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能人

第八十四章能人

商人消息极快,三日后,程文应看着几方来信,呵呵笑道:“无怪如此,益州府来了能人啊。”

八娘很好奇:“谁呀?”

程文应拂须笑道:“张安道,张方平。”

苏油就很开心,被苏轼吊打了这么久,现在能压过他的人总算来了,不由得笑道:“听说他是神童。”

史洞修笑道:“神童而已,我眉山还少了吗?”

程文应摆手说道:“不要这样说,此公真不一般,少年聪敏绝顶,家境贫寒书都买不起,便从别人那里借读。三史啊,只用了十来天就归还了,主家问他为何,他说他已经全部读完。”

苏轼在旁边写字,便不由得嘟囔:“怎么可能,又是附会……”

程文应笑道:“子瞻你不要不服,张公使辽回来,任知制诰,代知开封府。府中琐事繁杂,前任一律用书板记录,他却只需要靠默记,而且从没有出过一点差错。他的记忆力,真不是附会传说。”

说完又叹息一声:“此公求尚实务,料事极明,小油,他要是见到你,定然会非常开心的,你们一老一小,气质还真有些相近。”

八娘说到:“阿爷,给我们讲讲吧。”

这也是江卿世家的传统项目,对朝中时政众人进行品评。

大苏小苏在年幼时,苏洵便与他们讲解朝中局面,人物性格。苏东坡还写了一篇赞颂范仲淹的文章,苏洵对其中两句非常喜欢,指出来说道:“这两句先留着,不给老范,以后我们自己用。”

世家子弟出仕,比寒门弟子有优势,这也是原因之一。

程文应说到:“当年元昊准备叛乱之前,写来了一封书信,言辞傲慢,想逼使大宋与他绝交,以便趁机激怒党项人拥戴他。”

“张公的建议是暂时忍让,使元昊没有理由公开叛乱,然后抓紧一年时间精选将士,秣马厉兵,修筑城池,先形成不可战胜之势。”

“他的理由是,小国用兵,只要三年分不出胜负,国内就会不攻自破。届时大宋再乘机攻击,是必胜之道。”

“只可惜啊,当时朝廷处于全盛,连老夫都认为张公的建议优柔软弱,姑息养奸。人人心里想的都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却忘了恃己之不可胜,而待敌之可胜这条基本道理,轻敌了……”

“之后政府征调各地的弓箭手,选其健勇者组成宣毅、保捷两军。张公也屡次上书反对,还是没被采纳。”

“结果两军骄恣不堪,二十多万人的部队,如同百姓一样,根本不能打仗。”

“其后发生的事情,桩桩件件,悉如张公所料。”

众人想起西夏立国之初宋夏之间几次大战,都不由得默然无语。

程文应收拾起心情:“扯远了,此公之后改任三司使。王拱辰王丞相提议河北盐政改由官府专营,统一管理,实则是改行傕粜事。张公质问官家所依何据,官家说是新立税法决定的。”

“张公据理力争,翻出过去的律令,指出北周世宗时期,河北便已经将盐税均入其他税收之中,即现在的两税法中盐钱项。如再施新法,就是重复征税。”

“官家方才醒悟过来,张公于是又请官家亲行旨文,停收此税。河朔父老乡亲,在澶州郊外拜迎,并举行了七天佛老会,以报谢皇恩。”

说完笑道:“如今此公来了益州,二林部雅州盐钞一事,大家便知道因何而起了吧?呵呵呵,我川峡四路不榷的旧制,看来转眼便要恢复了。”

史洞修说到:“张公料事之明,近日此事就是证明。在他以侍讲学士身份徙任益州时。侬智高企图经南诏犯益州之言,朝廷便已经得闻。一边从陕西征调步骑,开往蜀地。一边急令张公尽快赴任,允许他相机行事。”

“张公认为必然是谣言。沿途所遇兵士,尽皆遣返,诸多相关输役,也尽皆停罢。并命雅州善接夷人,示之以安,因此才有了发放钞引之事。二林部算是因缘际会,讨得个头筹。”

程文应笑道:“小油,子瞻,你们所料与张公其实无差,不过好处嘛,这次都被眉州的长官得了。”

苏辙开始思考,苏轼便有些小雀跃,而苏油却连连摆手:“姻伯,我们处于实地,因此可以推断出来,张公却是明见千里。人在滑州,已经料定益州之局,这是不能比的。”

程文应笑道:“无论如何,此次与二林部交易顺利,小油有大功劳,就是钱都被我们挣了,小油一文钱没赚着,还倒贴了许多好酒。”

阿囤弥也要离开了,因为好东西太多钱没带够,苏油便与她签了个契约,一千贯贸易四家产品,然后按每家二百五十贯的交易均数,赊给她永春露,等下次交易时结清即可。

石通没好气地说道:“二百五十贯酒水只是小事,那把刀,起码值八百贯!”

夷人穿越山林,爱用短兵,苏油便结合了后世的博伊刀型和苗家尺半尖刀,设计出了一柄两尺长的砍刀。

砍刀背后还开有一半假刃,可以用来斫骨,打火。

钢材用了多项新技术,粉末冶炼,多层折叠精锻,覆土油淬,新型热处理……造型虽然粗犷,但是钢质却绝对是目前石家铁坊最好的一把。

石通嘴上虽然不满,其实对这把刀是非常得意的,用他的说法,这才是将门子弟用的实战兵刃。

刀装也走实用路线,但是不失精致,刀柄为山樱根瘤,花纹斑斓,护手为黄铜,呈S状的柳叶型,刀鞘为多层砑花皮革缝合,边缘涂上胶漆闭缝,具有一种粗放的美感和异族风情。

最经典的地方,则是刃材尾部为螺栓设计,整把刀通过特殊的改锥,拆掉尾钉即可分解成刀刃,吞口,护手,柄环,手柄,尾盖,尾钉七个部分,方便更换不同风格的刀装和保养。

刀刃打磨得异常精准,因此锋利无伦。阿囤弥来验刀的时候,石通准备了五根装满铁砂的竹筒,一刀而过,不落划痕,惊得阿囤弥大呼小叫,才知道弟弟所说以宝刀相送,真不是胡说八道。

苏油笑道:“那东西就是个钓饵,这种高级刀具的保养,需要诸多设备,不是二林部能够完成的。以后每次打磨,都得送到石家铁坊来才行。一来二去,联系就紧密起来了。人家需要的石墨坩埚,冲压成型模具,准备好没有?接下来的,才是大生意。”

史洞修和程文应都连连点头:“是极是极,这注财源,你石家这里就是泉眼。可抓紧了。”

石通站起身来:“我这便去准备,希望半个月后他们再来,会带着不一样的东西。”

诸事议定,程文应才对苏油说道:“眼看年底,可龙里那边,小油你也该回去了。回去之后便在家中安分读书,不要胡乱搞事情。等到春后,我会来接你进城,到时候便算是正式开蒙入学。”

“切记切记,安分读书,当然如果有些风雅的兴趣,不妨也弄弄,但是农事野人,别学仲先公,少接触少来往的好。”

这番做作是何道理,程文应没交代,当着这么多人苏油也不好细问,只好先答应下来:“那我去土地庙交代后,便回可龙里,出来有些日子了,也不知道伯爷在身体怎么样了。”

所有人都笑眯眯地看着苏油,搞得苏油多疑的性格又起来了:“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程文应呵呵笑道:“没有没有,回去好好休息一阵,这段时间可把你能得……”

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国力的衰涨第一百五十八章 东川郡第二百一十一章 托请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车阵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举措第三百九十一章 梁屹多埋第七百三十七章 两首词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黑心章楶第九百二十五章 唱名第六十九章 雀谱第十章 讲究人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八百七十章 老张的有机化学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闻捷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宝贝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狙击手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朝仪第一百五十八章 东川郡第八百三十四章 公平的方案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刺客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探讨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尚书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后世之美第八百二十七章 杀戮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惹不起的奏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卖痴呆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克灵州第八百四十章 断刑第七百七十一章 船队第七百五十五章 争议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谈判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试第九百七十七章 思想问题才是大问题第八十五章 返乡第五百一十九章 河害第四百八十六章 铁腕计相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析第五百三十五章 皇后管内库第四百四十七章 巡视第九百六十八章 窦仕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探讨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断天都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析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逼宫第七百四十六章 礼尚往来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娟儿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解祸第二百四十六章 惩罚和教育第三百九十章 被吓和吓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勋戚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十六时辰第五百九十五章 改革和叛乱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节奏乱了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望苏亭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三百四十七章 潜移默化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洪井第二百七十章 王韶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扎堆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东西皆战第五十七章 瓷码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光铠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王师儒第九百零六章 两分五第二百一十七章 桥的题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昌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七百九十二章 枪榴弹第六百七十一章 烤串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归来第九百零九章 董大官人第五百八十七章 梦想第一百零三章 鳝鱼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爷爷第七百八十一章 劝说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宰相还是知客第九百六十三章 朱婕妤第四百六十二章 赵曙生病第二百八十八章 报道第八百六十九章 张道长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大苏酿酒第六百三十一章 解释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边子第五十五章 老军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堂课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名府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踪第四百五十四章 渡口镇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轰第一百五十五章 伟大的航程第六百章 吴逵第六百零六章 模范村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五百二十三章 河鲜宴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丑话第三百四十八章 军靴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故人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