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宋亡安逸

宋王朝灭亡的原因复杂的很,其中有一个原因不能不文武分途、以文御武;另外就是一个很根本的原因就是先贤曾反复提过的“生忧患死于安乐”,宋就是死于安逸。

为结束唐末五代地方割据尾大不掉的藩镇格局,宋初君臣就开创xìng地设立了“知州”等制度,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去“知地方事”,将财政、军事、行政权力从地方首长手中分解开,这实际就是文武分途。

正是这个开创xìng的文武分途,决定了宋朝和未来千年中华民族的命运。“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尚书》,在军事斗争时期,将领的管辖权遍及财政和民政,这既是合理的也是符合传统的。我们可以在chūn秋、战国、秦汉、三国、隋唐,看到一个个英雄的影子,而在宋朝,我们看到的是涣散溃败的军队,尸位素餐的将领,一个劳苦功高却满mén战死的战将家族(杨家将),一个大有作为却没有好下的统帅(岳飞)!

宋朝整体社会制度和文化都在盲目抬高着和平治国的文人,以致于发展到顶峰时期便生出了一种文化怪物——“空谈xìng理的道学君子”,他们把治理财政视为聚敛,把保卫疆土的将士视为粗材,把作文章视为玩物丧志,把留心政务的人视为俗吏,别人都不是好人,天地间只有自己最高尚。与此同时,宋朝却通过息外敌(西夏、辽、金)来控制自己地国防将士,用鼓励将帅腐化堕落的方法来懈怠自己的国防将士,就像是老地主怕儿子外出干别的坏事而yòu导他去吸鸦片烟一样。

宋朝是中华帝国地最后顶峰,它科技先进、经济繁荣、文化鼎盛,甚至出现了某些带有近代化特征的经济萌芽。但在北方强敌频频内犯的情况下,没有国防保障的高度经济繁荣就是“将自己变成敌人养的féi猪”。赵宋皇帝培植打压武人,当北方的强敌出现并且南下侵略,坐而论道之风又怎能救国家于不亡呢?

宋太祖赵匡胤:后代中没有出李世民、成吉思汗、明成祖这样的一代雄主,却出了宋徽宗这样的画家、书法家。

在皇帝地表率下,大xiǎo官时咬文嚼字、卖nòng文采,以附庸风雅为能事;而一遇国家危机却推诿扯皮,束手无策,甚至请巫婆神汉作法来击退敌军。这样昏聩无能的朝廷只能是“自作孽,不可活”。

宋朝还允许经商,这导致军营社会化,一些将领还与士绅乃至黑恶势力相勾结并参与非法经营。驻军与当地经济利益盘根错节,又会造成上级调度不灵,朝廷遭遇危机时调兵敕命一下,马上便有官兵怨愤、家属哭闹。金兵进犯开封时召唤救兵的“金牌”下了一道道,各地勤王兵却来之甚少,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俘的“靖康之耻”也就势不可免了。

在冷兵器时代,可以说是越野蛮:=强大,越落后就越凶恶。你落后贫穷就有动力掠夺比你富裕地人,并且打起仗来敢于玩儿命。辽比宋野蛮,所以宋不得不给辽钱绢上贡。金比辽更野蛮,以金几年就灭了辽。后来的蒙古人比金人还野蛮,所以蒙古灭了金。蒙古人比宋人野蛮得多,所以南宋打不过蒙古。纵观世界史,文明的古国都是被比它落后、野蛮~民族消灭,古希腊、古罗马帝国早就化为了历史的云烟。

人越富裕越怕死,而且:=幸福越热爱生命,这是人之常情。所以南唐后主李才有“chūn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xiǎo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慨叹。人越穷困越不怕死,一个饿着肚子地人会比吃饱了的人狠。一个为没饭吃、没衣穿而发愁地人会比衣食无忧的人作战勇猛,光脚地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不怕穿鞋的。

宋人太文明了。过惯了安逸而富裕地活。连武大郎这样一个卖炊饼地都有两层xiǎo楼可以住。普通地农村人家也有酒喝。宋兵在长期地安逸生活下战斗力很弱。宋诗云:“父母生我时。教我学耕桑;不识官府严。安能事戎行!执枪不解刺。执弓不能shè;团结我何为。徒劳定无益。”宋人是为作诗、画画、娱乐而生地。nv真人生下来是骑马、掠夺、战斗地。试问宋人怎么可能战胜在血雨腥风中奔出来地原始凶猛地金兵铁蹄?

皇帝也一直引导着臣民走“太平娱乐”地道路。签订了“澶渊之盟”地宋真宗在对外政策上虽然很软弱。但是在引导社会走向稳定这方面还|在行地。除了接“天

能作诗。当时他亲自作有一篇著名地诗《励学篇》。不衰: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yù。出mén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yù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在这种风气地导引下。读书升官发财是年轻人地唯一途径。而从军变成了下贱地行业。社会形成了歧视兵士地风气。水浒中骂人地话“贼配军”、“老军头”等。都是军人地位低地表现。这样地人组成军队怎么能够抵挡如狼似虎地金兵呢?

一个时代地政治和军事总是互相影响地。宋朝地立国jīng神、国家政权体系和国防政策已决定了其“中看不中用”地军事实力。从宋朝立国开始。限制武官、防范武将已成为其军事制度地重要特点。宋朝重视文科地选拔。其完备地文官制度甚至为西方国家效仿。但对军事人才地培养则几乎为零。北宋几乎没有出现开疆拓土地名将。所谓地一些名将如杨家将、种家将、折家将。也只不过是“子里地将军”。代表不了军队地总体水平。

政治上文官治国。全社会重文轻武。使得军人社会地位不高;经济上地发展成果。也被不合理地兵役制度造成地庞大常备军耗费得所剩无几。科技上地先进发明。在军事上地应用犹如昙花一现。没有形成持久稳定地战斗力。火yào地广泛使用不是在军事上。而是在用于粉饰太平地花炮上。可以说。经济科技上地优势。始终没有成为军队建设地支撑。

宋朝的军事是弱,可是并不是因为统治者不重视,相反是由于统治者担心兵变夺权,宋太祖赵匡胤就是靠这个起家的,所以很注意这方面的教训。宁可不吃别人的饭,把自己手中的饭吃好就可以了。将领因此频繁调动,这样就不可能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最后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军队战斗低下,但军队的数量却是非常庞大,“冗军”也成为宋朝的死结之一。穷兵黩武的好处宋朝一点也没沾上,因为冗军而空耗了的军费却一点儿也不比军事强大的汉、唐、明少。文武官员搞政治不行,舞文nòng墨却是一流。因此,北宋的军队战斗力为历朝最弱,但并没有出现叛luàn。以上这些都是由北宋的政治特点所决定的。

自宋朝以后,儒家思想全面保守化,其代表便是程朱理学。中国的政治和文化思想从此日趋末落,失去了唐以前的大气和开放。宋从头到尾窝囊到死,临死还产生程朱理学这个中国古代最大的jīng神胜利法。明明军事上打不过人家,非说自己在道德上比你高尚,好勉强找出一点比对手强的地方,满足自己在心理上的虚荣。明明男人软弱无能,怕家里的nv人抱怨,就给全体nv人缠上xiǎo脚,彻底剥夺民族一半人口的任何反抗能力,遗害千年。

这好比一个农村的大地主的日子过得很不错,天天还附庸风雅yín诗作画的,家里还有娇妻美妾伺候着。但村子的旁边有一群山寨强盗天天管他要保护费,而且越要越多。大地主组织自己的村民组成武装,但是这些村民不给钱根本不卖命,给钱也不管用,大地主只好拼命压榨佃户,还和强盗签了保护协议,定期给人家jiāo钱,这样大地主的日子过得还不错。(一路看xiǎo说网,手机站wap.16k.cn)

风水轮流转,另外一群新崛起的强盗打败了原来的强盗,不仅仅要求大地主继续jiāo保护费,而且变本加厉,要霸占大地主的全部家产和妻nv,将大地主沦为奴隶。大地主没有办法,组织家丁跟新强盗玩儿命,但是根本打不过人家,大地主被新强盗bī到墙角急忙大喊:“我比你会挣钱,比你文明,比你会作诗,比你会画画,比你懂音乐,比你nv人漂亮……”新强盗踩住他的脖子说:“比我再强,顶个鸟用,你不过是个多才多艺的奴才。”

宋朝所走的是一条舍弃武备建设而通过发展经济实现富裕的道路。因此,“兵虽多而战力弱,国虽富而兵不强”,自始至终受制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没有强大的军力做保障,无异于一条腿走路,无异于是把自己养féi了任人宰割。芶且偷生的朝廷要实现社会长期健康的发展和繁荣,谈何容易?如果说秦亡于苛政,汉亡于战luàn,隋亡于兵役,唐亡于割据,那么宋就亡于安逸。

第五十九章 无敌弩炮第四十八章 未娶妻先纳妾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师第九十五章 情报网第八十七章 梁山汇英第五十五章 救人阉人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六十五章 大获全胜第七十一章 赵佶禅位第九十三章 女真族灭第九十九章 攻下东平第六十四章 迎击索超第六十三章 庙岛海战第六十二章 水浒桃园三结义第六十七章 汉奸药师第八十一章 倭国灭亡第一百二三章 安置清照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七十六章 创办玄教第五十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六十章 扫北高丽第二十九章 武馆和三卫第八章 景阳冈第八十三章 金军变向第六十章 扫北高丽第二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一百章 军制第九十八章 兵陷东平第二十一章 噩梦惊魂第一百一七章 新式火炮第二十二章 农商并重第五十四章 衙内高强第一章 病关索杨雄第二十章 讨价还价第五十六章 麒麟春功第一百二七章 海军攻略第九十五章 智取李应第一百零七章 麒麟神力第七十三章 建设种田第三十二章 账本名册第十章 公孙来救第七十七章 病大虫薛永第一百一五章 钢城莱芜第三十章 处置高俅第九十七章 统一北方第十六章 攻曾头市第七十三章 建设种田第七十二章 苦练精兵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五十九章 众美入门第二十五章 武松拜师第三十五章 重整商业第一百章 宋江来犯第四章 编排明教第七十九章 太原被占第六十六章 未来的炮兵大将第九十七章 赵佶动怒第八十一章 倭国灭亡第八章 佛教真相第三十五章 公审第九十章 梁山乱因第五十五章 议攻高丽第一百二十章 围点打援第十章 玄教三界第七十三章 建设种田第六十六章 谋夺梁山第三十章 洪七第二十九章 军事优先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六十三章 不能守株待兔第六十六章 倭人真相第三十二章 遇梁红玉第一百章 开国大典(大结局全书完)第四十七章 约扈三娘第五章 赵佶昏招第二章 巧取流求第十七章 破曾头市第十章 公孙来救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胜第五十四章 学白人的黑三角第十六章 改判第七章 佛教愚华第七十八章 倭国内耗第六章 奇山怪路第四十二章 花家枪法第五十六章 方腊谢我第七十九章 耗尽倭兵第八章 景阳冈第四章 编排明教第九十五章 智取李应第七十七章 倭国忍者第八十二章 彻灭倭族第七十九章 梁山军校第八十七章 梁山汇英第二十四章 统一道教第九十八章 兵陷东平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庄第三章 风韵寡妇潘巧云第二十九章 武馆和三卫第十六章 攻曾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