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无法作答

苏颂的到来,没有影响宗泽的既定计划。

他们在全力推行人事更迭,加强武装力量的控制,确保再大的变动,江南西路不会失控。

林希坐镇,调度一切。

黄履忙着建南御史台,调配人手。

李夔既要组建江南西路总督府,又要忙着构建南大营。

刑恕忙着大理寺的事,沈括忙着南国子监、南太学。

京城来的大人物,一个个忙的脚不沾地,比宗泽等人还要忙碌。

刘志倚则带着巡抚衙门的命令,带着一个个新任知府、知县上任。

洪州府作为首府,是改革的优先与重点,周文台的注意力已经放到府务上,是没白天没黑夜。

苏颂第二天就入城了,身后跟着一大队侍卫,是宗泽派过来的。

苏颂没有在意,宗泽等人也没有出来迎接。

双方保持着‘不知情’的默契,各自忙各自的。

苏颂在洪州府走走停停,见了一些人,只不过半天,就坐着马车,转向了南昌县。

在南昌县,他没有入县城,而是来到了一个村子。

有一户人家接待了他,只有两个中年妇人,他们看到苏颂,都很吃惊。

“苏先生……”

中年人欲言又止,他们与苏颂认识,还是三十年前,他父亲在世的时候,那时候他才十一岁。

苏颂看了眼拘谨的妇人,微微一笑,道:“都是我的侍卫,不碍事。”

中年人虽然是农户,却也知道,三十多年前认识的苏先生,已经是致仕的大相公,那是云端的大人物,他们连攀扯的心思都不敢有。

妇人站在一旁,低着头,瑟瑟发抖。

苏颂见状,心里暗叹,当真是物是人非,一去难返了。

苏颂感叹一句,手里拄着拐就问道:“听说,你们这里正在准备丈量田亩?”

中年人犹豫了下,却没说话。

“我已经致仕了,就是来看看,放心说,不会有人知道。”苏颂道。

到底是三十年前的交情,中年人表情变化再三,还是道:“是有押司来过,说是要丈量田亩,核实清楚庄户佃户。”

虽然阻力丛丛,但也不乏倒向‘新党’,卖力气表现的人。

“你们怎么看?”苏颂看着中年人道。

中年人有些尴尬的笑了下,道:“我们只是佃户,能有什么想法,只要有地种就行。”

苏颂道:“你们村里的地,都是大户的?”

中年人想了想,道:“倒也不全是,七八成吧,还有一些是族老的,另一些是山地。”

苏颂双手都放在拐上,道:“如果,官府将这些地分给你们,你们会高兴吗?”

中年人与妇人吓了一跳,中年人连连摆手,道:“庄家的地,我们是万万不敢要的,这不是找死吗?”

苏颂神色不动,微微点头。

士绅大户之所以是大宋的根基,除了拥有田亩外,最重要的,就是‘养活’一方,这种‘养活’,自然有控制的意思。

寻常百姓,见了士绅大户,哪个不是哈腰点头?

朝廷要将大户的地分给他们,他们不敢要!

朝廷是一阵风,来来去去,可士绅大户却是永在的。

而且,苏颂知道,这只是一方面,还有更多潜在的,不可挑战的明暗规则。

田亩是‘绍圣新政’改革的核心,现在不止是士绅反对,百姓也答应。

在固化的阶层中,任何人想要改变,都会面临集体的反抗。

苏颂默默一阵,道:“官府要是在别的地方给你们准备田亩,你们愿意去吗?”

中年人还是很不安,也很警惕,道:“苏先生,我们……还是想守着祖业。”

哪还有什么祖业,无非是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愿背井离乡。

苏颂没有再多问,拿出一吊钱放下,默默的离开了。

曾经的老友没几个在世,他这一趟,徒增伤感。

中年夫妇只是站在门口,不敢多送。

那一队队的侍卫,充满了凌厉的的煞气,比官府差役凶多了。

苏颂离开这个村子,来到县城,进了一家大户。

“相公,您不知道,我们有多想你……”

有一个六十出头的老者,站在苏颂面前,说着说着就开始擦泪。

这是他的姻亲,是他一个孙子的妾室的出生之地。

哪怕是六十多岁的老者,在苏颂面前,依旧是小辈。

苏颂微笑着安抚了几句,一大群人围绕着苏颂,话里话外都是亲近。

苏颂哪怕致仕了,那也是他们仰望的大人物,他们毕家太多事情得仰望苏家。

寒暄了一阵子后,毕家倒也识趣,妇孺遣散,只留下了毕家家主陪着苏颂,来到院后的小屋。

毕家家主毕辅之与苏颂坐下后,到了茶,毕辅之就摇头感叹的道:“相公啊,近来,日子不好过啊。”

作为南昌县的大户,知县都吓跑了,下面人的怎能不心惊胆战?

更何况,洪州府那边是磨刀霍霍,这几天南昌县多了太多陌生面孔,还有大量的军队出现,着实吓坏了南昌县上上下下。

苏颂对这些心知肚明,看着毕辅之道:“朝廷要变法,你是知道的。我问你,若是朝廷回购你的田亩,分给百姓,市价或者溢价,你能同意吗?”

毕辅之表情犹如便秘,纠结再三,还是道:“相公,咱们是自家人,我就不瞒你说了,这些田亩,都是祖产,我要是给卖了,哪还有脸见祖宗?”

苏颂依旧盯着他,道:“家国大义,官家与朝廷征召,你不应该主动捐献,为国纾难吗?”

毕辅之禁不住的嘿笑出声,道:“相公,您就别给我戴高帽子了。再说了,现在不是我们愿不愿意的问题,是朝廷明火执仗的打家劫舍,我们只是待宰的鱼肉。”

苏颂“朝廷那边给出了多种方案,回购,回购一半,或者你们降低租钱,不得奴役百姓,你倾向哪一种?”

毕辅之伸手拿起茶杯,拨弄两下又没喝,最终还是道:“相公,咱们就不能回到以前吗?老是这么折腾,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八年前,神宗朝,王安石的变法,如火如荼,尤其是‘青苗法’,引起了剧烈震动与反抗。

受到影响最大的,不是百姓,而是这些士绅大户,是以,‘青苗法’被反抗的最为激烈,攻击最猛烈的,也是‘青苗法’,同样,‘元祐更化’,废除的第一项,也是‘青苗法’。

对于毕辅之的话,苏颂没法回答。

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调第二十八章 料理第三百四十一章 斩辽使第五百九十章 来人第八十六章 困顿第六十五章 腐朽不堪第三百零二章 妖魔鬼怪第两百七十七章 政事堂内两两对决(为暖百万白银盟加更~~)第五十四章 乘胜追击第两百一十九章 凶狠的赵佶第四百七十八章 很生气第四百四十九章 瑞兆第三百七十八章 夏人疯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目的第四十三章 谁敢无视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京第五百二十一章 压力第六百章 离心第六百六十五章 恩科第七十四章 可怎么办第四百七十六章 反对浪潮第三十六章 换个玩法更新问题以及祭天第六百零九章 棍棒第五百六十九章 念念不忘第五百五十六章 虎头蛇尾第三百七十四章 兵临城下第两百八十章 人心叵测啊第六百二十二章 无法作答第四百九十一章效果第六百三十六章 惊觉第五百一十六章 缇骑第一百一十章 大势所趋(求收藏~)第三百三十章 童子军第七百六十五章 吃席第六百四十二章 进不去第三百八十八章 巡猎幽云第三百九十九章 归京第五百八十四章 靴子第六百五十四章 面圣第四百七十章 旧事新说第三百四十六章 暴露第三百四十章 章惇的战略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敌当前第两百七十四章 斩立决第一百五十九章 第一军:虎畏第六百六十一章 糊弄第五百五十九章 死水第一百八十五章 刀兵凌厉第三百九十四章 毛骨悚然第两百九十七章 鼠有鼠道第七百五十三章 羊苴咩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清理‘新党’第十六章 出宫第四十六章 权力熏心者第三百七十五章 援军不宜来的太早第六百二十八章 时间第一章 有人害朕第三百三十章 童子军第两百七十一章 坐镇青瓦房第三百八十七章 风云变幻第三百四十七章 弹压不住第四百九十章 容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变第一百零七章 怒气腾腾第三百章 官场百态(求订阅)第七百零七章 巧遇第三百八十一章 嚎啕大哭第七百一十七章 基础第五十一章 封官许愿第七百六十八章 没有终点第四百三十一章 好一个察哥第五百八十六章 警告再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上京之人第两百三十六章 新的热点第三百九十七章 和成第六百四十八章 皇权不下乡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两百九十六章 触及儒家礼教第九十七章 奸臣有道(求收藏~)第五百三十四章 托献第四百六十四章 下马威第两百四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三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进步的大相公第七百二十七章 似水流年第四百二十八章 眼前一黑第六百章 离心第三十五章 不单纯第三百二十四章 谋逆大罪第二十一章 惊变第一百三十六章 泼皮第四百四十八章 无形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等半个月(第三更)第六百八十三章 比例第两百五十五章 抄家第六百三十一章 悍匪第五百六十二章 变化第五百一十七章 共识第五百零一章 大赦一事第七百五十九章 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