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赵孝奕

第九百八十三章赵孝奕

吃过饭,将孩子们安排好,程岳和平正盛也安排到了客房,苏油这才和苏迈,二十七娘来到苏辙的卧室,细细说起事件的经过。

苏迈也将这几日的奔劳情况做了个说明,感慨道:“当年父亲提掖称颂过的人,大多避之唯恐不及,只有过广陵的时候,扬州太守,父亲的好友鲜于先生赶来相见,结果也被台吏拒于岸边。”

“后来听说有人劝他烧毁与父亲往来文字,否则怕是要入罪。鲜于先生坚决拒绝,说:‘欺君负友,吾不忍为;以忠义分谴,则所愿也。’”

苏油点头:“患难见交情,这是一说,不过要是你父亲的挚友们纷起营救,只怕局面要大坏。”

“陛下已经命内侍省冯宗道监督另审你父亲的案子,这就简单了。”

说完对众人解释:“宫中太皇太后,太后,皇后都对子瞻青睐有加,此案虽然未决,但是再无大碍。”

几人都是点头。

苏油对二十七娘说道:“你们这次处理得很好,虽然子由,维康奔走,但是也没有动用四通商号的力量干预,公事公办,拎得清,放得下,应对得体。”

二十七娘脸上一红:“我是去求过父亲和程公的,不过他们说这是国事,不能因私废公,真要是请托到了宫里,陛下的面子当不好看。”

苏油说道:“二老的主意拿得定啊,是这个道理。”

其实以如今四通商号的实力,在京中的影响力堪称巨大,不过这个力量如果被滥用到干扰朝政,却是苏油不愿意看到的。

如今要在汴京城生活,要和四通超市脱离关系,几乎不可能。

汴京人的衣食住行,处处都有四通的影子。

而相应的,四通的影响力,也深入到了汴京城的方方面面。

主妇们最喜欢逛的便民万货集,每日三餐的精米,面粉,油盐酱醋茶……

士子们爱用的笔墨纸砚琴棋书画……

农人们的农具,种子,禽畜苗……

工坊里各种机械,工具,生产物资……

商人们的行会,洽谈,货品托运,寄存,商业拆借,担保……

方方面面,无所不包。

这个巨大的经济体里,无数人在各个节点上生产,无数人在各条渠道上奔忙,他们和经济体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依附在这个实体上,为自己的更加美好的生活奋斗着。

而这个实体,也因为这些人而越发的壮大。

汴京城和周边望畿十六县的人口多达千万,直接与四通存在经济来往和雇佣关系的,高达十万,而有间接来往的,更是多达四十万。

如果加上这些人的家属,子女,怕是会过百万。

这些人,都是这个王朝的建设者,而四通给他们的薪资,别说是一般的小老百姓,就连七品的县令,有时候都羡慕不已。

流水的官员,铁打的衙门。

官清如水,吏滑如油。

作为大宋政府机构最底层的小吏,作为开封府的土著,谁没有几个亲戚朋友在四通的旗下的相关工坊,仓库,商铺,车马行,城建,路建等下属分支机构里边做事?

所以他们的屁股朝哪边歪,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三个御史在搞事情的时候,四通商号总部情报分析司——对内的忘雨阁,同样没有忘记调查他们,而且资料详实得多,就连李定家里人每天吃多少猪肉都清楚。

当然这些是不能告诉二十七娘,更不能告诉苏辙的,民间单位调查官员,哪朝哪代都是一口背不起的大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御史们知道的,就是御史台的小吏和苏家关系好,照顾得周道,但是那是人家有钱消费得起,小吏们拿了红包,也是理所当然。

李定想过抓这方面的把柄,可那些小吏除了送衣服被褥饭菜,也严守着纪律,想换人,那等着接班收红包的才开心呢!

可以说,三苏一进御史台,三个御史就成了御史台所有小吏员们的敌人,很多“巧合”,便在小吏们悄无声息的安排下发生了。

苏油对付御史的办法非常简单——如果他们按照正常手续来,三苏是压根扳不倒的;

所以如果要扳倒,就必定要使用非常规手段;

一旦使用非常规手段,就一定会被四通密如网罗的情报搜集能力抓住;

把柄被抓住,三个御史就是案板上的肉了。

所以苏油趁二苏未结案的时候突然出现在御史台,然后通过密匣不断给赵顼上条陈,只是最简单的打草惊蛇的手段而已,没什么高明。

但是有效,御史们被抵到了墙角,不得不落入圈套。

不过政治斗争里边,台面上的东西,永远只是冰山一角。

苏油也知道,三个御史是被人当了枪使。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就需要对枪客气,正好借此事给企图搞事情的人提一个醒,想清楚后果和代价。

程文应和史洞修也是老江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明面上大公无私,私下里手段频出。

三个形单影只的御史,表面上看是在和三苏作对,实际上,却是要和这样一个庞大专业的组织在作对。

下场可想而知。

又好好安慰了几人,想到明日还要早早出发,苏油便让他们休息,自己回到房间,继续整理条陈思路。

一夜无话,次日,苏油送苏辙二十七娘一大家子前去尉氏,留下苏迈给苏轼料理送饭等杂务,这才带着程岳和平正盛先去了四通商号。

散花楼外装简朴庄重,可一进入大门,顿时让俩土包子看傻了眼。

平正盛以为平家已经够有钱了,也是,日本首富,家里有金银铜铁矿硫磺矿那种,可也被吓得不轻。

为了室内的大金鲤池有足够的日光照射,屋顶相同面积的瓦片,全是透明的玻璃瓦,冬日的阳光直射入高度清澈的循环池水里,一条条十多斤的金色大鲤鱼,就好像游动在空气中一般。

池塘的一角立着一座太湖石一样的假山,但是仔细看,用料乃是产自远方的青金石。

青金石被酸洗去掉了多余的杂质,只留下了最纯净的部分和无数的孔窍,再经过艺术加工,充满了一种透,漏,瘦,怪的奇特美感。

重达一吨的大家伙,交州内供八作的作品,赵顼的特赐。

光这一个池子和鱼,加上假山和玻璃屋顶,就显示出四通商号雄健的实力。

一位文质彬彬的少年秀才过来,穿的是一件素锦袍,外加一件狨皮袍子,对苏油拱手:“少保,程公和史公,还有陈学士,苏山长,都在都厅恭候了。”

шшш★T Tκan★C○

苏油点了点头:“辛苦你通传,我们自己上去就好。”

走了两步又退了回来:“你是……孝奕?”

少年秀才顿时咧嘴笑了:“正是,难为少保还记得我。”

苏油也失笑:“我就说商号总部怎么会用这么小的知客,还有你这身穿着,怕是好多掌柜看到都不敢进门来了。记得你,是你小时候调皮从学院树上掉下来,你的断眉就是个认记。”

少年乃是赵顼弟弟赵頵家老二,赵孝奕,从小就皮得没个正形,长期被苏小妹罚站,完后还要开小灶那种。

今年刚刚十六岁,拿着堂堂遥领刺史,铁打俸禄的皇亲国戚,居然跑到四通总部来冒充一个知客,也是皮得没谁了。

赵孝奕被揭穿后,气质顿时变得跟个猴儿一样,嬉皮笑脸地道:“我是跟着山长来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打发知客去大相国寺买点心,我正好接他的班。”

苏油苦笑不得:“当知客有意思?”

赵孝奕一本正经地点头:“有意思,比读书有意思。”

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文讨论第二百三十八章 十二平均律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学习第三百九十六章 计较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程颐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踪完本感言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西路第五百六十章 进与退第二百九十九章 衣锦还乡第六十一章 曲榷协议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威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探讨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诞生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蒸汽机车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腊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两国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海鬼爪螺号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万人敌第二十六章 新酒第七百五十章 海鲜第二百二十三章 花边故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灵柴第一百八十章 洗脑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妈护井团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复杂性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信用第七百六十八章 错过第七十五章 工具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原始股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变人事的另一种解说第一百四十五章 随手功夫第四百五十一章国王跑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又见王雱第四百一十五章 战壕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瓠子歌》第一千零二十章 标准化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来宰相第八百七十一章 平炉和高炉第七百三十一章 手实法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万人敌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谋第七十九章 竹屋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橐驼口第七百五十四章 咖啡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遗书第七百三十九章 恶作剧第四百一十六章 神迹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事第十七章 斗茶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婚事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文物第三十九章 弃儿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折柳第四百一十八章 义勇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三十一章 徒弟第九百三十八章 薏仁第九百三十六章 远虑纤图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华东心脏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马经第八百三十四章 公平的方案第二百五十三章 控鹤军(为本书第一位盟主幸福前行加更)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路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鳌山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收复河套第四百四十五章 婚后第一百五十七章 斗智不斗力第九百九十三章 论教育第一百零八章 无聊第三百四十八章 军靴第九百零九章 董大官人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美食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九百四十九章 招供第八百九十四章 大工程第九百四十七章 王营第九百一十五章 曹南第五十四章 学习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知音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万人敌第六百零六章 模范村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计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价值洼地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大使第五百四十四章 均输法的弊端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不难第九百九十四章 乒乓球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学派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别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六百零三章 宾化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继任者第八百四十七章 请求移民第一百九十二章 短板第三百四十一章 刺勇之议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礼物第五百章 女骑第五百零八章 新宫殿