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诡异

李恪心里越发的别扭,眼前这个年轻,给他一种——颐指气使的感觉。

虽然这房间里只有他们两人,但门口佩刀的四个汉子还是告诉李恪:得谨慎。

他保持着微笑,道:“这些我倒是也听到了,不过也就是听听。”

赵煦见他不肯说实话,也是一笑,道:“最近那个赵谭的事,你听说了吧,你是怎么看的?”

赵阗的两道奏本,在开封城是沸沸扬扬,说什么的都有。

李恪自然也知道,依旧微笑着道:“书生意气,不能当真。”

“不能当真?具体说说。”赵煦来了兴趣,坐了起来。

李恪眉头动了下,还是耐着心道:“他的那两道奏本,过于偏激。我大宋立国百余年,厚待士人,并不是什么错。将所有事情归结给士人,岂不偏激?若是天下没了士人,又会是什么光景?”

赵煦道:“可士人占据了天下所有的好处,权力,田亩,钱财等等,压榨百姓,侵吞国库,国贫民穷也是不争的事实。”

李恪道:“具体的事情需要具体的对待,不能笼统的将所有事情归结于一点,然后一杆子打下去,这样做,不但不会得到预期的目的,还会适得其反,如烈火烹油。”

赵煦若有所思的微微点头,道:“那你觉得,朝廷应该怎么做?”

李恪隐约觉得眼前的年轻有些不简单,变得谨慎起来,道:“朝廷在诸多政策上是没有问题的,比如削减军队,控制官员俸禄,甚至是登基户丁,清丈田亩,都没有什么错,历朝历代都做的事。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非议,我认为,是朝廷过于急切了。”

李恪肯定了朝廷的大政,用‘过急’收尾,可以说拿捏的什么的好。

对于朝廷的‘过急’,这是公开的秘密,朝廷内部也一直是不断的争论。

“那你认为,应该怎么慢?”赵煦坐直了身体,微笑的看着李恪。

李恪眉头皱了皱,他感觉对对面的年轻人在考校他。

他强忍着不快,道:“我说的这些,都应该徐徐图之,如春风化雨,施政于无形,而不是大开大合,激起朝廷争斗。”

李恪说的越发谨慎。

赵煦心里思索着,眼前这个人明显没有说实话,说的都是所有人知道的事。

‘到底是我心急了。’

赵煦暗自道,随便抓一个人来,肯定不会得到他想要听的声音。

赵煦心念一转,道:“你对当今官家怎么看?”

李恪怔神,这是什么意思,要对一个陌生人非议君上?

李恪深深的看了眼赵煦,道:“英明神武,垂拱天下,又先王之风。”

赵煦神情略微有些古怪。

眼前这姓李的说了三个词,十分有用意,一个形容是太祖的,一个是历代宋皇的标榜,至于‘先王之风’,就有些费琢磨了。

先王,指的就是宋神宗了。

赵煦的先王之风,是宋神宗的宽仁包容,还是‘矢志变法’?

毕竟,‘绍圣’二字,就是继承圣人,继承先王的意思。

赵煦没有去琢磨,喝了口茶,又道:“你觉得,朝廷要扭转困境,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我是末流小吏,哪里懂的国之大政,兄台高看我了。”李恪微笑着说道。他话头变得越发的谨慎,同时频频看向门外。

这是要走了。

赵煦也觉得这次交谈索然无味,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在皇宫里听不到的声音。

李恪见赵煦陡然间兴致缺缺了,果断抓住机会,站起来道:“船修的差不多了,在下告辞。”

赵煦没跟他客套,目送他出了门。

“还得找个合适的地方,制造点气氛才行……”

赵煦对这次不成功的谈话进行了反思了。

李恪出了赵煦的门,很快的离开这艘船,回到他的船上。

刚进船舱,李大娘子就迎过来,瞥了眼外面,低声道:“怎么样?都是些什么人?”

李大娘子身旁还跟着一群女儿,妈妈,丫鬟,全都是一脸的担忧的看着李恪。

李恪已经不担心赵煦是豪强了,安抚着她与众人道:“没事了,是一位贵公子,相谈尚可。”

众人这才安心,松了口气。

现在四处不太平,要是有人打劫他们的船,那可不止是钱财,还会将他们掳走,那可真是生死难料的大祸了。

“爹,我刚才看到,他们升了一个赵字旗,飞快的又撤下去了。”忽然间,一个十一二岁模样的小姑娘挤出来,看着李恪脆生生的道。

“赵?”

李恪若有所思,他倒是知道赵煦出京巡视,但带的大部队,走的是官道,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难道是宗室子弟?”

李恪又看向赵煦的大船,想了想,还是摇头道:“不管他是什么人,我们修好船立刻就走,不要多做牵扯。”

众人都是点头,这才是安生之道。

小女孩睁着大眼睛,跟在一群人中,小小个子,并不显眼。

“主君,船舱有块烂掉了,得大修才行。”这时,一个家丁站在船舱之外,与里面喊道。

李恪眉头一皱,走了出来,看着家丁道:“要多久?”

家丁道:“船工说,他们缺少工具还有材料,得上岸去找,今天可能走不了了。”

“走不了?”

李恪下意识的又看向赵煦的船队。

十几艘大大小小的船只,来来往往的彪形大汉,手握刀兵不在少数,一看就不是善茬。

李恪心里担心夜长梦多,道:“有没有其他办法?今天必须离开这里?船还能开吗?”

家丁道:“船工说不能再动了,必须要大修。”

李恪眉头皱的更多,看着赵煦的船,他看得出,赵煦哪里肯定有他这里需要的东西,但他着实不想再与那个有些诡异的年轻人打交道。

“快修吧。”

李恪也没有其他办法,交代了一句就转身进仓。

而不远处的大船上,赵煦休息了一会儿,又与孟唐等人说了会话,就准备小憩。

他在小憩之前已经下令,准备好好就启程,不耽误丝毫时间。

是以,在李恪进仓,烦躁不安的不多久,十多艘大船开始缓缓动了起来,依次离开岸边,开始顺河而下。

船队得先到运河,而后顺河南下。

第五百四十章 开不了口第五十四章 乘胜追击第五百八十三章 杀人了第六百零八章 突然第五百一十一章 岂有意乎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条命你们满足了吗第五百一十七章 共识第三百六十三章 提前战第六百零一章 千丝万缕第四百五十七章 隐秘第一百五十五章 全面宣战(求订阅)第两百八十三章 反对如潮(求订阅)第五百七十五章 来人第七百零七章 巧遇第七百二十三章 无止境第一百零二章 一把剑第六百一十四章 劝归第四百七十九章第一百零三章 厄需变法第一百六十三章 全数罢黜第五百一十八章 抢功第一百八十四章 筹钱三兄弟第一百二十二章 风声骤紧第五百九十九章 目光第三百四十五章 急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西夏来袭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城司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根胡子第六十章 暗潮(为盟主‘朕躬钦处军国事’加更)第六百五十九章 中京事第五百二十五章 养不起的读书人第两百零六章 出城十里相迎第两百三十三章 分化第两百七十一章 坐镇青瓦房第五百三十四章 托献第两百一十九章 凶狠的赵佶第七百一十九章 死第两百零七章 二十万大军更新问题以及祭天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太后的愤怒第一章 有人害朕第五百零五章 商贸开路第四百三十九章 祖宗家法第一百八十五章 刀兵凌厉第两百零一章 天下大事一言决之第五百一十章 海贸与海军第七百零六章 掩人耳目第两百八十四章 推广奇技淫巧第两百零三章 认输第一百三十三章 惊天动地大事件(求订阅)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臣之辈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都要第两百零九章 屈服(求订阅~)第四百八十二章 行事如风第七百零一章 眼睛嘴巴第二十八章 料理第七百一十二章 闷话第七百三十三章 贵客第五百九十九章 目光第四百二十章 一家人第八十二章 杖毙(加更,求收藏~)第四百九十八章 舆论第五百零九章 来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宰相肚量第五百六十五章 为国第一百七十七章 好消息第九十六章 君无戏言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高太后出手了第一百零九章 得力臣子(求收藏~)第五百八十九章 抄家第五百六十八章 青天大老爷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官家的脸第七百六十(一)章 捷报第六百四十二章 进不去第一百七十章 弹劾太皇太后第五百四十九章 严肃第三百六十九章 参谋军事第三十九章 上朝第四百二十三章 灵州第两百九十章 碰我试试?(补更)第两百九十五章 擅改年号第四百章 纠合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变第一百零二章 一把剑第四百五十二章 人浮于事第六百二十七章 豪情第一百零七章 怒气腾腾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无是处第六百三十七章 剿匪第三百三十三章 朕要减你们的薪了第一百零一章 深刻的变化第二十六章 复杂难明的局势第七百四十五章 速战速决第三百五十八章 受害者有罪第七百一十二章 闷话第一百三十四章 朕的天子亲军(求订阅)第一百六十章 天地间的一把刀第三百一十六章 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