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击

章惇对赵煦这次的‘慷慨’也是十分震惊。

要知道,哪怕是神宗皇帝,对于外廷‘借钱’,也是要利息的,并且会再三催促归还,生怕外廷拖久了不还或者还不上。

章惇等吴居厚说完,这才道:“官家倾尽所有,我们做臣子的也不能一味所求。对于皇家票号的钱粮,户部借的每一分,都需要我签署。对了,一般是采取什么形式借还?”

吴居厚道:“一般是根据我们的要求,现钱或者粮食。不过,皇家票号的钱粮也不在一处,借调麻烦。如果我们要用的地方有皇家票号分号,一般会在当地给付。现在形式,一般是现钱现粮与交子,各有一半。”

蔡卞这时看着吴居厚说道:“如果是官家内库出的交子,倒是可以信任,也能省去诸多的舟车劳顿与火耗。还能避免其中不少的上下其手。”

章惇认可前面的,对于减少贪腐,他心里不置可否。

面色严肃,认真,章惇看着吴居厚,道:“皇家票号那边,要多多协助。朝廷与官家仔细商议过,‘天下钱粮汇于汴京’,弊大于利,要适度调整。若是有皇家票号的交子,居中调度,可以省去不少力气。”

吴居厚抬起手,犹犹豫豫的道:“下官也认为若是真能如此,未尝不是幸事。下官等担心,这皇家票号不能长久,将来若是猝然崩塌,后果不可想象。”

章惇听着,与蔡卞对视了一眼。

蔡卞微微点头,看着吴居厚,交底似的道:“皇家票号的事,你不用担心。这只是刚开始,将来,朝廷会设立专门的主管衙门,并且,皇家票号也不会一直一家独大下去。”

吴居厚憨厚的脸色不变,小眼睛眨了眨。

蔡卞这样的话,别说他了,就是四五品那些官员,能糊弄过去的也不多。

皇家票号,那是官家的内库。主管衙门,不会一直一家独大?

怎么可能!

章惇适时接过话头,道:“对于国库空虚,政事堂有诸多应对手段,尽可能的开源节流,未来三年,大家都要辛苦一点。”

朝廷支出大增,税收大减,此长彼消之下,日渐的捉襟见肘。

作为户部侍郎,吴居厚深感压力。

他放过了‘皇家票号’这个敏感话题,抬起手,道:“说到开源。下官想来,一个是对于商业的整顿,尤其是海贸,或许会有所助益。另一个……就是互市。若是与辽,李夏,吐蕃,甚至是大理国等开放互市,由下官来操持,不敢多说,一年增加个五百万贯的收入,还是有可能的。”

作为户部侍郎,他知晓辽国,李夏以及吐蕃的情况,大宋这边要是放得开,完全可以大幅倾销‘非管制’商品,利润绝对惊人!

蔡卞神色肃了几分,道:“商贸的事,户部尽可操弄。关于互市,这一点,朝廷还要再斟酌,你莫要过多期望。还有,政事堂已经决定,对盐铁矿等,要收紧,不能这么散漫了。”

吴居厚也提过这个想法,只是这一块,大宋国政百余年,牵涉又太大,朝廷一直较为谨慎。

“需要户部来把握吗?”吴居厚问道。

章惇道:“不用,这件事,朝廷会设立专门的,新的衙门,直接隶属于政事堂。”

吴居厚胖脸动了动,近来朝廷设的新衙门越来越多,并且‘隶属于政事堂’的占了绝大部分。

这也预示着,朝廷对于权力的集中,还在不断的继续。

蔡卞好像听到脚步声,抬头看了眼外面,道:“户部的责任重大,我们与梁尚书谈了很多次,有很多事情谈不拢,你要继续用用心。另外,对于户部的一些权力,政事堂考虑着,要单独拿出来,组建新衙门。比如户籍,比如一些税赋,田亩等等,你心里要有数。”

吴居厚嘴角动了动,他心里刚才还想着朝廷的中央集权在加剧,这又来了。

这是要将户部的权力,直接拉到政事堂之下,更利于政事堂管控。

夹在户部与政事堂,‘新党’与‘旧党’以及与章惇的私人关系等错综复杂的网络中间,吴居厚正想找借口推脱,却见裴寅快步走进来,道:“大相公,出事了。”

裴寅是一个定力,只礼数的人,少见他这么冲进来。

章惇倒是神色如常,道:“什么事情?”

裴寅道:“大理寺那边派人传话,原洪州知府应该的族人进京,要敲击登闻鼓,为应冠洗清冤情。”

蔡卞一怔,神色若有所思。

应冠是原江南西路,洪州府知府,在抵抗贺轶为首的巡抚衙门推行‘新政’,他是众所周知的主力。

在贺轶死后,应冠与栾祺等人,在被押送入京受审之前,在洪州府大牢里离奇‘自杀’。

现在,他的族人入京,要敲登闻鼓喊冤。

这里面,就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了。

以应冠的罪名,不说抗拒‘新政’,就是那些贪污受贿之类,斩立决个十次是没问题的。

偏偏,在宗泽到江南西路没几天,应冠的族人就要敲登闻鼓!

经历过无数宦海争斗的章惇,自然心头更是明亮。

吴居厚挺着肚子,胖脸皱了皱,心里是暗自叹气。

这是江南西路那帮人开始反击了。

或许,这还不算是反击,只是一个试探。

章惇拿起茶杯,静静的喝茶。

蔡卞沉思一阵,与章惇道:“这件事,怕是要闹腾起来,得想办法摁住了。”

章惇喝了一口,又放下,道:“摁不住。他们有备而来,我们要是强压,只会激起更大的事端。刑恕怎么说?”

刑恕,大理寺少卿,大理寺的实际负责人。

裴寅连忙道:“登闻鼓,是归御史台管理的,只是有人提前告知了大理寺,刑少卿才知道,特意派人通知。”

蔡卞会意,看着章惇道:“登闻鼓一响,满城皆知,官家要召见,甚至要开朝会,一来一去,又是攻讦我们的浪潮。”

章惇剑眉一挑,淡淡道:“他们还是没搞清楚,这个朝廷,是谁说了算。传话黄履,先发制人,将应冠等人革除一切官职,继续追查,并追剿贪腐不法所得。”

“责成御史台,将应冠等人‘自杀’一案,下放江南西路,命江南西路速速查清,或者派使,与那些族人一起返回洪州府。”

“对于登闻鼓的,御史台要严加看护。”

蔡卞听着章惇的话,突然想起来了,登闻鼓不是谁想敲就能敲的,没有在刑部,御史台,大理寺走一圈,在强力人物的帮忙下,连登闻鼓的边都摸不到!

第七百五十九章 条件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反了反了第七十八章 错了(求收藏~)第六百五十二章 京城之外第四百九十八章 舆论第八十二章 杖毙(加更,求收藏~)第一百四十章 最大的党争诗案第一百六十二章 狗胆包天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看陛下的意思第五百三十五章 团结第七百四十八章 行文走武第三百五十一章 见你一次打你一次第五十二章 品出味道第两百八十六章 刻薄皇帝第三百二十九章 以交子发工资第八十章 不从(求收藏~)第六百四十五章 烦恼第三百七十四章 兵临城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结束了第一百五十章 酷似隋朝末年第两百三十八章 逼宫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心第七百零五章 离京前第两百五十四章 大祸临头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响第六百七十九章 万象第九章 球,进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民间力量第四百一十四章 凝结如冰第两百一十章 弟弟还小第五百一十六章 缇骑第七百四十六章 自信第四百一十章 悄然的变化第一百六十章 天地间的一把刀第六百二十五章 推进第一百零七章 怒气腾腾第五百八十章 时间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访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清洗第一百八十章 讳莫如深(第三更~)第六百零八章 突然第二十二章 布置第四百五十三章 共识第六百六十九章 讨伐不臣第六百七十六章 新格局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头第六百零七章 鼎力第一百一十三章 抓!全抓了!第两百二十七章 冬天里的熊熊烈火第一百三十三章 惊天动地大事件(求订阅)第四百九十八章 舆论第六十章 暗潮(为盟主‘朕躬钦处军国事’加更)第六百二十三章 归京第四百四十六章 憨第六百三十四章 抵达第一百六十三章 全数罢黜第五十四章 乘胜追击第五百零一章 大赦一事第两百六十二章 紧张又期待的一刻第三百五十八章 受害者有罪第两百七十六章 如火如荼的新政(二合一大章)第一百零一章 深刻的变化第三百九十一章 内外第七百零一章 眼睛嘴巴上架感言第五章 恩威并用第一百八十四章 筹钱三兄弟第六百四十六章 百态第一百一十二章 进一步第三百四十九章 好手段第一百四十五章 去他娘的祖法第五百八十六章 警告再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对六部的布置(第三更)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访第四百一十八章 特别时机第六百五十一章 热烈第两百六十二章 紧张又期待的一刻第六百二十六章 合流第两百四十六章 对皇后出手了第三百零四章 图穷匕见(第二更)第四十一章 杀人不过诛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环州被围第七百三十六章 可能第七百二十一章 恶心手段第四十章 天子垂堂第四百七十五章 事多繁杂第一百四十五章 去他娘的祖法第两百六十章 户部发财了第六百零二章 南来北往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图越大第七百六十七章 光阴似箭第四百五十六章 学问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歧第六百五十四章 面圣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一个皇后娘娘第五百九十九章 目光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约而同第四十八章 后进之路第六百六十一章 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