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除恶务尽

第六百八十四章

赵煦没回陈皮,快步来到了垂拱殿。

种师中已经在等着了,一身的甲胄,脸角方正,面色俨然。

“臣种师中参见官家。”赵煦一进门,种师中就单膝跪地,沉声道。

赵煦摆了摆手,到:“种卿家免礼,坐,陈皮,上茶。”

“谢官家。”种师中一丝不挂的应声,在下面的椅子上坐下,作恭谨状。

赵煦坐下后,道:“朕就不废话了,事情你都知道了,说说你的想法。”

种师中又站起来,道:“回官家,臣一路上都在思考,臣认为,大理所谓的东京广南西路不过百余里,臣发骑兵,围住东京,而后兵分三路,堵住要道,一月便可解决!”

赵煦面露意外,道:“枢密院与兵部计划,直接讨伐高氏,剿灭高氏一切军事力量,你不赞同?”

种师中微微低头,道:“官家,臣认为,剿灭高氏耗时良久,并且容易激怒大理各个派系,不如一切在大理国东京解决。以我大宋强兵弹压,迫使他们各派系妥协,最后,由十三殿下监国,徐徐图之,有一朝一日,大理国自会上书,请求撤国号,归化我大宋。”

赵煦心里分析着,计较着。

枢密院与兵部的计划核心是杀鸡儆猴,弹压大理国上下。好处是立竿见影,坏处是后患无穷。种师中的计划,是温水煮青蛙,徐徐图之。好处是并不用太费力气,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

赵煦默默盘算一阵,道:“卿家所言有理,朕这里,不给你设限,你到广南,整军备战,我们的战略意图十分清楚,只要这一点不偏离,具体的行军策略,以你为主,枢密院与兵部,朕会帮你说和。”

种师中一怔,有些不知道怎么回话。

将帅出兵在外,朝廷那是要掌握一丝一毫的动作的,哪有这么放权的?再说了,兵部与枢密院,政事堂,朝廷能答应?

赵煦接过陈皮上来的茶,看着种师中道:“除了明面上的五万,还会有各路的支援,可动员的兵力,在十万左右。粮草之类,朕已经让户部筹集,会在一个月内到齐。赵似为主帅,你为先锋,这样是为了赵似日后监国大理,主要军事行动,以你为主。战功是你的,若是失败,罪责也是你的,可明白?”

种师中抬手,沉声道:“臣明白。”

赵煦点点头,道:“朕要嘱咐你几件事。第一,对于大理国的行动,要快准狠,既要有大义,也要凌厉解决,不能拖延。第二,对于其他人的对你的干预,你不必理会,以枢密院、兵部为主,朕的旨意,也会通过枢密院下达。第三,除此之外,对于广南路附近四路,枢密院与兵部会借机整顿,你以钦差讨伐元帅的身份,从旁协助。你在河东路怎么干,在广南路就怎么干,遇到事情,要干脆利落的处置。在这方面,如果有什么问题,你就推给赵似。‘军改’一事,有功无过。”

种师中没想过这一层,再次沉声道:“臣领旨。”

赵煦将茶杯放下,道:“你是枢密院与兵部联合举荐的人,朕御驾亲征你从旁,对你的能力,品性,朕都十分信任,这件事交给你,回来后,京外三大营,有你一个位置。”

种师中神色微变,沉声道:“臣定不负圣恩!”

“陈皮,代朕送送种卿家。”赵煦再次拿起茶杯道。

种师中表情微微动了动,道:“臣告退。”

他面色俨然,心里却诧异,就这样过去了?

这才意识到,朝廷,官家,真的与以往大不相同了。

陈皮陪着种师中出了垂拱殿,一路向着宫外走去。

天色渐晚,路上的人并不多,唯有不远处的政事堂方向的灯光清晰可见。

“种总管。”忽然间,前面的陈皮转头,微笑的看着种师中道。

种师中不动声色的上前一步,道:“大官有何指教?”

陈皮将身后的人挥退,再次瞥了眼四周,见无人这才微笑道:“种总管,有些话,小人不知当讲不当讲?”

种师中哪里不知道陈皮的特殊地位,道:“大官有话,尽管直言,下官洗耳恭听。”

陈皮连忙躬身,道:“小人可不敢。是这样,大理国的高氏,杨氏等悖逆伦常,欺君篡位,十恶不赦。一来为正伦常,二来为稳民心,小人认为,这些人,百死莫赎。”

种师中不是傻子,也不是他兄长种建中貌似木讷,相反心思敏锐,豁然就捕捉到了一些,凑近一点,低声道:“大官的意思是,借机,铲除大理国的权臣?”

陈皮也凑过头,越发的低声道:“除恶务尽。”

“下官明白了。”种师中神色严肃的道。

他哪里不知道,看似是陈皮在说,实则陈皮就是个传声筒,是垂拱殿的官家不能明讲的话。

“种总管请。”陈皮退后一步,抬手示意。

“陈大官请。”种师中也后退一步,示意陈皮先走。

两人神色如常,继续向前走,好像没有刚才那翻对话。

此时的枢密院,灯火通明。

章惇,章楶两兄弟一边简单的吃着晚饭,一边下棋聊天。

他们都是严谨的人,往常这种事是不会发生,着实是太忙,太累,需要休息,换换脑子。

也就是他们两兄弟才能这边放松。

章楶吃着包子,喝着热茶,道:“种师中明天会来见我,大理国处理起来并不难,难的是后续。汉唐以来,从未征伐成功,太祖划江而治百余年,不是没有原因的。”

大理国的范围,基本上就是南诏古国的地盘,中原王朝在这里有着诸多血泪教训。赵匡胤立国之初,就将大理国定为‘不征之国’,‘划江而治’。

章惇跟章楶吃的一样,随手还在落子,道:“尽是不同往日,无非是手段的问题。以大理国内乱丛丛的现状来看,还是不难的。我担心的,反而是吕惠卿。”

章楶看着棋盘,若有所思的点头,道:“青塘等地失落数百年,即便取回,想要立足也很难,还是需要徐徐图之。吕惠卿的能力我们都信得过,就看他的心思了。”

第六百八十章 去向第四百五十四章 仁慈第三百二十五章 冥顽不灵第四百一十三章 不可置信第七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非我既敌第八十章 不从(求收藏~)第十五章 受惊的兔子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约而同第七十七章 久等的一刻第四百八十六章 党争泥沼第一百八十九章 古来第一大奸佞第七百一十九章 死第七百六十八章 没有终点第五百零一章 大赦一事第二十章 窗户纸第六百三十七章 剿匪第六百九十六章 熬第六百八十章 去向第三百六十四章 御驾亲征第一百二十六章 对六部的布置(第三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坐实第六百零一章 千丝万缕第七百一十九章 死第一百五十九章 第一军:虎畏第一百一十五章 空虚第五百一十七章 共识第六百九十一章大封推感言第三百九十章 强硬第四百九十八章 舆论第一百四十三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五百五十六章 虎头蛇尾第五百二十一章 压力第六百六十七章 发兵大理第七百零九章 同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抓!全抓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歧第七百一十七章 基础第七百二十四章 苏州府第一百四十二章 朕有办法第四百七十三章 第一步第三百八十四章 夜色正酣第七百二十三章 无止境第三百七十六章 准备好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缇骑第一百二十二章 风声骤紧第五十九章 朕可以杀人吗第五百五十四章 孝道第六百三十九章 过往第六十三章 龙蛇起舞第一百九十九章 口含天宪第七百五十四章 子孙莫学我第七百五十章 火炮第四十二章 赵煦的破绽第两百六十一章 最富有的阶层第三百零八章 邀天下民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清理‘新党’第两百八十八章 打脸第六百九十章 失控第七十一章 快快快第三百零八章 邀天下民心第两百八十二章 严打(补更)第六百四十七章 善后第三百九十五章 辽人的斡旋第三百五十章 挑战心里底线第五百二十八章 治家第二十五章 危机第七百二十章 聪明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对六部的布置(第三更)第六百六十三章 读书人的事第七百二十四章 苏州府第三百二十二章 决然第五百二十九章 坚定意志第六百七十章 蠢货第一百三十四章 朕的天子亲军(求订阅)第五百四十九章 严肃第四百八十五章 民间力量第六百零九章 棍棒第七章 又一条线索第七百五十一章 战争打响第两百七十六章 如火如荼的新政(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官家要做什么(为盟主‘码字工异客行’加更)第六百一十四章 劝归第一百二十章 另起炉灶第七十五章 邀功(求收藏~)第一百零三章 厄需变法第六百八十七章 道第五百六十七章 惊呼第三百五十七章 章惇的人头第七百零四章 帝王心术第两百八十五章 蛮横推进(求订阅~)第六百四十九章 晋升第三百三十八章 宣仁第三百九十八章 诏书:顺诚王第七百零一章 眼睛嘴巴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都要第六百六十五章 恩科第两百一十七章 磨刀霍霍第两百二十章 官家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