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救灾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救灾

李拴住躬身:“正是如此,弃己所长而不用,却去学人家擅长的,村中的木匠泥工都知道这事情干不得。”

“就拿做蜡烛来说吧,辽国制一支蜡烛所费五十文,宋地一支五文,即便加上运输费用,獐子岛上也不过三十文。”

“这样还比辽国自己制造便宜差不多一半,要是陛下因为辽国自己造的蜡烛比宋国的贵,就一定要造出比大宋便宜的蜡烛来,花费无数的钱财搞技术搞材料……有那些钱,为何不去扩大牧场,蓄养牛羊,生产自己特产的奶酪呢?”

“再拿奶酪与大宋换蜡烛,不比自己弄来得划算?”

耶律洪基点头,这道理还是浅显易懂的。

李拴住接着说道:“再说我大宋,自澶渊之盟后,便与辽国交好,国内如今虽然说境遇好过前些年,但是也只是刚得温饱。”

“河北的景象,想必贵国君臣心中都有数,对了陛下,你卖给我国的木材,真的不便宜啊……”

耶律洪基笑着摆手:“今日不说这个,郎中休要旁敲侧击,那是谈定的条约,无可更改。”

李拴住只好接着说道:“占城分裂,三州请求附宋,我朝一直拒绝接收;直到其国内乱,老王出逃,再次举国相托,我朝还是予以拒绝;最后是其国国民推翻了暴政僭君,数十万人血书泣告,大宋见其又有内乱征兆,这才收了占城,小心安抚。”

“所以我朝真不是见利忘义,好战穷兵之国。理工之学,我们也是用于生产。室尚书认为我朝将来会对辽国不利,外臣不敢说他昏聩荒悖,但至少,他的确不了解我们国家的国情。”

“不过听说尚书是名臣之后,又同为理工一脉,外臣想替他求一个情。”

“尚书跟我朝景润学士,啊,就是我们土地庙小妹的夫婿有几分像——聪明,但是有些迂执。”

“虽然学问因此得以专精,但是以为世间事全都可以用学问来解决,却又大错特错了。”

“比如外臣这点取井之术,看似神奇,其实对于国政来说,又比得上治理一州百姓,整顿一部兵马重要?这点自知之明,外臣还是有的。”

耶律洪基怒气已经完全消散了,对身边的臣子说道:“看看,如此神术还谦逊坦诚,这才叫真有本事儿的人。”

“室纯那点学问,也就是在我辽国横一横,不就是想让朕高看他们工部一眼吗?仗着有点本事就忤君,华佗什么下场?”

群臣的心都放了下来,耶律洪基的脾气他们都清楚,脸色平静言语和缓,那就是真动了杀心;

反过来要是喊打喊杀,那反而没事儿了。

想了一下,耶律洪基说道:“下了他的尚书差遣,赶到南京去,他不是看重理工之学吗?那就在那里也给朕办一所理工学校,朕等着他培养出人才!”

陈义大松了一口气,老头的命可算是保住了:“陛下宽宏,是臣等的福分,室纯必定会感恩戴德,戴罪反省。”

就在这时,耶律洪基感到脸上落下了什么东西,接着,周围群臣的衣服上,都出现了一些小点子。

不知道谁首先狂喜地喊了一声:“下雨了!”

紧跟着所有人都欢喜得忘记了礼仪,在越来越大的雨势里狂喊:“下雨了!吾皇万岁!真的下雨了!”

《蜀中杂记》:

元丰三年七月,辽主御上京西郊马场乞雨。宋工部郎中李拴住掘井,得五泉。

辽主命群臣沃水,须臾雨下。

拴住建言,西山广植林木,则五泉不涸。

辽主大悦,易西山名五龙岭,建治神泉县。迁东南两京三千富户以实之。

广起园林,宫室,于五泉立树玉蟠龙,吐水逾丈,推滚金球,奇珍异巧为饰,崭然北朝之盛。

使归,上以拴住体对得宜,并渤海开油田之功,赠名擎,拴住乃为字。

擢皇家理工学院院士,宝文阁待制,工部侍郎。

朝野一时以为荣遇。

而以理工得阁职,擎乃有宋第一人。

……

“快!快!”

连绵的暴雨之中,一支全骑军新军部队,在老将郭逵的率领之下,一路向东狂奔。

同样的军队还有四支,分由种诂,折克柔,折继祖,童贯统帅,奔赴各处黄河大堤。

七月,大宋河东路,河南路,河北西路,京畿路,迎来了连日大雨。

几路主要河流沁水,洛水,惠民河,河水暴涨。

汴京城西南一带,出现了倒灌现象,开封府衙西南的宝镜湖,面积扩大了三分之一,已经侵入到了街面之上,就连衙门一带,都垒砌了沙袋,以免湖水灌入府衙。

西南宜秋门一带,以及苏家的可贞堂,都面临水淹的危险,苏家的数十万册藏书,文物,珍贵的刻版,全部转移到二楼保管。

苏油第一次组织起了自己的仪仗队,就是让张麒在西南市井当中抽了一百四十位青皮,看守可贞堂。

此举倒是给吕公著解了围,城中人心惶惶,不少流氓想要趁乱打劫,西南城的流氓都被苏油给组织了起来,受灾最重的地区,反而最安稳。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现在屠狗辈给读书人看场子,倒是尽心尽责。

赵顼也非常的紧张,虽然河渠司,都水司今年很早就给出了预报,预期会有大洪水,自己事先也调运了大量的麻袋,水泥,部署在了解州至大名一线上的重要防区。

可是天公不作美,上游陕县,河阳,通过黄河送来的情报,今年最大的一次洪峰,即将在中路大雨中过境。

六十年一遇!

苏油上奏,如今最大的事情,是救灾,朝廷一切事务,均需要为救灾服务。

中书,三司,枢密院,需要从行政,物资,人力上,做好一切救援准备!

蔡确,李肃之,冯京同时上奏,表示愿意予以最大的配合。

赵顼当机立断下旨,水情紧急,军机处全权提取此事,一切与水情有关的章奏,请示,不必经过中书,直接送抵军机处,交鱼国公苏油统筹,对皇帝直接负责。

苏油提举防洪期间,奏事可不经合门传报,直入大内!

苏油也不客气,直接点名要人——中书,参政蔡确,章惇;三司,副使薛向;枢密院,副使孙固,这几人我要用,加上军机处原有的文官班子,成立抗洪抢险指挥部。

此外,皇宋银行,四通商号会计司,抽调统计,会计人手。

皇家理工学院,抽调机械,化工,工程骨干。

皇家军事学院,上四新军全体动员备战,打破常规,自带干粮,移师卫州王供埽,滑州鱼池埽,濮阳曹村灵平埽,大吴埽,小吴埽,商胡埽,全力抗灾。

这是规模达五万人的大调动,京师防御力量为之一空,王珪急得直跺脚:“万万使不得,我朝尚未有过拱卫之军参与救灾的先例!”

苏油都懒得跟王珪客气:“我朝也没有过这般素质优良的新军!河决之患,岂亚于兵事?其后的灾难,胜过十场兵灾有余!”

“有这么强大的力量不用,却放任灾情蔓延,有这样的道理吗?”

“新军不发铳弹,他们自己有工兵铲!只带上工兵铲,沙袋,干粮,相公有什么好担心的?”

王珪如何敢开这个先例,脸色都白了:“京畿防卫却又该如何?万一……”

苏油说道:“京师还有三畿四辅,高功绘,高公纪兄弟整合厢军已然完毕,由他们来拱卫京师即可。”

冯京一咬牙,决定与苏油同担这个干系:“陛下,上四新军,以保家卫国为己任,臣相信他们,也请陛下信任他们!”

第九百七十章 御史清流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分歧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七十章 授课第二百五十四章 少年行第六百零八章 交流轮训第九百七十五章 老江湖第六百二十六章 开梅山第七百零八章 老酒第一百一十三章 女婿上门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相国寺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课第一千零九十章 和蚨祥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检查第三百一十六章 灵柴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动员第六百四十九章 冷处理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无条件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后手第六十八章 大苏小苏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通海之家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潜在产能第七百零五章 小人之心第四百一十六章 神迹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支持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天赋第九百七十五章 老江湖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瑞升号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两封信第六百六十七章 卫朴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聊天第九百七十二章 通通不认第六十六章 取酒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大胜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产量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优待第一百六十四章 踪迹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天赋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暴发户家长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背锅第八百零六章 火箭第一百五十五章 伟大的航程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马经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计划第六百零九章 冲击相府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青唐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八百九十章 海运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药局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两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定音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西部大开发第八百二十章 水战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低调第八百一十九章 处处烽火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经济课第三十七章 羽毛纹的花钢第四百零七章 三打九第三百三十一章 密谋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朝仪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梦中诗第一百二十一章 蚕市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复杂性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二十四章 史洞修第三百零三章 帮手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手和低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佛会第四百四十六章 再次出发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写入画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苏颂看药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第二百三十八章 十二平均律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欧阳夫人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说辞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新诗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梦中诗第七百零二章 大胜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弊病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司天监第五百六十七章 士子闹事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惨状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饱便飞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谏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兴亡第三十七章 羽毛纹的花钢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宝钞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白河第一百五十章 变化第六十八章 大苏小苏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意外第三百一十七章 狐大仙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钱可通神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又遭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