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国事家事天下事

在赵煦与章楶对弈‘闲聊’的时候,政事堂的会议还在继续。

纵然这些律法或者大政方针早就酝酿多时,基本上有共识,还是出现了诸多磕磕绊绊。

比如在户部,朝廷要求削弱转运司或者取消,因为转运使在地方上凌驾于诸多官员之上,俨然成了实际主官,并且转运司耗费巨大,朝廷已经有些不堪重负。

但这遭到了户部尚书梁焘的拒绝。

他的原话是:“下官反对。从始至终都反对。转运司固然有诸多弊端,但削弱或者取消转运司,明年的钱粮收取、调转将会出现大问题,户部不能承受,朝廷也不能。下官希望大相公以及政事堂三思。如果大相公等决意推行,下官会告到官家面前,请官家裁决。”

自从章惇出任‘宰执’,少有人敢顶撞他,尤其还是在政事堂扩大会议上!

而在蔡卞提出明年的收支计划,应该确保国库充盈的时候,也遭到了梁焘的强烈反对。

他直言不讳:朝廷原本就是寅吃卯粮,每年透支严重,至今还欠内库六百万贯未还。并且,明年要减税,军队,工部等的支出巨大,明年国库的亏空,至少有两千万贯!

章惇在公布‘水路连通计划’的时候,就是要以‘六条水道为干,二十八官道为辅,勾连全国’,遭到了工部的反对。

工部尚书苏轼坚持认为,朝廷这样的计划‘徒耗民力,与民无益’、‘当以民为本,着力纾困’。

意思很简单,朝廷的钱粮应该用在最深处,而不是去修什么路通什么渠。

纵使有阻力,在面对众多的‘新法’,章惇与蔡卞等人也有的是办法,四两拨千斤的推开,继续各种议题。

在礼部尚书李清臣拿出‘绍圣礼典’的时候,说道:“大相公,这部‘绍圣礼典’只是初步,礼部正在加紧编修,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修著出一部‘绍圣大典’,以为千秋之率。”

历朝历代都有修大典的传统,这是巨大功勋,可传千百世。

李清臣的话,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倒不是要阻止修‘绍圣大典’,而是‘绍圣礼典’中,对很多礼法进行了‘修正’,并且对很多礼法进行了剔除,这部礼典,上到国家大祭,小到普通人的婚礼仪程,甚至是下葬、上坟,祭拜都有规定!

简而言之,这部‘绍圣礼典’是一部大瘦身的法典,对礼法进行了稍加修改,却又对各种礼法、仪程、规矩等等,进行了大量的删减。

‘礼法’对现在的人来说太过重要了,甚至是神圣的。它高过律法,触碰一点都不容易,何况要进行大规模的修改。

一些尚书,侍郎纷纷表达不同看法,连文彦博都突然张口,来了一句:礼典因人而改,因事而变,世人何所依?

他的意思很简单,日后如果有人触犯礼法,是否修改一下就了事?那今后这礼法还有什么用?

李清臣据理力争,反驳:礼法从古至今,冗长繁杂,单说一门亲事,‘六礼’就要耗时三个月,成亲要耗时十天,其中的过程之复杂,与日俱增,有何益处?

葬礼,更是复杂难言,一个下葬就要足足三个时辰,累死在坟头的孝子每年都有几十人!

朝廷的大典,从开始到结束,短则三天,长则月余,其中多少事是可以省略的?寻常的祭祖大典,一个孝子要磕三百多个头,十几个子孙就要磕一天,这是什么样的孝道?

于是乎,政事堂为此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可以修改一些地方,确实诸多是没必要。但有人认为不可改,那是‘诚心所在’,

政事堂的争论,赵煦没有去管,只要不将官司打到他面前,他就什么都不知道。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政事堂的会议,一直持续到晚上,在赵煦到庆寿殿用膳的时候,政事堂依旧灯火通明,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争论不休。

庆寿殿。

赵煦,朱太妃母子,权哥在赵幼娥怀里。

赵幼娥对小侄子十分喜欢,抱在怀里,逗弄不同,两个小家伙一直在咯咯的笑。

朱太妃瞥了眼了他们,与赵煦一边吃一边说着家长里短。

朱太妃有些感叹,道:“以前有个与我一起入宫,后来被嫁给了冀国公世子,过门不足三年,世子就没了。前两天,就听说她快不行了,我悄悄去看了眼,她拉着我的手,哭了半天他,说放心不下孩子。她那孩子才七岁,一大家子人欺负他们孤儿寡母,本就日子艰难,她这一走,那孩子能不能长成都不知道了……”

赵煦也知道大家族里的龌龊,尤其是涉及‘世子’二子。

朱太妃神情感叹,说了好一阵子。

赵煦陪着,安慰了不少话。

好一阵子之后,朱太妃又瞥了眼赵幼娥,坐近赵煦一点,低声道:“官家,我问你,关于大赦的事,你是怎么考虑的?”

赵煦一怔,凑近一点笑道:“是有人求到母妃这了?”

朱太妃眉头皱了下,不满的道:“少打马虎眼,我说的是,高家,孟家还有燕王赵灏等人的事。”

赵煦其实一点都不意外,朱太妃虽然不理会朝政,可涉及一些大事,她也不能全然不管。

比如,外廷那些人要追夺高太后尊号,朱太妃就劝阻赵煦,孙子废祖母,这是大不孝!这史书上要会怎么写?

现在,涉及大赦,高家,孟家,宗室又关乎后宫,关乎皇家稳定,她这个太妃不能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赵煦稍稍思索,坦然的道:“不瞒母妃,我不打算赦免他们。”

这里面牵扯了太多,有恩怨。

高太后让他做了九年的‘影子皇帝’,孟家,高家以及赵灏等人是高太后‘帮凶’,欺辱他太甚!

并且,高家,孟家,赵灏等还与‘新法’有关,赦免他们家族,等同于向天下人传递信号——反对‘新法’没事!

这会鼓舞顽固势力!

朱太妃多少能知道一些,有些为难的道:“我知道你有你的顾虑。高家,燕王那边都还好说,孟家……皇后那边,你打算怎么办?权哥慢慢会长大的。”

孟家就是孟皇后的娘家。

权哥是孟皇后所出的嫡长子。

朱太妃在担心孟皇后有想法,会影响权哥。

权哥是嫡长子,将来可是极有可能继承皇位!

第三百九十五章 辽人的斡旋第七百四十二章 失策第一百六十九章 屈服第三百二十九章 以交子发工资第六百八十八章 进村第七百一十章 诛心第两百三十一章 吃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灵光乍现第七百六十七章 光阴似箭第四百九十一章效果第一百九十四章 震慑第五百一十七章 共识第九十三章 卖爹求荣(求收藏~)第五十二章 品出味道第四百四十二章 僵局第五百零二章 大赦不赦第三百三十八章 宣仁第两百九十五章 擅改年号第一百零六章 君臣皆杀人(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九章 对喷第三百四十六章 暴露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马光埋下的祸根第一百一十八章 你爹不怀疑娘能怎么办第六百六十八章 父子约定第六百九十七章 民退国穷第三百四十章 章惇的战略第六百二十五章 推进第五百二十五章 养不起的读书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进一步第一百九十九章 口含天宪第两百三十章 怪象的源头在官家第四百七十一章 一网打尽第两百零八章 于平淡中杀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阶段的开始第七百二十七章 似水流年第两百一十六章 人心难破第一百四十二章 朕有办法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恩典第三百八十一章 嚎啕大哭第五百七十四章 重心第六百四十五章 烦恼第两百六十一章 最富有的阶层第六百七十三章 三点第一百三十一章 来自边帅的奏本第三百零三章 火烧翰林院(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一章 险阻第三百零二章 妖魔鬼怪第一百四十九章 干就完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震慑第六百七十五章 忌惮第九十三章 卖爹求荣(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三章 朕要减你们的薪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冰山第四百三十八章 摆平第七百一十五章 南北差异第一百一十二章 进一步第七百二十九章 上岸第两百三十六章 新的热点第七百三十二章 闷气第六百一十一章 稳乱第七百二十六章 故人相见第四百九十八章 舆论第二十九章 小娘不是娘第五十七章 退无可退第七百一十六章 真实第三百零一章 元祐不佑上架感言第一百一十章 大势所趋(求收藏~)第九十八章 亲政第三百七十三章 如是我闻第五百四十一章 借钱第九十三章 卖爹求荣(求收藏~)第五百七十五章 来人第两百三十六章 新的热点第五百九十九章 目光第三百三十一章 散财童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非我既敌第两百四十五章 死亡序幕第三百八十五章 亡国之厄第三百一十章 新阶层(求订阅~)第六百七十七章 巧与不巧第三百五十二章 会转弯的章惇第两百六十六章 最重要的第两百九十八章 以德导行第一百九十一章 谣言误我第三百四十二章 弥天大祸第五百四十章 开不了口第一百七十七章 好消息第五百三十九章 磨刀霍霍第五百四十三章 是皇后娘娘第一百零五章 风波荡第五十二章 品出味道第七百二十八章 胡说八道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合第三百一十九章 清理‘新党’第四百八十一章 帝心第七百四十一章 恍然第一百七十四章 杀鸡儆猴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都要第五百八十三章 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