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旱情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旱情

丙寅,于阗等西域诸国进狮子、白驼、名马、美玉。

于阗如今与大宋接壤,巢谷又击退了前来挑衅的黑汗军,还擒获了对方大将,于是于阗的腰杆立刻就硬了起来。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尉迟家族发动政变复辟,以尉迟威为国主,重新宣布以佛教为国教,并且邀请在敦煌译经的高僧前往讲学。

得了鼓励,于阗周围传统佛教地区那些曾经被征服的小国纷纷叛离黑汗,遣使入贡,想要成为大宋的被保护国。

乙亥,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韩缜见情势愈加不妙,为了自保,也为了报复蔡确邢恕嚣张之时留下的积怨,爆出了一个大料。

蔡确与章惇、邢恕等共谋诬罔太皇太后,自谓有定策功!

于帘前具陈确等奸状,由是内朝与外廷备知之。

御史台立刻再起上书风云。

刘挚言:“宰臣蔡确山陵使回,必须引咎自劾;而确不顾廉隅,恐失爵位,无故自留。伏望早发睿断,罢确政事,以明国宪。”

“又言:“昨者确等覃恩转官,学士草确制,有云‘独高定策之功’,命下之日,识者皆知其过,而确乃偃然受之。”

“确与章惇固结朋党,自陛下进用司马光、吕公著以来,意不以为便,故确内则阳为和同,而阴使惇外肆强悍,陵侮沮害。”

“中外以为确与惇不罢,则善良无由自立,天下终不得被仁厚之泽。”

丙子,朱光庭奏言:“蔡确、章惇、韩缜,宜令解机务;司马光、苏油、范纯仁,宜进之宰辅;韩维宜置之宥密。”

“退三奸于外以清百辟,进四贤于内以赞万几,太平之风,自兹始矣。”

山雨欲来风满楼,然而高滔滔并没有理会,既没有表明态度,也没有下令调查。

丁丑,罢太学保任同罪法,拨后苑西作院给将作监为料场,罢铸钱监有四。

以天章阁待制范纯仁为给事中。

也是这个月,牛温舒携李庸在五泉县接受耶律洪基赐宴,耶律洪基以牛温舒和谈大功,加三司使,仍知户部尚书。

还是这个月,高滔滔有些暗自后悔没有听从苏油的建议,为了省钱,没有将后宫建设规划得更好一些。

苏轼抵京了,在半路搭乘上了苏油的小游艇飞鱼号。

飞鱼号一直留在杭州,这次是被二十一节度赵宗佑“借”来乘坐,回汴京述职。

东胜洲船队回来了!驻泊杭州!

嵩山号,泰山号,左旋螺号,夜光螺号,还有五艘夔州型,整整从玉黍城带回了价值五千万贯的黄金和白银!

五千万贯!

按照协议,这次收益一半归朝廷,入户部南曹国库,一半归原四通商号,现在属于四通投资局。

四通投资局赵宋皇帝名下的股份,占一半以上,也就是说,这一趟拉回来的金银里边,有一千多万贯是属于刚刚十一岁的赵煦童鞋的私房钱。

但是小破孩的私房钱有一个共同属性,就是永远归慈祥的家长代管,以高滔滔这等自小生长在皇宫的贵人,拿到宫内电报房送来的电报,双手都不禁微微颤抖。

这是一条黄金航线。

军机处立刻给张散发报,要求加强对日本宋城的控制,那里是大洋循环航线的重要出发地。

这些金银如果一下子全部投入市场肯定会出问题,因此苏油奏请将之存入皇宋银行金库,作为国家货币发行的准备金。

如此一来,国家货币准备金便可以用金银作为储备,铜禁可以解除了。

这次考察比扁罐他们那次详尽得多,除了金银,还有各种物产,其中就有橡胶。

赵宗佑还带回了几个部落和城邦的土人,要在新年大朝会宣德门外的蛮夷里站班。

半年时间的考察,让宋人摸清了玉黍城周围的势力分布,那是一片大到不可思议的大陆。

一千五百人,分别在温华、嘉福、金山、玉黍、檀山建立了五个军州,开始修城屯田。

四峰岛因为冬季过于寒冷,被赵宗佑放弃了。

加复城因为名字太难听,被赵宗佑无情地剥夺了扁罐的命名权。

不用担心遭遇敌人,因为那里的敌人实在是太弱了。

其中温华、嘉福、檀山,将是今后船队的补给休憩地,金山和玉黍将是主要的矿藏开发地。

司马光感觉自己已经有些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华夏一族在自己这片多灾多难土地上,为了解决民生,艰难奋进了上千年。

从大禹时期就治理黄河,将沼泽变成稻田,将高山变成梯田。

为了一口粮食,华夏人用了百倍的努力,凿通了数千里的运河,开出了无数的沟渠,建设起了无数的水利工程!

然而在南海有自己就汩汩冒油的油田,有刨开地表就是高品位的锡矿、铁矿、煤矿,东胜州有含银一半的矿脉。

南海有一年六收的土地!东胜州有亩产七百斤的口粮!

华夏一族如此艰难,都能创造出这样辉煌的文明,他们如此得天独厚,本应该躺赢才对,怎么敢那样偷懒,还在拿着石器木棒互敲?!

苏油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怨念,还恭维了司马光一句:“因为他们那里没有用圆木做警枕,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学士啊……”

司马光满脸涨红:“明润你又闹什么?!”

苏油说道:“司马公,食少事繁,以孔明之智,尚且不免,这眼看就要年底了,该好好休息的时候,就好好休息。”

司马光不以为然:“死生命也,王事岂容懈怠?对了,大朝会礼仪你要注意,文公、介甫公不在朝中,你就是朝臣班位第一人。”

苏油这才反应过来,按照官位,如今他是朝官当中最高的,宗室之下第一人:“哎哟这可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

“站班第一人,我不会啊?”

“你不是有宗兄吗?让他教你。”

苏油吓得心肝乱跳:“要不我跟扁罐一样,转到右班去?”

别说司马光气了个倒仰,连吕公著都气得吹胡子瞪眼:“你敢!我朝未有过右班宰执,你敢给我转右班!”

这是几乎就是明说明润你就是下一任宰相了。

苏油还是有些慌:“要不……我称个病?”

“胡闹!”司马光这么好的涵养都不禁想骂人:“大朝仪你就那么怕?昨日我询问陛下,陛下都跟我保证说他到时候一定做好!”

赵煦?!十一岁就被你们残忍地拉出来做人样子,你们还好意思说嘴?

不过想到赵煦到时候孤零零一个人在台上做样子,苏油终于不忍心,有自己在下面,起码赵煦心里会好过一些:“那等散朝我去询问下宗兄。”

吕公著说道:“今年自冬不雪,明润一直所言的灾变……”

苏油说道:“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我也正想要告知吕公,根据气象资料,来春我朝北部恐怕会有旱情。”

“大宋对抗洪水的部门,有都水司、河渠司,然而他们对于旱情却没有管理之权。”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巴不得年年大旱,永远不雨,这样就永远没有河情的压力了。”

吕公著好气哦:“明润你这叫什么话?!”

苏油摊手:“话虽然丑,可是从其职务职能来说,的确就是如此啊?因此我觉得,朝中应该有一个部门,专门负责统计气象资料,防备水旱灾伤才行。”

“交给都水河渠,他们从职责出发,只忧雨大不忧雨小也是常情,光斥责也没用的。”

吕公著这才反应过来苏油提醒的是制度规范,不由得点头:“是这个道理,雨旱关系土地墒情,那应该归户部。”

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四百一十四章 接战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骑兵合成第四百八十一章 种谔的攻略第一千零三十章 基本教育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女中尧舜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师爷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船设计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黄金不久埋第二百四十七章 时疫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肃州第七十六章 在藜将军第八百一十六章 决战在即第十八章 小康标准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潜在产能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终总结模板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个承诺第九百九十七章 摸螺蛳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发展纲要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发展计划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毒土六百三十三章 佞人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谋算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蔡卞(为白银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敌友难分第八百一十七章 元江水师第四百七十一章 议论第三百七十一章 理论核心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浮桥第二百九十五章 国舅第二百九十九章 衣锦还乡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白灾第一百四十九章 龙老头的幸福生活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试探第五百七十一章 你们越线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善良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不足第五百四十章 国有军工企业的福利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特赦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小孩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期活期第七百一十七章 旱情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烧了第九百二十章 劝谏第二百四十八章 至宝丹第十七章 斗茶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照相机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八百零一章 情报分析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却上心头第七百三十八章 谁剽窃谁第二百五十章 弹劾第十一章 物价第三百五十八章 富弼的炮轰第二百二十八章 对与错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胜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学派第二百四十章 鳜鱼肥(加更,求票,月票好少)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见第四百一十四章 接战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十六时辰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胡辣汤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韩缜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十六号窟第四十章 生计第九百三十八章 薏仁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蔡卞(为白银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潜在产能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试第八十八章 娃娃亲第八百三十一章 拐点第四百五十五章 乐于县第五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操典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火锅第五百二十一章 董员外第八十一章 珠串第三百二十章 驾崩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谈判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七患第六百零九章 冲击相府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神医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谁是大爷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金明池聊天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定谥第九百六十四章 老苏获释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漕船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日心说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军校第九百零一章 起义第一百四十章 危机与对策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崛起中的帝国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密谍第三百六十章 纲领第九百五十五章 枉作小人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