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泡温泉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泡温泉

西夏的冬天里,柴火是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大军的燃料急需,苏油直接在兰州、宥州、银城、韦州开采煤铁,搞起了煤铁工业。

夏人没法利用这些资源,并不意味着宋人如今做不到。

兰州的银、铂、铅、锌、煤,储量丰富,石勇在兰州的夏人仓库中,发现了不少被夏人当做银锭的铂锭。

而且还盛产硅铁,硅铁是提高钢材品质的重要矿藏,威名遐迩的青锋钢,便是来自品质优良的煤和它的加成。

宥州盛产煤、盐、还有皮革加工制造业里边至关重要的芒硝。

银城就更加夸张了,那里就是后世中国煤炭第一大县神木。矿藏除了煤,还有铁矿,含铁量最高可达百分之六十!

此外还有品位很高的石英砂,可以制作耐火砖,瓷器与玻璃。

韦州同样如此,除了煤,还有一处让苏油倍感舒适的地方——暖骨泉。

曾孝宽看着这些巨大的储煤坑,不由得感慨不已:“这得是多少煤啊……那边那个是什么?”

王中正说道:“那是蒸汽锅炉,可以以煤和水为原料,产生什么动力,将煤碎成粉,然后与黏土、秸秆等配料搅拌,做成……”

曾孝宽已经明白了:“蜂窝煤球,汴京城里用过的。”

“呃……差不多,不过没那么复杂,更像是京中小孩儿们吃的那种……泡筒。”

“看看去。”

其实这个地方只是煤炭最粗加工的地方,但是已经让曾孝宽叹为观止。

蒸汽动力的粉碎机、搅拌机、以极快的速度生产出大量的配方煤粉,工人们给煤粉洒水,然后送入煤棒机的料斗,从另一端出来的,就是已经加工成型的空心煤棒。

工头那那身蓝布工装一看就是四通背景,过来迎接两位官人,本来还想施礼,结果两手一亮,全是黑油,只好讪讪地敷衍了一下。

曾孝宽倒是不以为意,只看着煤棒机往外呼呼往外吐的煤筒:“一日能产多少这个?”

工头回到:“一日能产一万七千斤煤筒。将煤加工成煤筒之后,炉中过气性能更加良好,省煤不说,热值还更高。”

曾孝宽不由得感慨:“理工之能,一竟于斯啊……”

工头说道:“国公爷说要让军士们能吃上炒菜,要缩短做饭的时间,需要具备大火力,还方便使用的燃料……”

曾孝宽眉头顿时一皱:“又是为了口吃的?”

这工头算是机灵,一听口风不对,赶紧说道:“不过后来我们发现,这东西用于炼焦,一样更加节省,而且焦煤筒用于铁冶,效能比直接用焦煤块厉害很多……”

这种搪塞瞒不过曾孝宽那样的能臣:“那你这个厂子就该建在铁冶边上。”

“这个……”工头脸一红,灵机一动说道:“呃……其实建在这里更好,我大宋如今的铁冶,用水量极大。秃尾河可以行船,将铁矿拉到这里来生产,选矿、洗矿都更加便利,产品更是可以直接顺流发到风陵渡。”

曾孝宽呵呵冷笑:“我就当真的来听,告诉苏明润,既然他害老夫来做这九原路的转运使,这样的东西还得给我多来几套。”

说完掉头对王中正说道:“看来都管还是做了不少民事的。”

曾孝宽的吏治风格就是“公正”,当年赵顼命章惇调查曾布市易务案,曾布就曾经提出异议,说与章惇有隙,肯定得不到公正。

赵顼当时给曾布的答复是:“有曾孝宽在,事既付狱,未必不直。”

王中正听曾孝宽这样说,心底下刚偷偷松了一口气,却又听曾孝宽说道:“听说你新得了七万多匹马,九万多头牛?”

“没没没……”王中正连连摆手:“没……这么多,五万多马,七万多牛。”

“嗯。”曾孝宽点头:“那就不劳都管了,都转到转运司来吧。”

王中正都傻了,这是……这是特么明抢?

曾孝宽看着他:“怎么,都管还想留着?”

“不,不留着!”别看王中正,童贯之流在普通文官武臣面前嚣张跋扈,但是在苏油,曾孝宽,范纯粹这等大佬面前,那是乖得跟孙子一样。

北宋的太监,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狗子,虽然皇帝们一再为自己的狗子们争取权力,但是文官们却也不是吃素的。

王中正之流看似大权在握,其实皇帝要治他们,只是一道诏书的事儿,保证文官们都会乐见其成。

因此太监们最害怕的,就是手里握着密奏之权的大臣。

好死不死,现在新任的三路大佬,包括苏油,都有。

曾孝宽是王安石《保马法》和《户马法》的倡议者和推行者,对马政有一套独到的见解:“河北相州搞的那种养马之法,非常得便。有了这五万匹马,有了配种之法,有了优良的牧草,再加上九原得天独厚的优良牧场,我要再推《户马法》,让大宋从今往后,永无缺马之患!”

说完看向知趣的王姥姥:“恭喜都管,这功劳里边,跑不了你的一份。”

……

韦州,暖骨泉,苏油,范纯仁,范纯粹三人,正在坦诚相对。

真的是坦诚相对,因为三人正泡在温泉池子里。

韦州号称“旱海明珠”,城西边大罗山,位于贺兰山与六盘山的中心位置。

因为底部厚实,然后突然拔起为山峰,形如大螺,因此而得名。

这一带不光水草丰美,风景秀丽,而且气候也非常宜人,唐代曾经将凉州的吐谷浑部落安置在这里。

谅祚曾经想要效法李元昊,将这里打造成自己的行宫,在韦州修城墙,寺庙,浮图,不过还没有来得及修建暖骨泉行宫,国势就不行了。

到今天,连韦州都落入了大宋手中。

范纯仁是范家学问最精深的人,又是兄长,又是母亲李氏梦见有小孩从月亮中坠下来,以裙子接着生下来的。正牌子进士,在家中地位最高。

当年范纯仁考中之后却不去赴任,坚持留在父亲身边照顾。

范仲淹对儿子这样做有意见,但是也拗不过他。

直到范仲淹去世之后,范纯仁才真正出仕。

从出仕开始,就成为司马光以外,反对王安石的急先锋。

范纯仁和曾孝宽不同,他的施政风格,是“宽仁忠笃”。

除了在庆州开仓救灾,老百姓日夜负粮还库免得自己父母官被调查的事迹外,前几年范纯仁在齐州释放“盗匪”,又成了新的“轶事”。

齐州的民风凶暴强悍,百姓偷盗劫掠乃是常事儿。

有人曾劝范纯仁:“齐州这种情况,哪怕是严刑峻法尚且不能止息,而府君还想要宽以待之,恐怕齐州乱法的事情,更加不能穷尽了。”

范纯仁回答:“宽容乃是出于人性,残酷势必不能持久。用严酷而又不能持久的方法,来管理凶暴彪悍的百姓,这本身就是造成百姓刁顽的原因,哪里是治理的方法啊?”

到了齐州,发现牢狱里关满了犯人,范纯仁便问通判:“这些都是什么人?”

通判说:“都是犯了盗窃罪行的屠夫商贩,关押在这儿督促他们赔偿的。”

范纯仁问:“为什么不让他们保释后再缴纳赔偿呢?”

通判说:“这些人要是放出去,又会作乱,官府关他们在这里,是让他们因疾病死在牢里,这是为民除害啊。”

虽然范纯仁是家老二,范纯粹是家老四,但是哥俩相差了小二十岁,一辈子几乎没有赤身相见过,这一刻两人心中都充满了一种感觉——尴尬。

不过苏油却自在得很,额头上顶着一张帕子:“我就喜欢泡澡,军中别的都好说,洗澡实在是太奢侈了,你们都不知道这俩月我是怎么过来的,半夜里做梦都在干搓……”

第四百八十五章 诛叛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八百四十六章 大利第三百九十二章 谈判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西部大开发第十四章 好菜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老外的印象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饶骨头第三章 程家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虚张声势第二十章 明道致用第一百一十三章 女婿上门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巡视第九百四十二章 启程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不武之谋第四百九十九章 开幕式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七十六章 在藜将军第七百三十四章 顶级数学家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新情况新问题第九百零四章 交趾急奏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垄断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堂哥开炮第九百二十九章 横山关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文历法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还钱第七十七章 蛮部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西征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不武之谋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绝计第二百五十五章 织锦第四百七十一章 议论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下最穷处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四十七章 基建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暴发户家长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否认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两国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饶骨头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阻击第五百九十七章 广锐军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歼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开会第二百七十六章 梅尧臣去世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老员外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金融操作第六百零八章 交流轮训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抗旱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反叛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六百七十八章 金姐儿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微言大义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顶级武力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翁翁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为公辟路第三百零四章 翻译官第四百六十四章 财政赤字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冗官第一百二十章 代差第六百五十三章 又见王雱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胜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第六百四十八章宰相马,一样打第一百六十二章 马本纲银第三百四十七章 潜移默化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家国天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宝贵的炉渣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大移民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该打的仗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问题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乱第四百七十六章 谁也改变不了谁第一百六十四章 踪迹第五百章 女骑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白河第二百四十八章 至宝丹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贞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扫荡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救灾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金大忠第一千零四章 扑克牌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瓠子歌》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宋东方朔第七百三十章 常州与饶州第六十五章 理工第六百零七章 芭夯兔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心理疏导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又见董非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听介绍第十四章 好菜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比第八百零三章 见面礼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经略六路第六百一十四章 检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