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逝世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逝世

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很多人将之归功于英明的君主,清明的政治,却忽略了这两个时代真正值得被颂扬的本因。

事实上,华夏历史上,以后也有不少节点,民族和国家依然强大。

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搞清楚,之后的那些强大,和文景贞观的本质区别。

那是文明和野蛮的区别。

纵比历史线,横比世界线,文景和贞观两个时代的华夏文明社会,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在当时世界上和已存历史上,最文明,最进步的人类社会!

这是一种文明的强大!

与之后的成吉思汗,朱元璋,努尔哈赤们,以及更往后的那些“盛世”,“中兴”,那些建立在以野蛮和屠杀为基础,以摧毁文明为基础之上的“强大”,存在不啻天壤的根本区别。

文明,是人类奋斗了数十万年,才从蛮荒榛莽当中开辟摸索出来的珍宝。

怎么珍惜都不为过。

苏油不明白,很多穿越历史文里,主角采用粗暴的手段,建立野蛮的制度,拥有天下一人的尊贵,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自私,有什么值得歌颂和骄傲的地方。

和那些主角不同的是,能构建起一个人人皆有约束,人人皆守制度,以礼为纲,以法为绳,蓬勃,强健,文明,能够自发螺旋式上升的华夏社会,才是苏油的终极目标。

正是因为这个目标,他主动把自己放在了套子里,宁愿戴着镣铐跳舞。

要约束别人,先得约束自己;

要别人守制度,自己先得守制度。

他要做穿越者中最靓的仔,做个狗狗祟祟委屈卑微一辈子,却能带领华夏民族走出那个死循环一样的怪圈的仔。

任何时代都一样,最需要约束的人,就是权力最大的人。

皇帝,无疑是封建时代最需要约束的人。

如果穿越成臣子,你就得约束皇帝;如果穿越成皇帝,你就得约束自己,以及自己的后代子孙。

这才是一个穿越者,正确的打开方式。

仅从这一点上来说,苏油的穿越,其实是难度最低的版本,因为宋代的皇帝,至少有那么一点起码的意识。

悚然而惊,自己怎么想到这一层来了?

叹息了一声,苏油说道:“今天,或许是臣最软弱的一天,太皇太后的隆恩厚德,殷殷嘱咐,让臣惶愧惊怖。”

“她的恩情和叮嘱太沉重,臣实在是难以报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是问题,臣怕是,鞠躬尽瘁之后,还难以面对她老人家的殷切希望。”

“所以臣不敢过度悲伤。陛下,你的目标很远,担子很重,要成为她的骄傲,大宋子民的骄傲,后世子孙的骄傲,你也要善加保重。”

“尽情的哭吧,臣陪着你。到宰执进宫,你再想肆意的哭,恐怕都不行了。”

石薇和老太医出来了,老太医颤颤巍巍地跪倒在地:“陛下,太皇太后,她……去了……”

赵顼立即冲入寝殿,片刻之后,苏油就听到里边传出嚎啕之声。

石薇过来拉着苏油的手,眼神里也有一些愧疚:“小油哥哥,我来晚了,太皇太后她……”

苏油制止了她说下去,深宫禁中,随口一句话可能会要了很多人命:“太后慈煦,她的恩德,我夫妻俩,只能用一辈子来还了。”

高滔滔和两位王爷也到了,身上已经批了麻。

高滔滔刚刚明显听到了苏油这话,看向苏油的眼光里,似乎多了一丝温暖。

苏油对着高滔滔拱手:“太后,臣恐陛下哀慕毁瘠,殆不胜丧。为今之计,只有请太后下降懿旨,命宰执即刻入内,善妥后事。臣与薇儿这就出宫,在可贞堂待旨。”

高滔滔红着眼圈招了一下手,有内侍过来给苏油和石薇披上缌麻。

高滔滔说道:“明润识大体,明进退,自不用多说,不过薇儿还是留在宫里吧,德宁她们哀毁过甚,亦需有人救护扶持。”

苏油不敢多说什么,躬身道:“是。”

高滔滔这才对童贯说道:“那就还是你吧,送明润出宫之后,传旨王珪,蔡确,吕公著,苏颂,冯京入内,传知制诰章惇拟召,书写……蔡京,去吧。”

童贯躬身领命:“少保随我来。”

苏油又躬身与两位王爷告辞,随童贯出宫。

走上一条偏僻的甬道,宫掖中已经传出隐隐的哀声。

童贯挑着白灯笼在前带路,苏油跟着,两人也不通话,只顾行走。

来到宫门的时候,那里已经停着一辆马车,童贯对苏油拱手:“少保,只能到这里,这辆车会送你到可贞堂,我还有要务,怠慢了。”

苏油见到钱乙和唐慎微已经坐在了车上,对童贯的办事能力也是又多了一层欣赏,拱手道:“我领会得,你自去吧。”

钱乙和唐慎微见到苏油心急火燎的拉上自己来到宫内,如今又披麻戴孝地出来,惊得寒毛倒竖。

车上还不敢问,直到三人来到了可贞堂,苏油领他们进入家门,关上大门后,才转身说道:“太皇太后。驾崩了。”

一时之间,钱乙抖着胡须,都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说该哭,不为别的,单说仁宗去后,曹太后几乎是被英宗和群臣欺骗和羞辱,而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忍让和原谅,还对赵顼一直关爱有加,劝导有方。

作为一个女人,这是堪称博大的胸襟,仅凭这一条,曹太后就称得上是历史上难得的贤后。

说该笑,却是害怕牵扯到內宫的事务当中,莫名其妙地成为牺牲品,如今好险算是逃过一劫。

苏油不知道钱乙的想法,他背靠在门上,回想着自己这一生和这位老人的交集。

建议设立皇宋慈善基金,让小妹留在她的身边帮助,其实就是给这个可敬的老人一点力所能及的补偿和帮助。

作为基金的开创者,曹太后虽然隐处后宫,却活成了大宋子民心目中的神明。

无情的帝王和卑劣的臣子从她身上拿走的尊严,被苏油用另一种方式还给了她。

这其实也是苏油对曹太后遭遇的不公进行的一种抗议,一种报复。

两人之间虽然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却存在着一种祖孙之间才有的默契和关心。

而如今,这个一直像庇护自家孩子一样庇护着他的人,放手而去了。

苏油贴着门板滑坐到地上,任由眼泪从脸上滑落下来。

……

元丰二年十月乙卯,大宋太皇太后曹氏阖然离世,享年六十四岁。

及崩,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辛酉,以群臣七上表,始听政。

命王珪为山陵使,奉太皇天后灵柩,与仁宗皇帝合葬于永昭陵。

在曹太后的卧内,赵顼发现了一个缄封的盒子,开启之后,里边竟然是一枚遗失已久的印玺——皇帝合同之宝。

仁宗时,因为一次宫内大火,这枚印玺失踪了,只得重新铸造了一枚。

后来曹太后命人淘井,在井中发现了旧宝,于是将之藏于匮中,无人知晓。

曹太后为什么要这么做,已然无从探究。仁宗后期宠爱其它妃嫔,对曹太后颇有猜忌,其实早已经“生不同衾”。

而在仁宗死后,曹太后却一直努力维护着丈夫的尊严,一直努力让丈夫的影响还在大宋存在。

这枚“合同之宝”后来为曹太后所得,或者也是天意,可能也是她的一份精神寄托。

最终,恩怨还是烟消云散,两人还是“死而同穴”。

第二百八十五章 授官第六百九十六章 运粮第二百七十一章 船到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谢恩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改制的目的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期活期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七章 嫁人的问题第六百章 吴逵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游说第七百六十八章 错过第五百二十四章 孙能的进步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权力的诱惑第一百五十三章 马屁炸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脸的老头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赴宴第五百八十四章 游说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准备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宫中第四百零六章 外快第三十六章 仲先公第八百六十六章 商议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苏半朝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方的文明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司天监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宝钞显灵第一千三百章 评价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谏第一百四十七章 共读第二百一十八章 张天选第四百八十三章 越次入对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廷议第四百二十八章 他怎么敢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来人第八百九十三章 螺旋桨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九百九十四章 乒乓球第六百九十八章 蔡京第八百六十五章 蒲珊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风华第十八章 小康标准第六百八十六章 分类学第五百零二章 解决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惨败第五百四十三章 古怪的正确第六百三十二章 疯狗第四百二十九章 计相学宫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七章 病根第九百三十四章 邹时阑第八百零八章 定议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张方平走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功罪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贺礼第九百八十九章 扁罐第四百九十八章 讨论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高永昌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析第一千二百章 准备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击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养成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却上心头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比烂的世界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挫第二百八十八章 报道第六百五十一章 罚铜第八百七十三章 矿区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节第七百零八章 老酒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平叛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张与王二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终总结模板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产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磨合期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冗官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轰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却上心头第一千五百章 问卷调查第四百五十章 再到东川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逝世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活与生存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出征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书生第一千七百章 种五的朋友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游说天都第三百一十章 战斗打响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疯狂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踪第三百四十八章 军靴第三百五十一章 渭州第三百零九章 计谋被识破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年成第二百六十二章《上欧阳内翰书》第二百五十九章 学区房第九百七十七章 思想问题才是大问题第八百一十章 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