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坚定意志

随着过年,元宵的临近,开封城里逐渐扫去了去年的丝丝不安与紧张,气氛渐渐热烈。

开封城的百姓们,张灯结彩,来回走动,喜庆是随处可见。

再多的矛盾,再大的担心,至少在这一段时间,几乎所有人的心态放松下来,庆祝新年。

三天后,绍圣元年,初三。

赵煦与章楶,许将以及沈括等人,来到了金明池。

金明池是半个人工湖,在大宋是赫赫有名,因为这里,曾驻扎着大宋水师!

这支大宋水师来历久远,还要追溯到五代十国的前周,也就是大宋前身。

历代大宋皇帝,都会在年初后,在这里,观看水师表演,直到宋神宗觉得太过浪费,给裁撤了。

现在的金明池,没有结冰,湖面冷冷清清,只有几条破旧的好似随时都沉没的几条船,其余什么都没有。

赵煦与几个人站在岸边高台,这里是以往皇帝的观景台。

赵煦手揣在大袄里,看着湖面,笑着说道:“仔细想想,我堂堂大宋水师放在这里,成了娱乐消遣,不止是浪费,还有些好笑,你们说是不是?”

章楶,许将,沈括哪敢说话,这是历代先帝干的事情。

赵煦揣着手,感受寒风,转头看了几人一眼,笑着说道:“说说水师的事。”

这件事是兵部负责的,许将侧过身,道:“官家,水师总共需大小战舰一百二十艘,威海的除了主力战舰再建,基本齐备。水师兵员一万二,已经在训练。基地在建,粮草,兵甲,火炮等,都已运抵,预计今年后半年成军,可出海试验。泉州的还在进行中,预计要在明年底齐备,战舰等还在建造……”

赵煦揣着手,静静的听着。

水师的事,一直是赵煦计划的重点之一,时刻关注着进展。

目前,赵煦准备建造南北两支水师,额定人数是二万四,战舰两百四十艘,配置火炮等火器。大宋水师荒废的太久,几乎要从头来,好在,大宋在战船,火炮以及兵甲等技术储备方面已经足够,只要有足够的钱粮支撑,建造两支水师不存在什么大的障碍,就是成战力,需要时间去训练,锤炼。

赵煦等许将说完,思索片刻,道:“对于军种,要进一步细化。步兵中,有弓箭,盾,突击,防御等;骑兵有重轻之分;火器营也要细化,炮,枪,雷等。水师也是如此,既要海战,水战,也要能上岸战……”

“我不是强调单一兵种,而是说综合实力,军队打仗,需要多兵种配合,没有突出哪一种的意思……”

“水师的重要性,在未来战场中,会得到凸显,尤其是我大宋与辽国,水师的作用,至关重要,要认真对待……”

“除此以外,水师也要承担对我大宋海贸的保护,打击海盗以及敌对国家的侵扰,我大宋海贸利益,关乎国运,不容懈怠……”

“水师成型之后,要南上北下,宣示国威。高丽,倭国,大理以及瞿越国等,都要走一遭,既是要宣示国威,也是要互设联络点,开通经贸往来,互通有无……”

“均田法实施,五年内,粮税会收到巨大冲击,商贸,尤其是海贸就会凸显,要着力保护以及推进发展……”

章楶,许将躬身而立,将赵煦的话一字不漏的收入耳朵里。

在大政上,都是互通的,没有什么事情是单独的,海军,已然成为‘绍圣新政’的一大重点。

而海贸的重要性,会在国库畏缩的情形,显得更加的重要。

赵煦说着,就迈步,踏上了岸边的一艘老旧的,好似要沉入水底的表演性质的战船。

陈皮以及身后的禁卫吓了一跳,要上前阻止。

赵煦摆了摆手,用脚试了试,站稳了又向前走了几步,继续说道:“打造水师是耗钱的,因此要格外认真。水师是用来打仗的,不是表演给人,博取一乐的。所以,战船要坚固,武器要犀利,沈卿家。”

一路没怎么说话的沈括,连忙上前一步,抬手道:“启禀官家,太学设有专门的水师院,主要是用来培养水师将领,研究战船以及水战的战术战略,武器装备等。泉州水师的一应战舰,火炮,火器,武器甲胄等,都由水师学院专门研究设计,全部全新,最好,最强……”

赵煦站在战船上,观看着其他几艘锈迹斑斑的战船,点头道:“这样很好,在战争的战略战术方面,我们一定要走在最前面,要不断发展,不能墨守成规,故步不前,只有永远走在最前面,才能保证国家强大,无惧外辱。我们要时刻保持锐气,勇于开拓创新,发明创造,老祖宗建功立业不是靠躲在家里空想,坐吃山空;我们也不能靠着老祖宗的余荫吃一辈子,老祖宗留下的祖制,解决不了我们面临的问题……”

沈括,章楶,许将躬着身,作聆听状。

他们都是聪明人,其实很清楚,赵煦的话,不止是在说水师的事,根本目的,还是在说着变法的事,在不断的劝说他们,降低或者去除他们心中的芥蒂与抵触。

‘军改’是‘绍圣新政’的最优先事项,但赵煦在其中掺杂了太多的属于赵煦他独有的、超前的想法;同样的,章楶,许将等人也有着无法突破的‘祖制’以及‘平衡’制约。

这两样纠缠下,迫使主持‘军改’的兵部与枢密院有些束手束脚,在很多事情上迟疑,犹豫,无法达到赵煦的预期。

赵煦站在战舰上,说话间,余光看了章楶与许将一眼。

他固然是皇帝,也不能一道圣旨,就让让人按照他的想法一一照办,还得说服这些执行的人。

在这艘破烂战舰上走了几步,回头上岸,看着章楶与许将,道:“北方的军改,要加速,要尽早的完成,投入实训,厢军,番军等该合并的合并,该撤的撤,我大宋要走精兵强国路线。冗兵这种现象,必须根除。南方,以江南西路为试点,重点,认真整肃。朕知道,近来发生的事情,让你们有所迟疑,朕要告诉你们的是,将来还会发生更多的事情,你们枢密院与兵部,要坚定意志,不能动摇。迟疑,敷衍,停滞不前,是对‘军改’的背叛,是叛君祸国!”

叛君祸国!

这样的罪名,已经是最大了!

许将与章楶脸色微变,同时抬手而拜,沉声道:“臣领旨,谨记于心,不敢或忘!”

第五百八十章 时间第一百六十二章 狗胆包天第九十八章 亲政第一百三十二章 斩立决第五百七十六章 告示第五百二十三章 破解第两百八十三章 反对如潮(求订阅)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半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大宋必胜第三百四十三章 木匠皇帝第一百七十五章 环州被围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理寺第五百五十七章 态度与真诚第一百四十七章 有些人被逼急了第五百二十九章 坚定意志第二十五章 危机第六百七十七章 巧与不巧第两百五十一章 做大事的人第一百一十章 大势所趋(求收藏~)第三百八十四章 夜色正酣第三百二十四章 谋逆大罪第四百三十一章 好一个察哥第六百零三章 咨政院第五十七章 退无可退第六百一十四章 劝归第六百九十五章 乱政祸国第四百三十一章 好一个察哥第三百一十三章 票号运作第两百四十七章 巫蛊第八十二章 杖毙(加更,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盛世年华第五百一十六章 缇骑第三百章 官场百态(求订阅)第四百五十三章 共识第九十九章 分果果第一百二十一章 厘清案情第两百零一章 天下大事一言决之第三百五十一章 见你一次打你一次第五百一十二章 捆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苏轼回京第七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冥顽不灵第一百六十八章 嚣张的夏使第三百零七章 难如登天的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风云变幻第六百六十八章 父子约定第三百九十三章 局势纷乱第三百六十八章 虎狼之地第两百二十八章 针对第四百九十六章 标签第两百五十九章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第五百零八章 风声雨声第三百二十五章 冥顽不灵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看陛下的意思第四百七十五章 事多繁杂第三百九十八章 诏书:顺诚王第一百九十一章 谣言误我第三百四十二章 弥天大祸第三百二十五章 冥顽不灵第三百五十二章 会转弯的章惇第六百七十章 制衡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都要第八章 蹴鞠第两百七十章 皇后有喜了第三百四十章 章惇的战略第七百三十五章 囊中第六百六十六章 种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内外第四百零二章 请辞的巡抚第两百九十六章 触及儒家礼教第六百五十七章 恩科第四百四十二章 僵局第三百五十三章 进步的大相公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秋无义战第六百零二章 南来北往第七百五十章 火炮第七百四十五章 速战速决第三百八十七章 风云变幻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断显现的裂痕第五百八十九章 抄家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始了第六百四十二章 进不去第一百八十五章 刀兵凌厉第四百六十章 黑锅第三百一十一章 舆论阵地第四百一十四章 凝结如冰第五百三十七章 行动第五百二十九章 坚定意志第六百二十二章 无法作答第五百四十六章 昭告天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士农工商第六百八十六章 恶性事件第两百五十九章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第三百九十一章 内外第五百八十章 时间第七百四十三章 抵达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图越大第五百八十六章 警告再三第四十四章 下场第六百四十四章 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