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肚里有货

第八章肚里有货

不是走投无路,加上苏油展现了一把格物的天赋,所作所为让八娘觉得可亲可靠,现在又一语点破她的窘境,估计八娘也不会对苏油点这个头。

毕竟再聪明,苏油在八娘眼中,也是一个仅仅快六岁的孩童。

苏油摇着小脑袋想了想,一本正经的道:“得看过才好说。那八娘带我去工坊看看可好?”

八娘点头道:“行,我也很久没有出门了。”

去和程文应打了个招呼,两人便出了印坊。

现在的女人也不如后期,讲究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锁在深闺,女性的自主性还是比较高的。

伺月叫来一顶小轿,八娘入轿,说了声“南门水井巷”,轿夫应声迈步。

一路来到一处小房,打开门,便见到各式各样的木工工具,还有满桌的雕版,活字。

八娘神色暗淡,环顾四周一圈后说道:“我生病之后,便把工人都遣散了。”

苏油进门也不客气,将各色工具和字印都看过了一遍,然后又胡乱拼了一个字版,拿起来对着阳光细细看了,说道:“相比雕版,这活字版差距未免有些大啊。”

八娘脸微红,点头道:“是啊,八娘轻忽孟浪了。”

说完指着印版说道:“小幺叔你看,版刻系写稿上版,字体大小一致且刻工一气呵成,因而非常匀整,字与字间可以互相照应。而印版一字一刻,这个活字与另外的活字照应的不好,难免有大小不匀之处。一行之内,不但字有大小,且笔画粗细有时也难一致。”

苏油说道:“等等,我一一记下来。”

待得苏油磨好墨,找来一张空白印纸,写下“一、字体问题。”时,八娘眼神一亮,不由叹道:“小幺叔这字,好清贵。”

苏油倒是挺谦虚:“书法一道,改日再向你请教,八娘你接着说。”

八娘点头道:“还有就是墨色会轻重不均。因为拼字排版,会出现版面凹凸不平,因此印刷出来,墨色就有轻有重,浓淡不均。”

苏油又在纸上添上墨色一条。

八娘接着道:“排字行气不整齐,有时倾斜不直、有些字排列歪扭,甚至个别字倒置或卧排。”

说完又指着印版边角:“边角是拼接的,不可能做到严丝合缝,因此会出现缝隙,错开等现象。”

“另外就是行格界线会变得时有时无,活字的行格界线亦系拼排,因而也会不平,从而着墨不匀,会出现时有时无,断断续续的现象。”

又指出了几条细枝末节,八娘这才说道:“经此一事,八娘才知道世间诸事,都不是想当然的。”

苏油点头说道:“这是知易行难的道理。现在我总结一下。”

说完在纸上拉了几条线,集合到一个点:“这几个问题,其原因在于字印大小工艺问题,这是匠人手艺不统一导致的。”

然后又拉了几条线:“这几条,是木印遇水膨胀导致变形造成的。”

接着两人又总结出字印大小误差问题,行格界线误差问题,字印固定问题,高矮误差问题,存储排版检索问题,审版问题……

有些问题是八娘思忖良久得出的,有些是苏油发现的,总结下来,林林总总一大页。

八娘接过苏油的单子,眼泪就忍不住下来了:“想不到有这么多的差错,八娘当真是坐井观天,把世事看得忒容易了。今日自食苦果。”

苏油说道:“知道了问题所在,那我们就一步步解决,等所有问题都解决了,这门新式印刷术,可以灵活拼版,不会断裂,随要随有,绝对是印刷业的一大突破。其实事情已经可以做了,这所有的问题说白了,就是一个美观和精细问题而已。”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材料,木头现在看来并不适合活字印刷,八娘,你试过其它材料没有?”

八娘“啊”了一声:“其它材料?”

苏油说道:“对啊,古代祖先用的是玉印,铜印,现在我们用回去,不就行了?不过玉印铜印难刻难铸,用陶的话,嗯,几近可行,我怀疑毕昇所用,当为陶字,唯其如此,才不易变形。”

八娘想了一下,点头:“那我们试试?”

苏油说道:“专业的事情,需要交给专才,我们眉山城中,有烧制陶瓷的工匠吗?”

八娘说道:“史家开着好几家瓷器坊,我倒是认识。”

说完破涕为笑:“子由弟弟,母亲给他安排的就是史家小娘子,不过还没过门。”

苏油见八娘笑了,心下也轻松了一些,说道:“那就简单了,我们现在就去看看。”

八娘看看门外天色,说道:“今天来不及了,陶瓷工坊在城外,城内只有门店。”

苏油点头:“那我们继续讨论,除了材料,所剩下的基本就是工差的问题,那就需要更加精准的量具,保证每个印模都一般周正。”

“字体问题,那就得找专工定制,最好是一人刻就,如果一人要求太高,那也最好是一家人,手艺一脉相承,字体相去不远,这个就是程家的长项,问题不大。”

说完对八娘劝解道:“八娘,这是大事,你这样一个人鼓捣可不行,实验的每一步成果,你得禀明程太老爷和老爷,还有你丈夫才行。”

“你是程家的媳妇,不能让他们觉得你起了外心,凡事商量着来比较好。”

八娘聪慧,一点就透,点头答应了,不过转眼却又犯愁:“现在看来,这最难的问题,反而在你说的那个工艺误差了。这对工匠的手艺要求太高,眉山城中,恐怕没有这样艺臻毫颠的工匠。”

苏油笑道:“这个对我来说,偏偏是最简单的事情,村外石家有一套《九章算术注》,我没别的书看的时候,就看这个,感觉用里边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足够了。”

八娘惊道:“真的?”

苏油认真想了想,快速理了理思路,说道:“八娘你想,字模大小,主要是没有足够精细的量具进行测量,书印大字,字体本身不盈半寸,十分之一寸为一分,十分之一分为一厘,一厘十毫,一毫十丝,嗯,如果有一把尺子,能够精准到毫厘,用它量准印模,不合尺寸的丢弃不用,或者打磨一下,这样拼出的印版,可以严丝合缝了吧?”

宋代一寸换算成公制三十点七毫米,那一厘就是零点三毫米,这已经是百分尺的概念了。

八娘想了想,摇头道:“精准到厘?那么密的刻度,如何能够看清?”

苏油说道:“所以就得取巧了。走吧,回去先将这事情做下来。”

回到书坊,八娘唤来一班工匠,让他们配合苏油行事。

矩,尺,规这些东西,在书局作坊里都是现成的,苏油找来印书的大纸,准备制图。

不过要精准,这笔就得细,最后八娘将自己描工笔的小笔找出来,才算是勉强合用。

工匠们听说苏家来了个五岁的小先生,要制作出一把精准到厘的量尺,都不由得大摇其头,这摆明了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苏油也不计较,开始用尺规作图,一边作图一边开始讲解。

首先,在图纸上画出一道横线,然后通过圆规在直线两边各定出一点,画出一道垂直线。

这个工匠们都知道,不过一个五岁孩子知道用这种方法得到垂直线,不由得让工匠们刮目相看。

但是尚不出奇。

接下来,苏油通过圆规和直尺在垂直坐标上取点,画出一个直角边边长为一尺的直角三角形。

不错不错,很标准很漂亮,工匠们继续点头。

再接下来,变戏法时间开始,苏油抛弃了尺子上原来标示的寸,嫌弃它不够精细,却在接下来以直角为顶点,在三角形下方随意画了一条射线。

然后用圆规将射线分出相等的十段,用直尺将尽头处的点和直角三角形相邻边的四十五度角顶点连接起来,然后利用这条线的平行线关系,将直角边等分成十份。

这一手一亮,工匠们立马意识到了价值,这手方法,可以精准地将任何长度的直线分成任意等份!这小先生肚子里绝对有货!

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风云再起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进攻第八百九十章 海运第三十五章 产业布局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淞江一号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游说天都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电机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共做习题第九百六十二章 反咬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连连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钱可通神第一百三十四章 绿茶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御屁股长疮第一百章 等距螺旋第十二章 牛杂可是好东西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军校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娘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立场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白河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地鸡毛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南记第七百九十五章 辽国之变第九百零一章 起义第九十一章 浮圆第二十五章 纸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师叔祖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较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谋主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第一百九十六章 虚惊第八百一十章 联军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弹劾第十六章 仓舒转世第七百四十一章 砻磨第三百四十八章 军靴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清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出击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花塔子铺第一百五十八章 东川郡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机铳第四百二十九章 计相学宫关于官制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较第九百七十一章 廷对第五章 血旺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调整第五十章 沙金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学员斥候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胡辣汤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老河工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价值洼地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贪官第一百零三章 鳝鱼第六百三十八章 去处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挽救章惇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园林设计第八百零三章 见面礼第五百四十二章 嵩阳书院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坞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为公辟路第二百八十六章 为国考试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械斗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车阵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活与生存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开会第一千六百章 代笔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知音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伦理》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名利兼收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四百四十七章 巡视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一百零二章 告状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四峰岛第四百五十一章国王跑了第六百一十七章 湘乡第六百三十二章 疯狗第四十八章 上表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望苏亭第七百一十章 为君之道第五百九十四章 温饱线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狙击手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第十一章 物价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战争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校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对话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军校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挽救章惇第三百二十章 驾崩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辽阳第九百二十章 劝谏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铁甲舰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会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天贴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侄子第八百一十二章 没卵子的大象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