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下最穷处

第二百五十八章天下最穷处

大船一路南行,除了风景宜人,还有思想碰撞。

苏小妹,二十七娘,王弗在一边调弄雷琴,父子三人在另一边抒怀引兴,一人在疯狂刷题。两人在练习兵器,两人在学习操船。

还都不闲着。

次日苏轼吟读富弼的《使北语录》,读到富弼使辽和议,不割地,不和亲,不增岁币的时候,三苏就开始讨论起来。

正夸富弼不卑不亢,完成使命,是国家干臣,然后又说道国家出了问题,国风软弱,对外虚怯的时候,就听见一声冷笑。

苏油一边洗笔,一边说道:“要依我来看,我大宋士大夫之勇,那才叫迈越古今。”

苏轼不由得一愣:“明润,此语何出?”

苏油说道:“可不是吗?我们花了六年时间,在眉山搞了那么点产业,都知道要培植力量捍卫起来。”

“可汴京就在黄河边上,如今河北决堤,赤地千里。一到冬季,辽人骑兵突破封锁,便能轻松南下,踏冰过河直抵京师城下。”

“如此危急的形势下,城中官家大臣们似乎还能安享荣华酣然高卧,这不是绝大的勇气是什么?”

几人面面相觑,说得是啊,四敌环绕诸处不安,明润说得是实情。

苏洵说道:“依你所言,当是如何?”

苏油取过两枚核桃,搓弄起来,这是给每日抓笔抓僵了的手放松。

然后下巴一昂,示意大家看向江边拉着纤绳拖船的纤夫:“国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国家就如一个快要沸腾的大锅,正是进取之时。”

“如果再不思图进取得过且过,那就如温水煮青蛙,最后变成一锅田鸡汤……”

二十七娘一听见“田鸡汤”三字,不由得心中一阵烦恶,忍不住趴到船边呕吐起来。

苏辙赶紧过去:“娘子,娘子你这是怎么了?可是吃坏东西?”

苏油讶异道:“酸菜田鸡,不是二十七娘你最喜欢的美味……”

一听这个二十七娘又受不了了,再次呕吐了起来。

苏辙急道:“哎呀小幺叔你还说!船夫,船夫靠岸,我们上岸寻医!”

船在涪州停下,石通遣小船去寻了大夫前来给二十七娘诊脉。

苏辙担心地问道:“郎中,我家娘子这是河上感了风寒?”

郎中摇头;“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呵呵呵,恭喜郎君,你家夫人,这是有喜了。”

“啊?真的?!哈哈哈哈……”苏辙想拉二十七娘的手,却又感觉众目睽睽下有些失礼。

苏油撇着嘴对苏轼说道:“你看看,以前在我面前多守规矩的人。现在竟然为了老婆吼我……”

苏轼哪里还管这个,已经上前跟自家弟弟祝贺去了。

大船从眉山出发,经过嘉,戎,泸,渝,涪,忠,夔诸州,就进入了三峡。

一百二十里三峡,风光壮美,人文遗迹繁多,对于一行人来说,当是壮游。

但是这地方危险异常,涨水的时候水流湍急,容易出事儿,枯水的时候礁石密布,还是容易出事儿。

顺流而下,危险更大,全靠船工掌舵的老手经验。

好在如今眉山型纵帆船舱室前置,船老大视野开阔,加上如今水面不算小,就这样依然驾驶得胆战心惊。

危险从瞿塘峡开始,这里枯丰两季,水位差有百尺高下。江水拍击在滟滪堆的巨石上,激起巨大的浪花,白沫飞溅,声音震耳欲聋。

不是熟悉水道的船夫,视若畏途。滟滪之名,就是因激起的浪花如美女头上的风鬟雾鬓而得来。

到了冬季,有时候这里极度危险,还需要等待下雨涨水,方可通过。

有些地方,水道仅容单船通行,官府派厢军驻守于此,以红旗为号,上下放行。

苏油看着江心大石:“总有一天,将你们全部干掉……”

苏轼这段时间诗兴大发,闻言不由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

“你闭嘴!”

“……”

舟行瞿唐口,两耳风鸣号。

渺然长江水,千里投一瓢。

峡门石为户,郁怒水力骄。

扁舟落中流,浩如一叶飘。

呼吸信奔浪,不复由长篙。

……

这样的地方,的确容易激发诗兴,沿江不少前代名人留下的胜迹,典故,章辞,加上震人神魄的景色,让三苏意兴风发,神追古人,沿路吟咏,凭吊,比兴,诗歌都仿佛注入了三峡的灵气,增色不少。

船入巫峡,江面变窄,峡谷奇高,天光变暗。十二峰云雾缭绕,天中一线如蓝,两岸虎啸猿啼,竹木萧然。

偶有一二樵夫,或者破漏的板房,让人顿起天地刍狗的感慨。

苏洵叹息:“这就是夔州,有一个名头——天下最穷处。”

好在神女的传说,给这里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还有神鸦,其实就是神女祠的野乌鸦。这动物聪明,知道人类不会伤害它们,有船经过的时候,它们便会飞临船上。

船上的人为了祈祷神女保佑,纷纷取出干粮来招待这些神女祠的精灵,乌鸦们便很快学会了这样的套路。

出巫峡前,首先经过东濡滩,船老大的神情又开始紧张起来。

这里有一处巨大的漩涡,大船贴着漩涡画了一个弧线,船身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倾斜,非常惊险。

过了大漩涡,就在众人刚要松口气的时候,前方出现了一处巨大的圆石,直入江心,将水道逼窄了三分之二,水流速度一下子加快。

船老大在前头喊了一声:“贵人们都坐好了!”船身来了个九十度急转,贴着圆石险之又险地滑入了狭窄的水道。

苏油看着巨石与江岸相接的地方堆着的不少朽烂船板,不由得心头打鼓,深有余悸。

滑过水道后,江流恢复寻常,巨石的背后是一个巨大的回水沱,水流再此慢慢回旋,中心就是无数困浮于此,不断旋转的破败木板,船帮,樯橹。

船老大这才松了一口气:“人鲊瓮过了。”

苏轼是个好奇宝宝:“船东,何谓人鲊瓮?”

苏油没好气地说道:“鲊瓮,就是土地庙的小鱼干罐头,用陶罐装着那种。这个地方水下有无数船难而亡的旅客舟子,就好像小鱼罐头那个样子。”

文豪想象力贼丰富,苏轼立马想起罐头里那些密密麻麻仰望星空的小鱼头,吓得魂飞魄散:“快走快走,赶紧离开这个鬼地方。”

好在过了此处,便有一处地方可以歇歇脚,放松一下心情——秭归。

此地出过的名人:嫘祖,屈原,王昭君,孟浩然。

众人自然要凭吊一番。

苏轼和苏辙,拜访了传说中为纪念屈原而造的山中遗塔的废墟,又免不了几首诗歌。

不过苏辙的《昭君村》,却引来苏油的反驳。

峡女王嫱继屈须,入宫曾不愧秦姝。

一朝远逐呼韩去,遥忆江头捕鲤鱼。

江上大鱼安敢钓,转柁横江筋力小。

深边积雪厚埋牛,两处辛勤何处好。

去家离俗慕荣华,富贵终身独可嗟。

不及故乡山上女,夜从东舍嫁西家。

这是说王昭君爱慕荣华,不惜为了富贵离家千里,在享受荣华的同时,落得孤独。

这论调苏油当然要打抱不平,最后苏轼出来看热闹不嫌事儿大:“那小幺叔你也来一首,压过子由!”

“写就写!”苏油提笔就来。

冢草青青恨似深,

难乖君命许胡尘。

情真只信巫山色,

每梦随风度雁门。

这诗一出,王弗就眼中含泪,二十七娘用用幽怨的目光看着自己夫君,苏轼比较了一下,往苏油那边迈了一步。

苏洵接过两首诗看了,长叹一声:“这次我也站明润这边,今晚子由吃素,之后将明润的诗题写到昭君庙墙上,算是给昭君道歉。”

《蜀中杂记》:“后十年,予出峡,于昭君庙得见一诗。

故老传为妃灵还乡所作,乃以碧纱储之。和者赴继,至墙堵斑斓,几难再笔。

后于江南遇少游,乃知为油所作。时县君随伺,故知之甚备。

知予搜录蜀中奇事,为细述周祥。

然其事亦雅,姑录于左。以笑世人妄凿,一至于斯。”

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一千章 冬蔬菜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通海之家第七百四十八章 招募第八百六十七章 龙牙港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问题第一百一十三章 女婿上门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巩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们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敲打清醒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变人事的另一种解说第十一章 物价第八百二十三章 来使第七百四十一章 砻磨第四百六十章 第三个自己第三十一章 徒弟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九百九十八章 鱼惊石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踪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见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见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南记第八百五十六章 建设第一百八十章 洗脑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传承第二百二十九章 论计第六百五十三章 又见王雱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探讨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车阵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变革前的祥瑞第七十三章 看破说破第三百零五章 熟蛮第一千三百章 评价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聊天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徒弟第八百一十三章 殉爆第一百八十七章 代价第六百四十章 赐第第一百五十八章 东川郡第四百二十八章 他怎么敢第一百六十四章 踪迹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意外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种树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两国第九百九十一章 老父亲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对话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争议第四十五章 张天师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胜利第五百四十四章 均输法的弊端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为盟主mercury11加更!)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真定第三百零七章 水转大纺车第八百二十九章 解决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矛盾转化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八百九十七章 验尸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观量派第五百三十三章 看图说话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笔收入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刺客第六十八章 大苏小苏第一千零七十章 高滔滔哭了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金殿文元第三百六十七章 问题的本质第三百七十四章 河湟变迁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日心说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新转般仓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大败第一千六百零一十章 新版宝钞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华东心脏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驾崩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计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地图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计划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又见董非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终极解决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和亲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访谈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新年前的奏报第二百八十一章 强作解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金刚崖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好运气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四十四章 元素周期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举措第八百五十三章 吴哥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闻捷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两赋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种鄂的方略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大赦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惠明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折柳第八百四十五章 南宋第七百零一章 蛮干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