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千万人吾往矣(求收藏~)

赵煦看着陈皮走了,瞥见高太后脸色越发红润,随时都能醒过来,沉吟片刻,起身再次来到慈宁殿正殿。

周和见赵煦走了,这才悄悄松口气。

没有人能比他更能感受赵煦给他的压力了,外廷那些大人物都是有所依仗的,大不了就贬谪去京外,坐观风向,迟早还能重返。但作为内监,尤其是黄门令这个位置,一个不好,善终都难!

周和心里很慌,上前两步,看着昏睡的高太后,心里惶惶的道:‘娘娘,您快醒过来吧。’

赵煦来到慈宁殿正殿,继续拿起桌上的奏本翻看。

这里面并不全部都是溜须拍马的问安奏本,还有很多务实奏疏。

第一道,就是关于今年夏季可能的‘水涝’,是西京河南府的奏本。

赵煦看着,神情沉凝。

在这个时候,长江,黄河的洪涝灾害极其可怕,不止是疏浚,防止洪涝需要花费大力气,三五年就要整修一次,一旦决堤,后果不堪设想,治灾、赈灾成本巨大。

赵煦认真看完这道奏本,心里记下,又拿起另一本。

这是尚书省员外郎的奏本,一道关于‘国库空虚’的奏本,言称这几年朝廷支出太大,税赋减少,国库入不敷出,请求减少支出的奏本。

赵煦盯着这道奏本,尤其是‘入不敷出’四个字,神色沉思。

入自然是不少的,那么支出大头在哪里?

一个是军费,一个是‘三冗’!

赵煦心里计较着,放到一边,拿起下面的。

在赵煦翻看奏本的时候,皇城司接到陈皮的命令,

皇城司的新任押班南天友,收到命令,十分兴奋,带着二十人,出了皇城司,直奔中书省。

来到中书省门前,南天友本想气势汹汹的直接闯入,但看着不大却威严的中书省大门,忽的心生畏惧,改了主意,站在门前大声道:“皇城司奉命拿人,刘世安何在?”

皇城司虽然是‘依祖宗之法,不隶三衙’,地位超然,只听命于皇帝,但近几十年却没什么作为,因此又特别‘低调’,很多人甚至都没听过这个部门。

门旁正好有一个官员模样的路过,看着南天友,想了想,道:“他今天告假了。”

南天友看着他,一抬手,转身就走。

这是中书省,他也怕闯进去惹出事情来。相比于中书省这样的大衙门,闯刘府就不算什么事情了。

南天友带着人,急匆匆来到刘世安的府邸。

这次,南天友闯的是毫无心里压力,踹开门,拉过一个家丁就冷声道:“刘世安在哪里?”

这家丁看着来人穿着官服,却不知道是哪里,战战兢兢的道:“我们家主君昨夜未归。”

南天友眉头一皱,道:“去哪里了?”

家丁道:“吕府。”

南天友猛的一拉,道:“宰辅?”

家丁有些畏缩的点头。

南天友盯着他审视片刻,一把推开他,神情变幻。

他身后一个禁卫上前,低声道:“三哥,怎么办?”

宰辅的府邸可不是谁都能闯的,哪怕到了那都未必能进得去,更别说去要人,抓人了。

南天友左思右想,道:“我去见陈公公,走。”

南天友到底只是一个小吏,在大部分人眼里是上不了台面的。

他带着人,离开了刘世安府邸,转向皇城。

不止是南天友进不了吕府的大门,梁焘在吕府门前守了一夜,依旧还是没能进去。

门房看着梁焘,苦口婆心的道:“梁尚书,相公真的病了,已经向朝廷告假了,现在卧床不起,真的不能见客。”

梁焘哪里肯信,他等了一晚上,好巧不巧一大早病了,他沉着脸,也不再顾忌了,直接道:“你就告诉宰辅,环庆路的军饷拖延不得,官家只给了我五天时间,如果五天还不能解决,不止是我,那位苏相公肯定不会有好下场,让宰辅自己斟酌好!他要是继续装聋作哑,韩忠彦就是前车之鉴!”

韩忠彦是什么下场,众所周知,近乎是身败名裂的狼狈离开朝廷!

那家丁吓的一大跳,嘭的一声,直接关门。

梁焘气急,看着吕府紧闭的大门,铁青着脸一跺脚,怒气冲冲的走了。

他来找吕大防不是第一次,在苏辙事发之前就来过,吕大防心里有数,现在还避而不见,这是打定主意不管不顾了!

在梁焘刚走没多久,家丁就将他的话,原封不动的转告给了吕大防。

此刻的吕大防,半躺在偏庁的椅上,盖着厚厚的毯子,面色不动的听完,道:“去吧。”

家丁有些不安的看了眼吕大防,这才恭谨的退走。

家丁一离开,刘世安就拿着一道奏本进来,神情恭敬的抬手。

吕大防抬着眼帘,看着他,道:“想好了?”

刘世安抬起手,肃色道:“官家所作所为,违祖法背纲常,身为臣子,当有谏言之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吕大防看着他好一阵子,道:“太皇太后没事。”

刘世安表情更加安定,沉色道:“下官告辞。”

吕大防目送他离去,满是老年斑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与此同时,陈皮带着赵煦的旨意,来到政事堂。

政事堂在元丰改制后位置虽然没变,隶属关系却从中书省改到了尚书省,因此有时候也被称之为‘都堂’,习惯上依旧称为政事堂。

政事堂内,设有舍人院,知制诰以及吏,户,刑等五房,通常又称为‘东府’,与枢密院的‘西府’相对而称之。

吕大防告假,整个政事堂就以中书舍人秦炳为首。

秦炳知道陈皮来必然有事,眼见他还带来了禁卫,神色更慌,抬着手,领着一众人接旨。

陈皮扫了他一眼,摊开旨意,沉声道:“朕绍膺骏命:朕功薄继位,赖有祖母护持,而今祖母少安,政事堂临事失节,妄夺圣命,拒不趋朝,着实可恶……”

秦炳听着,头皮都快炸开。

今天确实应该开朝的,但一个三司衙门被封、三司使下狱,一个太皇太后病重,他们近乎习惯的认为今天应该休朝,完全忘记了,应该通知福宁殿的官家一声!

秦炳之所以恐惧,除了担心赵煦出手,还想到了另一个可能:宰辅不可能忽略,或许……是故意的!

陈皮不管秦炳想什么,宣读完斥责的圣旨,直接冷声道:“官家有旨意,政事堂所有人到垂拱殿前,跪着听候发落。”

秦炳神情动了动,还是压着心慌应声道:“臣等遵旨。”

第五百八十四章 靴子第七百三十八章 围府第两百六十七章 局势危急第六百五十七章 恩科第四百二十九章 围城第五百零七章 私与公第一百八十六章 好一张大网第三百五十章 挑战心里底线第四百六十九章 宦海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中京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插曲第两百八十七章 朕是大恶人?第七十章 立靶子(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五章 刀兵凌厉第一百三十一章 来自边帅的奏本第两百七十章 皇后有喜了第一百零四章 当街杀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突然爆发的大战第两百三十一章 吃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宣仁第三百零五章 走人(第三更,求订阅)第一百三十一章 来自边帅的奏本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来了就别回去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族坐镇第两百九十六章 触及儒家礼教第七百六十九章 急切第四百一十四章 凝结如冰第七百四十八章 行文走武第一百零八章 竞相入场第七百零一章 眼睛嘴巴第五百二十章 备案第三百七十一章 重修旧好第七百三十四章 通透第两百四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党争祸国第一百七十九章 ‘旧党’的困境(求订阅~)第六百五十章 揣度第四百三十一章 好一个察哥第五百四十五章 正月二十一第五百零九章 来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对六部的布置(第三更)第五百八十五章 用刑第七百三十一章 回马枪第三百四十三章 木匠皇帝第两百二十四章 那就开始吧第一百章 横行无忌第四百七十一章 一网打尽第两百三十五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第六十一章 从未有过的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章惇的人头第四十三章 谁敢无视第七十二章 不对劲第两百四十一章 憋了一个大招第六章 冰山一角第三百二十一章 坐实第六百七十七章 巧与不巧第两百八十六章 刻薄皇帝第六百四十九章 晋升第四百四十二章 僵局第七百四十章 离第四百九十八章 舆论第一百七十章 弹劾太皇太后第七百五十七章 说话算话第七百五十章 火炮第四百零七章 一群猪队友第七百三十三章 贵客第六百一十章 未有第一百二十章 另起炉灶第六百一十八章 猖獗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五百二十六章 软弱第八十三章 请官家正身第六百二十六章 合流第两百九十八章 以德导行第两百二十四章 那就开始吧第一百九十一章 谣言误我第六百零一章 千丝万缕第四百零五章 阻力如山第三十五章 不单纯第六百四十七章 善后第二十九章 小娘不是娘第七十章 立靶子(求收藏~)第七百一十九章 死第三百五十二章 会转弯的章惇第五百一十一章 岂有意乎第五百四十二章 备时第三百八十章 谁敢置喙?第五百一十四章 找死第五百零七章 私与公第五百零五章 商贸开路第六百二十四章 旋涡第一百八十五章 刀兵凌厉第两百七十三章 醒来(求订阅~)第四百六十五章 反将一军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条命你们满足了吗第两百六十五章 眼里不揉沙第一百四十三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品衙门第四百三十三章 上京之人第三百零一章 元祐不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