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恩典

童贯看着他,心里其实很想问一声赵煦:官家,是否要用膳?

但他有眼力见,忍着没问。

赵煦还在沉思,偶尔鱼线颤抖他也没看见。

文彦博倒是注视着水面,他如同被定住了,没有任何动作。

雪还在下,落满了小船,也落满了小船上的人。

岸边的禁卫同样没有乱动,倒是宫女,黄门冻的不轻,拍打着雪,搓着手,来来去去,神情焦虑。

童贯脖子发冷,浑身开始颤抖,他暗暗咬牙强撑。

四十多岁了,正当壮年,却也是身体下滑的时候。

他瞥了眼身旁的文峰成,这个年轻人更不堪,已经缩在一起,脸色发白,嘴唇发紫,牙齿已经在打颤。

他们身前的两位,坐着不动其实更冷,他们身上都是雪,甚至鱼竿上都积雪厚厚,两人愣是没反应。

文彦博到底是老家伙,脸角偶尔会抽搐,他硬是没有先开口。

倒是赵煦,偶尔回神会瞥过一眼,倒也无所谓,这老家伙命这么硬,肯定冻不死。他便继续默默思忖,从宫里到宫外,从朝廷内延生整个大宋,一件件事,一个个布局。

尤其是江南西路,他之所以按压着这件事,就想看看,这件事的朝野反应。

‘新党’的激烈反应在他预料之中,被他瞬间压住,拖延到现在。

倒是‘旧党’的营救,似乎没有那么强烈的意愿,除了一些牵扯的官员的亲朋师友,没有看到反对派纠结的现象。

‘这是不是说,反对派并没有预想的那般强大,或者说,因为我打散了旧党,他们失去了主心骨,闹腾不起来?’

赵煦心里推敲着,不着急下定论,他还要借着王存,继续看看。看看朝野内外,以及王存,文彦博等人的忍耐度。

“阿嚏,阿嚏,阿嚏……”

突然间,文峰成接连打了几个喷嚏,整个剧烈颤动,身上的雪洒落一地。

文彦博老脸狠狠一抽,心里轻叹。

只能转过身,看着文峰成脸色苍白,与赵煦笑着道:“官家,这孩子不耐寒,臣请先让他回去。”

文峰成本来苍白的脸色,越发的苍白。今天,他太爷爷告诉他,会给他机会的!让他回去,岂不是什么都没了!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 看书领现金红包!

这是当今官家,这样的机会,不是谁人都能有的!

文彦博已经不管他,看着赵煦道:“官家,看来,这大冬天的,鱼都冬眠了。”

咻~

文彦博话音一落,赵煦猛的拉动鱼竿,一条大青鱼被拉出水面。

“谁说的,这不是吗?愿者上钩!”

赵煦笑着,将鱼拉到近前。

童贯连忙上前去取鱼,顺便暖和一下身体。

‘愿者上钩。’

文彦博心头明亮,依旧笑着道:“官家,该用善了,要不先上岸?”

赵煦摆了摆手,将鱼钩再次甩出去,道:“不着急。童贯,让人给这位小卿家送完参汤暖暖身子,你们要是冷,就到船舱去吧。”

“是。”

童贯应着,转身对岸边招手。

很快有人顺着冰层跑来,童贯低声纷纷一番,便还站在原地不动。

文峰成一句话不敢说,哪怕是咳嗽也是强忍,双眼通红,差点没哭出来。

文彦博心里有些沉重了,只好主动开口,道:“官家,臣对朝廷明年的预算,有些想法。”

“说说看。”赵煦换了姿势,重新坐好,头也不转的道。

文彦博注视着赵煦的侧脸,道:“官家,明年朝廷要支出九千万贯,这还不包括其他的。其中皇宫,宗室,勋贵,官吏,军队的支出被大幅度缩减,臣认为,有必要做出一些调整。另外,减税的幅度过大,不利于国库的稳定。”

赵煦最重要的一个施政方向就是‘精简’,精简冗官,破除臃肿的官僚体系。这个体系里,包括了宗室,勋贵,官吏等等。

而军队,也是重中之重,只不过军队比较敏感,是以各种名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尽管有些风波,还不算明显,最大的反弹,体现在官场上。

“朕决定对禁军动手,你怎么看?”赵煦不接茬,反而问了这样一句。

文彦博稍作思索就道:“官家,禁军,是太祖太宗皇帝吸取前朝以及五代十国的教训,防备藩镇乱国定下的国策,若是轻易更改,怕是会引起国社动荡。”

赵煦好像没听到,道:“禁军就是禁军,怎么能天下都是禁军。朕认为,大内的叫做禁卫,开封府的三军成为禁军,其他的,一律授予番号,是为宋国之军,不再区分什么上下军,各军、兵种、将士一律平等。至于其他的,各归各属,要清晰干净,权责清晰,不能一窝蜂,分不清你我,更不知道将帅是谁。士兵得知道将帅,知道服从命令,就好比大小官吏,应该知道谁是皇帝一样……人无头怎么能行……”

文彦博开始皱眉,赵煦这些话,与大宋的祖制有着强烈的冲突。

‘祖制’将兵权分割的一塌糊涂,根本就没有任何统领,所谓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又将天下军队变成了‘禁军’,彻底将大宋军队给层层叠叠的箍死。

他能听得出来,眼前这位官家,是真的要将祖制摧毁,构建新的军事体制了。

文彦博沉默一阵子,道:“官家,大幅度削减俸禄,这样固然有利于朝廷,但是会丧失人心。”

大宋官吏、俸禄制度,哪怕是七品末流小官,只要坐上去了,几代无有,即便不贪不占,就是各种俸禄,福利,也足以福泽三代,更何况人浮于事之下,那好处就没法说了。

大家都是吃饱穿暖惯的,朝廷突然要锦衣缩食,大搞反腐倡廉,谁干?

哪怕是这个黑锅有章惇、蔡卞以及‘新党’来背,当长期下去,必然还是会落到赵煦、大宋头上,心生怨愤之下,直接、潜在以及后续的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这种事,上位者断然不会做的!

赵煦一笑,道:“朕给你一个恩典。大相公会放风出去,说削减五成,你到时候与大相公据理力争,最后砍三成,他们就不会那么生气了。”

文彦博老脸不动,双眼却有凝色。

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本来就想削减三成,但跟你说五成,你接受不了,那么三成就会欢天喜地,好像获胜了,何况,还是他争取来了,那就是大胜仗了。

那些普通的官吏且不说,‘旧党’内部必然会欢欣鼓舞,他会迅速成为‘旧党’魁首,压过王存。

这是一个大恩典!

文彦博一点都不高兴。

第两百五十六章 利益决定人心第五百五十三章 和谐一幕第五百三十二章 争议第三百六十章 不同以往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军中要有魂第四十三章 谁敢无视第一百九十一章 谣言误我第七百二十六章 故人相见第九十七章 奸臣有道(求收藏~)第九十五章 权力的疯狂第七百一十二章 闷话第七百四十五章 速战速决第一百六十九章 屈服第七百零一章 眼睛嘴巴第六百九十八章 矛头所向第两百九十八章 以德导行第五百七十一章 结束了第二百零五章 震动天下第四十二章 赵煦的破绽第六百五十六章 士农工商第三百三十五章 从心第两百零六章 出城十里相迎第三十章 反应第五百九十三章 小人的作用第二十二章 布置第八十八章 惊天动地第三百二十四章 谋逆大罪第九十一章 还得再快第两百二十八章 针对第两百四十八章 打入冷宫第七十一章 快快快第三百八十五章 亡国之厄第二十二章 布置第六百八十七章 道第六百零三章 咨政院第六百六十六章 种子第四十章 天子垂堂第四十二章 赵煦的破绽第两百一十九章 凶狠的赵佶第三百三十九章 简约的丧礼第两百五十三章 风声鹤唳第七百二十三章 无止境第两百七十六章 如火如荼的新政(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三十二章 恶俗的古老套路第六十六章 祖宗之法(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二章 变化第三百七十六章 准备好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等第四百六十七章 牌序第六百章 离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心第五百五十七章 态度与真诚第六十二章 奉旨查封第三百章 官场百态(求订阅)第五百二十三章 破解第两百五十五章 抄家第六百二十六章 合流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锋第五百零六章 国事家事天下事第两百一十二章 故人故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大宋必胜第六十二章 奉旨查封第十四章 要快第三百二十章 内部交锋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大宋必胜第七百三十九章 抄家第二章 借力第五十一章 封官许愿第四百四十五章 朕只看二十年第一百五十八章 背锅侠第六百八十三章 比例第四百五十七章 隐秘第七百六十五章 吃席上架感言第一百三十四章 朕的天子亲军(求订阅)第四百七十四章 冲突第四百三十二章 举步维艰的辽国第三百五十二章 会转弯的章惇第一百一十六章 蔡京的闷棍第两百章 人人自危了第六百一十一章 稳乱第两百七十三章 醒来(求订阅~)第七十六章 千万人吾往矣(求收藏~)第六百四十八章 皇权不下乡第四百九十章 容第五十六章 发策使第六百九十六章 熬第六百七十六章 新格局第两百六十四章 祖宗不足法第八十八章 惊天动地第五百六十一章 协力同行第七百六十六章 荣宠第五百六十三章 哑然第七章 又一条线索第六百六十二章 借债第六百四十二章 进不去第三百六十一章 辽国内乱第六百二十二章 无法作答第五百七十九章 反了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