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党争泥沼

皇家票号的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还处在耕耘阶段,单靠皇家票号单打独斗显然是不够的。

若是能激发民间的力量,将那些囤积的财富释放,无疑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赵煦说完这些,不等朱浅珍说话,又说道:“有些话,朕不好说,你给梁焘,吴居厚递个话,他们对于商事的那些计划,朕不太满意,尤其是削减赋税,理清赋税脉络的事。你点点他们。”

赵煦到底是大宋官家,而今位置高的可怕,他要是开口,怕是户部得吓一跳,不但做不好事情,反而可能坏事。

作为上位者,赵煦需要讲究一些策略。

“是。”朱浅珍应下说道。

今天算是半个家宴,赵煦点到即止,笑着说道:“看来权哥挺喜欢舅舅啊,平时我抱着,动不动就哭闹,这半天了,居然一点声音都没有。”

朱太妃伸头看了眼,也笑着道:“都说外甥像舅,这眼角眉梢,确实挺像的。”

赵煦端详了下,道:“还真是,咱权哥要是真能长的像慕古,将来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小姑娘……”

孟皇后见着,心头宽松,板起脸与孟唐道:“找个时间进宫,跟我好好说说。”

孟唐挤出僵硬的笑容,似哭似笑。

他确实喜欢上了一个姑娘,但最多算暗恋,人家姑娘看没看过他都还是未知数。

赵煦在一旁拱火,道:“我也去听听,看看是哪家的姑娘。今年好好做,我好有借口给你赐婚……”

孟唐受宠若惊,就要站起来。

赵煦压了压手,道:“没外人就别那么虚礼了。”

孟唐几乎不敢说话,慢吞吞的又坐下。

……

在赵煦这边说着闲话的时候,工部却是一片冷清。

刚刚宫里下了中旨,斥责工部侍郎工部侍郎陈浖‘因私忘公,家教不严,乱事朝臣‘。

这是斥责陈浖,却也是一巴掌打在工部,打在工部尚书苏轼的脸上。

苏轼上任以来,用了温和手段整顿工部,虽然面临了巨大阻力,还是快速掌握了一些权力。

此刻,他坐在班房里,神色肃然,一笔到头,猛的提笔。

这是一道奏本,扉页上是:工部上皇帝书。

第一句是:工部尚书苏轼,冒死上皇帝陛下书。

苏轼放下笔,拧着眉,一脸肃色。

‘上皇帝书‘,是一种十分严肃的标题,这样的奏本,不管是皇帝还是朝廷,都需要认真对待。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以往,苏轼也给神宗皇帝写过,还写了两道,上,再上。

其中主要内容是抨击‘新法‘,引经据典,用古代教训,当今事实,痛斥‘新法‘。

但他忽略了一些事情,苏轼之前做了不少事情,让神宗皇帝认为他是支持‘新法‘。这两道奏本,让神宗皇帝对苏轼大为厌恶,认为他‘反复曲意‘,是攀附司马光。

后来,爆发了‘乌台诗案‘,神宗皇帝冷漠以对,甚至要严肃处置苏轼,打击反对‘新法‘的势力。

这却引来了朝野巨大的震动,不说苏轼的兄弟苏辙,各种亲朋好友,纷纷上书。甚至于,前几任相公,当朝的司马光,外加章惇,都与神宗皇帝争辩,请求放过苏轼。

更有的是,当时在江南的王安石,还特意写信给神宗皇帝,来了一句‘岂有圣世罪良才乎?‘

神宗皇帝将王安石招呼,当面询问王安石了‘卿知轼非品洁‘。

对品德要求极高的神宗皇帝,认为苏轼品德败坏,虽然乌台诗案因为众多人的反对与求情,神宗皇帝释放了苏轼,但在政治上,苏轼已被神宗皇帝打入了冷宫。

苏轼或许不知道,也许知道一些,看着眼前这道熟悉陌生的奏本,他神情有些迟疑。

神宗朝,王安石固然得到神宗皇帝的支持,但王安石不是权臣,司马光等人还在位,一样位高权重,神宗皇帝也能听进谏言。

可是现在,章惇不是王安石,当今不是神宗皇帝。

苏轼看了好一阵子,或许是在等墨迹干,他将奏本收好,放入怀里,来到门口,淡淡道:“马车,入宫。”

工部主事只认为他是入宫请罪,没有多想,连忙去准备。

苏轼上了马车,在敢入宫里的时候,又得到另一个消息:政事堂文相公下令,命刑部与御史台联合调查昨夜‘辱骂大相公府‘一事,限时三天查清。

这道命令,不咸不淡,仿佛没什么,很是寻常。

但苏轼神色却沉了一分。

御史台御史中丞是黄履,刑部尚书是来之邵,他们都是章惇的人。

文彦博下这样的命令,是意味着,他也妥协了吗,成了‘新党朝廷‘的附庸了吗?

苏轼入了宫,没有去请罪,而是来到了政事堂,文彦博的班房。

文彦博还在看着身前的公文,看了这么多,终于看到一个他高兴的了。

这是国子监的奏本,阐述明年的计划,最主要的,就是推进朝廷的‘教化‘,预计明年新增两百个州府学,可免费容纳两到三千人的教育。

这是一个极好的开始。

苏轼进来,文彦博入京后,第一次对外人露出微笑,看着苏轼道:“子瞻,来,坐。”

子瞻,苏轼的字。

当今朝廷,面对九十多岁的文彦博,全是后辈,没有例外!

苏轼肃容抬手,道:“相公,下官请教一件事。”

文彦博十分客气,微笑着道:“无需客套了,坐下说。”

苏轼没有坐,有些倔强的道:“不知,相公对‘绍圣变法纲要‘,是什么态度?”

‘绍圣变法纲要‘,不是正式的朝廷决议,是一种政事堂你定的计划书,变相的就是朝廷行事的指导大纲。

这份‘纲要‘六七成出自章惇为首的‘新党‘之手,其他的,是赵煦的态度。

文彦博好似一点都不意外,枯瘦的脸上有了一丝冷漠色,道:“我刚刚看过,对其中许多内容,有不一样的看法。”

苏轼抬着手,道:“文相公已入京,宫里估计会在三天内召开紫宸殿大议,相公是否在朝会上,说出反对想法?”

这次朝会,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是任命文彦博,其二就是对明年变法的诸多事宜的一个酝酿。

第七百四十二章 失策第七百二十一章 恶心手段第三百八十四章 夜色正酣第七百四十七章 沸扬第五百二十二章 举步维艰第一百三十六章 泼皮第八十六章 困顿第六百一十四章 劝归第两百五十六章 利益决定人心上架感言第七百零四章 帝王心术第一百一十章 大势所趋(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四十三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一百一十一章 非我既敌第三百五十四章 杀气第六十一章 从未有过的事第七百三十五章 囊中第三百一十四章 灵光乍现第两百六十六章 最重要的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响第六百七十三章 三点第四百零四章 嫡长子更新问题以及祭天第四百七十九章第两百五十七章 处置四位相公第一百一十二章 进一步第七百五十四章 子孙莫学我第三百一十二章 势所难免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能放他们走第三百六十五章 虎狼之地第两百二十九章 交子银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宜出殡,入土(求收藏~)第四百八十章 套路第两百五十三章 风声鹤唳第六百七十三章 三点第六百七十八章 九位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情第三百零三章 火烧翰林院(第一更)第两百九十二章 利益不一致(求订阅)第两百一十六章 人心难破第六百五十七章 恩科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合大封推感言第五百五十一章 继承者们第两百七十六章 如火如荼的新政(二合一大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豪情第一百四十二章 朕有办法第一百三十九章 对喷第五十二章 品出味道第六百一十八章 猖獗第两百五十章 赶尽杀绝第一百八十五章 刀兵凌厉第三百六十九章 参谋军事第五百章 恩怨情仇第六百五十七章 恩科第两百六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四百四十一章 属意第三百八十五章 亡国之厄第五百九十四章 陆陆续续第九十二章 请假就批第两百章 人人自危了第二十章 窗户纸第四百一十三章 不可置信第一百三十六章 泼皮第一百章 横行无忌第六百一十二章 统合第三百四十六章 暴露第两百二十九章 交子银行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都要第六百五十三章 界限第两百零八章 于平淡中杀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都要第七百一十九章 死第两百三十二章 苏轼,主考官?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头第六百四十一章 唯一路第六百八十一章 拓边第八十一章 好戏(求收藏~)第七百六十三章 回京第四百六十四章 下马威第六百五十三章 界限第五百五十一章 继承者们第七百六十二章 江南西路第一百六十八章 嚣张的夏使第三百八十一章 嚎啕大哭第四百五十五章 破碎的谣言第五十四章 乘胜追击第五百三十章 边境第五百一十六章 缇骑第三百五十章 挑战心里底线第三百七十章 措手不及第五百二十三章 破解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等半个月(第三更)第三百八十四章 夜色正酣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合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臣之辈第七百四十四章 依托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阶段的开始更新问题以及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