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对策

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对策

其实耶律伊逊真正的罪名是诬陷皇后,构陷太子,而且还成功了!

耶律洪基当然不能在明面上承认这一条,只能以他罪坐之。

耶律延格的反弹,让耶律洪基心生警惕,结果耶律伊逊还在锁拿进京的半道上,就被缢死,之后辽朝上下,开始对其党羽进行大清洗。

耶律伊逊把持朝堂多年,党羽广布,这次清洗,直接让辽国失去了两千多名官员!

其中就包括了南院枢密使耶律仲禧,因为素党于伊逊,至是失势,“惊吓过度”而死!

好歹算是保全了家族,但是辽国在这种态势之下,想要干涉宋夏战争,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而最为讽刺的是,让耶律伊逊入罪的那些“禁物”,转眼就被耶律洪基宣布,取消对大宋的封锁,可以自由买卖。

现在是耶律洪基,需要得到南部沿海诸州郡的政治支持,这就需要搞好和宋朝的关系!

西夏人就算想要通过外交求援于辽国之路,理论上已经被切断了!

同时,对大理的外交磋商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原因很简单,高相爷有些干不过杨义贞了。

因为弄栋铜矿离杨义贞控制的洱海地区更近,因此当宋人从弄栋紧急撤退的时候,矿上的那些炸药,落入了杨义贞之手。

虽然论军力,高相爷比杨义贞厉害得多,但是杨义贞蓄谋已久,又是居高临下,一时竟然打了高相爷一个措手不及。

高相爷为了获取大宋在法理、经济、军事上的援助,同意了大宋提出的一揽子交换计划!

大理割让安宁河、建昌府给大宋,以及与交趾郡接壤地区的滇南铜矿,换取大宋弄栋铜矿的控制权。

大宋支持大理高氏为段氏复国的请求,以宗主的身份,承认段寿辉大理国王身份的合法性,宣布杨义贞杀国主段廉义为大逆之罪,攫夺曾经赠与杨氏的一切封号,承认高智升为大理王相,并升高升泰为定远将军,上骑都尉,命其讨伐杨氏。

最关键的,大宋将紧急援助高相爷一批武器,其中包括一百头战象,一千南海龙马,包括这一千一百人的完整甲具,另外还有两千枚手抛式震天雷!

这笔生意对高相爷来说其实是非常划算的,建昌府早就是飞地,只在名义上还属于大理而已,其实早就是宋人在直管了。

而滇南铜矿的开发程度,还远没有弄栋铜矿开发成熟,而且弄栋在云南腹心,滇南那些都在边境。

这个交换完成,大理高氏灭了杨氏之后,将完全一统昆明和洱海两大传统地区,即便是送出了滇南和滇北,实际上还是将高氏控制的云南版图,扩大了一倍。

就这样章惇还极度不满意,认为大宋亏了。

直到苏油让石富将滇南矿藏分布图给章惇看过,然后告诉他,让大理放弃对渡口铁矿的拥有权,才是此次交换的核心,建昌府只是掩人耳目而已。

滇南不仅仅拥有比弄栋还要丰富的铜矿,还有金银铂煤铁铅锌钨锰磷钾……

章惇才终于不闹了。

这些只是边角小插曲,等到一切忙完,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汇聚到了西夏。

十一月十八日庚子,赵顼下诏:“六路都经略司请奏收复河内一切州郡,已随事经画,委官权勾管;所须兵马,见亦据逐处事势差发。朕心慰甚。”

“前请中书差遴待选官员赴河内为实任经事官,已令蔡确施行。”

“在彼久役兵员遣散事,枢密议以缓行,如奖掖优渥,军人自愿者,除功勋阶级之外,可依服役年限为格,从优特支。”

“仍依前律,一丁两百亩为限,它以牛马羊群绢帛钱粮易之,务需严加监督,亦不得过滥。”

“闻河内为梁永能、仁多零丁肆虐,六路都经略司当善行安抚之责,访寻灾伤以闻。并兴工代赈,不得弃之草野,使为饿殍。”

“新得诸城,以灵州为要,前听所奏,城守之具百无一有,当整饬之,使为坚城。”

“如灵州已固,兴庆之战,当审度机便施行,然务在持重。仍速报军前。”

“如夏人遣使,即令苏油、沈括于灵州商议处置,无送京师,迁延时日。”

“如兴庆未可猝破,放诸军归与城寨易得粮草去处,候犒设讫就令歇泊。安抚士卒,以图后效。如有急切边务,电报以闻。”

“并令王中正部领大军渡河,更取甘凉,以据形势。候军马整治,举事有期,当有召命。”

“此役死事将官,并前奏裴济及灵州死难将士,皆允所请,并降封香五合,设列灵塔,油可躬为祭文,致祷讫奏。”

“河内叠被兵隳,恐年来有大疫之忧,已命唐慎微携医药往按。”

……

兴庆府,枢密院。

梁太后与梁皇后一起驾临,惊得梁乙埋和家梁赶紧迎接。

梁永能、仁多零丁、梁令通等将领的阵亡覆灭,让梁太后心急如焚。

家梁正在给太后和皇后汇报军情。

“宋人今已收河套,与我隔和对峙,所幸梁副使殉国之前,已命毁河内船只,所以现在,宋人无法从灵州渡河。”

“要打造舟具,非一时之力,而苏油又一贯持重,听闻近日无数大军大车,沿河西上,枢密院估计,他们是要另择渡河的地点。”

梁太后问道:“那会是在哪里?”

家梁指着军图:“我和国老估计,他们会将设渡的地点,设在兰州。”

“这么远?”

家梁说道:“这么估计是有根据的,数日之前,接到白马强镇军司急报,苏油已命刘昌祚从兰州入喀罗川,趁我将西军撤走之际,取了凉州。”

“而灵州战前,出应理关威胁我兴庆的包顺所部,大胜之后反而龟缩了回去,非常不合常理。”

“但是结合军图来看,便能知道,宋人的目的,不言而喻。”

梁太后和梁皇后看向军图,果然,凉州、兰州、应理关三地,就是一个倒等边三角形。

其中凉州和应理关大道的北面是长城,长城的北面则是巨大的沙漠,是天生的屏障。

凉州,阻断了西夏军队从甘肃军司和休屠泽进袭兰州的可能,而应理关,则阻断了夏军从兴庆府进袭兰州的可能。

可以说兰州是宋军渡河的最佳位置,首先有凉州和应理关为左右护翼,不虞渡河时有夏军干扰。

其次兰州能够收取大量来自青唐的松木,打造舟船。

第三兰州现在已经是西路军大基地,李宪抵达之后一直就在经营,没有什么战斗损失,粮秣堆积如山。

梁太后看过之后,没有发觉有什么问题,倒是梁皇后问道:“怎么不可能是会州呢?”

家梁说道:“会州其实也是很好的渡河地点,不过宋人在那里会遇到几个问题,首先那里交通不便,不是宋人辎重的囤积之地,作为渡河的基地,便需要重新调配资储,远不如兰州方便。”

“其次渡河之后,黄河有个向西北的大湾,因此从会州对岸登录后,大军需要先向西北行进百里,再向应理关前进,和在兰州渡河后下应理,距离其实是一样的。”

梁皇后默默点头,认可了家梁的说法。

梁太后这才问道:“灵州一失,祖宗基业丢了大半,一半精锐折损在战场,于今当持何计?”

家梁说道:“与丞相和国老商议之后,有进退两策。”

“讲来。”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年成第四百七十七章 小妹的男朋友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第四百九十九章 开幕式第九百章 缝纫机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战略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第九百二十三章 程氏兄弟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台山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离第七百五十六章 上报中央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人性的君王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授权书第九百六十章 改制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海州第五百五十六章 荆湖建议第三百二十九章 铁门关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抛弃了第三百三十章 王文郁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背锅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八百六十二章 扁罐的书房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民兵郭二蛋第六百三十七章 思想体系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兰交会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磨合期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击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金融业务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私会第一百四十章 危机与对策第七十四章 混乱第七百零五章 小人之心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故人之子(加更贺新年)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颁奖第五百零二章 解决第一百二十二章 精品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年报广告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种树第二百七十六章 梅尧臣去世第八百二十二章 炮击升龙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鏖战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外交乌龙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脸的老头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第三百六十七章 问题的本质第八百六十章 微服第一百四十九章 龙老头的幸福生活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辛娘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万人敌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龙筋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金大忠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目的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解祸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两国第三十七章 羽毛纹的花钢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观量派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探讨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宝钞第五百五十六章 荆湖建议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夜班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鏖战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大苏酿酒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诗会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归位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出击第九十八章 千分尺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马彬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发准备第四百八十三章 越次入对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潜移默化第六百四十五章 《金石图录》第七百四十七章 昌国县第九百一十三章 新闻第九百五十四章 突发事件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论党争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准备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不行特支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关扑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六章 田字第四百九十五章 挂绫查账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丧心病狂的山长们第四百六十七章 彻底失控第七百九十八章 议事第八百七十三章 矿区第六十三章 扎染第九百六十二章 反咬第一百三十七章 风筝诗第七百零五章 小人之心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五百四十章 国有军工企业的福利第五百五十一章 讨论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昌第一百四十一章 面涅将军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人皆有之第一百五十五章 伟大的航程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华东心脏第三百五十五章 镇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