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 后勤

第九百七十九章后勤

然而祖宗制度守内虚外,加上稳重,或者不如说奸诈的大臣如苏油文彦博等,坚决不同意泄露机密,然后苏油已经开始操作将西夏人往重建铁鹞子上面引的大计,所以赵顼虽然一万个不愿意,也只能捏着鼻子配合。

苏油笑道:“不行,该瞒一样还得瞒。不过臣建议,将高国舅调离蕃人众多的地区,在渭州,不行渭州都太靠近前线,在西京,让高国舅在西京编练出一支新军来。”

“对,就是洛阳,洛阳可以依托郑州,商州,蜀中三地,有足够的工业力量可供支持。”

“而且这支队伍,应该是全骑兵部队,全部使用改良之后的马种。重装备也得靠驮骡,厢车。”

“它的任务,是战略级的,走大路,隳名城,灭强军!”

“我们现在已经具备足够的力量,完全可以打造出一支如同西夏铁鹞子,辽国皮室军那样的王牌部队来!”

高遵裕其实是有问题的,历史上五路伐夏他那一路的失败,和个人的军事素养和人品气度有莫大的关系。

但是话又得说回来,除了他的那一路,其余哪一路都有问题,而且更大的问题在前三排,在汴京。

在苏油的心里,历史上真实发生的那一次大宋动用举国之力的军事行动,根本不像是一场以伐灭西夏为目的的战争,更像是一场军事大游行外加送人头行动。

感觉是前三排的敌人觉得大宋冗军负担过重,故意送一波人头过去,让西夏收割,为大宋减轻负担一般,操作骚得叫人匪夷所思。

比如被高遵裕压制的刘昌祚,其实在后期也消极怠工了一阵子,导致阻击西夏援军的行动失败,阵型被夏人击穿,加上上游放水,城池坚固,攻具不备,才让伐夏行动失败。

但是在苏油看来,这些都不是重点,就算打下夏州,又能如何?

强弩之末。

粮草禁绝后,西夏人就算放弃夏州,宋军即便拿下,一样只能乖乖撤退。

在西夏人坚壁清野的三光政策下,这就成了走得越远,占地越多,死得越惨。

而大败之后的西夏反攻,徐禧指挥的永乐城之战,以及种谔沈括的救援行动,更是如同儿戏一般。

只能说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高遵裕绝对不是最佳选择,苏油心目中,王韶,种诂,都能甩出他几条大街去。

但是和运气一样,命好,同样可以视作一种能力,人家是皇帝舅舅,这就是天选。

所以他就是唯一的选择。

苏油和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能够正视这种尴尬,上天让他穿越到大宋,本来就不是可以轻轻松松一路借势成功的。

而且现在的局面也不一样了,大宋进入了国势的蓬勃上升期,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是遭遇到历史上那样的惨败,也最多如同后世遭遇珍珠港偷袭的老美那样,可以很快恢复起来。

这就叫手中有粮,心头不慌。

不过虽然高遵裕可以用,但是历史上那种混账仗,苏油是不准备打的。

只能自己辛苦一点了。

果然,赵顼对苏油第一支边防新军从高遵裕开始的建议,非常满意。

苏油还适时给赵顼再加上一码:“臣还有几个建议。”

“第一,臣再推荐一人,曹南。”

“曹安民乃皇家理工学院第一届军官速成班毕业,学业优良,带领五百新军血战南海,灭敌万余,具有非常宝贵的军事经验,尤其是带领新军作战的经验。”

“这支部队,以高遵裕为正,曹南为辅,从有实战经验的宁海军陆战队里抽调人员,加上王中正,李宪麾下的一些新军充任骨干,整编集训,最多半年就可以成军。”

“半年之后,第一批良种马和驮骡便能够投入使用,加上厢车,马拉炮车,压缩干粮,我们将拥有一支火力强劲,机动性强悍,能够依靠后勤,独立完成两到三个月军事行动的决定性力量!”

曹安民对赵顼来说也是亲人,提拔重用没问题,对苏油来说,也算是对太皇太后的关爱投桃报李。

赵顼点头表示同意。

“第二条建议,戎机转瞬即逝,乃非常之机,不得不行非常之事。”

“所以臣建议设立军机处,直接对陛下负责军事!”

“其下包括战略,机宜,后勤,训练,联络诸班。”

“战略班负责调研大宋周边国家态势,军力,国力,负责制定国家战略,保障国家安全。”

“比如对西夏,对辽国,当前应该采取什么态势,攻怎么攻,守怎么守,关键地区如何占领,军队如何部署,进军季节,方向,战略目标如何等等。”

“机宜就是情报和用间,占城的收复,宁海军情报分司,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占城从国王到大臣将领的一举一动,无不在王经略和臣的眼皮子底下。”

“有强大的情报体系为依托,我们才能做出最佳的选择,最后才做到了兵不血刃的效果。”

“后勤,是我大宋长期忽略的一个军事体系,当然相比西夏和辽国,我大宋的后勤体系几乎是最完备的了,但是仍然远远不够。”

“新军是一支全新的军队,要保证他们的战力,后勤保障是重中之重。”

“所谓后勤,是筹划和运用人、财、物,工,从物料钱粮、医疗救护、交通转运、战具维修、关寨营房等方面,保障军方驻防和作战事务的统称。”

“大体上,臣将之称为战略后勤、战役后勤、战术后勤。”

“战略后勤如同树干,是不动的;比如我们的工业基地,依托基地而产生的各种兵工厂,军器制造,车辆厂,被服厂,帐篷厂,罐头厂,压缩干粮工坊;各地的马场;军事物资仓储,军营等等。”

“战役后勤,则是保障一场大战,一个战区后勤管理的局部性分支体系,由经略使及其幕府统一指挥,以战略后勤为后盾,发动和运用战区的整体力量,从物资、经费、卫生、技术、运输等方面,为军团驻泊作战提供保障。”

“其基本任务,包括统一规划和组织建设战区后勤基地,增强保障能力、防卫能力和指挥能力;为战区和诸军的日常运转和作战,提供及时有效的各类后勤支持。”

“其职责还应该包括对战区和诸军所需经费和物资的统一筹措和分配,负责战役物资的储备和管理,还有满足驻军需要的同时,必须对各部队使用物资经费的行为进行监督。”

“这个体系,其实大宋也有,不过现在归于民政,属于转运使的职责,大战之前,双方协调不当,容易耽误大事。”

“因此对于战区来说,非战时保障,可以由转运司负责日常运行,从源头对其经费和物资进行控制,并且监督军队。而到了战前,经略使手里必须有足够支配的后勤资源,然后才说得到战役的进行。”

“后勤没有保障之前,坚决杜绝盲目的军事行动,那是白白浪费大宋的军事资源。”

“比如针对西夏,我们现在就应当动起来,制定出一个后勤体系工期进度表,加快保障建设。”

第七百五十章 海鲜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谏第五百零一章 没有盐第八百七十八章 签字第七百四十七章 昌国县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讲解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兰交会第五十九章 河帮雏形第七百二十二章 到任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选择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低调第七百七十五章 溪口战役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第九十六章 冲压第二百零三章 水泥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止步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两国第二百五十五章 织锦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诗会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探讨第七百九十五章 辽国之变第一千三百章 评价第七百九十二章 枪榴弹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关第九百五十一章 乌台第五十五章 老军第九百四十六章 诗案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穷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腊第八百二十六章 决战第七百五十章 海鲜第九百零九章 董大官人第二十八章 玉瓷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吏额第七百四十八章 招募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路第九百九十六章 种山药的道理第五百九十九章 永兴军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蔡确的下场第一百九十章 戒尺要开张第八百八十二章 论功过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驳侄儿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科举改革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苏轼送东西第九百二十二章 殿试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到此为止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理由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张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卖第二百四十二章 永康军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大河之威第三百七十九章 交相辉映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帮助辽国(为白银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八百零六章 火箭第九百八十三章 赵孝奕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宰相还是知客第四十二章 八菜一汤第二百二十八章 对与错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车阵第九百六十二章 反咬第八百八十八章 舆情第六百二十五章 苏方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死牛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战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赵煦的聪明第四十二章 八菜一汤第八百三十章 沸腾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众将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见第五百八十二章 胜利第三百五十八章 富弼的炮轰第六百章 吴逵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力谏第三百五十七章 向守忠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水师第一千零六章 刨笔刀第八百二十七章 杀戮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货币化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没想到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相国寺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台球第五百四十七章 风波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信就是蠢第三百零一章 夔州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大城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谁是大爷第八百六十七章 龙牙港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变人事的另一种解说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教训第九百零八章 陈田第九百四十九章 招供第四百四十八章 试射第二百九十三章 辽人临观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诗会第三百五十八章 富弼的炮轰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坟场游说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楼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建议第八百三十一章 拐点第八百三十七章 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