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刘猢狲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刘猢狲

真实历史上,这批文献又经历千年之后才被发现,加上运输和保管不善,导致大量的遗失,导致了存世的大量文献几乎朽烂不可读,导致了修复工程的艰巨。

但是现在不存在这些问题,大部分文献是从中唐到宋初的东西,加上空间封闭,水土适宜,几乎就是完好如初的。

司马光是史学家,这里边蕴含的历史资料车载斗量,苏油不担心无法打动他,只担心老头听到这个消息后会亲自赶过来。

毕竟已经是六十三岁的人了,又长期熬夜不锻炼,怕是禁不住折腾。

“驻扎吧。”苏油对童贯说道:“明天将东西发下去,我们开始找宝贝。”

童贯还不知道苏油要找的是什么东西,他心中的宝贝,就是金银珠宝。

蒲珊游说四通商号找寻大西州黄金国的故事,在报纸上闹得沸沸扬扬,搞得他也心痒难耐。

敦煌城守叫尉迟扬,这个姓氏也说明了他的身份,于阗佛国李圣天的后裔。

信奉佛教的于阗,与信奉天方教的黑汗,进行了五十年的战争,七十年前终于被灭国。

李圣天本名尉迟僧乌波,尉迟家族一直坚决认为自己是中国守臣,是“唐之宗属”,为此还改了姓名,与信奉佛教的高昌、汉人政权的归义军,联合对抗黑汗与吐蕃。

如今宋人刚至,也没打算轻举妄动,消化西夏这个胜利果实就得花不少年。 щщщ✿ тt kдn✿ C ○

不过沙州肯定是要驻军的,周围的汉人肯定是要收纳的,商队和使臣肯定是要派出去的。

政治就是这样,两支各三千人的新军,和一支一万人的旧军的到来,必将改变该地区的军事力量对比和政治格局。

不过这些告诉尉迟扬为时过早,苏油只让他想办法联络于阗的宗族,大宋要在沙州设立关隘,友好的商团,可以前往河西肃州甚至兰州进行贸易。

同时将大宋平复西夏,建立河西路的消息,告诉周围藩国,可以派遣使臣前来接洽,商讨入贡。

现在的于阗,还被隔离在高昌回鹘、黄头回鹘和草头鞑靼的外头,离沙州都还有一千里呢。

当天夜里,苏油又和尉迟扬在篝火旁夜话,了解沙州的政治格局,周边政治势力,以及于阗李家和敦煌张家曹家的历史。

作为华夏文明在西域的坚定捍卫者,对中原王朝的坚定拥护者,以及佛教信徒,沙州归义军张曹两家和于阗李家,就是苏油准备在西域立起来的人样子。

不过这些是后话了,还是那句话,需要时间。

次日起来,大军分散开去,三五人一个小队,开始分散到各个洞窟进行侦察。

现在的洞窟非常精美,除了壁画颜色艳丽之外,很多洞窟外还修建着雕梁画栋的护阁,同样精美异常。

士兵们在忙,苏油则抱着朝圣的心情在浏览壁画,雕塑和石像。

童贯是最兴奋的,站在大车上分发工具,每支小队,会发一个写着数字的木牌,一个裹着牛皮的木锤,和一个可以收折的牛皮大喇叭。

木牌是用来标示洞窟编号用的,木锤和牛皮大喇叭,这是苏油准备的粗糙的声呐设备,用来寻找封藏的密室。

还有两支队伍,开始勘测河谷,山体,绘制整个敦煌佛窟的地图。

整个大泉河谷的出口,已经被荷枪实弹的新军用厢车封闭了起来,用沙袋建起了工事,出入口还拉起了铁丝网的鹿角。

送辎重过来的尉迟扬都愣住了:“国公,是不是弄错了?这些东西不是该安置在沙州城周围吗?”

苏油哈哈大笑:“会有的,不过稍晚一点。”

尉迟扬没有觉得佛窟里边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至少这些洞窟在这里已经存在了几十上百年,除了能收获过往商贾行人一波牛牛牛的赞叹之外,它们就是些泥塑石胎。

这时候童贯挥舞着喇叭从山上跑了下来:“大学士!大学士!有发现了!”

苏油撩起袍角,对尉迟扬说道:“走吧,一起去看看。”

一处标示着“十六”的洞窟中,士兵们正在往墙上钉一种透明的纸张。

尉迟扬不知道那是魔芋胶薄膜。

一些士兵已经开始在薄膜上复写壁画。

敦煌的壁画有些是顶级的,尤其是当时的政府从中原聘请的绘画高手和五代官办画院画师创作的壁画,那是精品中的精品。

而且这里的绘画受到西域画风的影响,对于用色、晕色、光影、空间的画法,和中原原有的画法有所区别。

反倒是和张敦礼如今在研究的透视画法和用色有些共通之处。

苏油用大喇叭敞口一边贴到墙壁上,一名新军战士在旁边一处墙角用木锤敲击了一下。

苏油再用喇叭口贴到了另一面墙上,童贯从战士手里接过木锤,又敲了一下:“大学士,这面墙后边,是不是空的?”

苏油对已经在这里研究墙体的一名军士问道:“你说呢?”

这名军士非常古怪,年纪苍老,穿着新军的服装,但是没有任何的军衔,身形瘦小,军服穿在身上空空荡荡,嘴上还留有两撇鼠须,一脸的猥琐之色。

听到苏油提问,老头嘿嘿一声:“恭喜国公爷,找着了。这等精细的活计,观山派就是不行,还得看咱风占一门的。”

苏油不怀好意地看着他:“刘猢狲给你脸了是吧?这还攀比上了?”

刘猢狲顿时老实了,蹲下身来指着一处壁画空白之处:“在这里打个孔,老儿就能进去看看。”

刘猢狲就是盗墓贼,夏商周三代考古大业兴起之后,苏油给司马光提了个建议,让他将罪犯里边的盗墓贼找出来,利用他们的专业发掘遗迹,能大得便利。

司马光在给苏油的回信里边,说这盗墓之人都还分了专业派别,有看大势的,有看细节的,而且这一帮子对墓室的形制、规格、葬品摆放方式,格局还颇有研究,对司马光研究历代墓葬礼制变迁还有帮助。

不过他们的破坏性不言而喻,中国重视礼敬祖先,历代对于“发冢”之罪极严,发墓开棺者,一般都是死刑,哪怕没开棺,也是三年以上徒刑。

刘猢狲是风占一门的盗墓贼,就是细节派,是苏油找司马光借来的人,这老儿如今还在戴罪立功阶段,司马光奏请了赵顼,将绞刑改成了二十年的徒役。

不过专业水平是没话说的,苏油对刘猢狲的方案也表示赞同,这样对壁画的破坏性很小。

不过苏油也不着急,对童贯说道:“那就让军士们先把绘画复制下来在开窟,走吧,今天请你吃炒面。”

童贯“啊”了一声:“这……宝贝就在里边,不赶紧打开看看?”

苏油不以为然:“做事情要有章法,一步步来,难道它还能长脚跑了?”

拉着一步三回头的童贯出了洞窟,苏油看着清澈的湖水认真思考:“今天吃点什么好呢?”

童贯好气哦,离宝藏一步之遥,学士在想吃啥:“浆水面!大馒头!最多加点羊杂碎!”

苏油摇头:“没意思,一点难度都没有,要不咱们吃焖饼吧。”

……

焖饼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在焖菜上面铺一个发好的生面饼,在饼上戳几个洞透气,盖上锅盖焖熟就好。

至于底下的菜,苏油就用了军中现成的肥羊。

祁连山特产的一种黄蘑菇干和薯蓣,加上沙州特产的一种甜杏酱,和如今无处不在的沙葱、地耳,做出有滋有味有肉汁的羊肉焖饼子,终于让童贯没有了说话的机会。

第九百八十六章 证物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不足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来宰相第三章 程家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为公辟路第三百八十九章 秋娘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再见辛娘第六百章 吴逵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圣地第四十章 生计第八百三十九章 宝马第七百九十九章 枢密副使第六百章 吴逵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复官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话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检查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举措第二百二十四章 诗会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四百七十九章 劝谏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情报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四百零七章 三打九第九百一十章 商议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四百三十八章 日历计算器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授权书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故人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孟端仪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仁多保忠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累不累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驾崩第一千零四十章 字说第七百九十九章 枢密副使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光禄寺的老头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没想到第三十一章 徒弟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堂课第九百四十六章 诗案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廷议第五百五十四章 贷与赈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第一千五百章 问卷调查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猜测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发现第五百五十五章 战术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嘴仗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张方平走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张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发展计划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两赋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行集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国力的衰涨第八十四章 能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龙门阵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发第八百六十章 微服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讲道理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老河工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连累的朋友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分割财产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美食第一千零五十章 圣旨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神宗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谋第九百四十章 再见吕惠卿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风波第七百九十七章 朝廷知闻第八百九十四章 大工程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收关第九百七十三章 旧事第八百一十六章 决战在即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发第七百二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破阵第六百零九章 冲击相府第一百二十六章 翊卫仙卿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一千二百章 准备第二百七十六章 梅尧臣去世第四百七十一章 议论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诞生第二百零八章 心累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心的祭品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胡辣汤第四百七十章 生意和神器第五百六十六章 颁奖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比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冗官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旅游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府兵第八百三十章 沸腾第八十四章 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