太多问题,需要认真的梳理。

他们能忍得住,不是所有人都能淡定的,御史中丞黄履见没人出列,举着板笏站出来,抬手向赵煦,朗声道:“启奏陛下,‘旧党’把持操作,将‘新法’废除,造成天下动荡,民不聊生,已是水深火热,厄需拨乱反正。官家亲政,绍述新政,不宜延拖,臣以为,当尽快复起新法,以安人心,以正国事,请陛下明鉴。”

他一说完,立即就有几个人接连出列,异口同声的道:

“臣附议,请陛下明鉴。”

“臣附议,请陛下明鉴。”

“臣附议,请陛下明鉴。”

一些人看着,并没有动。

赵煦不是神宗,更不是仁宗,不说大胜归来,威望隆重,单说紫宸殿外的刘世安的影子还笼罩在这,谁敢妄言硬来?

赵煦看了眼黄履,目光又看向章惇,见他没有开口,也没演示身后的人逼宫,暗自点头,这位大相公虽然性子刚烈,倒也不是不知进退的人。

赵煦稍稍沉吟,忽然道:“开封府。”

曹政被吓了一跳,慌忙出列,极力保持镇定,道:“臣在。”

赵煦拿起身边的茶杯,慢悠悠的喝茶。

曹政神色动了动,跪地俯身,道:“臣知罪。”

朝臣们看向跪在正中央的曹政,没有人说话,也没人求情。

就在前不久,赵煦归来的前几天,中牟县上百人聚集,围殴官差,当场导致三人死亡,十多人受伤。

随后,少卫寺出动了三百人,这才弹压住,这件事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开封府各县陆陆续续发生了十多起,导致了二十多官差丧命,现在各地官差人人自危,居然不敢上街了!

这件事虽然朝廷刻意压住,没有扩散出去,但在场的都算是高官,都很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赵煦放下茶杯,看向兵部站的位置。

兵部左侍郎房远樵面色凝重,出列跪地,沉声道:“臣知罪。”

兵部除了辖制各路正规军,还有一个少卫寺,这是统管常务兵的机构,负责地位稳定。

这两人一站出来,紫宸殿内就有种人人自危的感觉,不少人悄悄后退。

蔡卞躬着身,犹豫着要不要替他们辩解。

不等他开口,赵煦又道:“从兵部以及各处呈送上来的奏本可以看得出,我大宋大大小小的‘起义’多达上百起,单是京东路就有三十多起,最小的十多人,最大的数千人,此起彼伏,没完没了。江南西路更是不明不白的死了巡抚,到现在也没个说法。诸位卿家,朕在前面与李夏鏖战,你们在后面也没少给朕,给我大宋添堵啊……”

“臣等知罪。”章惇领头,蔡卞,章楶等人齐齐举着板笏,躬身请罪。

赵煦端坐,一个个扫过,朗声道:“朕不是问罪,朕是要告诉诸位卿家,地基不牢,别说高楼大厦,就是砖瓦房都会倒塌。诸位卿家,私心与公心,过往与现在,要分的清楚明白,不能以私乱公!记住过去的教训,不背包袱,才能走的稳,走的长远。诸位卿家饱读诗书,道理比朕懂得多,朕希望你们能认真体会朕的话,行走端正,不负社稷……”

等赵煦说完,章惇领头,再次道:“臣等谨遵圣谕!”

赵煦没让他们免礼,站起来,沉声道:“明年的要务有很多,军改,朝廷改制,田亩,人丁,赋税,吏治等等,细化下去有一百多项,我们没有时间去等,去慢,时不我待,要兢兢业业,片刻不停。政事堂,枢密院以及六部各寺,再到各路府州县,要万众一心,扫除弊政,富民强国……”

朝臣们举着板笏,静静的听着。

不少人的余光都在章惇背影上。

这位大相公是王安石之后,最为坚定的变法派,哪怕被扫出朝廷,依旧不忘初衷,这些年被打压的不知道多狠。

同样的,他脾气爆裂,连司马光都敢当面骂。一回京就帮着官家送高太后撤帘,接着更是坚持将吕大防等人处以极刑!

可想而知,他心中有恨。

他回京之后,就一直在企图‘全面复起新法’,而今,官家当众否决了他的念想,以章惇的脾气,他会怎么样反应?

尤其是黄履,李清臣等章惇的多年盟友与亲信,更是神情复杂,面露忧色。

章惇站着最前面,举着板笏,躬着身。

一向严厉的表情,更加的严厉,整个人仿佛暴怒的雄狮,整个身体隐隐的在颤抖。

蔡卞绷着脸,十分担心,章惇真的要在这个时候顶撞官家,决然不会有好结果!

但是章惇没有动作,就是举着板笏,众人能感觉到他内心以及身体的挣扎,但他强忍住了!

别人能看到,居高临下的赵煦,自然看的清楚,眼中笑意一闪,道:“苏相公致仕已久,相位空悬,章惇行事果断,能力出众,经验丰富,众望所归,升任宰相。蔡卞,王存为左右副相,主政事堂,领六部等各衙门,总理朝政,涉及一系列变法与改革,皆由政事堂负责,朕希望诸位卿家能上得起我大宋列祖列宗,下对得起一着黎民,俯仰无愧。”

按理说,章惇拜相是理所应当,早就应该的事,并不意外。蔡卞跟着升迁也正常,哪怕是王存也酝酿了很久,并不意外。

但朝臣还一阵沉默,似乎有什么事情让他们没有反应过来。

“谢陛下隆恩,臣领旨!”章惇第一个拜下,声音洪亮,字正腔圆。

蔡卞,李清臣等人陡然惊醒又惊喜,猛的会意,躬身而拜道:“臣等领旨!”

这里没有傻子,笨人,迅速领会了赵煦话里的意思,神情各异,还是跟着拜下。

其实,赵煦的话很简单,章惇总理政务,即便不‘全面复起新法’,也能按照‘全面复起新法’行事!

或许在章惇、蔡卞,李清臣等人看来,这或许是赵煦担心‘旧党’等顽固势力反弹,是一种政治上的妥协,退让。

在王存等人看来,说明赵煦对章惇等人的‘新法’存疑,所以采取了折中手段。

总而言之,双方对赵煦的这个处置都算满意,毕竟是各退了退步,没有‘刀兵相见’。

只是人群中的吏部尚书林希漠然的脸上出现一丝一样,瞥了眼前面,没有出声。

他冷眼旁观,哪里看不出来,官家这一个棒子一个甜枣,将群臣收拾的服服帖帖!

而实际上,只有赵煦心里清楚,他这么做,不是退让,也不是妥协,而是要将‘新法’的节奏完全掌控在手里,做到进退有据,不至于失控,造成天下动荡,难以收拾!

这是他的大宋,决不能脱离他的控制!

……

赵煦摆平了‘全面复起新法’的争议,又说了几句,便在群臣的‘恭送陛下’声中,离开了紫宸殿。

在出侧门的实话,赵煦感慨似的自语了一句:“这紫宸殿实在太小了。”

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一路第四百一十八章 特别时机第五百六十七章 惊呼第一百三十二章 斩立决第四百三十七章 紫宸殿第三百五十二章 会转弯的章惇第两百八十四章 推广奇技淫巧第两百八十一章 新法的第一个困境第两百七十一章 坐镇青瓦房第九章 球,进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血腥色第三百六十八章 虎狼之地第六百七十六章 新格局第两百零八章 于平淡中杀人第八十七章 人心(求收藏~)第五百五十六章 虎头蛇尾第两百八十章 人心叵测啊第一百八十六章 好一张大网第两百二十五章 擎天卫第四百八十章 套路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局之策第六十六章 祖宗之法(求收藏~)第五百二十三章 破解第六百五十四章 面圣第一百零二章 一把剑第四百二十六章 迫降第三百零九章 宣德门下第七百二十六章 故人相见第两百二十八章 针对第七百三十一章 回马枪第六百三十五章 集结第六百零九章 棍棒第四百零六章 斗法第六百二十二章 无法作答第六百七十四章 一甲第五百零七章 私与公第两百七十二章 三姓家奴第五百八十三章 杀人了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七百二十四章 苏州府第七百一十三章 联姻第两百七十二章 三姓家奴第六百八十一章 拓边第四百五十二章 人浮于事第二十八章 料理第三百零二章 妖魔鬼怪第两百零三章 认输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调第两百二十八章 针对第两百二十四章 那就开始吧第一百六十五章 西夏来袭第六百零八章 突然第一百二十四章 宜出殡,入土(求收藏~)第六百七十八章 九位第六百五十八章 中京第五章 恩威并用第一百零六章 君臣皆杀人(求收藏~)第三百零六章 谶语第七百六十六章 荣宠第两百零二章 剖开你们的心肝脾肺(求订阅~)第两百四十四章 申斥第两百九十八章 以德导行第两百二十六章 佛也有三分火第一百三十九章 对喷第一百五十九章 第一军:虎畏第四百八十三章 谁的网第两百一十四章 元祐八年第四十五章 周到人第六十三章 龙蛇起舞第四百三十三章 上京之人第八章 蹴鞠第两百五十七章 处置四位相公第两百三十九章 高俅第三百九十三章 局势纷乱第五百八十七章 口供第二十二章 布置第六百七十章 蠢货第四百八十一章 帝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策略第六百零二章 南来北往第三百五十章 挑战心里底线第三百一十一章 舆论阵地第四百二十三章 灵州第一百八十三章 地狱司第六百六十三章 读书人的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去他娘的祖法第七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零三章 厄需变法第两百三十一章 吃人第二章 借力第六百三十六章 惊觉第六百六十八章 父子约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局之策第七百三十二章 闷气第五百四十二章 备时第一百零四章 当街杀人第六百一十二章 统合第一百五十五章 全面宣战(求订阅)第四百零七章 一群猪队友第一百五十九章 第一军:虎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