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南北差异

赵煦没有打断,继续听着掌柜说。

这掌柜是朱浅珍选的人,明显有两把刷子,账目虽然混乱,可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盈利‘七万贯’。

七万贯,相当于七万白银,这是相当大的一笔数字!

这掌柜颇有些沾沾自喜,孟唐不说国舅的身份,也是总号‘钦差’,表现的好,肯定‘加官进爵’!

孟唐看了眼赵煦,道:“你们的客户,主要是哪些人?”

掌柜连忙说道:“主要是本地的商贩,都是大商人,背后家里都是做官的,他们有存有取有贷,分号的名声已经渐渐打响,我预计最多两年,分号的存钱,就能破两百万!”

两百万贯,着实是一笔巨款,对于这位掌柜来说,是一个业绩!

孟唐却不以为然,相比于开封府的数千万贯,应天府的两百万贯,太小儿科,并且,帮不上什么大忙。

孟唐又瞥了眼赵煦,稍稍思索的道:“两百万太少了,目标得定的高一点,至少五百万。”

这掌柜吓了一大跳,道:“国舅,这可不是开玩笑。五百万贯,在汴京都不是小数额吧?总号我是知道,那可是官家的内库,还有朝廷国库的支撑,别说应天府了,您在往难走,别说两百万了,就是一百万都凑不齐,苏州府最繁华,可那里的士绅大户要是不存,一样没钱的……”

类似的话,赵煦听到不止一次了。

‘越往南走越穷吗?’赵煦心里慢慢思索着。

大宋的经济状况,明显的北重南轻,尤其是开封府一带最繁华,而南方,虽然苏杭之名灌天下,可太湖四周并没有被足够开发,只有苏州府的经济繁茂,粮食收成反而并不见多。

另外,苏州府现在的位置靠海,并不在太湖四周。

孟唐见着掌柜大倒苦水,暗暗皱眉。

要是让他知道,坐着的不是什么京城里贵公子,而是当今官家,别说五百万了,一千万怕是都拍着胸脯保证了。

赵煦竖起折扇,阻止了孟唐,微笑着与那掌柜道:“两百万确实不少了,你觉得,应天府的分号之所以不如开封府,除了朝廷与官家的支持外,还有什么原因?”

掌柜对赵煦倒是颇为客气,道:“这位公子,你有所不知。别看这城里热热闹闹,出了城,各县就是另一番光景,再到各小镇,就更不一样。这地啊,钱啊,都在士绅大户手里,百姓靠着这些士绅大户过活,咱们分号要想做大,也得靠这些士绅大户。简单来说,要是得罪了这些士绅大户,百姓没活路,咱们的生意也做不成,甚至可能被赶回开封……”

赵煦眉头挑了挑,道:“他们又不是一家,还能决定分号的去留?又不是普通百姓,再说,普通百姓还能也不至于得罪个大户就没活路了吧?”

掌柜的笑了,道:“公子是汴京向来也是出身高门,这一定的大户,向来同气连枝,得罪一个就够受的了,要是大户稍微传出去几句话,普通百姓是真没活路,只能跑出去当流民了。再说咱们,这应天府人生地不熟,没有官面上照看,得罪一个大户,其实就很难立足。这大户必然与官府有关系,稍微折腾我们几下,就受不了……”

赵煦能想到一些,倒是没想到这边严重,看向孟唐。

孟唐躬身,犹豫了下,道:“主要还是阴暗手段,明面上还是好过的。”

说到阴暗手段,赵煦就懂了。

想要折腾一个外来商户,有官面照应的地头蛇,在这个时代,可怕的会难以想象!

掌柜的明显注意到了孟唐的动作,神情有些诧异,开始认真打量赵煦,猜测他的身份。

让当今皇后娘娘的亲弟弟弯腰的,可绝不是一般人!

赵煦若有所思一阵,再次看向这掌柜,笑着道:“你拜过码头了?”

掌柜的笑容多了几分,道:“不瞒公子,来这里不久,官面上,地方上,方方面面我都打点了一遍,请客送礼,花了近千贯。”

“应天府有特别照顾分号吗?我记得,当初户部好像是发了文的。”赵煦问道。

掌柜的神情迟疑,道:“说照顾也不能说,但总归是是客气了一些。”

赵煦轻轻点头,转头看向孟唐,道:“这应天府的知府我就不见了,你派人,将应天府各地的物价摸摸清楚,再给户部去信,让户部命应天府总结‘新政’推行成果与得失上报,我要看。”

“好。”孟唐应着。

掌柜看着,不由得再次仔细打量起赵煦来。

能让国舅弯腰,还能指挥起国舅,这个年轻人身份很不一般啊?

赵煦没有再问,起身向院子后面走去。

孟唐等早就打点好,他在应天府就住在这皇家票号分号。

船队进行修整,对船只修修补补,还要补充食物,蔬菜等等。

而李恪则带着他的女儿,在应天府大街小巷的转悠,寻找着赵煦要他查的东西。

李清没有任务的压力,四处乱跑,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倒是没有追着他爹买,就是好奇。

很显然,小姑娘在家里也是不经常出门的,对很多事情比较好奇。

李恪现在是御史台的监察御史,赵煦命他考察应天府推行‘绍圣新政’的方方面面,他需要在不接触当地官员,不暴露身份的前提下,用一天时间得出结论。

以往的李恪,是标准的文官,坐在值房里,极少体会真正的民间疾苦,他在应天府转了一圈,来到一处茶馆,坐着喝茶,静静的思考。

他知道,这样简单的转悠,找不出赵煦需要他查找的东西。

左思右想,李恪忽然站起来,拉起吃的正欢李清,道:“走。”

“我还没吃完爹……”李清喊了一声。李恪根本没管他,租了一辆马车,就直接出城去了。

皇家票号的应天府分号,后院二楼。

赵煦洗了个澡,去了一些疲惫,躺在软椅子上,看着陈皮转来的奏本。

“不出意料啊……”

赵煦看着苏颂的奏本,奏本里有对‘赵阗事件’的概述,大概结果是,朝廷堪堪稳住,赵阗没有被追究,但舆论已经从汴京城转向地方,各种非议声四起,渐渐演变成了对朝廷的攻讦。

蔡卞的奏本则写的更清楚一点,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将矛盾焦点从赵阗的两道奏本,转移到了朝廷的‘姑息养奸、庸碌昏聩’。

赵煦看了几本,扔到一旁,舒服的伸展双臂,笑着道:“还真是无官一身轻啊,先睡一觉再说。”

第八十七章 人心(求收藏~)第四百七十四章 冲突第七百五十三章 羊苴咩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犀利的章大娘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军中要有魂第七百二十九章 上岸第七百零四章 帝王心术第一百七十八章 面红耳赤第七百一十七章 基础第六十四章 杀意(求收藏~)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一路第七百六十七章 光阴似箭第五章 恩威并用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敌当前第五百四十七章 开禁第七百五十一章 战争打响第两百六十七章 局势危急第两百九十三章 以兵止戈(求订阅)第三百零四章 图穷匕见(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一章 边患第五百三十二章 争议第四十四章 下场第六百零七章 鼎力第五百三十五章 团结第三百四十六章 暴露第四百二十六章 迫降第四百九十八章 舆论第七百零一章 眼睛嘴巴第六百零三章 咨政院第七百二十三章 无止境第两百一十八章 太妃生世第五百三十四章 托献第六百七十章 蠢货第四百一十章 悄然的变化第四百五十七章 隐秘第一百四十一章 官家要做什么(为盟主‘码字工异客行’加更)第三百零九章 宣德门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坐实第一百七十八章 面红耳赤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局之策第三百九十七章 和成第三百二十三章 甚嚣尘上(第三更)第八十八章 惊天动地第四十四章 下场第一百三十一章 来自边帅的奏本第五百七十一章 结束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沸扬第一百零一章 深刻的变化第一百七十四章 杀鸡儆猴第三百七十一章 重修旧好第两百五十一章 做大事的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合第六百章 离心第两百七十七章 政事堂内两两对决(为暖百万白银盟加更~~)第五百八十五章 用刑第两百三十二章 苏轼,主考官?第五百零四章 严肃整顿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变第七百零二章 难第二章 借力第六百二十二章 无法作答第一百八十一章 胜了!第八十四章 无耻无德(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三章 木匠皇帝第三百一十三章 票号运作第四百六十七章 牌序第一百二十五章 反击第二十章 窗户纸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五十章 谣不可止第六百六十七章 发兵大理第一百三十六章 泼皮第九十二章 请假就批第三十九章 上朝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九十三章 卖爹求荣(求收藏~)第两百九十五章 擅改年号第九十三章 卖爹求荣(求收藏~)第三百三十章 童子军大封推感言第三十五章 不单纯第一百九十五章 拽(求订阅~)第五百二十九章 坚定意志第五百五十五章 破除第五百六十七章 惊呼第四百三十四章 皇太孙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响第一百四十一章 官家要做什么(为盟主‘码字工异客行’加更)第七百四十一章 恍然第五百八十四章 靴子第四百三十章 疲敌第三百四十二章 弥天大祸第四十三章 谁敢无视第七百一十四章 虚假繁荣第七十七章 久等的一刻第一百七十章 弹劾太皇太后第七十一章 快快快第两百零八章 于平淡中杀人第六百八十六章 恶性事件第七百三十一章 回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