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烟笋排骨

第三百零二章烟笋排骨

判官笑了:“豪强是什么?都在周围山上呢!我夔州城这一点挺好的,大家都穷,没有豪强。”

苏油手扶脑门:“总有点什么好东西吧啊?”

推官说道:“有有有……我夔州最好的,当属风景,那是一等一的。多少文人留下了壮丽豪迈的诗篇……”

见苏油脸色开始发苦,推官赶紧弥补:“泉水!泉水也不错的……还要再说的话,山林气息清新,算不算又一桩?”

通判见苏油脸色越来越差,也插话道:“要说物产,其实还是有两样的。”

“啥?”

“猿猴啊!两岸猿声啼不住嘛!”

苏油都快哭了:“还有呢?”

“呃……还有……还有蛮布算不算……”

苏油:“……”

州衙规模还在,不过很颓废,朱漆都快要脱落完了,木头槽檩都露着本色。苏油估计这个在宋朝都该算文物,搞不好是汉昭烈留下的东西。

收拾停当,通判小心地拱手:“苏探花,下官了备了一桌接风,未知探花可肯赏脸……”

苏油洗了脸,打开包裹想了想,也挑出一件麻衫穿了,说道:“哦?那就多谢别驾了。”

通判开心地道:“我朝探花,能够光临寒舍,这可是求都求不来的福气。走走走,这便去寒舍那边……吃过再回来收拾。”

来到通判家中,果然是寒舍,墙上还挂着锄头,看来这官还要下地干活。

苏油点头:“难得,一州通判,亲近农桑,堪为我朝官员的楷模。”

通判说道:“知州说笑了,夔州地少,这是上山挖笋用的……”

推官无意中补上一刀:“苏探花,你的州衙里也有一套。”

没有桌子,堂屋中就一个火塘,火塘上放着一个大陶盆,里边炖着腊排骨,还有烟笋。

通判热情招呼:“坐坐坐,知州稍待,下官去取酒来。”

“坐哪儿?”苏油左右看了看:“哦这小板凳是吧?呵呵呵好长时间没坐过了看着还怪亲切……”

设施虽然简陋,不过腊排骨炖烟笋味道还是很不错的,苏油吃得赞不绝口:“好!这个好!酒也不错!”

通判说道:“这就是糯米酿的,之后灌入竹筒,一年后方取出来食用,还是山上夷人的法子,知州你喜欢,就多喝点。”

苏油说道:“两位都是前辈,叫我明润就好。”

通判叫孙修,推官叫吴才,仕途无望在上官面前也就随意,有点无欲则刚的味道。

孙修给苏油夹了一筷子排骨:“明润啊,怎么想着从峡州取陆路过来,一路上吃了不少的苦头吧?”

苏油说道:“都说夔门天下雄,我想当年刘备出蜀,不就走的夷陵陆路吗?或许故道可复也不一定。”

孙修说道:“那是以前,后来山崩,江峡形成新滩,陆路也就毁了。当年未毁的时候,这里还是有一度的繁华的。”

苏油点头:“是,那一段实在是难走。”

孙修说道:“你看夔州城格局就知道,南面临江,有依斗门,开济门,分别取意于杜工部诗句‘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金华’和‘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北面是肃成门,西面是来威门,南北不过三百步,东西却有八百步。地势逼怵不说,到如今,只剩丘墟……”

推官说道:“明润初至,老孙你别只顾丧气。这里乃刘备托孤之处,历来的文人凭吊诗词还是挺多的。永安宫虽然只留基脚,白帝城还是有些城墙。说不定明润写几篇诗文,名扬千古,那也不枉来此一任不是?”

苏油笑道:“这要是游山玩水,那可能还有两篇诗文。可如今来此正任,首先得给老百姓找到嚼谷才成……”

“得,感谢两位老哥盛情接待,明日我先走走看看,查查前任留下的文书账册,再作主张吧。”

回到州衙,乞第已经将住房初步清扫了出来:“小巫师回来了?”

苏油一下躺到床上:“哎哟可累死我了,去烧点热水来烫脚。”

乞第笑道:“早烧好了,还加了鸡血藤。我这就去端。”

苏油拿胳膊肘支起身子喊:“记得撒点盐!”

这时候张麒张藻也回来了:“少爷。”

“喔喔喔……啊——舒服——”苏油将脚伸进盆里,烫的呲牙咧嘴:“怎么样?”

两人拖了一张凳子坐下,张麒说道:“不怎么样,城中大概有近两千户人家,两家酒馆,一处茶楼。”

“本地富户,姓梁,城外有两百亩地,还有几处山林,是最大一家了。”

苏油撇了撇嘴问道:“此地百姓,因何为业?”

张藻说道:“这个……”

乞第笑道:“小巫师,周围百姓,怕不是都在给我们蛮人种地。”

苏油惊了:“啥?”

乞第笑道:“反正我们部落里,不少汉人春季上山来帮我们种地,秋季再次上来帮我们收麦,热闹着呢。”

苏油有些忐忑:“那平日里呢?”

乞第说道:“平日里一般就是挖挖山货,编编竹器,汉人里编织手艺精湛的娃子,我们夷人女孩子最喜欢了。”

苏油手扶脑门哭笑不得:“老子还想着让夷人下山过好日子,却原来肚子吃不饱,汉人都在往山上跑……”

张藻说道:“少爷,此地几乎没有物产,有的就是苎麻,淡酒。”

苏油说道:“不对呀,杜工部诗集里曾提到过,当年此处乃造船业可谓鼎盛。”

张麒和张藻对视了一眼:“呃,少爷说的的确是实情,不过,不过,如今造船工匠们,都去了眉州……”

苏油傻了,这还是自己的锅?!

……

次日清晨,苏油在孙修吴才的陪同下,考察夔州码头。

这个码头,虽然已经破败,但是规模基础却还保留着,苏油出蜀的时候便在船上看过,如今站在了实地上,简直叹为观止。

这里比如今的眉山码头,还要大上两倍!

孙修说道:“当年刘备在此处准备征吴,建造永安行宫,修建仓储,码头,船坞。打造巨舰,而后水陆并进东下,只可惜未成功业。”

苏油笑道:“不过给我们留下了如此巨大的基业。”

吴才叹息道:“基业何用啊?如今上下陆路断绝多年,货物不至,大船不愿停靠。其实以前,夔州是吴船的终点,蜀船的起点,吴蜀两地在此处进行物资交换,兴盛着呢。”

苏油捏着下巴:“总要想想法子才成。对了,寡妇清是这一带的人吧?”

孙修笑道:“你是说秦始皇时的那个?相传寡妇清在此处以取盐汞朱砂为业,富甲蜀中。我们夔州也是产盐区。”

苏油眼神一亮:“哦?”

吴才却浇了一瓢冷水:“不过本地卤泉,太过于稀薄,熬制三斤盐水,方得一两粗盐。”

如今一斤是十六两,苏油一转眼就算出浓度,百分之二,是有点低。

孙修说道:“还有个难题,就是卤泉出口多在峡中,本地盐农,用船只来回运送卤水,很辛苦,还危险。因此我们的盐最多就是满足自己消耗,除了大宁监,朝廷也不苛课务,算是自食自足。”

苏油点头:“等有时间去盐户那里转转。国以农为本,走,先去看看城外农田。”

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舜举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侄子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坦荡第八百八十四章 议定第八百五十一章 支持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内相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七十八章 指点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完颜部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延州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论党争第五百一十八章 孙能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困难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难熬的一夜第九百三十六章 远虑纤图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延禧之死第六百五十四章 调查报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漫画第六百九十二章 覆军第九百九十二章 当家长第三百零七章 水转大纺车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金殿文元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兄弟游园第一百八十三章 恐怖的神灵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归位第八百七十章 老张的有机化学第八百八十四章 议定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绝仕第九百八十三章 赵孝奕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饼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新情况新问题第六百零八章 交流轮训第九百三十五章 盛世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弊病第九百七十八章 军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赴宴第二百九十二章 马上草赋第二百三十七章《尚书祈询》加更求票啦!第七百九十九章 枢密副使第三百五十四章 断案第三百一十六章 灵柴第八百零七章 廷议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张与王二第八百八十六章 砗磲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神医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章大黑心第四百零一章 好年景第五百五十一章 讨论第三百八十八章 对答第六十五章 理工第八百六十七章 龙牙港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美食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接战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战略第六百一十二章 梳理军政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美食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清净第八百九十二章 把控大市场第九百六十四章 老苏获释第五百八十四章 游说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浑脱第七百一十九章 举措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故人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九百五十二章 对阵第五百九十四章 温饱线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望苏亭第一百九十六章 虚惊第九十二章 模棱公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见第六百七十九章 蛛丝马迹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兀锏第九十四章 去势第一百五十八章 东川郡第八百二十三章 来使第二百六十八章 万姓大集第三百六十三章 掌心雷第二百九十九章 衣锦还乡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吴家庄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万事俱备第一千六百零一十章 新版宝钞第六百零五章 陪伴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乱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夫人的担心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西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荆湖建议第八百八十八章 舆情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敌人的阳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工艺和技术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奸臣第一千零四十章 字说第三百六十章 纲领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敲打清醒第一百章 等距螺旋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来宰相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第九百二十三章 程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