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禅师

第六百二十四章禅师

到了仁宗中后期,当地官员为了发展地方,开始尝试放松禁制。

宋仁宗庆历七年,潭州知州刘元瑜令州人杨谓入梅山,劝说酋长四百多人归附,入籍为民,共一千二百户。

宋仁宗嘉祐末年,益阳知县张颉,放松与梅山交界地带的管制,召集蛮民下山耕种,蛮民欣欣向化。而在当地故意作乱的蛮首符三,张颉则予以抓捕。

宋神宗熙宁初年,武安节度推官吴居厚全面核查闲田,然后将闲置的田土分给梅山蛮。引得蛮人们欣然下山。

应该说,梅山蛮对大宋,本身是有向往之意的,现在是行怀柔之策的最佳时机。

梅山蛮,完全可以成为下一个西南蛮。

结果章惇一开始将事情搞砸了。

章惇如今是集贤校理、中书检正、湖南北察访使,经制南北江夷事。

这娃采纳了潭州知县潘夙、湖南转运副使蔡煜、判官乔执中以及益阳知县张颉等人的意见,按照朝廷所定的怀柔政策招纳蛮人。

先派出两个“豪杰”,李资、张竑,前往两江招纳。

不料所派非人,李资、张竑竟然在两江奸**女,被当地的酋长苏方杀了。

招纳不成,章惇就诉诸武力,进行攻击讨伐,两江地区,陷入骚乱。

当地基层官员颇有微词,益阳知县张颉就曾写信给朝中贵臣,说北江杀戮过甚,尸体满江,百姓几个月不吃鱼。

在这种舆论之下,连皇帝也怀疑章惇扰乱命令,和王安石一起下令,要求章惇暂停。

苏油看着奏报,叹气道:“朝廷想差了,如今正是关键时刻,怎么还能扯质夫的后腿呢?”

不过看到奏报最后,章惇移驻宁乡后,苏油总算松了口气:“张质夫不但心肠硬,而且胆大包天,这是要违抗朝命……哎哟李公恕罪恕罪……”

在读奏报的过程中,就听李师中吚吚呜呜,苏油以为他是在附和自己,搞了半天是胡子被小扁罐抓住,一直在和他作斗争呢。

从袖中取出一个小拨浪鼓,转移了小扁罐的注意力,小扁罐丢开李师中的胡子,伸手要从父亲手里抢拨浪鼓。

李师中这才解放出来,两手搓着下巴两边:“哎哟这孩子……手劲忒大!郡君怎么调理的?!”

苏油将小扁罐接过,放在自己腿上,小扁罐一刻不消停,咯咯笑着,在腿上直打墩。

李师中这才问道:“刚刚明润所言何意?”

苏油说道:“章质夫改走东路,这是要准备下狠棋了。”

李师中思索了一下,记忆中突然跳出一个番号,不由得悚然而惊:“西军广锐!”

……

章惇如今正坐在湘乡社仓当中,身边站着一个文人。

刘嗣和吴逵看着堂上两人,不禁感慨——我大宋帅哥就是多。

《宋史》评价——“惇豪俊,美姿容,博学善文。”

而他身边那位,后来宋史评价是——“长身伟然,姿采如峙玉。负气俶傥,豪视一世。”

张商英,字天觉,蜀州新津人。

渝州蛮叛变的时候,张商英是夔州通川县主簿。蛮夷内斗的时候,就是张商英说降王兖,辟知南川县。

章惇这人才气很高,性格又傲,经制夔夷的时候,每每狎侮郡县吏,没人敢跟他聊天。

这样下去可不行,刘嗣搞后勤,和张商英打过几次粮草交割之类的交道,觉得他应该可以和章惇谈得来,于是发文让他来夔州。

正好章惇向刘嗣咨询夔州路的人才,刘嗣就推荐了张商英。

章惇便请张商英一道吃饭,顺便考较学问。

张商英穿着一身道士服就来了,长揖就坐。

“惇肆意大言,商英随机折之,落落出其上。”

刘嗣在一边陪坐,听得心惊胆战,老子是让你来缓和气氛的,不是让你来激怒章七这犟驴的。

然后“惇大喜,延为上客。”

刘嗣只好对天翻白眼,文人性子还真特么古怪,我家少爷学问不比你们差,也没有装逼装成你们这样!

不过如今两人一站一坐,真好看啊……

章惇咳嗽一声:“济源,想什么呢?”

刘嗣这才回过神来:“哦,明公,如今湘乡第一季稻子已经收下来了,广锐军三千户,近五千丁,两万四千多人,共收粮十八万石。”

张商英大喜:“如此一来,大军不愁无粮了。”

章惇上下打量着吴逵:“你就是吴逵?”

吴逵赶紧躬身:“是。”

章惇说道:“你运气倒是不错啊,反叛朝廷,都还能得留一命,苏明润就是太心软。”

吴逵吓得噗通一声跪下:“小人那都是被逼的,被逼的啊……明公,我们当时,实在是没有活路了……”

章惇冷眼道:“现在就有个将功恕罪的机会,广锐军,还能打仗不?”

吴逵有些犹豫:“能是能……只是……只是……”

章惇问道:“只是什么?”

吴逵将头叩在地上:“山民无辜,北江杀戮已盛,惩处已足。吴逵恳请明公,收回此命。”

章惇冷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服王化,虽远必诛!事情就这么简单。怎么,怕了?!”

吴逵说道:“不是,明公要大军,广锐军转眼就能集合三千人,弟兄们打仗是没问题的。”

“可是,山民们听闻朝廷招纳,起初莫不欢欣鼓舞。是李资、张竑两个混账胡作非为,奸**女,勒索金宝,这才导致民变。那两人本就当杀,不是苏大哥的错!”

“苏大哥?”章惇眼神愈冷:“你还里通外敌?”

吴逵梗言道:“小人百死余生,此命早就归了陛下,不是我的了!陛下要收回,拿去就是。但我还是要说,山民们不是坏人,苏大哥也不是叛贼!”

“我们刚到此地,人生地不熟,苏大哥见了之后,派人下山,帮了我们不少。”

“天师道廖道长,深入梅山,传教散药,大家交情也都不错。”

“他们缺盐,时常与我们交换盐巴。湘乡周围虎豹虫蚁甚多,我们也经常一起合作围猎,明公,他们真不是坏人啊!不用打,招纳了就是。”

章惇说道:“现在是他们不受招纳,怎么办?”

吴逵说道:“会的,一定会的!小人敢以性命担保!”

章惇一挥手,屋外进来一个老和尚。

章惇对老和尚说道:“颖诠禅师,这人如何?”

老和尚低眉顺目:“此乃金刚护法。”

章惇哈哈大笑:“如此,就有劳禅师了。”

从章惇的本意来讲,蛮夷嘛,通通杀光了最好。

不过能臣就能在这里,审时度势之后,能够灵活改变策略。

湖南转运副使蔡煜,正带着两个县的巡检,驻军七星寨,不料在狮子山遭到梅山蛮的强力狙击,不得寸进。

如今粮饷快要不继,刘嗣与天师道,以及当地宗教人士商讨之后,得知沩山密印寺颖诠禅师深受当地夷人尊重,于是请他出山,再次招降夷人。

颖诠禅师对章惇印象很不好,拒绝了。

于是章惇携张商英亲自造访,和颖诠禅师讲了一天佛法,颖诠禅师觉得这娃态度还算端正,算是有救的,经两大帅哥刷脸,颖诠禅师终于同意出山,劝说苏方。

不过之前的动乱,纯粹是章惇选人不当弄出来的。于是颖诠禅师要求,选择从人,须得经过他实际考察。

之前就一个刘嗣入了他的法眼,如今加上吴逵,一文一武,算是齐了。

第六百六十章 天数第一千零九章 琥珀和珊瑚第八百零四章 老朋友见面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打靶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海军战术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老而弥辣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变革前的祥瑞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文钊投诚第八百七十一章 平炉和高炉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用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换俘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种鄂的方略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出发第五百八十章 萧关第六百八十八章 玉津园第五百三十三章 看图说话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学堂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后世之美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科举改革第六百九十一章 吐蕃智将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教训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辽国变故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战争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循循善诱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妈护井团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通海之家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立场第二百九十六章 游园会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讲解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园林设计第八百三十四章 公平的方案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循循善诱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大使第一千二百章 准备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上堤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观量派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复杂性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敌人的阳谋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两封信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岛第九百九十七章 摸螺蛳第七百五十一章 蚝油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谈判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新气象第一千零八章 经济第二百六十九章 勋戚第一百零四章 买山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毕观第三十二章 石通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北苑监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弹劾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船设计第二十二章 试烧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真定第五百二十三章 河鲜宴第八十一章 珠串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橐驼口第五百五十章 论《青苗法》第六百九十四章 八公来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发准备第一百七十一章 陆路第八百一十二章 没卵子的大象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扫荡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主意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来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战端再启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卖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游说第四百一十五章 战壕第三百三十一章 密谋第四百八十四章 谅祚之死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没想到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徒弟第三百零三章 帮手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谈判第二章 嘴炮堂哥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四章 好女孩第一百七十章 快递小哥第四十九章 蜂窝煤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学派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年报广告第一千零九章 琥珀和珊瑚第四百五十四章 渡口镇第二百三十四章 赵忭第一百零九章 几本书不如二十字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相见第二百三十八章 十二平均律第一百八十章 洗脑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心理疏导第一百六十六章 童谣第三百二十六章 布置第八百零六章 火箭第一百八十章 洗脑第七十八章 指点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终极解决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讲解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政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个承诺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礼物第七百七十章 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