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

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武清

当晚苏利涉主礼,按照宋人的风俗,让金大忠隆重迎娶了耶律南仙。

没办法,女直人的礼节太粗鄙,要不被辽人看轻,只有用宋礼来压制。

苏利涉是宫里出来的老人,玩玩这些套路不在话下,果然让大家都很有面子。

之后的几天,耶律南仙就被苏利涉带着,熟悉女直状况。

耶律南仙是辽人,苏利涉是宋人,但是起码还有个兄长在,耶律南仙可以不信苏利涉,但是总不能连自己兄长都不信。

大家都是聪明人,苏利涉的做法虽然让耶律南仙不可理解,但是是不是在骗她,耶律南仙心里也清楚。

苏利涉就真的好像一个大管家,对新入门的当家主母交代夫家财产,经营,规矩,家人那般,一五一十地告知耶律南仙,完全是一副交卸内务的架势。

苏利涉这样的态度,对于耶律南仙快速进入自己的角色,是具有莫大好处的,也让耶律南仙对这个宋人反感不起来。

苏利涉告诉耶律南仙自己早就该回宋朝养老了,大宋的陛下早就虚节度使、宫观使之位以待。

之所以一直待在完颜部,其实就是不放心大忠,现在这孩子终于娶亲了,自己也终于可以交卸担子了。

而在苏利涉的介绍下,耶律南仙也对女直的实力有了个正确认识,心中暗自吃惊。

现在的女直,秋日分粟之后,会分作两部分,一部分留守混同江,守着祖地,以渔猎为业,继续锤炼筋骨。

另一部分会南下,沿混同江移动到回跋城,然后继续溯流而上抵达白山部,翻过一道山脊,就到达了渌州上游的白山林场。

他们会在那里伐木到三月,将松木、胡桃、楸、柞、椴、榆、杨、桦等木材堆积起来。

其中有一种水曲柳,因为木纹非常美丽,在大宋备受好评。

直到三月冰破,春水大涨的时候,鸭渌江水道就进入繁忙的季节,会有无数的木排从河源林场放下,被鸭绿江沿途四州接收,大部分会在珠州汇集,由海船拖到胶东去。

还有无数的女直人,或水路或陆路,带着兽皮、鹿茸、人参、药材、蜂蜜、蜂蜡、沙金等珍贵物资,前往四州交换大宋的货品。

四月中旬,携带大宋宝货的部民会回到混同江畔,繁忙的农耕开始了。

作物主要有三种,土豆、大豆、玉黍,今年苏利涉准备引入一种新物种——甜菜。

混同江土壤肥沃到让人发指,但是受到天气影响,只能在四月末才开始种植作物。

不过因为日照条件的优异,一旦气候适宜,种下去就会疯长。

虽然只有一季,但是收获却足以让苏利涉在完颜部获得景仰甚至崇拜。

有了土豆和玉黍,就有了主粮;有了大豆,就有了油料;有了甜菜,就有糖,那是和白头山的蜂蜜一样,能够让人产生幸福感的东西。

苏利涉带来的幸福还有很多,比如蜂桶,让女直人可以无需去岩石缝,树洞里掏蜂蜜,平时只需要做好防熊工作就行了。

比如各种捕鱼的网具,笼具,坚固的钓线和钢钩,让捕鱼的效率远高于原始网具。

还有美食,得益于两种调料——大酱和虾酱。

辽东耀州的海盐,曾经是辽国对宋走私贸易的重要物资,后世那里的食盐,曾是品质最佳的贡品。

扁罐对文妃提出的辽东恢复方案中,有一条就是引进大宋资金技术,扩建耀州盐场,兴建锦州、苏州、平南盐场,增加食盐产量,发放盐引,以辽东盐业为经济手段,影响周边。

其中中京道、上京道、女直地区,都是重要的食盐输出地。

盐,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必需品,这样的手段,让上京道完全没有相匹敌的经济办法相对抗。

当然这才只是刚刚开始,效果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但是至少女直人和辽东的联系更加紧密,远不是北廷派出一个本就毫无忠心的耶律南仙,便能够扭转过来的。

对女直老百姓来说,辽东盐业兴盛,也是大好事,至少他们获得食盐的付出,远比之前便宜了一半不止。

效果就是大酱提前出现在东北大地,现在几乎是每个女直妇女都会的手艺。

除了甜菜,随着北廷的衰弱和部落的强盛,苏利涉甚至准备让女直人开始建造木屋,实现定居。

还准备从大宋引入猪种,从极北面奴儿干人那里引入大鹿,招募驯鹿人,在女直试行家庭式畜牧业。

从游牧变定居,从部族变家庭,从屠刀变转经轮,这是苏油对付周边各族的终极奥义。

之后才是炮火对弓箭、钢铁对肉体,供给对需求,文明对野蛮。

现在的女直是强大的,但是虽然其扩张的速度还在增加,加速度却已经开始减小。

因为其扩张的动力,在苏利涉的悄悄引导下,很大一部分,已经开始朝谋求内部发展的方向转化。

从掠夺到自生,这就是完颜部掩盖在一派兴旺局面下的本质。

而剩下的这部分扩张的动力,苏油的计划里是,将其在吞并北廷的过程中消耗掉,最终达到暂时的平衡。

之后除了汉化一途,女直再无它路可走。

但那应该是下一代的历史使命了。

耶律南仙在来路上思考过各种各样的可能,但是从来没有想到过,会得到完颜部第二号重要人物的鼎力相助,如此轻易地就站稳脚跟。

幸福竟然在最不可能的地方,降临到了自己的身上。

耶律南仙身着骑装,在苏利涉的陪同下巡视这这片巨大的草甸,就听苏利涉说道:“女直部中,以前连个能聊文章诗词的人都没有,夫人饱读诗书,老夫可算是盼来一个谈伴,这几日话有些多,耽误了夫人新婚燕尔,实在是抱歉了。”

“长公说哪里话来。”耶律南仙最近几日对苏利涉的好感越来越强,赶紧说道:“都是部族要务,南仙还要多谢长公教诲,否则要知事料民,尚不知何日。”

苏利涉笑道:“不过我终须是要走的,今后娘娘要再找谈得来的,可就需要建学校,兴文教。任重而道远啊……”

“二林巫法对现在的女直人是很好使的,但是随着部族壮大,以之收束人心还行,以之管理州郡却难。”

“佛教,同样也是如此。”

“既然夫人来了,那变异女直气质,就该是夫人的责任,今后夫人的孩子长大,是让他更像夫人,还是更像阿忠,现在便应该措手安排了。”

“长公!”耶律南仙初为人妇,不禁满脸羞红,啐了一口,一扬马鞭跑了。

……

这些事情发生的同时,河北三路大军也在一路进攻。

时间线倒回到去年十二月,李纯元和曹南率领两万四千新军,先是攻取了桑干河口上游不远的第一个重要城市——武清。

武清“当水路之冲衢,洵畿辅之咽喉。”位于永定河——现在还叫无定河——和桑干河交汇之处,也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唐天宝元年,雍奴县更名武清县,《郡县释名》解释得很明白:“武清,取武功廓清之义也”。

如今西辽大军几乎都在中京道,武清知县萧和尚奴手底下只拥有三千辽军。

对于一个拥兵达到一州上限的县治来说,也不能说耶律淳完全不重视。然而三千辽军在两路水师的夹攻之下,毫无抗力。

萧和尚奴在低矮的土城楼上,看着两支船队在前方河口分作两队,然后领头的十艘黑灰色的铁壳船上那种躺倒的桅杆开始转向,抬高,接着就是一连串的硝烟和轰鸣。

内河炮艇在苏油眼里就是一群弱鸡,首尾只能设置两门四十毫米滑膛步兵炮,舱顶一门七十毫米短管滑膛炮,连老款的眉山型风帆海舰都不如。

但是这些都是速射炮,一炮一分钟十五发的火力输出节奏,对辽人来说,不啻就是天罚一般的灾难。

第四百八十四章 谅祚之死第五百零一章 没有盐第八百六十八章 炮弹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劝和第十章 讲究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嘉奖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高永昌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倒绷孩儿第九百四十九章 招供第五百一十三章 应变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贬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师叔祖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殿试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到此为止第六百三十二章 疯狗第七百零三章 流民图第四百六十二章 赵曙生病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困难第一百九十六章 虚惊第四百六十四章 财政赤字第二百六十九章 勋戚第八百八十章 缺女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类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小妹的男朋友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试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新义之争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橐驼口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关扑第一百三十七章 风筝诗第七十一章 文理第六百五十三章 又见王雱第二百零八章 心累第七百零八章 老酒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领思路第八百六十三章 商品交易会第九百三十二章 旧州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白灾完本感言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脸的老头第八百四十七章 请求移民第一百五十章 变化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击第九百零八章 陈田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昌第五百六十九章 苏元贞的去向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人皆有之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火第三百五十八章 富弼的炮轰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遗书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新气象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忽悠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授权书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二百三十二章 苏伯纯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一章 王晦第二百一十五章 铂金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弹劾第三百一十六章 灵柴第四百零五章 环庆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佛会第五百二十一章 董员外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铁壳船第一千三百章 评价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连机铳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完颜部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不一样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比烂的世界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学堂第九百二十一章 赵顼的家事关于官制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小炮第五百三十五章 皇后管内库第四百三十九章 还乡第八百七十一章 平炉和高炉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接战第一百六十六章 童谣第五百六十二章 斗争第三百九十七章 运动会第二百三十九章 白龟的名字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澶州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四章 好女孩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经济学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办第五十九章 河帮雏形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复行汉制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太君第八十章 观瓷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选择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胜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共情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砗磲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后生可畏第九百六十三章 朱婕妤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火锅第一千零六十章 就是骗子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骗子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腊第三百五十六章 苏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