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似水流年

王诚明连忙摆手,道:“三姐,不用不用,我没有不信,哎,就是五十多年过去了,还能见到故人,一时间,我也不知道该是什么反应。”

看着王诚明脸上有了追忆,轻叹之色,老太太点点头,道:“当年我们家去无锡是走亲戚,待了一个多月,亲戚是没什么印象了,就是你,我这辈子都忘不掉。”

司马向德听着两人的对话心里犯嘀咕,这王诚明,是母亲的旧相好?

不等他多想,王诚明道:“当年我是个穷游书生,遇到你们一家,短短一个月,着实今生难忘。对了,三姐,除了你?”

老太太本来还有着笑容的脸色,慢慢变得平静,沉默了一会儿,双手拄着拐,轻声道:“你是想问六妹吧?她当年拒绝了你,嫁去了侯府,不足一年就病逝了。”

王诚明神情中的一丝期待有些灰暗,道:“自从无锡分别,我们也就断了音讯,不曾想,她已经故去五十多年了。”

老太太的脸上都是回忆之色,道:“分别后,一个月,二姐丧夫,孤苦拉扯三个子女,三年后病逝。四妹嫁的不好,死了十多年了。五妹难产而死,一尸两命。在无锡时,我们无忧无虑,尽情玩闹,谁曾想,短短不足一年,阴阳相隔,生离死别,就差家破人亡了……”

王诚明看着老太太的神情,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当年,他在无锡县游学,与踏青游玩的王家姐妹相遇,都是年轻人,倒是相处甚欢,他更是是与王家六姑娘一见钟情,两人很快就私定终身。

可在王家即将返回苏州府,离开无锡县的时候,王六姑娘变卦,与王诚明不告而别,只留了一份绝情信。

王诚明就此与王六姑娘以及王家人再无来往,彼此一点消息都没有了。

司马向德看着沉默着的两人,心里渐渐明白,这王诚明不是他母亲的旧日相好,只是,没有相好这层关系,怎么帮他渡过难关?

王诚明对他的初恋,那一段最美好的时间追忆许久,好一阵子,轻轻摇头,到底是六十多岁的老人家,只不过是初见老友,回忆起了旧事,并不会沉迷。

他醒转之后,看着老太太,道:“三姐,说了那么多,你呢?这些年,我怎么没听到你的消息?我记得你的未婚夫当时名动京洛,不应该这么多,我一点消息听不到?”

老太太抱着拐杖,摇了摇头,道:“我那死鬼,是无福之人。”

王诚明看着老太太的神色,俯身过去,道:“三姐,我记得,你虽是续弦,但他十分钟情于你,你们情投意合,更是为你立誓不纳妾,怎么会是无福之人?”

老太太看了他一眼,道:“罢了,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当年,从无锡回来,我们就成亲了,他倒是说到做到,没有纳妾,我们过了两年太平日子。随后,他科举入仕,我随他东奔西走,在广南西路的时候,当地闹了匪患,攻打城门,没有守兵,他誓死坚守,死在了那。”

王诚明一怔,那岂不是眼前的人也孤寡了几十年?

王诚明看着眼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想起当年那个英姿飒爽的十七八岁的姑娘,那时的王三姐,飒爽干练,雷厉风行,远胜于一般男子。

却不曾想,她的境遇竟是这般凄凉。

王诚明不知道该说什么,心头有些堵得慌。

当年的事,已然历历在目,可结果着实让人难以接受。

老太太拄着拐,慢慢的佝偻着腰,道:“死鬼死了之后,我的孩子不多久染了瘟疫也死了。加上娘家的事,我当时万念俱灰,几次想一死个干净。可那个死鬼偏不让我死,还给我留了他前妻的儿子,当时才五岁,在我病床前,每日给我端药,喂药,看到我想死,就拉着我不停的哭,求我别死……”

王诚明忍不住的有些眼酸,瞥了眼边上是司马向德。

“我不曾想,三姐的境遇也这般不好……”良久,王诚明才轻叹一声。

老太太陷入了回忆中,慢慢说道:“我还算好的,活到了现在,当年在无锡县的众姐妹,都不在了……”

王诚明没有再说话,神情默然。

都说女子多薄命,却不曾想,这王家众姑娘,会是这般凄惨。

过了许久,老太太睁开眼,拿手臂擦了擦,道:“当年没死成,就拉扯着这个孩子。当时死鬼没给我留下什么,娘家指望不上,就只能变卖家产,我又去做些零工,就这样,母子相依为命,熬了十几年,总算是等到这个孩子出息。往后啊……”

老太太说着笑了起来,道:“这孩子很孝顺,往后的日子,我就过的舒服了,再没有烦心事,顺顺当当的过了三十多年,一路走到了现在。相比于众姐妹,我算是有福之人……”

活得长,不代表有福。

那十多年,怕是正值青春年华,曾经高门贵族的王三姐吃尽了人间苦楚吧?

王诚明见她轻飘飘的掠过,也微微笑着,道:“三姐当年仗义豪迈不输男儿,当是有福之人。”

老太太长舒了一口气,笑呵呵的道:“你算是我还能见到的唯一的故人了,难免有些话多了,说着说着就忘了,这是我那死鬼给我留下的儿子,见过你王伯伯。”

司马向德已经听得足够清楚明白了,哪里还不会意,却不动声色的抬起手,道:“晚辈司马向德,见过王伯伯。”

本来还伤感莫名的王诚明眉头一皱,盯着司马向德打量片刻,又看向老太太。

王三姐拄着拐,缓缓站起来,道:“今天见了你,也算了了一件心事了。我要是没了,不用千里迢迢的来了,给我烧柱香吧,我走了。”

王诚明眼见老太太这就要走,有些措手不及。

老太太什么话都没有再说,直接就走了。

司马向德很想与王诚明再说些什么,进一步拉进关系,眼见老太太走了,只好施礼告退,连忙跟上。

王诚明默默坐了一阵,而后站起来,推开窗户,面无表情的看着老太太与司马向德上了马车,不紧不慢的消失在视线中。

他还站在原地,耳边还在回想着司马老太太刚才的话,脑海里是久远的初恋,那段最美好的记忆。

第七十三章 千层浪第两百五十八章 万贯家财成空第二十一章 惊变第一百五十八章 背锅侠第七百一十五章 南北差异第四百五十七章 隐秘第七百四十三章 抵达第两百一十二章 故人故事第六百九十四章 先斩后奏第七百五十五章 马不停蹄第两百二十九章 交子银行第七百四十八章 行文走武第两百一十六章 人心难破第三百二十八章 牌面第七百二十五章 余地第四十五章 周到人第九十五章 权力的疯狂第七百三十六章 可能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看陛下的意思第一百三十二章 斩立决第四百八十一章 帝心第七百二十三章 无止境第三百一十一章 舆论阵地第五百零九章 来了第七十三章 千层浪第三百六十二章 日进斗金第两百一十章 弟弟还小第两百三十七章 读书人所仰赖第十三章 杀第一百章 横行无忌第五百六十二章 变化第六百四十九章 晋升第一百七十六章 诛心第七百五十四章 子孙莫学我第三十七章 着急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舆论阵地第四百五十四章 仁慈第三百一十八章 居心叵测第三十六章 换个玩法第三十一章 政治手腕第三百二十一章 坐实第四百零八章 狗急跳墙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看陛下的意思第五百七十二章 亲信第六十八章 权势扩张第四百三十二章 举步维艰的辽国第两百九十八章 以德导行第四百三十一章 好一个察哥第三百六十三章 提前战第三百二十四章 谋逆大罪第四百六十八章 策略第五百九十五章 旧人新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会转弯的章惇第四百零四章 嫡长子第五十五章 剧本错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缇骑第二十五章 危机第六百二十九章 多少真假第二十四章 最后一个第两百一十七章 磨刀霍霍第一百二十一章 厘清案情第七百二十二章 文抄公第一百八十二章 畏威而不怀仁第一百零八章 竞相入场第三章 愚蠢第六十九章 见缝插针第一百三十二章 斩立决第四百三十七章 紫宸殿第二百零五章 震动天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警告再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大宋必胜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臣之辈第一百二十六章 对六部的布置(第三更)第七百四十二章 失策第六百四十八章 皇权不下乡第二十一章 惊变第五十三章 第一道圣旨第一百三十四章 朕的天子亲军(求订阅)第两百四十一章 憋了一个大招第六百五十九章 中京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谣言误我第两百三十二章 苏轼,主考官?第五百七十三章 南来北往第四百三十二章 举步维艰的辽国第两百零六章 出城十里相迎第六百六十八章 父子约定第两百一十三章 着急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没有终点第三百七十六章 准备好了第两百三十七章 读书人所仰赖第二十三章 君臣斗第一百五十九章 第一军:虎畏第两百五十九章 十三卫第七十章 立靶子(求收藏~)第九十六章 君无戏言第六百零三章 咨政院第五百二十五章 养不起的读书人第两百一十一章 惊心动魄的夜晚第三百四十四章 错过不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