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出征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出征

但是要范纯仁欺君是不可能的,十月辛卯,六路都经略司收到了赵顼的诏令。

“兰州及西使城界,连接熙河,通远军新复,多荒闲地。已令赵禼招弓箭手,窃虑应猝难得数足,权许人开耕,所贵得广刍粟,以实塞下。”

“九原故郡,得人甚多,且水草丰美,世出佳盐。已令曾孝宽掌郡事,上《户马法》,言于九原甚便,乞施行之,已从所奏。”

“范纯仁上山北三路恢复之计,言乃卿之策。干臣忧劳国事,不以方任自拘,朕心诚慰。”

“然六路都经略司部署大军,筹谋进讨,乃卿之正务。”

“今西贼隔绝瀚海,龟缩兴灵,拥兵几三十万,如何破之,朝廷尚有忧疑。”

“大军久外,消耗非小。摺运军粮,所运亦不多,虽颇得蕃部窖粟,又数不至广,恐士卒有饥饿逃亡,殆误国事。”

“前从所奏,令军士稍事修养,并加赏给,亦皆从之。”

“散诸军于后路,分守堡寨,以迤逦为计,此固分军就食,巩固山北之良策,然进取之军,亦当留足用。”

“今灵州已有可破之势,天日寒冻,或可乘时,集军速战,毕功于一役,后图缓治可也。”

“六路都经略司当审度机便施行,无以转运为梗挠。如粮馈阙乏,京东诸路尚可援饷,非必兴山北三路而后征。”

这是在给苏油施加压力,该进军了!

……

韦州北郊,苏油正在校阅军队。

支应过刘昌祚带来的前线混乱之后,苏油重新调配了军力,新军将几处要地交给前来接替守卫的旧军,重新集结成了三路。

囤安军在应理关,控鹤军在夏州,剩下的感义、镇国、定国、学院兵,全部集结到了耀德城。

应理关在黄河之北,耀德城在灵州川中流,只有控鹤军,远在六百里外的夏州。

刘昌祚也在夏州修整,出青冈峡时的五万人,连场大仗之后,能骑马的只剩下三万,除了阵亡七千多人外,还有一万多的伤兵。

赵顼的嘉奖令下来之后,苏油奏请成立大宋第一支重骑兵部队,以刘昌祚部下郭成的骑军为基础,利用修整时间命沈括紧急将缴获的夏人铁鹞子铠甲予以修复和仿制,加上王中正缴获的马匹,打造出了三千人的重骑队伍,以及两支为重骑服务的轻骑军,共计九千人。

重骑军根据赵顼的意思,命名为骁锐军,两支辅助的轻骑,一支命名为豹捷,另一支用了西军现成的一个编号,虎翼。

武臣瞬间就被黑心文官安排得明明白白,赵顼非常满意六路都经略司的这个决定——大宋从今起,也有了一支能与西夏铁鹞子,辽国铁林军媲美的重骑,其政治意义不言而喻。

而且这也是对刘昌祚的奖赏,大宋表面上最强大的旧式骑军队伍,当然要交给最能打的虎臣来统带,这是一份不容刘昌祚推辞的高光荣耀。

然而在苏油内心的黑暗面,此举却是给刘昌祚戴上沉重的脚镣,让他的大军想快都再也快不起来。

作战任务下达后,看似威武雄壮的骁锐军,只能跟在新军后边吃灰。

要是这样高国舅都还跑不赢,那只能说使相一职,活该他拿不到手。

麻袋是个好东西,耀德城如今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外拉起了铁丝网,挖掘出了壕沟,然后用沙袋磊叠起了半人高的掩体,城周几处高地、交通壕连通到炮兵阵地,已经将这里变成了一座无法攻取的桥头堡。

这里是讨伐灵州最紧要的出击阵地,三支新军加上学员军,前军共计一万八千人。

两万探路的蕃部骑军,已经由李文钊带领着出发,新军的后面,还有种珍的一万五千精骑。

苏油身穿一身没有肩章领章的双排扣灰呢冬军服,身边站着中军帅臣高遵裕,监军李若愚,看着台下这四支士气高昂,军容整肃,武装到牙齿的部队,心中涌起理所当然的自豪。

三大一小四个方阵之前,当先是部队的指挥官,他们的军衔,已经被赵顼升为了襄领,而高遵裕,更是升做了协统。

指挥官之后,是炮兵队伍。

这是三支新军的绝对火力,每军五门霹雳炮,而学院兵方阵之前,更是多达整整十五门。

炮车后面,是一片灰色的海洋,只有战士们帽盔上的红缨,如同一簇簇燃烧的火苗,标示这是一个秉承火德而生的国家最顶尖武力。

每一位士兵身边都是一匹雄壮的骏马,骏马上的装备包括睡袋,工兵铲,神机铳,干粮袋,饲料袋,手抛式震天雷,铜皮水壶和小饭锅。

士兵身上系着武装腰带,腰带上有一排皮包,里边有应急药包,工具包,弹夹,子弹带,甚至还有卫生用品包。

队伍的外围,是多达三千辆四轮厢车,厢车的轮子还特意经过改装,比汴京城里的车轮宽了三倍,以更加适应西夏的道路条件。

车上满载着辎重,帐篷,燃料,弹药等物资,这些东西,是在十天之内,从宁夏城紧急运送过来的。

毕仲游在郑州理工学院和四通财计小组的帮助下,圆满完成了六路都转运司提出的苛刻任务。

而大军的后面,是整整三百多里,等待征服的旱海。

军士在猎猎寒风中肃立,军旗在高高飘扬。

苏油站在高台之上,从李若愚手里郑重地接过一条锦囊。

锦囊打开,从里面抽出一张白绢,上面的血迹,早已经变得紫黑。

苏油将白绢举起:“这是一份血书!是八十年前,那位坚守孤城的边帅,写给朝廷的求急告表!”

“八十年前的咸平五年,李继迁叛我大宋!”

“清远军陷,夏人大集,断了灵州的饷道,让灵州孤军绝援。”

“领顺州团练使、知灵州兼都部署裴济,刺血染奏,求救甚急!”

“而当时朝中诸公,或议灵州可弃,或议灵州当救,整整议论了两个月,犹迁延不决!”

“裴仲溥公以万人独抗数十万强敌,坚守弥两月,而救兵始终不至,最后箭尽粮绝,城陷后壮烈死事!”

“哀闻传入汴京,上闻之嗟愕良久,深为痛惜。”

深吸了一口气,苏油厉声喝道:“传闻李继迁攻陷灵州之后,曾经登上城头,大哭一场,继而仰天长笑!”

“从那时起,西贼,就成了我大宋的噩梦!”

“丢掉灵州,就是丢失了漠南门户!不过十数年,河套便沦入敌手!西贼兵锋,可以直逼泾原、环庆,震荡关中!”

“大宋为了解此危局,耗费了整整八十年的时间!耗费了无数的钱赋!耗费了无数百姓、军人的性命!”

“换来的!是西夏每年从大宋手中攫夺二十万贯的岁币!是西疆连年告警,是军士苦戍死守,是百姓残破流离,是陛下中夜叹惜,忧劳不寐!”

“当时的灵州该不该救,到了今日,血淋淋的历史,早就告诉了我们答案!而那些误国的昏庸之辈,已然被钉死在青史的耻辱柱上!”

“可我大宋的英灵,犹在三百里旱海之外,犹在那凄冷的灵州城头,日夜渴望着大宋的援军!”

苏油将血书系在猎猎军旗的旗环之上,再次转过身来,看着北方荒凉的雪野戈壁,已经热泪盈眶:“今天,援军终于到了!”

“今天,我们就要去收复华夏故土,一扫八十年来屈辱与腥膻!”

“今天,我们要去荡平西贼,让他们为八十年的叛逆不臣,为百万百姓和军士的死伤,付出应有的代价!”

“今天,我们要去迎回裴仲溥公,以及一万死难灵州的将士英灵!将他们的神位,奉还于皇宋昭忠祠堂,享受理应尊享的荣光!”

“我们来晚了八十年,可是今天,我们终究来了!”

苏油猛然右手击胸,对着北方行了一个新军的军礼:“英灵不远,佑我功成!皇宋,万胜!”

“英灵不远,佑我功成!皇宋万胜!”

将士们的士气,已然达到了顶点,翻身骑上骏马,高声呐喊,整装待发。

高遵裕抽出骑刀,向北平举:“出征!”

诸军列阵向北,滚滚而去。

于此同时,夏州、鸣沙城,另外两路宋军也已约期拔寨,三路大军,同时朝河套重镇灵州进发!

第四十七章 基建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雄州第四百二十五章 红旗犹带冷梅香第三百七十八章 理学讨论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浑脱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阿骨打第九百九十九章 小苏文字第一千七百章 种五的朋友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富弼逝世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师爷第五百一十章 万货集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鏖战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扎堆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见面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念书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探讨第一百五十三章 马屁炸了第二百六十章 王安石第七百八十五章 黄鱼季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垄断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不足第八百零一章 情报分析第三百五十四章 断案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该打的仗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新义之争第五百二十一章 董员外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谋第八百七十一章 平炉和高炉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来宰相第五十四章 学习第一百三十五章 来访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大军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校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文讨论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骗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战后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计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知音第三百三十四章 图经本草第一百七十四章 范先生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指点第七百八十二章 漏勺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心的祭品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发展纲要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嵩阳兵工厂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接战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亡辽第七百九十一章 吕惠卿贬官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安置第六百三十二章 疯狗第一百六十三章 对策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张方平走了第五十五章 老军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文历法第五十三章 讹诈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磁州窑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九章 试行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踪第二百七十五章 内官第三百四十章 奏对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胡辣汤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花塔子铺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职责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三百八十九章 秋娘第三百四十七章 潜移默化第六百六十五章 上课第三百零三章 帮手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李清第九百六十章 改制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华东心脏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定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弹劾第一百七十五章 宝贵的炉渣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授权书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农事第八百二十五章 黎太后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车阵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分割财产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体验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难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安置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困难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变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分割财产第四百六十七章 彻底失控第五百八十七章 梦想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五百六十五章 父子佳话第九百六十章 改制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苏轼送东西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边子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八章 饯行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好运气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报第五十七章 瓷码第六百二十八章 方田均税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