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章 标准化

第一千零二十章标准化

几人信马由缰,等到抵达汴京城的时候,几位公主都在陈国长公主府聚齐了。

宋英宗三个女儿,最初的封号是德宁,宝安,寿康,亲人间也习惯如此称呼三位公主。

成年后,德宁公主进徐国公主;宝安公主进舒国公主,蜀国公主;寿康公主进祁国公主、卫国公主。

赵顼登基之后,三人的称号其实应该是陈国长公主,蜀国长公主,冀国长公主了。

不过很多人还保留着她们成长时期的称呼,叫她们德宁,宝安,寿康,或者徐国,蜀国,卫国。

反正赵顼的女儿还小,也由得大家乱叫。

徐国公主是长姊,平日里对妹妹们非常的冷肃,蜀国公主还好一点,卫国公主是能不上门就不上门。

不过今天不一样了,这一个多月多亏了石薇,虽然几个公主大病一场,但是好歹算是熬过来了。

尤其是蜀国公主,真实历史上,她就是死在了太皇太后的丧期当中。

如今虽然还没有大好,但是在石薇的调治下,至少没有大恙。

所以昨日徐国公主收到张敦礼和苏油的帖子之后,便将几位公主和石薇都请到府上,命驸马王师约准备款待。

王师约一大早在大门处迎候众人,见到苏油他们过来,朗声笑道:“今日可称难得的嘉会,少保,师约可真是久仰了。”

苏油上前叙礼:“不敢,世兄文武双全,苏油也是素来久仰,今日我就是带着子由来请教的。”

宋英宗的几个驸马,都是文采风流,六艺精熟,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之辈。

公主下降,注定要放弃个人仕途,如果没有寄托,那可能就会像王诜那样,心理渐渐走向狭隘与变态。

王师约为人不错,主要是皇室给了王家足够的尊重,加上他的文才并不是特别的突出,没有什么骄傲的资本,徐国公主又不骄纵,夫妇俩关系不错。

卫国公主有些娇憨,但是也算是张敦礼的小粉丝,恰恰因为她的这些小缺点,成了张敦礼喜欢她的理由,两口子处得也不错。

反倒是蜀国公主过于完美,却因为完美留下了遗憾。

……

虽然名义上是苏油上门替苏辙求教箭技,但是大家想看的更多的是苏轼。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徐国公主特意将正堂用花板隔成了两边,男人们在一边饮茶叙话,女人们在另一边吃东西偷窥。

张敦礼让下人将家藏宝弓取来:“说起来这几张弓,还是托了少保的福,这是当年少保在渭州之战时,缴获夏人的兴州宝弓。”

西夏的军器以往其实比大宋的精良。

这个是体制问题造成的,西夏最早实行的部落制,其后立国之后,部落其实就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军事集团。

军器是他们的私产,往往数代传承,产量虽然比大宋小得多,但是精致程度却更高。

这情形有些类似明代倭寇的兵器和官军的军器对比。

兴州就是兴庆府,那里的工匠不缺筋角,制作的宝弓精良为天下之冠。

大宋境内的弓,造价一般两贯,而兴州弓的价格,在宋弓的十倍以上。

不过现在大宋产能起来了,科技日新月异,部队普遍装备鹤胫弩。

弓,已经开始逐渐淘汰给了义勇,蕃军使用。

而传统宝弓,现在有了朝文玩和体育用品方向发展的趋势。

苏油试着开了一下,这弓起码三石,自己的臂力根本玩不了:“驸马当日就是以此弓震慑的辽人?”

王师约有让下人送上来一盒箭:“弓在其次,七十步外破的,少保发明的箭才是关键。”

说完取出两支羽箭来:“这是以前最好的雕翎大羽箭,射箭首先追求的是中的,之后才是力道和速度。”

“雕翎大羽,是所有箭中稳定性最好的,当然,价格也很高。”

“这两年汴京流行另一种大羽箭,这个,说起来还是少保你的发现。”

苏油笑道:“其实和雕翎差不多吧?不过黑白相间,视觉效果上好些而已。”

王师约也笑道:“的确如此,这是南海巨嘴鸟的鸟羽,羽毛大,且黑白分明,做出的羽箭更加华丽,上靶更加醒目,现在京中一支这样的羽箭,造价在一贯半到两贯之间。”

说完拿起第三种箭来:“其实这次在辽人之前逞威风的,是这一款。”

苏油一看:“驸马爷用这个箭,掉价了啊……”

王师约摆手:“这是少保你发明的三尾小羽箭,所谓大道至简,增加了一枚尾羽,稳定性不弱于雕翎大羽;同时这个……”

拿手比划了一下,一时间找不到语言来形容。

苏油接口道:“空气阻力。”

“对。”王师约说道:“空气阻力减少了很多,羽箭在空中速度加快了许多,因此抵达标靶的时候,这个……”

“动能。”

“对,动能比雕翎大羽箭大了很多,以前破不了的靶,用这个就没问题了。”

苏油笑道:“驸马倒是不挑剔,这东西量产之后,价格其实很便宜的。”

“要的就是这个便宜!”王师约贼笑道:“还要量大!我现在用的小羽箭,都是箭坊里每月挑拣出来的,价格比普通羽箭要高,但是每一支箭的重量,重心,尺寸,精度要求可比普通标准高太多了。”

“有了这样百支如一的羽箭,才能培养出精准的手感,呵呵呵,估计辽人工坊和我大宋如今的工坊差距太大,因此才把他们惊着了。”

苏油取过王师约手里的长箭:“这就是标准化的威力。”

见几位还有些不明白,苏油讲解道:“所谓的标准化,其实就是将统一、简化、协调和最优四项功夫,做到极致。”

“所谓统一,就是为了保证效率和性能,根据物事的工艺、性能或其他特性,确定出一个一致性的规范,追求的是同一性。”

“比如如今大宋各作坊的箭头,箭杆,尾羽,合弦,都有标准的系列化加工模具和测量标准,生产出来的同一型号的羽箭,各部位之间可以互换,这就是同一性的体现。”

“所谓简化,就是为了最经济有效地满足需要,对标准化事物的结构、型式、规格,在设计之初,进行筛选,提炼,分解。剔除所有多余的、低效的、可替换的环节和结构,精炼出能够满足需要,同时又具备高效的环节来取而代之,保持整体的精简合理,追求的是事物的简洁性。”

“比如箭头的生产,以前的模具五花八门,如今全部统一成三棱锥头,统一冲压成型,箭尾使用统一的赛露络尾羽,地丁胶咬弦器,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

“所谓协调,就是通过有效的方式,协调所有局部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一致性的建立、平衡与保持成为可能。”

“还是以羽箭生产为例,如今最大的工艺瓶颈在箭杆的拉制,蒸直和上漆,因此我们在设置工坊和生产线的时候,生产箭头和尾羽的的工人就得配置得少一些,而生产箭杆的工人就得配置得多一些,以免出现大量的箭头箭羽没有箭杆装配的情况。”

“所谓最优,就是为了满足标准化的需要,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通过对上述三点进行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在这个思路下设计和生产出来的羽箭,放弃了华丽,繁复,精致;只追求性能,杀伤力,以及产量。这就是针对特定目标和一定限制条件的意思了。”

“妙极此论!”门口一个声音响起:“颇有技进乎道的意味了!”

第六百八十章 布置(为盟主财叔宁打赏加更)第五百九十二章 纵横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五章 春天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谁的首功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小诗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体罚第五百七十章 苏轼被弹劾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逢第四百二十六章 姐妹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大婚第二十九章 理科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西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夔州奏报第九百九十六章 种山药的道理第三百四十四章 各怀心思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边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名府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探讨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探讨第一百八十一章 尊重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游说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特赦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应第二十八章 玉瓷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六百四十七章 开封府第三百七十一章 理论核心第两百零一章 可龙里号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潜在产能第四百一十四章 接战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园林设计第三百零六章 转运判官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大婚第二百七十章 王韶第七百四十五章 突然有钱也不好第五百四十七章 风波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旧部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改线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对话第七百二十五章 巨舰第八百六十七章 龙牙港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大婚第一百四十章 危机与对策第六百三十四章 召回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坟场游说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漕船第二百九十二章 马上草赋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亲政第五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八百六十八章 炮弹第三百四十八章 军靴第二百四十章 鳜鱼肥(加更,求票,月票好少)第四百三十八章 日历计算器第九百七十五章 老江湖第七百二十六章 平家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公平的方案第四百五十一章国王跑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太君第三百五十二章 变态繁荣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矛盾转化第九百四十六章 诗案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报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密谍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动员第八百九十六章 结案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运改革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又见谤诗第六十五章 理工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连连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报第五百六十九章 苏元贞的去向第三百四十三章 建议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家国天下第八百一十章 联军第七百五十章 海鲜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不答应第七百三十一章 手实法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归来第一千零七十章 高滔滔哭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翊卫仙卿第四百七十二章 进京第四百五十七章 嶲州第四百七十九章 劝谏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破军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天贴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宋东方朔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年报广告第九百九十九章 小苏文字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军事之外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小孩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课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梁乙埋的顾忌第一千零六十章 就是骗子第七十二章 轴承与来信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都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矿藏第九百四十六章 诗案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