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破碎的谣言

见赵煦这么看向他,章惇躬身,道:“官家,王存,苏轼应该能稳住一部分人,明年‘新法’铺开,阻力会大为减弱,大赦,足以拉拢更多的人,削减反对的声音。”

赵煦心头微震,面露微笑。

他会意过来,章惇固然刚直,但他在为了‘新法’曲折。

赵煦佩服那些刚直不阿,宁死不屈的人,同样也佩服那些为了大业,能够自我牺牲,甘愿默默承受的人。

回想他自从亲政,角色的迅速变化,章惇应该压抑了不少事情。

赵煦拿起茶杯,喝了口茶,还没放下茶杯就说道:“卿家,政事堂还缺不少人,你觉得谁比较合适?”

章惇面色一贯的严肃模样,看不到什么表情变化,稍稍顿了顿,便道:“依臣来看,六部尚书中,林希能力最强,性格最为坚毅,其次是许将,他有宰相气度。李清臣与臣相似,果断有余,曲折少欠。梁焘,来之邵再次之。苏轼……此人人品、才华,性格均为上上之选,但不是仕途之人。御史中丞黄履,可为一部之长,再上恐能力不及。”

赵煦静静的听着章惇的话,也在考虑着这些人的名字。

这些人,除了许将,梁焘外,基本上都是章惇、蔡卞等人举荐的‘新党’,能力、经验都不差,但因为党争以及宦海浮沉多年,性格上,多多少少都有些问题。

针对‘旧党’的报复与清算,固然是章惇的意志,但没有章惇,他们只怕会更加凶猛。

‘党争’,你死我活,毫无温情可言,哪怕最正直,再不阿的人,卷入里面,都会成为权力怪兽。

章惇还能保持这般,已经是难能可贵。

赵煦对章惇十分欣赏,微微歪头,心头思索再三,道:“林希,李清臣,许将三人拜参知政事,兼任各部尚书。”

林希,李清臣都是章惇的铁杆政治盟友,关系有十几二十年,经历了元祐初的考验,是坚定的变法派,章惇的左膀右臂。

突然加这两个人入政事堂,无疑会大大的增加章惇对政事堂的控制,朝局的管控,以及推行‘新法’的力度!

章惇自然明白,当即起身,伏地而跪,沉声道:“皇恩晃荡,臣以残躯戮力,定不负圣意!”

赵煦连忙站起来,走下来,扶他起来,道:“平身,我们君臣无需这般。走,有些事情,咱们事先沟通的少,去御花园,好好聊一聊。”

涉及‘军改’、‘全面复起新法’,以及对‘旧党’的扶持,这些赵煦都没办法与章惇事先通气,章惇这段日子,应该是受了委屈的。

章惇面色严肃站起来,躬身在赵煦边上,道:“臣聆听圣训。”

赵煦摆了摆手,直接出了垂拱殿,转道御花园。

现在整个外廷,四处都是文臣武将,他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说着各种事情,等待着晚宴。

他们看到的画面是:官家与大相公两人,几乎并肩而行,官家含笑宴宴的说着话,神情亲切,态度温和,不时还回头看向大相公。

大相公则微躬着身,慢了一点,不时点头,脸上带着笑意,似乎与官家相谈甚欢。

两人漫步在廊檐下,不时还齐齐发出爽朗的笑声。

一些人看到这样的画面,心头莫名的松口气,突然变得轻松起来。

蔡卞与李清臣,林希等站在政事堂的拐角处,见着这一幕,蔡卞笑着说道:“外面传言闹得厉害,说什么‘帝相不合,新法末路’,还言之凿凿的说什么官家要‘涤荡乾坤,还归圣政’……”

李清臣冷笑一声,道:“他们这么会揣测,我给他们凳子椅子,他们算命去吧!”

林希漠然的瞥了眼李清臣,道:“他们在外面胡言乱语还好说,只怕有人在朝廷里配合。”

李清臣面露嗤色,道:“礼部的各项礼制法典已经差不多了,其中对于‘官德’进行明明白白的限定,他们要是再敢乱来,我就通通送他们进大牢,出来了再送去岭南!”

蔡卞见陈浖神色不好,笑着摆了摆手,道:“朝廷出法典的目的,是为了遏制朝局乱象,打击‘为官不仁,为官不明,为官不用’等现象,不是用来排除异己的,李尚书,慎言。”

李清臣瞥了眼陈浖,根本没有解释的意思,反而道:“蔡相公,王相公什么时候去江南西路?这都拖延多久了?”

蔡卞指了指他,道:“同僚之间,不要那么生分,再过两天,有些事情,政事堂需要态度一致。”

李清臣会意,便没有再说。

年底将至,明年改元,有太多事情,需要在这个一个多月定下来。王存虽然在政事堂可有可无,但到底是个‘右相’,该他署名,露面,背书的时候,他必须在。

陈浖见着赵煦与章惇漫步,有说有笑,神情并不轻松。

官家与章惇的亲密,无形中就会给他们巨大的压力。

王存,苏轼这会儿也在散步,说着工部以及朝廷的事情。

王存心底小看苏轼,也认为这个人在仕途上走不远,走不长,但这个人有声望,有背景,不说他弟弟苏辙,单单是‘蜀党’就不容小觑。

他们‘旧党’需要团结,尤其事关大本营工部。

两人同时看到了赵煦与章惇转角,去向御花园,不约而同的停下脚步。

王存心头略感压抑,却又一笑,道:“外面都传言官家要废弃大相公,苏尚书,你怎么看?”

苏轼看着这一幕,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是从神宗朝过来的,当初神宗皇帝与王安石也是君臣相知,极尽信任,可最后还不是两次罢相。

朝局的变幻莫测,根本不是什么‘关系’能够定论的。

谁又能保证,他们谈笑风生之下,心底又有着怎么样的算盘?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王存见苏轼沉默不语,笑容越多,道:“我知道现在朝局艰难,但也不必灰心,只要苏尚书做正确的事情,官家会看得到。近来这些谣言虽然是捕风捉影,却也不是全无来处。”

苏轼若有所思一阵,道:“王相公,工部的事,我能否完全做主?钱粮进出,工程核验,官吏任免……”

王存神色不动,暗道这苏轼是真的不通官场,还是故意这么说的?

他这前脚刚走,后脚这位就要大动干戈?

王存忽然一笑,道:“有些事情,我都未必做的了主。”

苏轼依旧一脸凝色,仿佛还是刚才看到赵煦与章惇的表情。

他不再言语,目光再次看向赵煦与章惇,两人的背影在长长的走廊里,夕阳之下,拉出一条长长的影子。

第七百三十九章 抄家第一百六十二章 狗胆包天第两百六十四章 祖宗不足法第七十四章 可怎么办第两百五十九章 十三卫第九十九章 分果果第两百二十八章 针对第三百六十九章 参谋军事第六章 冰山一角第三百九十二章 梁太后死第一百八十章 讳莫如深(第三更~)第六十二章 奉旨查封第一百零七章 怒气腾腾第七百二十四章 苏州府第七十一章 快快快第四百二十九章 围城第七百五十九章 条件第七十四章 可怎么办第两百八十九章 清算第三百六十八章 虎狼之地第四章 有办法了第两百六十一章 最富有的阶层第六百六十九章 讨伐不臣第三百八十八章 巡猎幽云第二十九章 小娘不是娘第四百七十五章 事多繁杂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一路第两百一十二章 故人故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连下诏书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个圈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风云变幻第七百四十一章 恍然第三百零六章 谶语第三百三十章 童子军第三百零四章 图穷匕见(第二更)第五百二十二章 举步维艰第四百七十五章 事多繁杂第六十九章 见缝插针第三百五十二章 会转弯的章惇第三十五章 不单纯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击第七百六十一章 边患第七百三十一章 回马枪第两百九十三章 以兵止戈(求订阅)第三百三十五章 从心第六百三十六章 惊觉第五百一十九章 事始第六百零八章 突然第两百八十八章 打脸第三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四百一十五章 暗涌如涛第五百五十六章 虎头蛇尾第三百五十七章 章惇的人头第六十一章 从未有过的事第七百二十章 聪明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举步维艰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锋第两百二十章 官家三问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局之策第十二章 畜生(求收藏)第三百三十章 童子军第三百八十九章 李乾顺的野望第三百七十四章 兵临城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理寺第两百一十三章 着急了第两百七十八章 清算司马光(求订阅)第六百零八章 突然第三百九十二章 梁太后死第五百七十九章 反了反了第七十九章 弃车保帅第两百三十一章 吃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想不透的曾布(求订阅)第六十四章 杀意(求收藏~)第两百四十八章 打入冷宫第五百零七章 私与公第一百一十九章 裁军合路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清洗第四百四十八章 无形第三百一十五章 世家大族第三百七十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局之策第七十二章 不对劲第五百九十四章 陆陆续续第三百一十五章 世家大族第两百二十三章 大军改第两百零六章 出城十里相迎第五百一十章 海贸与海军第六百七十七章 巧与不巧第五百五十四章 孝道第四十二章 赵煦的破绽第两百九十三章 以兵止戈(求订阅)第六百七十九章 万象第七百五十一章 战争打响第五百八十九章 抄家第五百二十六章 软弱第九十四章 矛盾激化(求收藏~)第五百一十章 海贸与海军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臣之辈第一百九十章 我辈风骨第二十三章 君臣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