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扎堆

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扎堆

将人参放回匣子里,又看了金鸡纳树皮,甚至还掰了一点放到嘴里尝了尝:“此药在南海已然获得验证,治疗痢疾堪称神奇,可惜跟黄蒿素一般,还是过于金贵。”

扁罐笑道:“宗伯,咱们理学一门,从来都是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苏颂顿时笑了:“哈哈,我们扁罐说得在理,说不定来年南海就种起来了。”

将树皮珍重放好:“赶快加工好保存起来,这样放着药性管不了几年。走吧,既然张二已经都做好了,那就只能吃掉。不然又是浪费。”

据说是有毒的几样张二也不敢上,就用盐水煮了甘薯、玉米、花生端上了桌面。

苏颂对甘薯和玉米的味道很满意,叹了口气:“这东西如果真的耐旱,贫家得之,和在米饭里烹食,却是胜过榆钱桐子百倍了……”

这几年大宋连续丰收,京中纵使是乞丐脸上都些肉色,但是除去三大发达地区,大宋还有广大的贫瘠土地。

即便三年连续丰收,其上的农人仅得刚刚温饱而已。

陈昭明说道:“陛下英睿,如今五等户和佃户日渐减少,四等上的户口日渐增多,与王相公所在时岁入有增,贫民日盛的光景,却也有了根本的不同。”

苏颂点头,晃了晃手里的甘薯:“加上这些东西,我大宋百姓,有望过上好日子了,扁罐,椅子,你们是大功臣。”

说起吃的扁罐谁都不服:“张二这做法和东胜州的土著们别无二致,要是爹爹在此,一定可以料理出无数的美食来。”

苏颂也笑了:“我就奇了怪了,你爹听说你带回来几种物产,立即来信,将其种植方法写得明白清晰ꓹ 却又和当地土著刀耕火种没有一丝牵连,乃我华夏精耕细作的路数。”

“他什么时候又成了种植专家了?难道是八公托梦给他不成?”

张麒却道:“少爷这方面也有本事儿ꓹ 比如韭黄和高笋,还有和小妹研究的那倍体之法……”

苏颂摆摆手:“那些可以从观测实验得来,可这几样他都没见过……”

思索了一下又道:“不过也可以逐类旁通ꓹ 种芋头和山药,八公可是大行家。小苏一篇《植山药记》ꓹ 去年在时报上登出来,不失为名篇ꓹ 定然会千古流传。”

张敦礼正吃得高兴ꓹ 闻言就是一脸黑:“不知哪个缺德的散布谣言,说那篇文章里的膏粱公子却是我,毫无道理。”

在座的都知道苏辙这篇文章里,反面人物的原型本来就是他,不由得都是好笑。

倒是苏颂发现了一个问题:“咦?驸马你如何还在这里?你不开声我都没留意。”

张二端着一盆鸡汤冒粉丝过来放桌上,闻言接口道:“这庄子啊,驸马爷来的次数ꓹ 可比老爷夫人还多!来一次圈里的大阉鸡就少一只,驸马爷里外都是主气ꓹ 一点客气都不带的!”

一桌人都哈哈大笑ꓹ 苏颂也是乐得不行:“一年不见ꓹ 张二学问又见长了ꓹ 连造词都学会了!”

吃过饭,苏家学问人们又移步书房ꓹ 点起喷灯继续讨论学问。

这次远航ꓹ 让扁罐和椅子对左旋螺号和船用锅炉的很多地方提出了改进意见。

比如颇为垃圾的双前桅结构ꓹ 都不用等到结束航行,航行中途就已经被扁罐他们自作主张给改成了单桅ꓹ 增加了前桅和船体间的牵引绳,将三角帆增加到了五面,大大简化了左旋螺号前桅三角帆的设计,也大大简化了船员操作。

比如甲板,所有出入口都增加了密封门,这样即便海浪涌上甲板,也不会冲入到船体之内。

构成船壳的铁肋,可以从船体内延伸到甲板之上,构成牵引直立桅杆的牵引桩,这样可以让纵帆桅杆更加强固,承受更大的帆面。

至于船用蒸汽机,零碎的改造就太多了,那个大机床就是个累赘,没少给扁罐和椅子添堵。

扁罐的建议是去掉那个华而不实的机床,改为装备大量的预备构件。

至于舰炮,两人的建议是小型化,至少部分小型化。

霹雳炮威力固然巨大,但是一门连同炮架重达一千五百斤,不方便搬到陆地上去。

一门霹雳炮的重量就当五门步兵炮,因此不如去掉部分,改装小炮,大小结合,还方便拆解运输,能够灵活调配给登陆的海军陆战队使用。

建议倒是好建议,但是四十毫米口径的“炮”,在大宋君臣的概念里,委实是过于“小巧”了些。

赵顼在收到报告的时候还很高兴,结果在得知炮弹图纸是一比一比例之后,伸出三个手指就盖住了弹头图纸,然后摇头表示不行。

皇帝说不行,那就得改,扁罐和椅子这段时间就是在干这个,最终将步兵炮口径增加到七十五毫米,炮管缩短到不到一米,高低射界调整到了负六度到七十度,左右射界二十度。

不过即便缩短了炮管,这门炮还是增加到了四百斤。

好处就是方便拆解,可以拆解成几个部分分别运输。

有了郑州军工的大力支持,样炮很快就造了出来,并且进行了两种弹药的试射,威力让所有人都非常满意。

椅子设计的延时引信是配合这种炮的神来之笔,苏颂又认真研究了引信图纸:“弹体增大后,这东西的加工难度反而降了不少,还是陛下的眼光独到。”

这就是脑残粉的无脑捧了,苏颂对皇帝陛下无限忠诚,这种话竟然说的非常自然。

虽然是事实,但那是赵顼瞎蒙对了一次好不好?!

苏颂放下图纸:“你们两个臭小子,又是航海又是造炮,这是不准备在左班列身了?”

陈昭明说道:“椅子虽然设计出了步兵炮,但是陛下的意思,还是要他研习义理,以后也得考进士。”

“至于扁罐,乃是这次偷跑的主谋,国公说他作为右班武臣,或者与性子更合。”

苏颂取下老花眼镜用麂皮擦拭,叹气道:“若然如此,最高兴的人,只怕是石公了,一身本领不忧后继无人……”

说完摇头:“不行,扁罐你还是要考上进士,哪怕是列于右班,这有进士功名的右班,和没有进士功名的右班,那也不一样,否则就算你功劳再大,别人都要说你是蒙父恩荫的米虫。”

“所以这个进士一定得考,至于名次倒是可以降低要求,不落到四五甲去让人笑话就行了。”

扁罐都傻了,四五甲就叫人笑话?那翻年参加礼部试的那些人里边,有一半都是笑话?

但是小孩子的抗议是没有用的,老族兄当年虽然殿试没有发挥太好,但也是举事第一名,妥妥的学霸一枚。

在学霸成群的家族里边,学渣是没有发言权的。

难得的几天假期,大家在一起研究学问,东胜州揭开神秘的面纱,需要消化的东西太多了。

于是张二发现不光嘉彦少爷,就连那赵二公子也都在苏家庄子扎堆,到后来两位驸马和彦弼少爷到了饭点老不回家,几位长公主也跟了过来。

接着负责服侍几位公主的妈子婆子,侍卫中官也跟了过来,这下苏家庄子热闹了。

扁罐将找到的那套《竹书纪年》交给韩嘉彦,韩嘉彦却不稀罕了,因为他已经拜托公主在密阁找到了这部书,现在他感兴趣的是扁罐从东胜州带回来的圭表文字。

根据这些文字,韩嘉彦认为那里的人根据这些最基本的中土文字和创字规则,又独自发展出了另外一套象形文字体系。

而陈昭明还是认为此说不太严谨。

大家对那个大陆为何没有出现普遍应用的金属器产生了浓厚得兴趣,他们明明就在大矿床上,为何对脚下的东西一点不感兴趣呢?

最后小妹认为这可能和经济学有关系,可以从需求,供给和流通几个方面来解释。

也就是说,没有需求。

金银铜都软,硬度还不如黑曜石,不适合作为工具使用。

而流通则是依靠可可和盐,金银对他们来说,没有价值。

还有当地物产丰富,刀耕火种都能过得不错,没有科技进步的要求。

总之那是一个充满了神奇谜团的国家,让大宋顶级的知识分子们无不兴趣盎然。

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大订单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胜第二百七十一章 船到了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写入画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心理疏导第三百七十七章 诚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风筝诗第九百八十三章 赵孝奕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旧交第八百章 内奸第一百七十章 快递小哥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尚书第六十章 仿宋体第六十五章 理工第二百二十八章 对与错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御屁股长疮第一百零九章 几本书不如二十字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美食第五十一章 加油第四百六十五章 新君举措第三百四十章 奏对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凉州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定音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行集第一千四百章 决议第二百三十八章 十二平均律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学习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胜第二百六十八章 万姓大集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诞生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府兵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吏额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徒弟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隐君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遗书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大使第一千零一百章 大孩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龙老头的幸福生活第七百一十二章 诗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李格非第一百一十五章 相处第一百五十四章 陈慥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军校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击第六百五十四章 调查报告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视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变第八百九十二章 把控大市场第五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六百零九章 冲击相府第一百二十章 代差第二百五十二章 拴住结婚第八百一十四章 小胜第九百九十九章 小苏文字第二十二章 试烧第九百一十六章 守会安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四百四十章 再见可龙里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危机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一章 王晦第九百九十四章 乒乓球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作战计划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验收第一百八十章 洗脑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原始股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药局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清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一千零八十章 针锋相对第六百八十八章 玉津园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连连第四百六十五章 新君举措第七百九十二章 枪榴弹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真定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太原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光禄寺的老头第七百七十一章 船队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七章 嫁人的问题第六百九十一章 吐蕃智将第六十二章 豆花饭第九百零六章 两分五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张叔夜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民兵郭二蛋第一千六百章 代笔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不武之谋第八百七十一章 平炉和高炉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新义之争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潜在产能第一百六十四章 踪迹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教训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献计第七百三十七章 两首词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收关第四百四十八章 试射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招降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第七十九章 竹屋第三百四十二章 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